踢毽子、跳房子等遊戲回歸合肥幼兒園

2021-01-14 合肥網

  踢毽子、跳房子、撿棋子、老鷹抓小雞……這些記憶中的體育遊戲陪伴著許多人的兒童時代,它在許多人的腦海中留下了屬於童年的美好回憶。今後,這些民間遊戲將重新被拾起,合肥市教育局鼓勵幼兒園開展幼兒趣味民間體育遊戲,通過集中展示讓社會理解並支持民間體育遊戲發展。

  4月16日上午「合肥市幼兒民間趣味體育遊戲活動方案推薦展示會」在合肥市雙崗幼兒園源水分園拉開帷幕,來自合肥市的100多名幼兒園教師齊聚一堂,共同為傳統民間遊戲發揚光大出謀劃策。

  傳統民間遊戲插上創新翅膀

  在許多市民童年時代,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和小夥伴們在一起玩踢毽子、跳房子、撿棋子的遊戲。民間遊戲具有濃厚區域文化氣息、玩法簡單易學、趣味性強、材料簡便、不受人數、場地、環境限制,需要去傳承。

  如何將傳統民間體育遊戲和現代化的體育生活結合在一起,是擺在合肥幼兒教育面前的一個難題。將民間體育遊戲進行創新編排,融入現代化的元素,更貼合孩子的身體心理特點,成為合肥市各個幼兒園在進行素質教育的嘗試。

  在廬陽區雙崗幼兒園源水分園,老師們把傳統球類體育活動發揮得淋漓盡致,執行園長吳慶莉介紹,和傳統大籃球相比,幼兒園針對小朋友的身高,專門定製了7號小籃球,適合小朋友的手的大小,此外對於籃球技術的展示,幼兒園編排表演項目,先進行設計技能展示,融入比賽當中,穿插拉拉隊的跳舞表演,讓籃球表演不再局限於炫技,而是讓孩子們體會到團隊合作的榮譽感。此外,對於跳繩項目,除了花樣跳、雙人跳、單人跳,學校還融合了各類花樣跳。

  濃鬱的民族特色服裝,動感十足的美妙音樂,清脆悅耳的敲竹竿聲……這就是民間體育遊戲「跳竹竿」。市委海棠幼兒園不斷地嘗試、探索和創新,園裡形成了自成一套的玩法:從初期的相互配合「打、跳」,到「表演跳」,有一人跳、兩人拉手跳,或是多人輪流跳、一起跳,再到如今的「玩著跳」,將「網小魚」和「炒黃豆」等多種民間體育遊戲融入其中。

  老鷹抓小雞是許多人兒時最愛玩的遊戲,怎樣讓這種傳統的遊戲成為小朋友喜歡的遊戲。新站區華英幼兒園星海園的老師在遊戲中改變了傳統的遊戲規則,將傳統的老鷹抓捕,雞寶寶只能在母雞身後躲避的單一遊戲機制改成了雞寶寶逐漸長大,可以自由分組,自由組合四散閃躲,對抗老鷹的遊戲,提高了趣味性。

  踩高蹺是合鋼一幼一直在大班小朋友中堅持的民間體育項目,幼兒園將民間傳統高蹺與現代多種高蹺相結合:彈跳高蹺、塑料高蹺、木質手柄高蹺等。同時不斷汲取一些民間傳統遊戲素材——響棍、竹竿等。此外,在高蹺遊戲中融入傳統與現代多種遊戲元素,吸引孩子的興趣。

  更多經驗將在全市推廣

  隨著社會經濟的迅猛發展,現代化成了一種發展潮流,幼兒園也逐漸向現代化的方向發展。就遊戲來說,各種高檔玩具進入了孩子的生活和學習。這些高檔玩具雖然能使幼兒獲得廣泛的信息,發展幼兒的求知慾和創造性,但同時也給幼兒帶來負面效應。廬陽區教體局幼教教研員方明惠介紹,孩子身體素質差,積極主動性差,缺少了在多維的人際關係中成長的環境等。而民間遊戲是民間傳下來的一種遊戲形式。它代表民族文化的一部分,曾給我們童年帶來多少歡樂。撿起民間遊戲非常有必要。

  傳承民間遊戲非常有必要,合肥市教育局學生事務管理中心主任劉原徽介紹,傳承民間遊戲創新使孩子們從「模仿學習」走向「探索學習」,從「被動學習」走向「主動學習」。目前,合肥進行民間傳統遊戲的創新嘗試已經開展了五個年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今年合肥將優秀案例進行出版成書,將更多的經驗傳遞到縣市區,不僅讓城市幼兒園,也要鄉村幼兒園實現傳統民間遊戲的全覆蓋。

相關焦點

  • 小兔跳房子(秋季幼兒園活動教案)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幼兒園>幼兒園教案>正文小兔跳房子(秋季幼兒園活動教案) 2011-11-16 11:11 來源:www.cn0-6.com
  • 跳房子
    人到中年,變得喜歡回憶往事,尤其是童年遊戲的歡樂與無邪,雖遠久如陳舊泛黃的古書,反而愈加珍貴,印象深刻。在我看來,童年遊戲是有性別的。男生一般玩煙殼、銅皮片、火柴槍、滾鐵環等,女生則踢毽子、跳皮筋、抓石子兒等。不過有一樣遊戲,性別卻不是那麼清晰,那就是跳房子。
  • 兒時遊戲之四——跳房子(女孩子玩得多一些?)
    兒時遊戲之三——跳房子文/祁河"小棒棒,細又長,黃土地上畫間房。小瓦片,四方方,我和夥伴來跳房。房子寬,房子長,房間大小不一樣。左一跳,右一跳,好像青蛙跳水塘。你也跳,我也跳,跳得西山落太陽。"這是小時候玩"跳房"遊戲唱的首童謠。
  • 祖孫同玩傳統民間遊戲
    班裡來了一位「大朋友」和一位「老朋友」,她們正在給孩子們示範怎樣跳房子呢。  只見奶奶背對著「房子」,將沙包隨意一拋,沙包落在了數字5上。奶奶抬起右腳,輕鬆地從1跳到了5,然後拿起沙包,又單腳跳回了1。媽媽則不同,將沙包放在數字1上,抬起右腳,左腳邊跳邊將沙包踢向下一個數字。看到這裡,小朋友們也坐不住了,紛紛擁到「小房子」旁,想嘗試這個新遊戲。
  • 重現消逝的遊戲——跳房子
    小瓦片,四方方,我和夥伴來跳房……」在沒有電腦、沒有手機的年代,跳房子成了最受孩子們歡迎的遊戲之一。幾個小夥伴用粉筆或磚塊在地上畫出方格,用單腳、雙腳、反跳、交叉或扔沙包定位等方式去跳躍、去闖關。那種開心快樂,是現在的孩子體味不到的。跳房子,有的地方也叫跳方陣、跳方格、跳格子,在香港被稱為跳飛機。別小看這不起眼的遊戲,可有著悠久的歷史呢!
  • 22個春天幼兒園戶外遊戲精選!
    6、炒黃豆      四人參加遊戲,兩人一組,一人做猜拳人,一人做走步人,走步人站在起點線上。猜拳雙方相對而立,邊原地跳邊說「錘子、剪刀、布」,當說到「布」時,雙方用腳做出想做的動作(「錘子」為兩腿併攏,「剪刀」為兩腿一前一後,「布」為兩腿想兩側張開),以動作決出勝負,勝者一方的走步人向前跨一大步。
  • 滾鐵環、打彈珠、跳房子你都玩過嗎?
    原標題:滾鐵環、打彈珠、跳房子你都玩過嗎?   傳統遊戲逐漸消逝  南藝人文學院辦老遊戲主題展惹人追憶現場有講解員介紹一些傳統遊戲。據了解,「那些消逝的文化」,主要是指80後、90後的父輩玩過的滾鐵環、打彈珠、跳房子、鬥雞等傳統遊戲。而南藝學子們調查顯示:昔日的傳統遊戲已經淡出人們的視野。取而代之的是網路遊戲、電子遊戲、遙控飛機以及電動車等。  調查  廣場上滿眼都是現代玩具  「奶奶,我也要那個遙控飛機。」
  • 小時候的遊戲「跳房子」
    從2跳到8後又返回來,到2時撿起1處的沙包跳出來,這算是完成了第一輪!以此類推,第二輪就是把沙包扔到2的方格,跳走和跳回來都不能踩2……,這樣一直到扔到茅坑(我這裡這麼稱呼!)就算遊戲結束了。小時候都是純粹的玩耍,只覺得好玩而已!現在想來,這還是一項鍛鍊平衡能力和精準度的好遊戲!玩的時候,若沒扔對,則為下一個人玩,跳的時候若沒站穩,也得等下一輪從頭開始!
  • 滾鐵環、挑竹籤、吹蛤蟆……民間傳統遊戲回歸重慶幼兒園
    今日(10日),重慶市教育科學研究院主辦、大渡口區教委、大渡口區教師進修學校承辦的重慶市幼兒園「聚焦遊戲化課程,推進區域保教質量均衡發展」交流會在大渡口幼兒園半島逸景園舉行,來自全市40個區縣的教委領導和幼教負責人參加了交流會。民間遊戲回歸幼兒園活動現場,來自大渡口區8所試點園展示大渡口區區域遊戲化課程成果。
  • 增強寶寶身體靈活性的遊戲:跳房子
    益智遊戲好處多這個遊戲能夠鍛鍊寶寶的腿部力量,增強身體的靈活性,使體質得到鍛鍊。運動還能促進腦中多種神經遞質的活力,使大腦思維反應更為活躍、敏捷,並通過提高心腦功能,加快血液循環,使大腦享受到更多的氧氣和養分,從而達到提升智力的作用。
  • 從跳房子到原神,遊戲玩家的「共時性現象」
    跳房子簡單的九個格子,加上一個雙腿健全的普通人,就可以正常遊玩這個遊戲,但是相比於捉迷藏、過家家式的小遊戲,跳房子的玩法以及畫格子的方式很明顯經過設計,即使各地在細節上略有差異,但是核心玩法「單腿雙腿跳」是一樣的。
  • 大班主題教學活動:跳房子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幼兒園>幼兒園教案>正文大班主題教學活動:跳房子   內容與要求:1、有興趣地觀察周圍不同的建築,了解它們的特徵。
  • 舞龍舞獅踩高蹺 這個幼兒園的親子運動會有點意思
    11月24日,一場「運動促文明,玩轉傳統遊戲」的運動會在長沙湘一田徑場舉行。跳皮筋、踢毽子、滾鐵環、騎大馬、踩高蹺,來自青竹湖幼兒園的家長和幼兒玩得不亦樂乎。運動會還巧妙地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其中,寓教於樂。
  • 內蒙古:更多傳統民間遊戲走進幼兒園
    這個她父母小時候常玩的民間遊戲,曾經對任詩雨來說十分陌生。一年前,班主任王燕榮第一次帶他們玩滾鐵環時,她拿著鐵環看了半天不知道怎麼玩。幼兒園小朋友在玩跳房子。「小朋友都沒有玩過滾鐵環,我告訴他們這個就像哪吒腳下的風火輪,大家都有了興趣,開始自己琢磨怎麼滾著玩。」王燕榮說。在她的指導下,小朋友們從推著鐵環走,進步到可以邊跑邊滾鐵環。
  • 跳房子、滾鐵環等傳統遊戲「重出江湖」
    跳房子記者昨從武昌區積玉橋學校獲悉,本周起,滾鐵環、跳房子、打陀螺、跳皮筋、丟沙包五項傳統遊戲將作為該校體育課教學內容,成為全校九個年級學生的必修課程。學生不知滾鐵環是何物昨日上午11時20分,積玉橋學校四(1)班和六(2)班正值體育課時間。和平時體育課不同,兩班老師拿出的教具是四個「鐵環」,上課地點位於一片畫滿「跳房子」遊戲格子的水泥地旁。
  • 極簡虐心休閒遊戲《跳房子》登陸iOS平臺
    導 讀 總有那麼些遊戲像《像素鳥》那樣玩法極度簡單、難度虐到想哭,卻依舊讓人慾罷不能。
  • 英國校長走進重慶北大附中 跳房子、滾鐵環感受中國民間文化
    4位校長深入課堂,跳房子、滾鐵環領略中國民間文化活動當天,4位校長與學校師生進行了深入交流。在了解了學校辦學特色,校本特色課程、傳統文化節大型活動等特色教育文化的同時,深入課堂聽取了數學、美術、傳統文化等課程。在中美高一班的《中國傳統文化》活動課堂上。
  • 跳房子,再也跳不回的童年
    這樣一塊地,就用來跳房子吧。村裡的小朋友都會畫房子,力求把線條畫得筆直清晰。如果沒畫好,雙腳一跺,把翹起來的泥土壓實下去,再補好。就像漢字寫錯了偏旁,用橡皮擦掉後再把它寫對。畫在泥巴地上的房子 | 豆瓣小組 迷戀植物的人跳房子前先扔石頭,這是個手眼並用的技術活,如果扔不好、扔出房間外,便會在遊戲還未正式開始前就失去遊戲資格。
  • 跳房子、滾鐵環,成都首屆社區運動會喚起童年回憶
    除了三人籃球、羽毛球、桌上冰壺、太極拳、桌球等體育比賽項目以外,還有毽球挑戰傳球賽、「跳房子」、滾鐵環、抖空竹、柔力球等趣味體驗項目。跳房子:喚起童年記憶,益智也強身在和美社區廣場的一角,有九塊紅黃藍三色的組合起來的拼圖,再加上一個沙包,就是「跳房子」這項中國傳統體育遊戲。
  • 21世紀全新跳房子遊戲:學習鍛鍊兩不誤 兒童橫飛「跳房子」不能失傳
    跳房子遊戲是一種流行於20世紀50年代至80年代的兒童益智遊戲。相信大部分玩過這個遊戲的人所知的都是用粉筆在地上畫的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