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斯凱奇中國掌門人:預計公司未來五年都能保持雙位數增長

2020-12-26 澎湃新聞

中國運動鞋服市場還能有多大的增長空間?

12月22日,斯凱奇中國、韓國及東南亞行政總裁陳偉利說,預計公司未來五年都能保持雙位數增長。隨著中國基礎建設的深入和消費者購物需求的下沉,斯凱奇中國將繼續保持門店數量的擴張。

陳偉利透露了一個細節,近期在山西省孝義市和遼寧省鞍山市的新店銷售額都遠出他的意料。「這說明三四線城市的消費者也有很強的消費能力。」

而根據歐睿信息諮詢公司發布的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運動鞋服市場規模459.5億美元,同比增長12.6%。但作為世界人口第一大國,近460億美元分攤到個人,人均運動鞋服零售額僅為美國的二分之一,英國和德國的五分之一。歐睿公司指出,隨著城鎮化推進和人均收入的增加,我國人均運動鞋服零售額至少有5倍左右的提升空間。

為迎合這一趨勢,斯凱奇中國計劃在未來繼續開超級大店和城市下沉戰略,並且在品類上拓展童鞋、服飾和專業健步鞋。

10餘年深耕中國市場,年銷售166億元

雖然斯凱奇品牌家喻戶曉,但在中國市場相比耐克、阿迪達斯、安踏等,斯凱奇算是「後來者」。

斯凱奇(SKECHERS)名字源自美國南加州俚語,意為「坐不住的年輕人」,1992年創立於美國,代表著追求時尚、個性張揚的年輕一族。不過直到2007年,在陳偉利的推動下,斯凱奇才與中國香港上市公司聯泰集團旗下聯泰企業有限公司籤訂合作協議,正式建立合資公司,2008年開出中國大陸首家門店。

陳偉利為香港著名企業家陳守仁的次子,後者創辦的聯泰集團從最初的船務貿易公司,逐步發展為現今橫跨製造、物流、貿易、酒店、房地產等諸多行業的跨國企業。陳偉利目前擔任聯泰集團副行政總裁。

經歷了前期品牌的培育和門店的全國擴張,斯凱奇中國在2015年後逐漸顯露出規模效應。憑藉近3000家門店,斯凱奇中國於2019年市場零售總額達到166億元人民幣,佔斯凱奇全球銷售額的近一半。2019年,斯凱奇全球銷售額創下歷史新高,達52.2億美元。對比其他競爭對手,雖然斯凱奇市場份額還比不上耐克、阿迪達斯、安踏,但如果僅從去年銷售額來看,其已超過本土品牌李寧。

2019年,耐克在大中華區的營收達62億美元,約合400億元人民幣;阿迪達斯並未透露具體大中華區營收;安踏集團於2019年收益首次突破三百億大關,達到近340億元人民幣;李寧則在2019年全年營收達138.7億元人民幣。

而即使受到疫情影響,截至今年前三季度,斯凱奇在中國的業績依然喜人。在最新發布的第三季度財報中,中國市場銷售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23.9%。

「超級大店」、「下沉市場」

斯凱奇為何能在耐克、阿迪達斯等巨頭手中,依然能分得一杯羹?

這要和斯凱奇近年的「超級大店」和「下沉市場」戰略說起。

所謂「超級大店」模式,是面積在1000平方米到3000平方米之間,鋪設運動、休閒、時尚、Kids等所有產品線,陳列多達2000多個SKU。2019年1月,斯凱奇最大的超級大店落地遼寧瀋陽,面積達到2982平方米。

截至目前, 斯凱奇在中國的超級大店數量已達100家,主要布局在下沉市場和一線城市的郊區。

事實上,如此的策略也是在競爭對手的夾縫中尋求突變。

從90年代起,耐克、阿迪達斯、安踏、李寧等品牌就開始發力,目前一、二線城市的體育品牌和門店已趨於飽和。在如此情況下,斯凱奇瞄準了下沉市場,並以開大店模式陳列下至兒童、上至老人的全系列產品。

對於下沉市場的人群,斯凱奇公司發現,三到五線城市的消費者人均可支配收入不斷提升。一個典型的小鎮青年擁有較好的學歷、穩定的工作和高質量生活,但壓力較一線城市小很多,消費能力卻能與一線城市居民不相上下。當然陳偉利也坦陳,超級大店布局下沉市場的一大原因,是一線城市已沒有如此規模的物業位置,若有因疫情而導致的其他品牌門店關閉,斯凱奇將毫不猶豫將超級大店入駐一線城市的中心城區。

10億建設中國物流中心,未來輻射亞洲

為了應對日漸擴大的門店銷售,和線上購物的趨勢,斯凱奇中國共投資10億在江蘇省太倉市太倉港區建設中國物流中心,目前已部分投入使用,預計2021年一期項目將全面啟動。

陳偉利表示,為了應對未來激增的業務量,物流中心的二期項目也已拿地,納入建設規劃,未來該物流中心不僅將服務中國市場,還將輻射亞洲其他地區。

建設物流中心的不僅有斯凱奇中國。耐克在大中華區的中國物流中心同樣位於太倉,且三期也於去年投入使用。

陳偉利指出,在品牌具有一定規模的階段,公司必須注意效率的提升,在供應鏈端具備更快速的物流周轉能力。除了該物流中心外,斯凱奇中國還在部分省市與順豐和京東物流進行合作。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阿迪達斯2019財年營收236億歐元 大中華區連續23季度雙位數增長
    剔除匯率因素,阿迪達斯品牌和銳步品牌的總銷售額在多個市場實現了雙位數增長,大中華區銷售額高速增長15%,推動了亞太市場10%的增長。同時,新興市場也實現13%的增長。值得一提的是,公司的收入增長主要得益於直營零售業務收入有18%的提升,尤其是電商業務實現了34%的增長,包括電商業務在內的直營零售業務,目前佔到公司總業務的三分之一(2018年為30%)。
  • 對話陳偉利:斯凱奇入華13年,高速增長的背後|胖鯨案內人
    在過去三年,胖鯨持續研究和報導斯凱奇在中國的發展,以解讀斯凱奇迅速發展背後的邏輯,我們多次與斯凱奇中國品牌及產品高級副總裁張睿妍展開對話。這次與胖鯨對話的是斯凱奇中國、韓國及東南亞執行長,陳偉利先生。
  • 耐克、斯凱奇和lululemon為何在中國逆勢開店?|lululemon|斯凱奇|...
    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採訪了耐克、斯凱奇等知名鞋服品牌發現,受疫情影響,鞋服品牌藉助線上渠道紛紛進行了打折大促活動。另外耐克、斯凱奇、lululemon等近兩個月均在中國逆勢開了實體店,同時鞋服品牌進一步強化了線上業務的重要性,數位化業務轉型是這些品牌在2020的核心策略。6月底清庫存「耐克大促折扣價都快低過很多國產品牌體育鞋服的價格了,對我們也有影響。」
  • 股價增長穩拿第一的斯凱奇,將如何把中國打造成第一市場?
    體育產業生態圈www.ecosports.cn自進入中國市場至今,斯凱奇品牌已經找到自己的節奏,聲量越來越大。籤約流量明星李易峰,贊助多項馬拉松賽事,與多渠道合作增開零售店面,斯凱奇和他的的中國小夥伴們,正在享受著市場增長帶來的甜蜜。與安德瑪、露露檸檬、耐克、哥倫比亞戶外這幾家美股公司相比,斯凱奇的股價在2017年增幅超過50%,成績優異。
  • 斯凱奇實現2017年跨越式增長 中國市場表現搶眼
    近日,全美投資類媒體對各大上市品牌的2017年市場表現和投資價值逐一做了分析,美國鞋類第二大品牌斯凱奇SKECHERS(下簡稱「斯凱奇「)獲得了眾多投資分析師的認可,斯凱奇在2017年的全球增長達到了54%,尤其在國際市場,特別是中國的表現特別搶眼,實現了兩位數的增長速度。
  • 耐克、斯凱奇和lululemon為何在中國逆勢開店?
    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採訪了耐克、斯凱奇等知名鞋服品牌發現,受疫情影響,鞋服品牌藉助線上渠道紛紛進行了打折大促活動。另外耐克、斯凱奇、lululemon等近兩個月均在中國逆勢開了實體店,同時鞋服品牌進一步強化了線上業務的重要性,數位化業務轉型是這些品牌在2020的核心策略。6月底清庫存「耐克大促折扣價都快低過很多國產品牌體育鞋服的價格了,對我們也有影響。」
  • 優衣庫在中國市場依然保持雙位數增長;Celine推出微信小程序 |...
    優衣庫母公司前三季度業績創新高 中國市場錄得雙位數增長 在截至5月31日的前9個月內,日本快時尚優衣庫母公司迅銷集團銷售額同比增長 報告期內,優衣庫日本銷售額同比下跌0.5%至7010億日元約合445億人民幣,優衣庫在國際市場的銷售額則大漲14.6%至8205億日元約合521億人民幣,中國依然是推動國際業務增長的主要動力,期內品牌在中國市場的銷售額增幅達雙位數。截至周四收盤,迅銷集團股價大漲1.15%至6.76萬日元,市值為7.3萬億日元約合4600億人民幣,創上市以來新高。
  • 日清食品(01475.HK):4Q2020中、港兩地業務有望維持雙位數增長...
    機構:國元國際評級:買入目標價 :7.7 港元投資要點疫情再次爆發,香港業務收入保持良好增勢: 進入 4Q2020,中國香港疫情再次反覆,政府進一步收緊防疫措施,繼續提 振方便食品的消費需求,預期四季度,公司於香港地區收入仍可實現雙位 數字增長
  • 全球消費市場低迷 耐克、斯凱奇和lululemon為何在中國逆勢開店?
    即便受到疫情影響,2020財年耐克在中國市場的營收也同比增長了11%,連續6年實現雙位數增長。在剛結束的「618」電商促銷節活動中,已經公布的數據顯示,天貓「618年中大促」開始的前4分鐘,耐克的銷售額就已經破億。
  • 全球消費市場低迷,耐克、斯凱奇和lululemon為何在中國逆勢開店?
    即便受到疫情影響,2020財年耐克在中國市場的營收也同比增長了11%,連續6年實現雙位數增長。在剛結束的「618」電商促銷節活動中,已經公布的數據顯示,天貓「618年中大促」開始的前4分鐘,耐克的銷售額就已經破億。
  • 以嶺藥業:公司預計未來仍能保持較好的發展態勢
    來源:同花順金融研究中心同花順(300033)金融研究中心12月17日訊,有投資者向以嶺藥業(002603)提問, 7、董秘您好,看好公司的長期投資價值。那麼公司未來幾年還能有增長麼?公司回答表示,公司預計未來仍能保持較好的發展態勢,主要原因從短期來看:一是連花清瘟產品帶動公司品牌知名度大幅提升以及空白市場的覆蓋;二是今年公司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會對主力品種通絡三寶(通心絡/參松養心/芪藶強心)的學術品牌大幅提升,進一步帶動產品的終端市場銷售;三是公司近幾年持續對營銷體系優化改革,為產品在終端市場放量以及市場佔有率的提升奠定基礎;四是化生藥板塊也逐步進入到收穫階段
  • 恆天然第一財季迎來「開門紅」 餐飲服務部實現雙位數增長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恆天然第一財季迎來「開門紅」 餐飲服務部實現雙位數增長「儘管廣義的餐飲行業尚未完全恢復,但乳品的需求在下半年持續增加,增幅也超過預期。」12月15日,恆天然大中華區餐飲服務部副總裁戴俊琦接受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採訪時透露,餐飲服務部在第一財季實現息稅前利潤同比雙位數增長。「因為這中間不僅僅有烘焙、飲品、披薩這些急劇增長,還有一些傳統中式的飲食,比如像月餅、和團、包子、湯圓也開始用我們的乳製品。」戴俊琦表示,在烘烹、飲品和餐食三個主要渠道上,餐飲服務部都實現了切實可感的增長。
  • 斯凱奇三季度營收下跌,但全球市場已恢復增長
    期內,該公司銷售額下滑3.9%至13億美元,但高於分析師預測的12.2億美元,且相較2020年第二季度增長了78.3%。儘管國際市場的促銷活動增多,但被良好的線上及國際市場銷售表現部分抵消,因此毛利率相對穩定,保持在48.1%,基本與去年同期持平。
  • 國際品牌中國市場下沉樣本:斯凱奇中國十年的加減法
    就像阿迪達斯的貝殼鞋、耐克的阿甘鞋、匡威的帆布鞋……斯凱奇中國華東地區首家「超級大店Superstore」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陳克遠 攝也正是這樣一款熊貓鞋,勾勒出了斯凱奇中國前十年的發展曲線。準確來說,斯凱奇落戶中國是在2007年。公開資料顯示,2007年10月,陳偉利和美國的SKECHERS公司正式合作,成立斯凱奇中國有限公司。
  • 從跨國公司一季報看中國:Coach母公司(TPR.US)在華增長全球領先...
    中國市場表現超預期;下調零售價,有意願在中國加大投入。公司一季度(第三財季)收入同比增長11%,中國區業務及旅遊零售渠道未受中美貿易關係緊張影響,一季度增長進一步加速,表現超預期,成為推動公司整體增長的主要原因。中國市場幾乎所有品牌都實現雙位數增長,且彩妝增長速度超過護膚品。
  • 北京SKP今年銷售收入將達175億元,繼續雙位數增長
    12月17日,北京華聯(SKP)百貨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謝丹對新京報記者介紹,北京SKP今年全年有望實現銷售收入約175億元,繼續實現銷售雙位數增長。在疫情防控常態化之下,北京SKP對實體商業未來的發展很有信心。「在時尚度上,我們與米蘭、倫敦、紐約等國際一線城市已經基本上沒有差距了。」
  • 中國市場23個季度連續增長 阿迪達斯2019年營收236億歐元
    對於營收增長主要得益於直營零售業務18%的較高增速,其中電商業績提升34%,獲得近30億歐元的強勢增長。目前,直營業務佔到阿迪達斯整體約1/3。從品牌情況看,阿迪達斯主品牌銷售額增長7%,其中運動時尚系列實現高個位數增長,運動表現系列取得中個位數增長。
  • 斯凱奇憑藉中國歐洲業績結束創紀錄的一年
    根據公司的報告,在過去12個月裡公司的銷售額增長了12.5%,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來自於該公司的國際業務增加了20.2%。其中主要是歐洲和中國等地區的國際擴張。「斯凱奇創紀錄的第四季度和全年業績反映了我們品牌,產品和全球執行能力的優勢,」斯凱奇財務長John Vandemore說。
  • 斯凱奇和Intersport能讓奧康迎來新生嗎?
    在實體零售行業摸爬滾打近30年的王振滔,無疑更能感受這股寒意。「以後生意只會越來越差,單一品牌都在下降,如果沒有新的品牌增加,下降趨勢會很厲害,」他對懶熊體育說。農曆初七(2月3日)的奧康新年開工日上,王振滔用兩項合作為奧康注入新的活力——和比利時鞋服巨頭Cortina以及印度戶外品牌Woodland籤署戰略合作協議。
  • 品牌資訊:耐克、安踏、阿迪、斯凱奇、李寧、Kappa、迪卡儂
    二季度,FILA品牌的銷售錄得10%—20%正增長,安踏其他品牌錄得25%—30%的同比增長。其中,迪桑特(Descente)二季度銷售同比增長超過60%,Kolon期內的銷售錄得正增長,此外,安踏電商平臺的銷售在二季度同比增長80%。由於2020年二季度的復甦強於預期,安踏預計上半年的收入將同比持平至下跌5%,好於早前預期下跌10-15%的指引,預計上半年公司股東應佔淨利潤同比下滑不超過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