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杭州1月8日電題:為退役軍人排憂解難——走訪浙江退役軍人服務中心(站)
新華社記者張金娟
日前,在浙江諸暨楓橋鎮退役軍人服務站的社會組織綜合服務區,「楓橋鎮關愛退役軍人協會」會長楊苗龍正和幾名退役老兵話家常,了解他們的生活需求。
一次,大幹溪村的退役老兵王錫凡的妻子突發疾病,楊苗龍知道後馬上驅車將其送到醫院救治。齊東村的毛柏年、全堂村的楊先木等也是老病號,楊苗龍便經常去走訪關心他們的生活情況,深得老兵信賴。
楓橋鎮共有2000多名退役軍人,自退役軍人服務站掛牌以來,以「服務不缺位」的理念,打出一系列組合牌:
——成立關愛退役軍人協會,設立專窗,實現自助式管理服務;
——通過俞嵐工作室、老楊調解工作室等提供法律諮詢,發揮品牌調解室作用,引入聯調機制化解涉退役軍人矛盾糾紛;
——建立「六必訪」常態化走訪機制,開展「雙五個一」活動,落實困難退役軍人精準幫扶措施;
——搭建就業創業信息平臺,及時發布用工和求職信息,創新職業技能精準培訓模式。
紹興市柯橋區柯巖街道退役軍人服務站成立於2019年3月,創新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把對退役軍人的服務工作做細做實。
湖南衡陽籍退役老兵劉芝陽常年在柯橋創業,並已在當地購買住房成為新柯巖人。2020年開學報名前夕,其適齡子女因戶籍遷轉問題無法就近上小學。街道退役軍人服務站工作人員知悉後主動同柯巖街道教育總支負責人協調確認,最終妥善解決了其子女就近上學問題,在制度剛性之外體現退役軍人服務柔性關懷。
浙江各級退役軍人服務中心(站)成立以來,充分發揚「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務不缺位」的新時代「楓橋經驗」,全面打通提升退役軍人事務領域治理能力和服務保障水平的「最後一公裡」。
↑浙江省紹興市上虞區退役軍人事務局慰問烈屬。新華社發(連奪回 攝)
↑浙江省紹興市退役軍人事務局歡迎退役士兵返鄉。新華社發(戚錢錢 攝)
↑浙江省新昌縣退役軍人服務中心為退役老兵提供法律援助。新華社發(陳葉靜 攝)
↑浙江省諸暨市楓橋鎮退役軍人服務站的調解主持人幫助退役軍人妥善解決問題。新華社發(任光法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