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石愛康醫院全力抗疫 為黃石拼命的30多個日日夜夜

2020-12-21 美通社

北京2020年4月14日 /美通社/ -- 自疫情爆發以來,按照黃石市疫情防控指揮部安排,黃石市中醫醫院作為定點醫院,集中收治新冠肺炎病人,成為黃石「小湯山」,並號召市各醫院醫護人員前往馳援。其中,黃石愛康醫院全力配合抗疫黃石愛康醫院共44名醫護人員前去馳援「小湯山」,他們中有13名醫生、31名護士。

自此,黃石愛康醫院拉開了抗疫的大幕,翻開黃石市抗疫日記,黃石愛康醫院無疑在其中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馳援黃石「小湯山」的醫務人員合影

請戰:愛康人火速行動

大年三十,當很多人圍坐在家看春晚的時候,一群愛康人卻在與家人告別,衝向一線。普外科護士胡貝接到醫院召回令後,立馬準備趕往醫院,但是封路了,還下著雨,怎麼辦?「沒事,我能走回去!」就這樣,她在雨中拖著厚重的行李箱,徒步3個多小時到醫院。危急時刻,醫用物資告急,聰明的愛康人用文具袋改裝成簡易防護面罩,文具店老闆深受感動,主動贈送1000個文件袋。愛康集團各領導想盡各種方法,採購部「娘子軍」24小時待命,終於及時補給醫院急需的各類醫用物資。

「我自願請戰……」眾多愛康醫務人員主動請戰,並在請戰書上按下鮮紅的指印。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醫生胡俊芳也在第一時間報名,由於名額有限,申請了好幾次才如願,她也成為愛康馳援「小湯山」隊伍中唯一的女醫生。

出發:馳援黃石「小湯山」

2月1日上午12:00,黃石愛康醫院第一批馳援「小湯山」的醫務人員出發,共22名。他們中有老黨員,也有參加過2003年抗擊非典戰鬥的「老戰士」,還有青春洋溢的90後面孔……他們有著共同的心聲:責任所在,使命必達

「沒有想那麼多,更多的是抱著一顆學習的心態……」95後的普外科護士李米婷說,她是22人中年齡最小的。93年的兒科護士李婷,準備近期和男友結婚的,此刻卻奔赴抗疫「戰場」。出徵這天還是內分泌科護士張春的生日,她說這是她生命中最有意義的一個生日。神經外科護士長張金枝說道:「說不怕是假的,但作為醫務人員,我們應該上。」心血管內科張靜也表示:原本還有一絲緊張,我和老婆都去前線了,兩個孩子在農村老家會過得怎麼樣?可當我踏進隔離病房後,我緊張情緒突然消失。作為醫生,治病救人、守護生命是我們的職責。說實話,我們沒有理由退後。

先鋒:危重患者「插管人」

來到「小湯山」之後大家才發現,其實愛康早有先鋒在此抗疫多日。重症醫學科(ICU)主任葉濤於1月27日馳援市中醫醫院,從事查房、中心靜脈置管、調整呼吸機參數、調整治療方案等工作。他帶頭組建氣管插管隊伍,承擔為重症呼衰患者氣管插管的高危任務,成功完成黃石新冠肺炎第一例氣管切開手術。他還認真做好傳幫帶工作,手把手為年輕醫生做示範,大大提高病患氣管插管成功率。他的事跡受到黃石市委組織部的通報表揚,還入選了2020年第一季度「黃石楷模」(好人)

葉濤介紹,插管治療是重症監護室的常規操作,患者使用無創呼吸機血氧飽和度仍然不達標的時候,就需要插管。當新冠肺炎患者的氣道打開後,會噴出大量病毒,醫生近距離操作,即使做了防護,仍會有一定風險。有些年輕醫生心裡發怵,加上戴著手套和護目鏡,操作不便,有時不能一次成功,還得重來。而每次插管,葉濤總是第一個上,從消毒準備到插管完畢,最多10分鐘,又快又好。「面對病人的時候,我腦子裡只想著解決問題,根本沒工夫考慮風險。」葉濤說。

鏖戰:像陀螺一樣連軸轉

到達「小湯山」的第一天,發現隔離病區還在改建,條件比較簡陋。大家才剛放下行李,然而病人已經送來了,共有20名。張金枝護士長立馬指定麻醉科護士李小莉和重症醫學科護士張靚先上第一班。張靚負責進隔離區,李小莉負責外面的醫囑病曆書寫的部分工作,四個小時後進行交換。第一次穿上厚重的防護服,連呼吸都感覺特別費力氣,不到半個小時,李小莉的眼鏡就開始模糊了,看東西要湊得很近。再加上戴著雙層手套,操作多有不便。有病人要求輸液並用套管針,她克服重重困難,憑藉多年的手感順利完成輸液。

超負荷的工作量讓大家像陀螺一樣連軸轉,有不少護士身體吃不消,但還是憑著愛康人鋼鐵般的意志硬撐了下來。醫生也同樣超負荷,心內科醫生柯其勝經常值夜班到凌晨兩三點。年齡最大的陳建國也堅持和年輕醫生一樣上夜班,經常主動進隔離區查房、救治患者,從來沒聽到他有任何一句怨言。工作之餘,很多醫生也承擔起搬運工的角色。

護理:一個個都成了「超人」

由張金枝護士長、童秋枝護士長和李寒梅護士長帶領的護理團隊,不僅要配合醫生完成58名患者的臨床護理救治工作,還要完成大量的生活護理任務。在她們中間,還有好幾名90後:李米婷、李婷、王福玉、袁琴、劉文靜、張春等。也許,她們平時在家很少做家務,但是疫情當前,她們一點也不嬌氣,同樣埋頭苦幹,毫無怨言。

除此之外,她們還要安慰患者的情緒,幫助患者克服孤獨恐懼的心理。一位68歲老婆婆不大會用微信與家人聯繫,生活難以自理,加之病情變化,對治療不配合。張金枝多次親力親為照護老人,與家屬多次聯繫,一起安慰老人。最後,這位老人連隨身攜帶的物品都要她幫忙收拾。她們秉承著「患者至上」的核心價值觀,給與了患者無微不至的照顧,很多患者康復後,都表示了由衷的感激。看,她們在超重壓之下,扛住所有一切,一個個都成了「超人」

搶救:危難時刻來不及多想

病區主任張靜在值班時,突然48床警報響了。他來不及多想,穿好隔離衣迅速清理患者的口腔、吸出痰液,擦乾患者的面龐,並進行緊急治療,直至患者生命體徵終於穩定。走出隔離區,才發現患者咯出的淡紅色痰液飛濺到他的眼罩、口罩和隔離衣上。

在隔離病區,每分每秒都可能有突發狀況,李小莉也曾經歷了此生難忘的緊急時刻。當時,一名男性患者出現緊急狀況,李小莉趕緊讓另一名護士去叫醫生,並請求病房其他患者幫忙。李小莉不顧危險,她一隻手護住患者面部的吸氧面罩,另一隻手撐住患者的身體。患者身材高大,失去意識後全身癱軟,李小莉本來身材嬌小,又穿著厚重的防護服,沒一會兒就滿頭大汗,精疲力竭,但她一直堅持到醫生過來搶救。這個過程,整整持續了近10分鐘。

堅持:不管淚水鼻涕一起吞

除了工作量超負荷,大家還要面對諸多困難。比如剛開始的時候,防護物資短缺,沒有醫用防護帽,就用保鮮膜代替,或者套上鞋套。當穿上防護服後,大家又不敢多吃多喝。一方面體力消耗大,另一方面營養補充少,很多護士臉都發白了。麻醉科主任餘良勝看得十分心疼,經常叮囑大家儘量吃飽。還有比較麻煩的是,汗水、鼻涕、淚水都不能擦,就像童秋枝說的那樣,「只能一起吞了」。普外科護士胡倩從隔離區工作完出來,全身上下的衣服全部溼透,脫下防護服的那一刻,李寒梅護士長心疼地哭了起來。心血管內科護士王福玉因為長時間的口罩壓迫,形成了口罩壓瘡。

2月7日是李寒梅護士長46歲生日,她是護士團隊中年齡最長的大姐。當接到老公和兒子的電話祝福,她怕自己控制不住情緒哭起來,就簡單的說了幾句,迅速掛掉電話,又全情投入工作中,她不敢也沒有時間去體會此刻的親情。她看到病床旁的氧氣瓶沒有固定,就和童秋枝一起用塑膠袋製作繩子來固定。雖然如此艱辛,但沒有一人發牢騷。張蘭姣護士甚至作了一首打油詩來自勉:咳嗽聲,嘆息聲,心電監護聲,消毒機聲,聲聲不息;我心聲,黃石聲,武漢聲,中國人民心聲,自強不息。

增援:我們要一起安全歸來

新冠肺炎有多可怕?危險就在一瞬間醫務人員對自身的安全防護,也是至關重要的。在日以繼夜工作13天以後,張金枝出現嚴重體力透支情況,看到她布滿血絲的雙眼和極度乏力的症狀,張靜主任讓她趕緊做檢查,肺部CT結果提示出現輕度炎症,院部上級領導立即命令她撤下隔離病區去休養。張金枝離開後,病區護理管理工作由童秋枝和李寒梅兩位護士長承擔了下來,面對防控及搶救物資嚴重缺乏,護士姐妹們身體嚴重透支,在巨大的工作和精神壓力下,兩位護士長跑到空地上嚎啕大哭,哭完了繼續走進隔離病房。而另一邊,由於病區防護措施不足,插管操作後的第二天,餘良勝的眼睛便紅腫發脹,他想到武漢有同行插管後結膜病毒感染髮炎的報導,及時使用抗病毒眼藥水,加上一直都在預防性服用抗病毒藥物,幸運的是,7天後症狀明顯好轉,隨後CT檢查也未見異常。      

即便如此危險,愛康還是有很多醫務人員繼續主動報名,第二批、第三批、第四批前去增援「小湯山」。後面增援的比如有盛婷、劉芳、孫清、胡貝、程芳、左輝、蔣寶玲、張珊珊、胡麗等護士,其中盛婷護士長是病區護理管理工作的負責人。大家夙興夜寐,任勞任怨,不怕辛苦,細心呵護每位患者,一直堅守到所有確診患者清零。盛婷護士長還常常教一些患者做幫助肺功能康復的養生操。到3月上旬結束,在這30多個日日夜夜裡,共有44名愛康醫務人員參與了市中醫醫院的抗疫阻擊戰。幸運的是,他們44人0感染,全部安全歸來。他們每個人,都是我們黃石人民的英雄

排解:「愛嘮叨」的老大哥

在「小湯山」,大家承擔著巨大的體力和腦力勞動,一邊竭盡全力爭分奪秒和死神搶奪病人,一邊又要事無巨細地照顧好患者方方面面的生活起居、焦慮不安的心理開導,還要承擔許多日常清潔衛生及消毒消殺工作,每天都是滿滿地超負荷工作,一天下來,經常是全身溼透、筋疲力盡。餘良勝是愛康醫院黨委委員、臨床二黨支部書記和12年黨齡的共產黨員。他將這一切看在眼裡,疼在心裡。在自己繁重的工作之餘,他利用一切空餘時間鼓勵「戰友」,他就像一個和藹的老大哥一樣,不厭其煩地幫助大家疏導心裡壓力。李寒梅和童秋枝感激地說:「要不是餘大哥一直在身邊鼓勵,我們很難堅持下來。」

同時,餘良勝還積極為患者做思想開導。在醫患溝通群裡,他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每條問題,做好心理安慰,幫助眾多患者度過無助和恐懼的日子。這樣的信息,他總共發了2000餘條。在他和同事們的努力下,很多病人痊癒出院,心懷感恩,送來一封封感謝信。可誰能想到,其實他和妻子都在抗疫前線,把兒子獨自放在了家裡。

入黨:選擇了責任,選擇了奉獻

在老大哥餘良勝的鼓舞下,同行的13名醫務人員鄭重向黨組織遞交了入黨申請書。其中張靜、李寒梅、童秋枝、張金枝、柯其勝5名同志因表現突出,已火線入黨成為中共預備黨員。3月10日下午3點,張靜等5名醫護人員進行了入黨宣誓。由於疫情原因,入黨宣誓活動分別在市中醫醫院和隔離賓館舉行。

在對抗新冠肺炎這場看不見硝煙的戰爭中,在疫情防控的特殊關口,選擇入黨就意味著選擇了責任,選擇了奉獻,但是他們義無反顧、無比堅定。我們也正是有了這樣一批批可歌可泣又可愛的白衣戰士,才聚起堅不可摧的健康守護力量

祈願:用我們的愛創造一個生命平等的醫療環境

「我們是社會公民,我們有責任承擔社會應盡的各種義務……」平日晨會上背誦的愛康價值觀還朗朗上口,縈繞在每個人的耳邊。疫情期間,黃石愛康醫院被定為發熱門診定點醫院和區域核酸檢測定點醫院,迅速成立疫情應急防控領導小組,由院長鄧建平任小組組長,下設專家組、救治組、數據上報組、院感防控組,積極開展疫情防控工作。醫院除了組織44名醫務人員馳援「小湯山」,還先後開放4個隔離病區,1個發熱門診留觀病區,設置隔離病區床位85張,篩查發熱病人3900人次,做到所有發熱病人應留盡留、應收盡收、應治盡治。並對所有發熱就診的病人全免費,做到讓所有發熱病人都留在院內治療。與此同時,醫院開展系列便民措施,如開展線上綜合諮詢問診、為醫院周邊社區送藥服務、上門為患者更換尿管、24小時免費接送產婦等活動。在這次疫情阻擊戰中,黃石愛康醫院上下齊心、眾志成城、全力以赴、層層落實,捍衛了其三甲榮譽和百年榮光

「我們都期望歲月靜好,但總要有人負重前行!」就像張金枝護士長所說的那樣,愛康人共同的使命,就是用我們的愛創造一個生命平等的醫療環境

(作者 北京愛康醫療集團:章智)

相關焦點

  • 黃石人民看過來!黃石愛康醫院健康管理中心正式開業啦!
    「一、二、三、四……」,2020年6月16日上午8:15,在整齊劃一且充滿活力的逯博士健康操中,坐落於磁湖岸邊的黃石愛康醫院健康管理中心正式啟動。啟動儀式當天,北京愛康集團COO李吾爾、北京愛康集團執行董事兼黃石愛康醫院CEO陸志勇、集團CIO侯傑、集團CMO田富明等領導親臨現場,參與了健康管理中心的揭幕儀式,並表示了熱烈的祝賀。在典禮現場,許多黃石市民見證了愛康健康管理中心的開業,他們被愛康雲的服務產品所吸引,認真聽取工作人員對服務產品的詳細介紹。
  • 黃石愛康醫院三甲之後主動邀請評審專家進行覆審
    2019年4月24日-26日,北京愛康集團旗下黃石愛康醫院創行業之先河,在通過三甲評審一年之後,主動邀請國家級專業評審團,對醫院在堅持醫院公益性、醫院服務、患者安全、醫療質量安全管理、醫院管理等方面進行回顧性「大檢閱」。此次評審邀請了6名國家級、省級評審專家,對三級綜合醫院評審標準637個條款、包括49個核心條款進行全方面的回顧性評審。
  • 請記住這些黃石英雄!
    記者 石勇/攝為大力弘揚「生命至上、舉國同心、捨生忘死、尊重科學、命運與共」的偉大抗疫精神,充分激發全市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群眾幹事創業的使命感、責任感,廣泛凝聚浴火重生、疫後重振的強大正能量,市委、市政府決定
  • 黃石日誌|連續奮戰30多天 他們仍然保持熱忱
    日誌作者:南京醫科大學附屬逸夫醫院兒科護士長 李敏
  • 直通黃石|他是ICU病房裡無所不能的「大力水手」
    「無論艱難險阻,我都要盡全力搶救,盡全力去抗疫,不放過任何一點機會,完成抗疫阻擊戰,加油!」這是江蘇援黃石醫療隊隊員,江蘇省老年病醫院(南京醫科大學附屬老年醫院、江蘇省省級機關醫院)主管護師柏健在黃石工作日誌中寫下的錚錚誓言。
  • 愛康醫院
    ,其中高級技術人員30餘名,中級技術人員80餘名。【嶽陽愛康醫院醫療服務受患者好評】2012年8月18日-19日:北京愛康醫療集團半年工作總結會在湖北黃石磁湖山莊隆重召開,會議回顧了上半年工作情況、明確下半年繼續提高醫療服務質量,康澤百姓、關愛患者。
  • 研發在武漢,製造在黃石;頭部在武漢,鏈條在黃石;融資在武漢,投資在...
    今年10月,2020年推介會當天,黃石(武漢)離岸科創中心揭牌,開啟「研發在武漢,生產在黃石」新時代。選準產業協同賽道——赫得納米落戶一年產值3億元黃石,傳統的有色金屬冶煉基地。拉長銅產業鏈,黃石決定發展以銅為主材的印刷電路板(PCB)產業。
  • 黃石12歲小學生壓歲錢買蛋糕送給江蘇醫療隊
    原標題:入黨宣誓儀式上,來了特殊小客人 「你們穿著厚重的防護服,在醫院病房和時間賽跑,從病魔手上奪回生命!謝謝你們為我家鄉拼命!」3月18日晚7點,一位小學生應邀在江蘇援黃石醫療隊臨時黨總支新黨員入黨宣誓儀式上,宣讀一封她寫給「醫療隊哥哥姐姐」和江蘇援黃醫療隊總領隊魯翔「魯伯伯」的信。
  • ...緊缺物資之一 金天國際向武漢、黃石醫務人員捐贈雪蓮貼、衛生巾
    如今,防控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效與積極變化,這是每個抗疫參與者努力的成果,其中中醫理念在抗擊肺炎疫情中,發揮了顯著作用。積極發揮中醫藥防治作用幾千年來,在中國歷代疫病防治過程中,中醫藥已經形成了一整套系統且獨特的理論和實踐體系。歷史上,中醫藥充分發揮了對抗疫病的重要作用,有力地保障了中華文明的延續。
  • 愛康「片醫」王素芬:老百姓健康的守護者!
    近日,「片醫」一詞被眾多黃石市民津津樂道。只聽說過片警,但片醫是啥?這得從黃石市委書記董衛民調研基層公共衛生,發現公衛服務典型王素芬說起。
  • 關於黃石未來發展,他們這樣說
    風正勁、帆高懸,站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上,黃石正積極融入全省「一主引領、兩翼驅動、全域協同」的區域發展布局,努力為湖北建成支點、走在前列、譜寫新篇貢獻黃石力量。《建議》旗幟鮮明提出——以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依託長江經濟帶、立足長江中遊城市群、深度融入武漢城市圈、主動對接長三角為支撐,深化動能、產業、功能、生態、空間五大轉型,豐富拓展創新活力之城、先進位造之城、現代港口城市、山水宜居之城和歷史文化名城的內涵,再造黃石工業、再構區域空間布局、再塑綜合功能優勢、再創生態生活品質,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開好局、起好步
  • 北京愛康集團:為保障抗擊疫情急救物資供應,這幫娘子軍拼了
    1 月 21 日早上 8:29 分,集團下屬黃石愛康醫院陸總打來的一個電話,簡單表述,湖北當下疫情形勢嚴峻,防護物資需要供應,我當時頓感不妙,緊接著赤壁楊總的電話跟過來,同樣的問題---防護物資緊缺且急需保供。
  • 辦醫不為賺錢 北京愛康集團掌門人王東博士的愛利之思
    2004年,北京愛康集團斥資收購冶鋼集團職工醫院,並更名黃石愛康醫院,王東博士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明確了醫院發展的使命。「別人不明白我們為什麼收購醫院。我要跟社會說,跟患者說,跟員工說,我們是幹什麼的。」他不斷倡導「用我們的愛創造一個生命平等的醫療環境」,並鐫刻在醫院的牆上,用以告誡醫院員工,同時向外界宣告黃石愛康醫院的「與眾不同」。
  • 黃石能治好白癜風的醫院_怎樣保養腳部白斑病?
    黃石能治好白癜風的醫院_怎樣保養腳部白斑病? 時間:2020-12-10 11:25 武漢北大白癜風醫院 黃石能治好白癜風的醫院?怎樣保養腳部白斑病?白斑病的部位不固定不動,白斑病能夠出現在病人人體的一切位置。
  • 因為這件事,黃石在全國火了!
    黃石因礦立市,以冶興市 礦冶文化上承殷商春秋戰國 下啟兩漢唐宋元明清 源遠流長的礦冶歷史文化 鑄就了黃石成為 具有工業文明特殊職能的
  • 湖北黃石:中冶·黃石公園湖景房讓我歡喜讓我憂
    《中國紀錄》新媒體機動組 方正 黃紀發自湖北黃石近日,《中國紀錄》新媒體機動組接到湖北黃石市民業主劉先生關於中冶·黃石公園二期C組團開發商欺騙消費者的事實。接到投訴後,本欄目新媒體機動組一行來到湖北黃石市港區沈下路磁湖北岸的中冶·黃石公園。
  • 湖北黃石民警向離黃大客車敬禮 致敬最可愛的「逆行者」
    1月25日晚6時許,一輛大客車離開已經封閉的武黃高速黃石收費站,黃石市公安局交巡警支隊西塞山大隊副大隊長李強和民警金林舉起右手,向大客車敬禮致意。車上,是9名「逆行」前往武漢的醫務人員,這其中有8人是黃石人。
  • 黃石市愛康醫院首次完成行三維導航系統標測下的心臟射頻消融術
    近日,黃石市愛康醫院在黃石地區首次行三維導航系統標測下的心臟射頻消融術,成功治療一例患有「頻發室性早搏,陣發性室性心動過速」的患者。今年剛滿 44 周歲的茅先生(化名),近一年來間斷出現心悸不適。
  • 黃石下陸萬達丨意向入駐商家籤約儀式圓滿落幕!_手機網易網
    幸運大抽獎在激動人心的籤約儀式過後,黃石下陸萬達廣場還為所有到場的觀眾準備了驚喜的抽獎環節,豐厚大獎更是將活動氛圍推向了高潮。黃石下陸萬達廣場金街在規劃上,每層設計多個連廊,與購物中心無縫連結,實現百萬客流共享、商機共用,主題商業街作為萬達廣場重要組成部分,圍繞大商業緊密布局,與購物中心多連廊對接,吸附萬達廣場海量客流,未來將打造成24小時營業的全齡段體驗式消費街區。
  • 黃石市黃石港區殘聯上門為17人進行肢體殘疾鑑定
    12月18日,天氣寒冷,黃石市黃石港區殘聯辦證人員梅琳領著黃石市中醫醫院肢體殘疾評定專家劉軍來到楠竹林社區,上門為胡冬姑老人進行肢體殘疾評定。一進門,劉軍看到胡冬姑婆婆躺在床上。她老伴餘爹爹介紹,胡冬姑今年80歲,2016年因車禍導致左肢癱瘓,長期臥床,生活不能自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