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V業績下滑 假貨泛濫中國市場「無增長」

2021-01-11 網易財經


從LVMH集團的三季報出爐伊始,阿諾特已經眉頭不展兩周之多,讓人大跌眼鏡的業績潑了他一頭冷水。

從去年開始,LVMH集團的發展可謂步履蹣跚,佔集團利潤50%的LV業績不佳拖累整體增速。儘管精明的阿諾特早在一年之前就意識到LV存在的種種問題,並開始了一系列整改措施:升級產品線、翻新店面、暫停擴張速度、在中國市場去logo化、在日本市場提價等等,但似乎收效甚微。儘管高端新品包包頗受歡迎,但對整體業績影響不大。

LV已經老態畢現。

2013年,對LV來說,無疑是個多事之秋。靈魂人物Marc Jacobs剛走,LV團隊士氣大跌,季報一出,資本市場也應聲下跌,截至21日的5個交易日裡,LVMH集團股價跌幅將近4%。

成也LV,敗也LV

近日,LVMH集團發布了2013財年的三季度財報。由於該季度的業績出乎意料不理想,LVMH集團在新聞稿中僅提及今年前九個月合計銷售207億歐元,同比增長4.3%,自然增速為8%(刨除匯率變動等影響)。

根據財報顯示:集團三季度營收約94.8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的93億美元相比,漲幅僅為1.7%,低於資本市場預期的72.4億歐元,也大大低於第二季度的7%和第一季度的3%。

從集團的各個產品品類來看,以LV、芬迪和Céline為主的時裝和皮具表現為今年最差,與2012年相比,同比下滑3.8%。這對以皮具為主的LVMH集團來說無疑是沉重的打擊,尤其是主力品牌LV,儘管在官方發布的財報中,表示LV將繼續執行戰略轉型,堅持高品質的產品線和合理的店鋪布局,但有業內人士認為可能LV的業績下滑更嚴重。

香水和美妝部門的業績也不甚理想,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2.1%,該部門以Dior和Guerlain為核心。雖然手錶和珠寶部門也是負增長,但本季度同比下跌1.9%表現好於上季度,上季度下跌3.8%。

讓阿諾特比較寬慰的是葡萄酒和烈酒部門,在亞洲和美國強勁需求推動下,本季度業績回升,同比增長2.6%。單純從增速上來看,專門零售部門(Sephora,DFS)12.8%的增速可謂勢頭強勁,營收約為28億美元,但與前兩個季度分別為16.4%和18.4%的增速看,第三季度的業績也是今年最差表現。

品牌價值下滑 假貨泛濫 中國「無增長」

LVMH的財務長Jean-Jacques Guiony在電話會議中將業績下滑的主要原因歸咎為LV在日本的提價策略,另外他表示LV最近推出的新款高端女包Capucine和W雖然頗受歡迎,但尚未對銷售產生實質的影響;而且這些高端產品線的銷售受到優質皮料供應緊缺的限制。

此外,他坦言LV在中國本地的銷售「flattish」(持平、無增長),但受益於海外旅遊購物,對中國消費者的整體銷售依然有「中個位數」的增長。雖然中國市場的鐘表和珠寶的銷售勢頭有所改善,但時裝和皮具依然疲軟。集團在歐洲的業務仍然困難,尤其是香水和化妝品,銷售持平、無增長。從市場需求看,Guiony直言LVMH旗下某些品牌的市場需求疲軟。

對於日本提價是導致業績下滑的主要原因和受制於皮料短缺的說法,財富品質研究院院長周婷認為這兩點並不成立,完全是託辭。

周婷認為,從市場容量上來說,日本市場在全球的銷售份額是在下降的,而且由於長期的經濟低迷,整個奢侈品市場的大環境是在下降的。日本在LV全球市場份額也在下滑,日本市場的銷售比重不足以影響LV全球的銷售業績。

理財周報記者從2012年LVMH集團發布的財報中發現,日本銷售額僅佔LVMH集團全球銷售額的8%,而日本外的亞洲(包括中國,港澳臺)佔比高達28%,成為僅次於歐洲的第二大市場。而且提價策略也同樣運用到歐洲和亞洲市場,並非單純提高日本市場LV的價格。

同樣,皮料供應短缺的原因也不成立,周婷表示以現在的科技和貨源供應來講,是完全可以滿足品牌生產需求的,只不過看它們是否願意生產。「奢侈品牌有個通常的做法是人為控制生產環節,製造產品供應的稀缺,以維持高價位」,周婷解釋,造成奢侈品牌中類似「限量版」的「飢餓營銷」屢見不鮮。

在周婷看來,LV品牌價值的不斷下滑致使中國高端消費者和普通消費者同時拋棄它才是業績下滑的主要原因。

「我們調研發現對LV傷害最大的有兩點,一是LV的假貨在中國已經做到了渠道的全覆蓋,包括代購、二手、電商、經銷代理等。假貨的泛濫使得高端消費者快速地拋棄它,我們調研發現已有94%的富豪表示不會再消費一個假貨最多的品牌,LV就在其中。而對於普通消費者,他們也不願買真的LV。從性價比的角度來說,他們更願意去淘寶,或者去買高仿貨品。」周婷表示。

無論是高端消費者還是普通大眾,都逐漸拋棄LV,雖然有新的消費者購買LV,但周婷認為數量遠不及拋棄LV的多,這才是造成LV業績下滑的重要原因。

其實,LV早就意識到假貨問題,也採取了一些措施。10月,LV與淘寶網籤署諒解備忘錄。為避免淘寶網出現仿冒的LV產品,將啟動「提醒和撤架系統」。

但在業內人士看來,這似乎是一場公關作秀。周婷直言現在大牌奢侈品的假貨已經泛濫,尤其是LV的假貨已經覆蓋到全渠道。近日,上海工商部門在陝西南路淮海路一帶查獲61件售假案件似乎就是明證,其中涉及LV、PRADA、CHANEL等假冒奢侈品牌5000餘件。

一業內人士告訴理財周報記者,經銷商或代理商為追逐利潤也開始銷售假貨。在實體店鋪裡,奢侈品店員也是「看人下菜」,想買正品就直接買櫥窗中陳列的產品。

LVMH集團重心轉移 棄LV尋找新增長點

面對LV一再慘澹的財報表現,LVMH 管理層一直強調,LV的轉型將耗時一年半理順。但從財報的表現看,收效甚微。

「仔細觀察LVMH集團這一年的舉動,它又再購買新品牌,又在投資香化行業,包括大量投資酒類行業,說明它已經意識到它的核心增長點已經日落西山了,它需要新的增長點來彌補LV業績下滑帶來的整個集團的財報損失。」周婷表示。

雖然LVMH集團財報從不單獨公布單個品牌業績,但據業內人士估計,LV年銷售額高達73億歐元左右,貢獻了營業利潤的一半以上,集團內其他60多個品牌的增長很難抵消這一核心品牌增長放緩的影響。

近日,LVMH旗下Marc Jacobs年銷售額在10億美元,但由於Marc Jacobs已經確立三年內獨立上市,這個增長點又被排除在外。所以尋找新的增長點成為阿諾特的心頭大事,僅從今年一年LVMH集團的收購表現看,阿諾特「求才若渴」的心情可見一斑,尤其是在接連失去兩員愛將:John Galliano和Marc Jacobs之後。

今年9月,阿諾特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連續控股了新銳設計師品牌Nicholas Kirkwood,參股了J.W. Anderson並延攬後者擔任西班牙著名皮具品牌Loewe的創意總監。令一直垂涎已久的競爭者後悔不及,奢侈品界的搶人大戰似乎愈加白熱化。

周婷認為,未來奢侈品牌的競爭會集中在四個方面,一是控制生產能力,即上下遊產業鏈的整合能力。這是最核心的競爭重點,它保證了市場的話語權;二是控制人才,最好的辦法就是先收購設計師品牌,再將設計師納入旗下;三是控制渠道,包括代理商、經銷商、奧特萊斯等,品牌會逐漸杜絕假貨,收回代理權,控制利潤,在電商渠道設計合理的產品和價格體系。四是控制客戶,提高服務水平,增強客戶粘度。

在人才的爭奪上,財大氣粗的阿諾特絲毫不吝嗇,而且他擅長培養和最大程度利用設計師,正如之前的John Galliano和Marc Jacobs一樣。兩人不僅曾擔任DIOR和LV的設計總監,為LVMH集團效力,阿諾特還控股兩人同名品牌。這次不遺餘力地收購新的設計師品牌,無疑是想借設計師之力重振集團威力。

在控制生產能力方面,雖然不如香奈兒和愛馬仕積極,但阿諾特也毫不吝惜。今年阿諾特就以20億歐元收購全球最大的開司米製造商及最大的羊毛採購商Loro Piana80%的股權,估值相當於2013年EBITDA的19倍,大大超過奢侈品行業的平均水平。

建築行業出身的阿諾特是個地道的商人,嗅覺敏銳的他從不會將視野局限在單一領域。尤其是今年在LVMH集團非核心業務似乎收穫頗豐。

今年6月,阿諾特擊敗了競爭對手PRADA,收購了義大利米蘭有近200年歷史的咖啡館Cova的多數股權。競爭對手猜測LVMH將會利用Cova的窗口,推廣旗下品牌的瓷器餐具。

如果這只是阿諾特在快消行業的小試身手,那麼,阿諾特在高端酒店的大手筆就令人遐想無限了,也許將來「高端酒店」會成為LVMH集團下一個新的部門。

今年8月,阿諾特收購了位於加勒比海法屬聖巴特島的一家精品度假酒店:Hotel St. Barth Islede France。據悉,該島頗受名流明星青睞,是歐洲名流貴族的隱秘度假地。此前,LVMH旗下酒店管理公司在法國本土已擁有兩家精品酒店:Cheval Blanc Hotel(白馬酒店)和White1921酒店。

但阿諾特對高端酒店的熱衷似乎遠沒有停止。有消息顯示,LVMH正籌備在馬爾地夫開設第三家度假酒店:Randheli Resort,預計今年11月開業;第四家酒店Cheval Blanc Hotel Paris開發進程推遲到2015年——由老式百貨公司La Samaritaine改建而成;未來還將在埃及和阿曼開發精品酒店項目。

「現在是出售LV最佳時機」

在周婷看來,LVMH似乎正在榨取LV給集團帶來的最後的剩餘價值。

一直以來,LV撐起LVMH集團的半邊天,LVMH集團似乎也過分依賴LV的業績增長維持財報的亮麗表現。在推廣上,過度泛濫地以LV為主打,導致LV隨著市場大眾化帶來整個品牌價值的大眾化。

周婷認為,同樣是在早期進入中國的DIOR,阿諾特在操控DIOR和LV的策略明顯不同,業績差距也很明顯。DIOR更「矜持」一些,推廣的出發點以維護品牌美譽度為主,店鋪也不盲目擴張。

「現在是出售品牌最好的時候,而LV品牌價值在快速下降。現在出售還處於高點,再過一兩年,這個品牌就會變得一文不值了,想賣都賣不出去。」周婷一語驚人。

縱觀今年的奢侈品行業,「併購」與「出售」成為關鍵詞。LVMH集團的老對手Kering集團和歷峰集團就在接連不斷的出售品牌。

Kering集團今年初先後出售了目錄郵購集團Redcats旗下的童裝和家居部門Cyrillus和Vertbaudet目錄郵購業務,以及瑞典家紡和服飾品牌Ellos和Jotex。10月,又委託義大利中期銀行處理出售旗下的義大利鞋履奢侈品牌Sergio Rossi。22日,路透社又傳來消息,Kering集團為甩掉最後一個零售業包袱(La Redoute),不得不承諾將給這家虧損中的目錄及網絡零售公司再投資3億歐元以吸引收購方。

同樣,歷峰集團也忙著出售旗下業績不佳的品牌,10月份,旗下品牌法國皮具Lancel終於迎來了買家,私募基金Change Capital Partners 和香港太古集團都對Lancel表示了收購意向。據路透社援引內幕人士,歷峰下一步將出售Chloé。

今年唯有LVMH集團尚無出售品牌計劃。但從資本市場上的表現來看,LVMH集團的股票價格也顯得暮氣沉沉,今年僅微漲5%,遠低於主要競爭對手的股價漲幅:Richemont 27%,Swatch 26%,Hermes和Kering都是18%。

本文來源:理財周報 作者:王小莓 責任編輯: 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LV中國假貨泛濫 實體店看人下菜
    品牌價值下滑假貨泛濫中國「無增長」LVMH的財務長Jean-Jacques Guiony在電話會議中將業績下滑的主要原因歸咎為LV在日本的提價策略,另外他表示LV最近推出的新款高端女包Capucine和W雖然頗受歡迎,但尚未對銷售產生實質的影響;而且這些高端產品線的銷售受到優質皮料供應緊缺的限制
  • Kate Spade業績意外下滑;DG推出中國豬年T恤引爭議 | 每日時尚要聞
    期內,得益於高端護膚品在中國市場的持續走俏,集團在亞太市場的銷售額增幅創近12年新高,同比大漲20.4%至74.1億歐元,已超過北美市場,後者銷售額下跌1.6%至72.3億歐元。 雅詩蘭黛集團第二財季銷售額達40億美元 創季度新高 雅詩蘭黛集團於周二發布2019年第二財季業績數據,其銷售額同比增長7%至40.1億美元,創季度新高,淨利潤則同比猛漲365%至5.73億美元,主要得益於包括中國的亞太市場業績的強勁表現,在線上渠道和旅遊零售渠道的推動下,該市場銷售額大漲16%至17億美元。
  • 雅詩蘭黛Q1業績下滑11%,中國大陸卻逆勢增長,疫情阻擋你網購了嗎?
    雅詩蘭黛集總裁Fabrizio Freda在業績會上表示,從二月末開始門店大規模停業,實體店銷售額慘澹。消費者宅在家拉動了線上銷售額的增長,不過無法扭轉整體業績下滑的頹勢。從產品品類來看,彩妝類產品業績降幅最大,下滑了21.6%;護膚品銷售額下滑幅度最小,僅為1.2%;此外,香水產品下滑11%,護髮產品下滑12.5%。
  • 南旋業績增長的小秘密:優衣庫日本「賣不動」,中國市場很「吃香」
    至於掌握著PUMA、UA、SKECHERS、哥弟、ColeHaan等優質國際運動品牌客戶的保麗信,雖然增加了南旋控股開拓新的收入來源,但收入下滑也比較明顯,同比下降17%即便如此,南旋控股的收入依舊實現了增長,這主要是中國市場的功勞。
  • 南旋(01982)業績增長的小秘密:優衣庫日本「賣不動」,中國市場很...
    至於掌握著PUMA、UA、SKECHERS、哥弟、ColeHaan等優質國際運動品牌客戶的保麗信,雖然增加了南旋控股開拓新的收入來源,但收入下滑也比較明顯,同比下降17%即便如此,南旋控股的收入依舊實現了增長,這主要是中國市場的功勞。
  • 日本珠寶業的生力軍4°C Holdings業績下滑,宣布退出中國市場
    截止到2020年2月29日,4°C Holdings 關鍵財務數據如下: 銷售額同比下滑4.6%至449億日元; 經營利潤同比下滑20.2%至39億日元; 淨利潤同比增長1.4%至24億日元;按業務看 珠寶業務銷售額同比下滑7.9%至268億日元,經營利潤同比下滑25.6%至33
  • 無印良品中國銷售遇冷業績下滑:售後難問題多上黑榜
    無印良品中國銷售「遇冷」無印良品第二季度業績環比微降,中國收入增速放緩,已9次下調產品價格,門店數遠不及名創優品曾被無數文青追捧的無印良品,最近卻在中國市場遭受冷遇。日前,無印良品母公司良品計畫發布的第二季度財報顯示,該公司期內營業收入、營業利潤、淨利潤這三項業績數據,均出現了環比下滑的跡象。
  • 業績下滑的亞瑟士瞄準中國市場
    今年以來,高端跑鞋品牌亞瑟士(Asics)的業績不盡如人意。今年上半年,亞瑟士銷售額同比下滑21.5%。據悉,該品牌僅在中國市場的銷售額有所上漲。亞瑟士認為,中國市場潛力巨大。為了吸引中國消費者,提升業績,亞瑟士和廣汽豐田旗下家庭轎車品牌雷凌推出合作款跑鞋等產品加強營銷,並成立了中國產品開發設計中心。
  • 佐丹奴去年業績大幅下滑,內地市場拖後腿
    記者 | 黃姍編輯 | 周卓然13月10日,香港服飾企業佐丹奴國際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佐丹奴)發布2019年業績報,該集團2019年營收同比下滑11.9%至48.52億港元,而毛利下滑12.4%佐丹奴在業績報告中表示,2019年業績下滑主要受到中美貿易摩擦、異常暖冬和香港遊行的的影響。值得注意的是,受到銷量下滑和提早收取到農曆新年訂單的影響,截止2019年12月31日,佐丹奴國際的存貨錄得5.48億港元,存貨流轉日從11日上升到100日。
  • 麥當勞二季度業績下滑幅度均超百勝,中國市場誰能跑贏
    7月底,麥當勞全球和百勝中國先後發布二季度業績,受疫情影響,兩家快餐巨頭業績仍處於同比下滑狀態。其中,麥當勞全球第二季度營收為37.615億美元,同比下滑30%,淨利潤4.838億美元,同比下滑68%,下滑幅度超市場預期,較一季度進一步擴大,創下2005年以來的最差業績。
  • Tiffany連續12個季度同店無增長 中國市場有起色
    Tiffany連續12個季度同店無增長 中國市場有起色來源:聯商網2017-05-25 07:56美國高端珠寶品牌蒂芙尼Tiffany&Co.連續12個季度同店無增長。Tiffany&Co.
  • 外資小家電巨頭蘇泊爾遭國內企業圍攻:業績下滑 國內市場失守
    來源:斑馬消費火熱的小家電行業在這個特殊的年份仍然逆勢增長,行業巨頭蘇泊爾卻業績下滑,前三季度營收、淨利雙降超過10%。蘇泊爾近年來業績增長一騎絕塵,代表了外資成熟產業鏈在中國市場的成功複製。當追趕者們的實力差距逐漸縮小形成包圍圈,蘇泊爾還能再創奇蹟嗎?
  • 年輕人更愛無鋼圈內衣 維密都市麗人業績下滑
    據CBNData發布的《內衣行業趨勢研究》,2016-2018年,無鋼圈內衣市場規模持續增長,尤其是2017年,市場規模增速近50%,消費人群90後佔比過半,95後消費人數和消費額的增速也十分可期。比無鋼圈內衣更進一步的可外穿內衣Bralette,在2018年的市場規模增速達172%。目前,在淘寶搜索內衣,銷量前三的內衣類型均為無鋼圈內衣。
  • 上任一年多總裁就被換,中國區市場業績下滑,德芙彩虹糖賣不動了?
    麥偉堅的工作主要是推動公司品牌組合的增長,加快數位化和創新。此前,他是瑪氏食品的全球首席營銷、銷售和創新者,也是瑪氏全球數字商務的領導者。 1.霸櫃產品失靈瑪氏旗下的綠箭和益達口香糖曾經是超市收銀臺的霸櫃產品,消費者在結帳時隨手拿一包口香糖的衝動型消費是該業務增長的動力,也是營銷教科書必談的法則。2014年,阿卡貝拉版的綠箭廣告歌《雨中曲》曾經風靡網絡。有統計顯示,從2008年開始,美國口香糖市場便開始呈現出下滑的趨勢,到2016年下滑了15%。
  • 「香奈兒古馳LV」按斤收:知名箱包市場緣何假貨泛濫
    資料圖 來自視覺中國遼寧鞍山海城市南臺鎮擁有著被稱為全國三大箱包市場之一的箱包專業市場,但澎湃新聞記者近日調查發現,當地市場內不少商家在做著製售假名牌包的生意。一處不起眼的民居裡,可能存放著上千盒「奢侈品牌包」。
  • 財報| 歐萊雅上半年中國市場銷售額增長17.5%
    7月30日,歐萊雅集團發布2020年上半年的業績報告,該集團上半年的銷售額達到130.7億歐元,同比下降11.7%,營業利潤率為18%,與去年相比基本持平。按地區市場看,中國區銷售額增長17.5%,優於其他地區市場。歐萊雅集團於1907年在法國創立,主要從事各類化妝品的生產與銷售,其產品銷往130個國家與地區。
  • 財報|歐萊雅上半年中國市場銷售額增長17.5%
    7月30日,歐萊雅集團發布2020年上半年的業績報告,該集團上半年的銷售額達到130.7億歐元,同比下降11.7%,營業利潤率為18%,與去年相比基本持平。按地區市場看,中國區銷售額增長17.5%,優於其他地區市場。
  • 前三季度業績慘澹 資生堂向中國市場示好
    日本資生堂集團(以下簡稱資生堂)前三季度業績十分慘澹,不僅出現近五年來的首次業績虧損,且全年虧損已成定局。值得關注的是,中國市場前三季度為資生堂貢獻了超20%的業績,並且在第三季度成為其全球唯一業績增長的區域。為了抓住這一根「救命稻草」,在剛剛結束的進博會上,資生堂不斷發聲向中國市場示好。
  • 中國市場成耐克業績逆轉支撐
    截至8月31日的第一財季,耐克公司總營收達105.9億美元,雖然在疫情影響之下還是出現了0.6%的同比下滑,但是好於市場預期的91.5億美元,每股收益達95美分,比市場預期的2倍還要多。  這份亮眼的財報讓不少分析人士都大感意外。要知道,2020財年第四財季,耐克全球營收達63.13億美元,同比下降38%,虧損7.9億美元。
  • 無印良品反思中國商標敗訴案 三季度又重現下滑
    在二季度錄得五個季度來首次同店銷售增長後,日本服飾、雜貨品牌MUJI無印良品三季度中國市場又重現下滑,不過跌幅僅為0.1%。在周五舉行的業績會上,該品牌及母公司Ryohin Keikaku株式會社良品計畫管理層集體反思在中國市場的商標敗訴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