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一日三棗,百歲不顯老」。棗子好處多,能直接吃,能泡水,還能添加在各種料理中,是秋冬進補的絕佳選擇之一。
對於紅棗,很多人都覺得能補血,事實真的如此嗎?還有黑棗、蜜棗、椰棗……又有何不同?
1
關於紅棗的真假傳言
1
紅棗能補血?
西醫說的「補血」,一般是指通過增加鐵元素的吸收,改善體內白細胞、紅細胞、血小板等的數量。
而不管是鮮棗還是幹棗,其鐵含量都並不高。再者,紅棗中所含有的是非血紅素鐵,人體對其的吸收利用率低。由此可見,想要靠紅棗補血,基本是做不到的。
那「紅棗補血」的謠傳何來?中醫常有「紅棗補中益氣,養血安神」的說法,傳統中醫更看重的是紅棗豐富的營養、整體補益的效果。特別是對於一些女性氣血不足的情況,紅棗有一定的補益作用,並非單純的指能補血。
因此,要想補血,最好還是吃一些含有血紅素鐵較高的食物,包括肉類、動物內臟等。
2
經期不能吃紅棗?
這種說法因人而異。棗主調和,經期吃紅棗能幫助女性調理月經,對緩解痛經有一定的效果,但對於有些人來說,經期不宜吃。
腹脹者:這類女性在經期吃紅棗容易生溼積滯,越吃紅棗,脹氣情況可能越嚴重。
溼重者:溼重者一般容易出現眼腫或腳腫,而紅棗味甜,這類人如果多吃了容易生痰生溼,水溼積於體內,容易加重水腫的情況。
燥熱者:體質燥熱的女性,若在經期吃紅棗或喝紅棗水,會造成月經過多,甚至上火。
3
鮮棗比幹棗好?
這兩者各有優點:
補維C吃鮮棗:鮮棗被稱為「維C之王」。每100克鮮棗中的維生素C含量可達200~500毫克。每天吃一把鮮棗即可滿足人體每日的維C所需。此外,鮮棗中所含的蘆丁物質對降低高血壓有輔助作用。
想安神吃幹棗:幹棗常被用做藥引,中醫認為幹棗具有補脾胃、益氣生津、滋補安神的功效,平時可以煮粥、燉湯,是很好的養生滋補品。
紅棗的表皮堅硬,含有不可溶性的粗纖維,較難消化,吃時一定要充分咀嚼,否則會加重胃腸道負擔;而對於年老體弱、消化能力弱的人來說,蒸軟的棗更合適。
提示:不管是鮮棗還是幹棗含糖量都較高,不宜多吃,糖尿病人更要嚴格控制。
另外,紅棗常被用於煲湯,冬季不如用它煲羊肉湯,可補氣血,改善體虛。
2
黑棗:叫棗卻不是棗
黑棗是柿屬植物,主要分為有核和無核兩種,有大核黑棗、牛奶棗和葡萄黑棗等品種。新鮮的黑棗比較像小柿子,但在晾曬的過程中越來越像棗子,也因此得名。
紅棗的主要功效是滋補和入藥,而黑棗的主要功效則是調養脾胃。
另外,黑棗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性。其含有豐富的多酚、花青素和單寧類物質,有著較強的抗氧化能力,能幫助清除體內自由基,延緩衰老。
提示:因其中的單寧類物質會降低消化酶活性,消化不良、脾胃不好的人不宜多吃,空腹也不宜食用。
需要注意的是,部分市面所售賣的黑棗是完熟的紅棗煙燻製成的,屬於鮮棗的幹製品,被稱為烏棗、紫晶棗、狗頭棗等。
想購買正宗黑棗,要挑選那些棗皮黑裡泛紅、烏亮有光、皮薄、吃起來沒有煙燻味的。
3
蜜棗
蜜棗市面上常見的主要有三種:金絲蜜棗、阿膠棗、伊拉克蜜棗。
1
金絲蜜棗
蜜棗是用割棗機,把青棗周身割一次,使其容易吸糖,然後放入白糖中煮,曬乾而得。雖然和紅棗一樣,「前身」都是青棗,但因加工製作方法不同,導致它們的營養價值也有較大差異。
蜜棗有益脾、潤肺、強腎補氣和活血的功效,可用於治療脾氣虛所致的食少、洩瀉;對於病後體虛的人也有良好的滋補作用。
提示:因其含糖量多,牙病、糖尿病患者慎食。
2
阿膠棗
阿膠棗是以紅棗為原料,經過阿膠浸泡、熬煮等工藝製成。
阿膠棗既包含了紅棗的營養,又包含了阿膠補血滋陰、潤燥、止血等多種功效。
3
伊拉克蜜棗(椰棗)
伊拉克蜜棗的大樹跟椰子樹非常像,所以又被稱為椰棗,它也不屬於棗類,是棕櫚科植物海棗的果實。
其含糖量極高,可達到80%,因此在曬制的過程中可以自然風乾,無添加。
與紅棗相比,椰棗沒有皮的概念,表皮和肉都是很緊密的,皮吃起來沒有幹硬的感覺;其所含纖維素非常柔軟,不會對胃腸造成傷害,可輔助治療胃潰瘍。
點個讚,在看一下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