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隨著地攤經濟越來越多被提及和推崇,相應地也出現了專門定位於擺攤的「神車」,而且據介紹,神車在促銷活動中短時間內被搶購一空,頗有供不應求的態勢。於是神車不僅成為了眾人關注的焦點,甚至還帶動了家裡股價飆升。當然,對於車廠能夠把握住熱點,適時推出合適的產品,要點個大大的贊,至少這波營銷操作會成為非常經典的案例了。但是冷靜下來後想一想,神車真的是地攤經濟下,市場所需要的麼?也許並沒有那麼理想。
神車神在哪裡
「人民需要什麼,五菱就造什麼」,自年初快速完成口罩生產線以後,五菱的這句口號被霸氣響亮的喊出,甚至已經儼然成了成功的品牌宣傳語。不說格調、不提質量、不講科技,就是簡單地這兩句話,講出了五菱帶給大家的那份低調的信任感,這是情懷。
而這次爆火的「擺攤神車」,再一次貼合了上面的定位,在地攤經濟下為出攤提供了巨大的便利。超方便的小貨車,載貨、陳列、方便的開合,相信打動了無數下班後變身熱血攤販朋友們的心,也正是這份用心,爭取到了資本市場中的熱捧。只不過這種產品,真的會成為市場中的黑馬麼?
豐富的擺攤工具車
目前身邊濃鬱的擺攤氛圍,讓眾多朋友躍躍欲試,有許多是經驗豐富的老攤主,也有不少朋友為了圓自己多年的一個夢,下班後匆匆奔向了市場。而在各種資訊中看到的擺攤工具車,也是多種多樣。最吸睛的自然是豪車陣營了,出境的並不局限在BBA和雷克薩斯的陣營,更不乏賓利、瑪莎拉蒂等選手的參與。雖然不排除可能存在的娛樂成分,但是重在參與麼。除了這些豪車,可以看到更多的還是同樣很實用的工具車。可大可小,能滿足需求就是好車。
實際用車需求,也許並不高
客觀冷靜地想一想,擺攤對於車輛的要求並不高。
投入成本
首先要便宜,拋開專業選手不談,誰練攤會直接投入幾萬購置一輛汽車呢?這要賣掉多少貨才能夠賺得回來?所以,這種思路並不太合理。
反過來看,經驗老到的攤位老闆會更加明確知道自己的實際需求。那麼擺攤神車能夠入得了精明老闆的法眼麼?我不是老闆,我不知道。也許擺攤根本也用不到車。
空間分析
空間方面,毫無疑問神車足有5300升的容量,裝載量是非常大的。相信裝載大多數貨物,都夠一天的銷售量了,這是優點。
反過來看呢,擺攤自然要找人流多的地方,但是這種地點的空間非常寶貴,一輛小貨車扎進去,有可能找不到足夠的空間鋪展開,也有可能擺不出合適的角度,當然想走的時候還可能會出不來,只能等到夜市散場,才能離席了。
再聊回實用性
實用性,必然還是要從基本需求出發。如果整箱批發水果、方便麵,塑封捲紙,一天能達到上百箱流水量的,神車無疑是首選。但如果我賣內衣、賣襪子,甚至賣鞋、賣包、賣T恤,那麼一個轎車或者SUV的後備箱,可能就夠用了;如果不夠,再加上後排座位呢?或者用上家裡現有的MPV、麵包車呢?當然還是要避開客貨混載的坑,話說回來麵包車經常成為交警的重點巡察對象。所以家裡如果已經有車的情況下,很可能已經滿足基本的出攤需求了。
再退一步,家裡沒有車,我現在想買一輛。選擇一輛可載人可拉貨的SUV/MPV好呢,還是選擇一輛拉貨超強的小貨車好呢?我想這個問題並不難考慮。而且,誰說一定要買汽車了,如果不是很重的貨物,人力車不也是很好的選擇麼,畢竟前期降低投入就是減輕壓力。因為購置汽車,在指導價基礎上還要考慮到購置稅、保險、油耗、養護、停車費,甚至是罰單等用車成本,這些都是需要考慮進去的因素。人力三輪車,甚至大爺大媽的購物神器,同樣可以發揮運貨的作用。
小結
以上寫的這些,並不是否認擺攤神車的積極作用,針對某些特定需求,神車確實非常適用。而且內部的大空間具有很強的可塑性,適當的改裝將會更有效的提升其功能,雖然可能伴隨成本提升,但是對於經驗豐富的老攤主來說,合理投入會帶來更高的收益。但是對於眾多「非專業選手」,神車可能還是有一定的距離,面對低門檻我們就應該抱有低成本進入的態度,沒有必要進行過多投入,先小打小鬧,賺到自己的第一桶金再說,對不對?你今天出攤了麼?對擺攤神車你的看法如何?歡迎關注邁數表,留言聊聊你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