吼完孩子就後悔?腦科學教你如何走出「情緒失控」的怪圈

2020-12-13 陪寶寶讀書

撰稿:cici

編輯:橙子

前段時間帶孩子出門旅行,有幾天行程安排的比較滿,全家人都很疲憊。在一個小鎮上的飯館吃飯時,鏘寶要吃冰激凌,我們拒絕了,他滿地亂滾。幾次讓他起來無效後,我發飆了。對他大喊:「你給我起來,聽見沒有!」鏘寶愣住了,嚇了一大跳,哇哇哭了起來。

後來的一個下午我都在「懺悔」自己的行為。跟閨蜜聊起這件事兒,她說自己也經常會這樣,吼完孩子就後悔,但下次還是一樣。說是不吼不叫,真的很難做到。那麼今天,我們就從腦科學的角度來看看:身為父母,該如何學習控制情緒。

為什麼總忍不住吼孩子

想要明白我們為什麼總忍不住吼孩子,可以先想想在什麼情況下,我們更容易對娃大吼大叫。有一次,我去逛商場,看到一位媽媽一隻手拎著大大小小的購物袋,另一隻手拖著看起來三四歲的小男孩,男孩手中的零食不小心掉在了地上,他正要去撿,媽媽卻在旁邊音量高八度大喊:「說過多少次了,掉在地上就不要撿了,你想吃了生病麼?打針麼?」

一方面,在疲憊或者本身焦慮時更容易情緒失控

神經科學家發現,信息進入大腦時最先反映的是「杏仁核」,也就是「情緒腦」。大概6、7秒後負責理性思考的前額葉皮質才會開始工作。

而過於疲倦,會讓這個時間變得更長。所以同樣一件小事兒,在家長很忙亂時和心平氣和時可能完全是兩種處理方式。就像上面例子中那位媽媽,拿著很多物品,同時還要擔心孩子的安全,很容易就進入「戰鬥-逃跑」狀態。相信如果她正在咖啡廳地坐著,對寶寶的態度或許就會更好一點。

另一方面,情緒失控來自於過度聯想

有時候,我們會莫名其妙地反應過度,恰恰來自於理性思考的「前額葉皮質」,如果聯想能力過於發達,就很容易反應過激。比如孩子剛用手碰了地面,就會聯想到他因為吃了髒東西拉肚子。但其實因此感染只是小概率事件。

父母情緒對孩子有什麼影響

因為在育兒過程中,幾乎所有父母都會有情緒失控的時刻,一些人就覺得是自己「脾氣不好。」覺得這是一種特性,也不在改變。殊不知,那些情緒失控的時刻,對孩子造成的影響卻很深遠。

首先,會造成孩子大腦的損傷

在《自驅成長》中作者指出:長時間的高壓力水平,會導致大腦中的海馬體萎縮,對記憶、認知能力造成不可逆的傷害。

在父母情緒失控的瞬間,無論孩子是逃避或者哭泣,其實都在承受很大的心理壓力,長此以往就會對大腦造成影響。

其次,影響孩子的情緒調試能力

我們知道,孩子是觀察的學習者,尤其會很快地向親密的人學習。調節情緒也是孩子會從父母身上習得的技能之一。如果我們身為爸爸媽媽,總是因為一點小事兒就高八度地吼孩子,或者動輒摔東西發脾氣。這樣的狀態也會被孩子複製到和別人的交往中。

最後,導致自我評價低

朋友對我說,每次吼孩子後,寶寶都會哭著要她抱抱,而不會像成年人吵架那樣迅速離開。她覺得這是因為寶寶愛她。但更深層次的原因卻是,孩子會通過大人的反應來看待自己。如果媽媽吼寶寶,他並不會認為媽媽脾氣不好,反而會覺得是自己不對,惹媽媽生氣了。因此,總是控制不好情緒,會導致孩子對自己的評價低,形成自卑的人格。

情緒管理學會這幾招

幾位媽媽在群裡討論育兒日常,多多媽媽說:「每次帶多多去公園玩,都對自己說,今天不能生氣,要做個溫柔的媽媽,但總是因為各種事情功虧一簣。」對於大多數人,情緒管理並不是認知到就可以做到。當要被「熊孩子」氣炸時,你可以試試這幾招。

第一招:默數十下

還記得我們第一部分說的信息從「杏仁核」到前額葉皮質需要大概7秒麼?在情緒激動時,我們可能會用大吼或打罵的方式傷害孩子。所以需要花個幾秒等等。

「理智」給情緒「剎車」。可以真的數十個數,也可以培養一些習慣動作。我認識的一位媽媽說,她每次覺得控制不住自己,就會拿下來眼鏡擦一擦。

第二招:腹式呼吸

有時候,一邊要處理工作,一邊要照顧孩子,打理家中事務。媽媽往往是很煩亂的,看到孩子不寫作業、不好好吃飯,難免一肚子怨氣直接開罵。為了不把壓力轉嫁給孩子,大家可以試試用腹式呼吸法,先讓自己放鬆,再和他們溝通。

第三招:教會孩子喊停

控制情緒一半靠自我察覺,一半也要靠別人提醒。對於比較大的孩子,媽媽們可以試試教會孩子在父母情緒快失控時「保護自己」。比如我就和鏘寶說,如果你覺得媽媽讓你覺得害怕,你要大聲告訴媽媽:「媽媽你發脾氣了。」這樣媽媽就不會「變身」了。後來有好幾次,我忍不住大聲訓了鏘寶,他都會說:「媽媽你發脾氣了!」

Cici有話說:

現在很多父母都越來越重視孩子的情商培養,然而卻很少有人想到,孩子情商教育的第一任老師就是我們自己。他們處理情緒的方式,大部分是從我們身上習得的。所以想要讓寶寶們有和諧的人際關係,有個幸福的將來,就要從控制自己的情緒做起。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立刪】

相關焦點

  • 忍不住對孩子發火,但吼完就後悔?走好這三步,情緒上來也不怕
    在面對孩子犯錯誤時總是忍不住對他發火,但是每次「吼」完就後悔。每天心情就像是坐山車,一直在發火、後悔中無限循環。網上有個媽媽就實在拿她的孩子沒辦法了。小孩子已經三歲多了,但是做事情不僅磨嘰還特別叛逆,媽媽讓他往東他偏要往西,經常氣得媽媽腦仁疼。現在孩子上幼兒園了,媽媽為了讓他養成獨立自主的好習慣,就讓他試著自己穿衣服。
  • 總是忍不住吼孩子,大吼大叫完就後悔?用這3招控制情緒很有效
    養育孩子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孩子如果不懂事或者不聽話的時候,家長就可能會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甚至會對著孩子吼叫。有許多家長都知道對孩子大喊大叫可能會讓孩子心裡產生陰影,但是有時候情緒上來了又很難控制。今天小編就告訴您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緒,讓自己成為一對溫柔的父母。
  • 面對3歲的孩子,我情緒失控了!
    作為家長,你有沒有面對孩子時情緒失控,對孩子大吼大叫,甚至動手打孩子?不論多麼聽話的孩子,無論多麼有素質的家長,我想這個問題都不一定不曾發生過。 我的一次失控 前天,我情緒失控了,起因是去姥姥家回來的時候,因為寶爸中午喝了酒,所以我開車,一路上二寶各種鬧,不讓媽媽開,讓爸爸開車,媽媽跟我坐一起,我和寶爸各種安慰,告訴她爸爸開車警察會抓走爸爸,可她就是不聽話,哭哭啼啼,路上還總堵車,所以我的洪荒之力就爆發了,吼了她幾句,她嚇得更哭了。
  • 忍不住對孩子發脾氣,事後又很後悔怎麼辦?如何避免情緒失控?
    沒有一個家長是完全不疼愛自己的孩子的,都希望能和孩子一起快樂地相處。可是往往理想與現實之間差距太大,在現實生活中,很多家長卻因為自己的孩子頭疼不已。孩子不聽話、挑食、愛玩手機、不寫作業等等,這些問題中的任何一個都可能會成為壓垮家長情緒的最後一根稻草,導致情緒失控,對孩子大吼大叫。
  • 不想吼娃,卻總是失控?這四點,教你做個情緒穩定的父母!
    媽媽越喊,孩子越不知道該轉向哪邊。整個人都成了木頭人,呆呆地!腦子不會思考,身體也不會動了。 - 01 - 被吼時,孩子是什麼感受呢?
  • 父親輔導孩子作業時情緒失控,竟點燃作業本!差點燒了鄰居家……
    父親輔導孩子作業時情緒失控,竟點燃作業本!近日上海一位爸爸輔導孩子作業時情緒失控竟將孩子作業本點燃了……14日晚,上海,一位爸爸在輔導孩子作業時情緒失控,點燃孩子作業本,並將它扔下樓,差點把鄰居家燒了
  • 孩子情緒失控傷人,家長萬不可忽視,控制情緒為「成長必修課」
    長期以往,孩子就會越來越驕縱,一旦有什麼要求得不到滿足,就會失控、哭鬧、發脾氣。2、父母對孩子大吼大叫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一言一行都會被孩子模仿。孩子經常情緒失控、大哄大叫的原因可能是從父母身上學來的,有些父母在孩子惹自己生氣之後,往往會失去理智,對孩子大吼大叫,甚至大打出手,最後冷靜下來又心生悔意,懊惱不已,其實就是在不斷重複情緒失控的過程。隨著日復一日的重演,孩子也會變得容易情緒失控。情緒失控下,往往會做出過激的行為,甚至傷害他人或自己。所以,家長要重視孩子的情緒管理,並培養該項能力。
  • 李老師視野|剛吼完孩子準後悔,變回慈愛這裡有招
    然而,當孩子調皮搗蛋,惹得我們火冒三丈時,你能不吼嗎?我們可能會忍不住說:「為什麼你就不能……」,「你怎麼總是……」,「你這個……」可是,這些話一出口,很多家長馬上就後悔了——這不都是自己童年時經常聽到、深惡痛絕的話嗎?居然,自己也成為了那個自己最害怕成為的人!瞬間感到自己都快人格分裂了。
  • 讀懂「杏仁核」,走出「情緒失控」的漩渦.
    上次更新的文章「情緒管理的四大技巧「中,我們介紹了大腦結構,杏仁核,很多親表示還不是特別理解,今天就專門用一篇文章來再幫助大家梳理,認識人類大腦中掌管情緒的開關,了解如何讓自己成為「佛系」寶寶,並能夠在情緒失控的時候及時剎車,走出失控的漩渦。
  • 面對總是大吼大叫的孩子,做情緒管理型父母,培養高情商的孩子
    大吵之後,夕夕和父母都很受傷,那麼如何改善他們的親子關係呢?美國華盛頓大學教授約翰·戈特曼博士,為了尋找一種能夠改善人際關係方法,經過漫長的20年,研究眾多家庭,得出結論:唯有情緒管理訓練,才是父母向孩子傳達愛意的最好方式,並寫在《孩子,你的情緒我在乎》這本書中。
  • 是什麼讓孩子的情緒越來越失控?
    當一個人不懂得如何管理情緒,反而常常被情緒所控制的時候,就特別容易失去理智。做父母的人,大多都曾遇到過孩子情緒大爆發。比如,一點小事就大哭不止,甚至憤怒尖叫個不停。曾經有個朋友向我求助,說自己已經不敢帶孩子去超市了,他如果想要什麼東西大人不給他買,他能哭到背過氣去,要是堅持還不給他買,他甚至能用腦袋一下一下地撞牆。補充一句,她兒子剛2歲半。
  • 孩子脾氣差,父母如何應對?從腦科學和心理學解讀兒童情緒
    情緒不能完全自控的孩子家長經常犯了一個錯誤,就是用成人的思維來看待孩子的狀況。比如,姥姥對你那麼好,你怎麼能夠那麼忘恩負義地說姥姥討厭呢!再比如,別人憑什麼都要聽你的,你怎麼那麼自私?此外,孩子的情緒不能自控還與「情緒腦」和「思考腦」的發育有關。「情緒腦」,又叫「原始腦」,它早於「思考腦」的出現。它是一條快速通道,人從外界接受的信息直接從丘腦傳遞給杏仁核,並可以立刻做出反應。同樣的信息,情緒腦的作用更直接,也更符合人的本性。
  • 對孩子發完脾氣就後悔,但還是忍不住,如何做情緒穩定的父母?
    前幾天,有媽媽在後臺留言:沒生孩子前,我感覺自己是挺溫柔一人;但是,自從有了孩子,感覺自己的暴躁指數呈指數級上升,脾氣越來越差!每天,我都告誡自己不要吼罵寶寶,可是一看到他把家裡弄得像個狗窩,我真的是控制不住我自己。
  • 孩子情緒失控,可以用以下方法
    你家娃有沒有這些情緒失控的時候:看中某個玩具沒給買,便坐在地上嚎啕大哭;抱著ipad看動畫片,說Ta幾句就鬧情緒搭積木時;遇到困難,就直接把零件摔地上在學校被同學搶了玩具;會抓狂甚至打人;……當孩子情緒失控時,難道真的一點辦法都沒有嗎?孩子為什麼會情緒失控?
  • 當孩子情緒失控時,這9種溝通方式最有效
    你家娃有沒有這些情緒失控的時候:看中某個玩具沒給買,便坐在地上嚎啕大哭;抱著ipad看動畫片,批評幾句就鬧情緒;在學校被同學搶了玩具,就直接把零件摔地上;……當孩子情緒失控時,難道真的一點辦法都沒有嗎01孩子為什麼會情緒失控?情緒的英文是Emotion,有種解釋是Emotion= Energy in Motion,即情緒是流動的能量。管理情緒,並非壓制它,而是需要給予出口,讓它流動起來。
  • 小孩的臉六月的天,孩子情緒多變,用情緒ABC理論調節孩子情緒!
    這讓小麗媽頭疼的很,安慰也沒有用,最後孩子哭了一個下午,然後帶著淚珠睡著了。小孩子年紀輕輕的,有必要情緒這麼激烈嗎?說變臉就變臉,怎麼哄他們都不管用,這該怎麼辦?今天就教給大家用情緒ABC理論來調節孩子的情緒變化,真正的去了解孩子的想法。小孩的臉六月的天,孩子的情緒為什麼這麼多變?
  • 你真的愛孩子嗎?那你為什麼要打她?如何在憤怒時管理自己的情緒
    暴力教育得不償失不打不成器。恨鐵不成鋼。棍棒之下,出孝子。現在不打你,以後有你後悔的時候。這種話我們已經是屢見不鮮了。我們打孩子的那一瞬間是否真的是出於教育的目的?很多家長,包括我在內,都會在孩子鬧脾氣時忍不住出手「教育」她們。但,當手觸碰到孩子的那一瞬間可能就後悔了。我見過很多家長,在打孩子的過程中自己哭得比孩子還慘烈。因為一時的情緒失控,對孩子造成了身體和心理雙重的傷害。第一下打完後,家長可能會恢復理智,所以接下來繼續打是為了「教育」她不再犯錯,所以哭又是心疼孩子會疼。
  • 孩子在家,你總是情緒失控?這份情緒...
    小編推薦您使用這份《家長情緒自查指南》來調整自己的情緒,一起來看↓↓↓「神獸」在家,你總是情緒失控?這份《家長情緒自查指南》請查收當你有焦慮的情緒時,你要從提升自己親子溝通能力的角度去思考緩解它;如果你的情緒更多是疲憊後的厭倦,你要從提升快樂感加強自己親子溝通興趣的角度去找方法;當你內心有孩子不再聽話脫離掌控的
  • 總是吼孩子是病,得治!
    但是你真的知道孩子被吼時的感受嗎?你也許覺得只是用高音製造一點噪音,來達到震懾的效果。或者覺得自己只是一時失控,內心還是愛孩子的,不是嗎?於是馬上又一次又一次原諒了自己的失控。但你忘記了自己的身份——孩子最信賴、最愛的爸爸媽媽。
  • 星孩總是情緒失控?可能與這些原因有關
    ,但其實還有許多情況,都可能是造成孩子情緒失控的原因,而又是哪些因素可能會使孩子情緒失控呢?01、孩子的天生氣質先前我們曾推送過"孩子的九大氣質"一文,教大家讀懂孩子與生俱來的個性(點擊閱讀:星孩總是亂發脾氣?了解九大氣質向度,教你讀懂孩子),孩子的九大氣質是根據兒童的氣質維度,可以將兒童氣質類型分為容易型、緩慢型、中間型、困難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