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井名著大隋唐,老樂歪批道短長。對於歷史演義小說,特別是「袍帶書」而言,書中少不了用槍的高手,而且這類大將,有一個基本的特點,就是本事大,長得帥,但絕對不是全書最頂級,最厲害的武將,因為頂級名將的兵器相對更花哨,而槍的殺傷力再強,也只能算是上中級別。因此,當一位用槍的高手出現時,如果想要體現其地位,除了這位英雄自身之外,他的大槍,也要有非凡的來頭,以及炸天的名稱。
比如《三國演義》中張飛的兵器就是丈八蛇矛(如果按照歷史上對兵器真實的分類,這麼長的槍矛,已經算是「槊」了),而比《三國演義》更早的《三國志平話》,則給趙雲的大槍取名為「涯角槍」。地位相近的名著《水滸》中,有徐寧的鉤鐮槍,董平的綠沉雙槍,隨著袍帶書越來越多,各朝各代的名將,手中槍的名稱也越來越豐富,比如嶽飛的瀝泉槍,楊家將常用的亮銀蟠龍槍,甚至連神話小說中的哪吒,都有一把著名的火尖槍。
而在袍帶書題材最豐富,傳播最廣泛的隋唐背景系列小說中,用槍的高手和名槍就更多了,比如最有代表性的羅家將,羅成用的是五鉤神飛亮銀槍,說他的槍頭後面,藏了五根倒須鉤,一槍扎中敵人後,還有附帶的鉤刺效果,所以羅家槍的殺傷力自然也更強。而秦瓊和尉遲恭這兩大名將,分別使用的是虎頭鏨金槍和龜背鼉龍槍,基本都是槍桿堅韌,槍頭鋒利,分量十足的「重型武器」,即便是隨便一個什麼人使用的普通長槍,也會被冠以「渾鐵點鋼槍」的美名。
但是,在眾多袍帶書,特別是隋唐書中,第一名槍,應該還是尚師徒的吸水提顱槍,畢竟尚師徒人稱四寶將,靠的就是夜明盔,唐猊鎧,呼雷豹和提顱槍。如果這桿槍跟羅成或者秦瓊等人的大槍地位相似的話,羅成可以叫「一寶將」,秦瓊仗著胯下乾草黃,就得算「雙寶將」。但他們都沒有尚師徒這個綽號,所以吸水提顱槍的威名和地位明顯更高。那麼,這把槍到底出色在哪呢?
首先,它的來頭就遠勝其他兵器,因為這是西楚霸王項羽當年的利器,項羽的神勇無論是小說還是正史上,都是頂級的,他的兵器自然不能差。其次,這桿槍的造型非凡,基本就相當於將一條龍刻在了槍上一樣——槍纂底座正好是龍尾,槍身則布滿了龍鱗甲片的紋樣,而且還鑲嵌了八顆寶石,不僅耀眼奪目,更利於掌握,而最關鍵的槍頭部分,則是龍首,槍尖兒則是龍吐出的「利舌」。最後,也是最重要的,這把槍不僅是形象好,氣質佳,更主要的是,據說這把槍長度有一丈八,重量一百二十斤。要知道,古時十六兩為一斤,一百二十斤就相當於今天的192斤,能掄起這麼沉的兵器在戰場廝殺,跟勉強扛起來的概念不一樣吧?而且槍尖到槍纂有一條中空通透的孔道,作用是紮上敵人,即使不是致命處,但也可以將敵人的血抽出來,造成更大的傷害,所以這把槍既叫吸水提顱槍,又叫八寶鼉龍槍,由於最早屬於項羽,因此還叫霸王神槍。
經過這樣一番介紹,這吸水提顱槍簡直是自帶「外掛」,而且既然是中空通透的,分量還那麼重,說明這槍的材質密度一定是頂級的,否則很容易折斷,另外,槍桿也必然是加粗加厚的,說明只有力氣足夠,手掌寬大的人,才能拿得住,舞得穩。因此,從這些不同的角度分析過之後,吸水提顱槍怎麼看,都應該是隋唐第一名槍了,而它的主人,也從四寶將尚師徒,逐漸變成了秦瓊秦叔寶。可問題是,如此頂級的兵刃,是怎麼從楚漢爭霸時期,完好無損地流傳到了幾百年後的隋唐年代呢?對於這一點,大家也真的不需要太過較真,因為這些花樣繁多的兵器,本來就是小說虛構,只要說書先生喜歡,別說從楚漢流傳到隋唐了,就算從春秋戰國,保留到宋元明清,不也是常有的事兒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