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的月經是身體健康狀況的晴雨表。月經期是否準時,經量是否正常,經血顏色是否正常等,這些應該都是很多女性關注的事。
但並不是所有女性的例假都來得讓人省心。對一些女性來說,例假會經常不準時地推遲,有時甚至兩三個月才來一次。
如果月經延後了超過8天,而且每兩次月經之間相隔時間大約是40-50天左右,那麼就可以認為是月經的延遲。
例假經常不準時,十有八九是這3個原因
1、身體受寒
女性例假不準時的其中一大原因就是身體受到了寒涼影響。中醫上說,「遇寒則凝」,宮血也是一樣。如果子宮太寒冷,那麼排出去的宮血顏色就會比較深,也容易形成血凝塊。
因此建議女性在月經前期和月經期都要做好腹部的保暖工作。儘量不要讓小腹和足底寒冷,因為小腹內是子宮,不可受寒冷刺激,而足底受涼也容易讓寒氣入侵體內。
2、藥物使用不當
這裡說的藥物,不僅是避孕藥,也可以是減肥藥等。對於女性來說,對藥物的使用千萬應該注意。
一些女性為了減肥,不惜服用減肥類藥物,但卻忽略了藥物都有一些副作用。所謂「是藥三分毒」,藥物因素也可能導致體內內分泌紊亂而造成經期延遲。
3、情緒因素
如果你的經期不太準時,或有月經異常的表現,建議是看下近期有沒有壓力過大,精神過於緊張的情況出現。
當一個人長期處於焦慮、緊張的情緒籠罩下,卵巢分泌雌孕激素會受到腦垂體及下丘腦的控制,從而影響到月經的情況。
怎樣衡量月經是否正常?
要判斷月經是否正常,需要看月經的周期時間是否在28-30天這個範圍。其次,要看月經血量是否正常,正常的經血量大約是85克以內,一般持續3-7天的內膜出血時間。
再者,如果月經期間有排出比較多的血凝塊,那也說明有血瘀,宮寒的情況存在。而正常的月經血的流動性比較好,不會被淤堵在局部而導致血凝塊。
總而言之,經期不適的苦只有女性自己能動。就像最常見的腰酸、小腹痛這些症狀,都可影響到正常的生活甚至工作。經痛一般多是持續性的,間歇期比較短,因此給人帶來的不適感會比較難接受。
如果發現本次月經推遲了超過2個星期,除了要排除懷孕的可能外,還要看下是不是近期壓力過大,作息不規律。
如果超過3個星期沒有來,建議去看下醫生,排除下以上2種情況,還要看下有無多囊卵巢等疾病因素導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