嘴唇的色澤變化與五臟六腑的平衡相關。生活中我們應學會觀察自己的唇色,從而了解自己的健康。
大多數人的嘴唇是紅潤的,也有少部分人天生唇色深、甚至發黑。另外,隨著年齡增長,色素沉著,有些人的唇色也會變深一些。
生活中我們常會見到,有的人嘴唇顏色深、發黑,往往認為是血液粘稠所致,認為心血管可能不好。事實真是這樣嗎?
現代醫學認為,目前沒有依據說明通過嘴唇顏色深、發黑就能判斷是否血液粘稠。但如果口唇突然發紫,就要警惕缺氧的可能。
再者,醫學上很少說血液粘稠,一般說血脂高不高。臨床常見的心血管臨床化驗也不是化驗血粘度,而是化驗血脂四項。
若血脂升高,大部分人是沒有症狀的,少部分人可能有如下表現:或頭暈、頭痛、愛瞌睡、乏力、頭腦不清晰;或身體某些部位出現黃色、橘黃色或棕紅色的結節、斑塊;或腿經常抽筋,看東西模糊等。但這些症狀都沒有特異性,也就是說即使有這些症狀也不一定是高血脂,即使沒有這些表現也不一定沒有高血脂。
從中醫來分析,嘴唇顏色不正常,有什麼意義呢?中醫重視四診合參,其中就包括望聞問切。中醫認為,有諸內必形諸外。意思是說,身體表面若有某些色澤、形態的變化,就意味著與對應部位相關的五臟六腑可能失去了平衡。中醫擅長觀察身體某一部位的色澤或形態變化,從而判斷五臟六腑的陰陽氣血盛衰。
嘴唇即是中醫最喜歡觀察的部位。一是嘴唇的位置最方便觀察;二是嘴唇的顏色變化一目了然。由此建議病人來看中醫時,不要塗抹唇膏,儘量不要改變嘴唇的顏色,這樣方便醫生通過嘴唇色澤來判斷疾病。
當身體出現疾病時,往往可以從嘴唇顏色來判斷疾病的徵兆。中醫認為,「口唇以開合為用,為心之外戶;聲音從口出,飲食從口入,為臟腑之要衝。」以經脈而言,手陽明大腸經、足厥陰肝經、衝脈、任脈等人體重要的經脈都與嘴有直接的關係。所以,這些經脈和臟器的疾病都能夠通過嘴唇反映出來。以下細加分析。
一則,嘴唇發白
嘴唇顏色變得蒼白無華,這往往與消化系統疾病相關。
中醫認為,口唇和脾胃關係密切。《內經》明言:「脾之合,肉也;其榮,唇也」、「口唇者,脾之官也」 、「脾、胃……其華在唇四白」。所謂「華」,即榮華外露之意;「唇四白」,即口唇四周。說明口唇的色澤可以反映脾氣功能的盛衰。
脾主肌肉,口為脾竅,唇為脾餘。因此,口唇能反映脾臟精氣的盛衰。而脾主運化,口唇也能反映出脾主運化水谷功能的狀況。脾氣健旺,氣血充足,則口唇紅潤光澤;脾失健運,則氣血衰少,口唇淡白不澤。
一般認為,唇色的變化與脾胃有密切的相關性。比如,《醫宗摘要》提到:「唇赤而焦者脾熱,唇赤而腫者胃熱,青黑者為陰寒,淡白為氣虛」,《內經》也提到:「唇色青黃赤白黑者,病在肌肉」。所以一般認為唇色紅潤者吉,唇色焦黑者兇。
現代醫學認為,如果唇色變淺,可能是血紅細胞不足、貧血。從中醫來分析,唇色淡白為虛症,所有失血症都可能造成唇色變白。而且,唇色變白還可見於用力過度、大病虧損、氣血不復等情況。
就臨床所見,上唇部蒼白,多見於腹痛;下唇蒼白,多見於胃病、上吐下瀉、胃部發冷等。
二則,嘴唇發紫
生活中我們都有這樣的經驗,當遭遇寒冷時,往往會凍得嘴唇發紫。為什麼?因為寒為陰邪,寒盛則陽虛,陽氣不能濡養嘴唇,導致唇色偏紫。
若沒有受凍而嘴唇顏色變紫,這往往是疾病的徵兆。一般來說,嘴唇變紫,需警惕心臟疾病。現代醫學認為,這是心血管的循環功能出了問題,導致嘴唇血液循環不暢,造成色澤變紫。如果平時嘴唇一直都是青紫色,在醫學上面稱它為「紫紺」,暗示心臟會有問題,建議一定要去醫院進行排查。
中醫認為,若唇色突然發紫,多為胃氣虛寒,可見於血瘀證。若唇色紫紺而幹焦,說明內有瘀熱。若下唇黏膜上出現紫紅色斑塊,不管大小,都需要高度警惕,很有可能是消化道癌症。嘴唇暗紫色或淡紫色,說明瘀血內滯,或源於外傷,或因於內傷。或唇色突然變紫或變黑,則說明瘀血攻心,當引起高度重視,需馬上尋醫。
三則,嘴唇發紅
正常的嘴唇顏色是紅的,但紅要潤澤有度的。若嘴唇紅的過度,則是疾病的信號。
中醫認為,紅色應於火,身體的任何部位若出現異常的紅色,多源於火熱邪氣。由此說,若嘴唇過紅,多由肺熱或胃熱導致。
一般來說,火氣上泛,鬱於嘴唇,即會導致唇色變紅。而且上火越嚴重,嘴唇顏色越深,如果還伴有口臭,說明是脾胃溼熱;如果有厭食或肋下疼痛則是說明肝火旺盛。臨床所見,火氣上泛往往會出現牙疼、頭疼、頭暈、便秘、尿色黃等,生活中當避免吃煎炸、燒烤、辛辣、火鍋以及會加重上火的食物如羊肉、雞肉等,也不要吃過補的營養品,避免火氣更旺。
嘴唇色紅時,醫生要細加觀察。若患者口唇雖然變紅,但潤澤,意味著病情較輕,多可迅速治癒。反之,若患者久病時突然唇色發紅,往往意味著病情加重,需引起重視。
再者,若唇色淡紅,常見於氣血虧損之證;若唇色深紅,則為實熱證。
若唇色只能隱隱透出紅色,且嘴唇乾枯晦澀,說明氣血損耗太大,多屬頑固性的疾病。孕婦以血為本,唇色當紅潤,若孕婦唇色變得淡紅,則屬血虛,可能難產。
若上下唇色都顯深紅,則為心經有熱;或唇色紅而深,伴嘔吐,多為胃熱;若唇色深紅,兼見兩腮發紅、眼睛含淚、咳嗽噴嚏,則可能要發痘疹。
若唇色鮮紅如火,且見口苦咽幹,多屬肝火偏旺,往往脾氣急,易發怒;若唇色黑紅,多是大腸鬱火;若唇色暗而略紅,多見於心肺功能不全或缺氧之時,需馬上就診;若唇色鮮紅如胭脂,多說明腸道內有蛔蟲;若唇色呈櫻桃紅,且神志不清、步態不穩、昏迷、呼吸和心率加速,多說明一氧化碳中毒;若唇色深紅,還可能是肺炎、肺心病伴心力衰竭及哮喘發作等。
四則,嘴唇發青
現代醫學認為,在日常生活中若見嘴唇顏色變青,需警惕血液缺氧,或是食物中毒。
中醫認為,青色主寒主痛。唇色發青,患者多正遭受著疼痛的折磨。若唇色暗黑,常因脾胃虛弱而導致便秘,或腹瀉,或頭疼,或失眠等。
若唇色黯黑而渾濁,則有腹瀉、食欲不振、便秘等症狀;若唇上有黑色斑塊,則是腎臟功能不全的表現,患者往往兼見疲倦、噁心、厭食、嘔吐等症狀。
若嘴唇上出現黑斑,需馬上到皮膚科就診,極有可能是色素性疾病或血管性疾病引起,如色素痣或血管瘤等。但若整個嘴唇都發黑,則表明消化系統存在問題,一般多伴有食慾下降、消化功能差等。
小結:
每天我們都會洗臉,都會關注自己的面部,建議同時觀察一下自己的嘴唇。嘴唇是身體健康的晴雨表,最方便在第一時間發現健康問題。
生活中所見,當氣溫寒冷乾燥時,我們的嘴唇有乾裂脫皮的出現;當生命奄奄一息時,我們的嘴唇會變得蒼白;而在電視劇中有中毒的畫面時,嘴唇一定會變紫發黑。
我一直強調,中醫是生活中的醫學。人人都有必要學些中醫知識和理念,不一定為了當醫生,但可以隨時觀察自己的健康狀態。事實上,整個面部就是一個完整的人體全息圖象,無論身體出現什麼問題,我們都可以先從面部得到徵兆,而觀察嘴唇最不可忽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