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河長之名 築牢長江黃河上遊生態屏障

2021-01-07 瀟湘晨報

青藏高原向東俯衝,留下千山萬壑,在四川境內,皚皚白雪漸次轉為森森綠色。

作為長江、黃河上遊綠色生態屏障和主要水源涵養地,「千河之省」四川肩負著維護國家生態安全,推動長江、黃河兩大經濟帶高質量發展的重任。

讓每一條河流都有守護者和代言人!2017年,四川全面建立河長制;2018年全面建立湖長制。三年多來,四川大小河湖陸續迎來七萬多名守護者,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河(湖)長。過去的一千多個日夜,這七萬多名省市縣鄉村五級河(湖)長擔當重任,成為全省河湖保護與治理的砥柱中流。

他們,肩負著一份厚重的歷史責任。茫茫九派流中國,長江黃河經四川。地處西部的四川,是全國唯一長江、黃河兩大母親河幹流均流經的省份。築牢長江、黃河上遊生態屏障,事關國家生態安全,交給下遊一江清水,四川責無旁貸。

他們,面對著全川百姓的期盼眼神。交給人民群眾一幅綠水青山的生態畫卷,是四川各級河(湖)長履職盡責的題中之義,也是提升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的必由之路,更是決勝全面小康社會的關鍵之舉。

他們,面臨著無數難啃的「硬骨頭」。這是精準把脈後的「診斷」:「長江病了,而且病得還不輕!」「黃河一直體弱多病。」這是標本兼治的「藥方」:「長江不搞大開發,共抓大保護」「讓黃河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飽含深情的諄諄教誨和殷切期望,成為四川全面開啟水生態水環境保護治理的「發令槍」。

戰鼓擂響,每一位河(湖)長,都以同樣堅定的姿態衝鋒在治水的路上。三年多來,從日常巡河起步,各級河(湖)長直達一線,直面問題,直指痛點,克服難點;從清理河湖「四亂」的雷厲風行,到「一河一策」的精準施策,不斷破解水環境水生態的突出問題。

三年多來,治水從部門協同延伸至流域聯動、跨區協作;治理河湖,從各管一段的「自掃門前雪」到左右岸、上下遊和幹支流全部參與的「流域一盤棋」。

三年多來,從管好「盆裡的水」到管住「裝水的盆」,從解決「水裡的問題」到破解「岸上的根子」;治水之策上,重拳搭配長拳,打出了一套標本兼治的「組合拳」。

有名,有實,更有能。如今的四川,河湖更清。今年1-10月,全省87個國考斷面中,水質優良斷面達到86個,較2016年提升26.5個百分點;全省城鎮劣V類斷面穩定消除。長江、黃河清水東流從夢想變為現實。

如今的四川,岸線更綠。主要江河岸線保護範圍依次劃定,長江上遊生態廊道建設等生態修復項目陸續上馬,「河暢、水清、岸綠、景美、人和」的生態畫卷不斷鋪展。

如今的四川,水域更美。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行動不斷延伸,農村生活垃圾處理率和汙水有效處理率持續提升。今年年底前,全省水美新村將突破2300個。全省110多個水利風景區,總數穩居西部第一。

牢記責任,四川河(湖)長們正用一張張「更清、更綠、更美」的生態答卷,不斷築牢長江、黃河上遊生態安全屏障,助力流域高質量發展!(記者 王成棟 邵明亮)

【來源:四川日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瀘州守住一江清水出川 築牢長江上遊重要生態屏障
    近日,瀘州市總河長全體會議在南苑會議中心召開,主要任務是通報2020年全市河(湖)長制工作推進情況,安排部署下一階段工作,以更大力度推動河(湖)長制各項部署落地落實,切實築牢長江上遊重要生態屏障。
  • 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 築牢長江上遊生態屏障
    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 築牢長江上遊生態屏障 www.panzhihua.gov.cn     發布時間:2020-05-06     來源:攀枝花日報      選擇閱讀字號:[ 大 中 小 ]     閱讀次數
  • 重慶市河長辦主任吳盛海解讀第2號總河長令:整治「三亂」築牢長江...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 石濤 攝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為什麼發布重慶市級第2號市總河長令?吳盛海:2017年7月以來,我市全面推行河長制,各級河長履職盡責,發現和解決了大量汙水排放、垃圾亂堆、河道亂採等問題,水生態環境得到提升,河庫面貌明顯改觀。
  • 「引水上山」築牢生活生產生態「水屏障」
    「引水上山」築牢生活生產生態「水屏障」 www.panzhihua.gov.cn     發布時間:2020-03-19     來源:攀枝花日報      選擇閱讀字號:[ 大 中 小 ]     閱讀次數:
  • 貴州22755名河(湖)長守護「兩江」屏障:「像看著自己孩子健康成長」
    6月18日是「貴州生態日」。今年的生態日,貴州開展了「保護母親河 河長大巡河」主題活動。中新網記者跟隨「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主題採訪團走進貴州省赤水市、走進赤水河丙安河段。  袁富莘是赤水市丙安鎮黨委書記,也是赤水市河丙安段鎮級河長。在接受記者採訪時他還在忙著巡河。「巡河的工作看似輕鬆,考驗的是細心和細節。」
  • 【中國夢·黃河情】對話河長劉宛康: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
    中國網北京10月10日訊(記者 江虹霖 宋柏霖)黃河落天,潤澤河洛;千年古都,洛水之陽。位於大河之濱的洛陽,是黃河流域的重要節點城市。在長達1000多年的建都史上,黃河成就了洛陽的富饒瑰麗,也饋贈了極為豐富的文化寶藏。新時代,洛陽會如何繼續書寫精彩的黃河故事?
  • 莊浪:履行上遊責任 治理支流生態
    關注我們獲得更多內容 新甘肅·甘肅經濟日報記者 段睿珺 通訊員 李順民 莊浪縣地處黃河流域中上遊地區,縣內有葫蘆河、莊浪河、水洛河,均屬黃河支流。
  • 重慶發布第2號總河長令,與1號總河長令有什麼不同?
    2020年5月13日,重慶發布第2號總河長令,劍指「三亂」——關於在全市開展汙水亂排、岸線亂佔、河道亂建「三亂」整治專項行動的決定。   重慶第2號總河長令明確,對2019年問題整改情況開展「回頭看」;重點打擊違法排汙、超標排汙和直排、亂排汙水行為;建立完善流域統籌協調和上下遊、左右岸聯防聯控機制,加快推進河流管理信息化;引導社會各界和廣大群眾共同關心、支持、參與河流管理保護。
  • 市水利局局長、市河長辦主任吳盛海解讀重慶市第二號總河長令
    今年的第2號總河長令整治目標從去年的聚焦水裡轉向了水岸同治,這是出於什麼考慮?吳盛海:去年,重慶市第1號總河長令發布後,全市1.75萬餘名河長及各部門、各單位聞令而動,通過排查整治、曝光打擊,有效遏制汙水偷排亂排行為,水環境質量顯著提升。
  • 守護生態安全屏障的雲南擔當
    1560公裡,這是長江上遊——金沙江走過雲南的旅程。從青藏高原到紅土高原一路奔騰,流經迪慶、麗江、大理、楚雄、昆明、曲靖、昭通7州(市),從昭通水富進入長江。「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共飲長江水。」長江的漲落榮枯,長江沿岸的生態文明進步,讓雲嶺兒女魂牽夢縈。
  • 河長史萬鈞:講好「黃河故事」 挖掘黃河文化蘊含的時代價值
    編者按:烏海市這座年輕的城市,是內蒙古自治區西部的新興工業城市,地處黃河上遊,是黃河由寧夏進入內蒙古的第一城,近年來,烏海市打造了「來沙漠看海」等諸多文旅名片,開創了烏海高質量發展新局面。近日,《對話黃河河長》欄目專訪烏海市委書記、烏海市總河長史萬鈞。
  • 紅古區:推動黃河上遊地區高質量發展
    該區積極行動起來,提前介入,做好相關規劃工作,共同推動黃河上遊地區高質量發展。在打造蘭西城市群節點城市的進程中,紅古區提出「一城五支撐」發展戰略和「1542」總體思路,即:圍繞建設蘭西城市群節點城市為總體目標;強化建設湟水河流域生態秀美品質之城、蘭州新材料產業基地、甘青大通道重要的交通支點和現代物流基地、國家甘青藏旅遊帶「蘭西黃金驛站」、蘭西城市群合作發展示範區等五大功能支撐;開放興區戰略、工業強區戰略、旅遊旺區戰略、生態立區戰略;由工業型縣區向現代化綜合型城市轉變
  • 黃河生態怎樣保護修復?自然資源部:正牽頭編制專項規劃,加大上遊...
    周遠波指出,自然資源部正在牽頭編制黃河流域重點生態區生態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專項建設規劃,重點將解決五方面問題,對上遊而言要大力開展封育保護,加強原生林草植被和生物多樣性的保護,提升水源涵養能力。▲自然資源部國土空間生態修復司司長 周遠波8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審議了《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綱要》,明確指出要把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作為事關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千秋大計,貫徹新發展理念,遵循自然規律和客觀規律,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綜合治理、系統治理、源頭治理,加強黃河上遊水源涵養、中遊水土保持
  • 贛州「林長制」築牢生態屏障!
    贛州 是我國南方重要生態屏障 和南方18個重點集體林區之一, 森林覆蓋率76.23%, 列江西省設區市第一。
  • 長江「無魚可捕」,黃河也快撐不住了!
    然而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黃河流域的生態環境便遭到了破壞,目前的黃河面臨正在和長江一樣的困境:「無魚可捕」。這種結論並非聳人聽聞。在上世紀50~60年代,黃河中的漁業資源還是相當豐富的,當時的漁業產量很高,以打漁為生的專業漁民也有不少。但是從70年代開始,魚蝦的資源量就開始走下坡路了。
  • 三坪農場多措並舉築牢綠色生態屏障
    三坪農場多措並舉築牢綠色生態屏障
  • 河長說河 | 發揮河長作用,共建水美新海
    發揮河長作用 共建水美新海崇明區新海鎮新海二村民間河長 徐玲中落實河長制工作,就是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也是為建設新時代的生態文明貢獻力量。2020年5月,我正式成為新海二村居委會的民間河長,負責巡查新海橫河新海二村段的河道情況。作為一名民間河長,我深知責任重大,時刻告誡自己:要以實際行動踐行愛水護河,讓附近居民切實感受到水清岸綠帶來的生態紅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