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裔在美國過得究竟怎樣 華人女愛嫁白人男嗎?

2021-01-07 網易教育

關於美國華人的生存現狀到底怎麼樣,可謂是眾說紛紜。有人說華人在美國屬於「二等公民」,也有人說華人在美國普遍收入較高,多為中產階級……

網易教育頻道綜合訊 關於美國華人的生存現狀到底怎麼樣,可謂是眾說紛紜。有人說華人在美國屬於「二等公民」,也有人說華人在美國普遍收入較高,多為中產階級……

在美國的華人有多少?都住在哪?馬裡蘭大學發布的華人數據報告,總結出一些數據來說明在美華人現狀,裡面的一些數據十分有趣。

新移民佔大多數

雖然華人在美國奮鬥的歷史十分悠久,但現在的美國華人當中,有70.6%都是出生在美國以外的地方。也就是說,新移民佔據了全部在美華人的7成以上。在這七成新移民中,59.5%的華人來自中國大陸,25.5%來自港澳臺地區,剩下約15%則來自於馬來西亞,印尼,泰國等地,屬於二次移民。

芝加哥唐人街是美國最早的中國城之一。不過當年這些中國城的中國勞工大多還是落葉歸根,最終選擇回到家鄉

在美華人由來美年齡可以構成一代移民(成人後才來到美國),1.5代移民(青少年時期來到美國,在中國受過一定教育),及二代以上移民(在美國出生),其中54.2%的華人都是一代移民。29.8%是二代及以上移民,而16%則是1.5代移民。

華人都聚居在哪些州?

美國各州華裔比例。不難看出加州、紐約州、麻薩諸塞州、華盛頓州和檀香山是華人最為集中的地區

超過一半(57.6%)的華人都住在兩個州:加州(38.4%)和紐約州(19.2%),而超過60%的華人都住在都市區域(Metropolitan regional urban area)內。

從事職業:「碼農」並不是最多

雖然華人工程師和程式設計師似乎是網上論壇的主流,但其實做餐館才是華人中比例最高的職業。有高達12.3%的華人勞動力目前從事的是飲食行業,這幾乎是程式設計師(4.6%)、教育事業(4.5%)及醫療事業(4.1%)的總和。總體來說,這四項是華人勞動力中從事人口最多的職業。

各種菜系的中國餐廳幾乎是所有中國城的最大特點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數據顯示的是華人群體的總體情況,如果單看來自大陸的人群,男性所從事職業前兩位是:廚師(13.4%)和程式設計師(8.2%);女性則是:程式設計師(6.1%)和會計(5.2%)。此外還有4.8%的來自大陸的女性在做餐館服務員,4.0%做收銀員。考慮到來自大陸的華人佔所有華人近6成(59.5%),我們不難看出,華人群體裡白領與藍領巨大差距。這多少也能反映出高科技移民和偷渡的低教育移民之間的技能鴻溝。

究竟有多少非法移民?

其實並沒有多少。現在,美國亞裔非法移民總共有約140萬,其中只有12萬(移民局估計數值)到20萬(馬裡蘭大學調查估計數值)左右是華裔。比起近400萬的華人群體來說,這12萬已經很少了。比起665萬的墨西哥裔非法移民來說,亞裔非法移民真是九牛一毛。

歐巴馬總統的移民改革讓不少非法移民看到了希望。這些非法移民多數過著艱苦卓絕的生活,期盼著美國政府的「大赦」

在華人群體中,最關心移民改革的就是非法移民了,他們在美國掙扎謀生,有些人已經在美國十多年、二十年,不論是在餐館打工還是幹苦力,自己的事業已經在美國紮根。只是身份問題沒有解決,許多人無法和配偶孩子團聚,思念之苦只能獨自忍受。

收入狀況

從整體來看,華人的收入的確是比較高的。無論是中位數(Median)還是均值(Mean),華人在個人收入(Personal income)、家庭收入、貧困率上都隨著代差顯著優化,不過考慮到二代及以上移民中很多都有著家庭財富幾代積累,當然會對統計有所影響。華人個人收入中位數為37,229美元,均值為51,835美元,均遠超美國平均水平,這與華人好學、勤奮的特點自然是密不可分的。

亞裔人口的受教育水平普遍高於其他族裔,而華裔受高等教育的人口比例更是高於亞裔平均水平。

不過,當進行具體分析的時候就會發現,實際上收入表現最好的是1.5代移民。美國本土出生的華人二代在收入方面除在「部分大學」教育程度這一層級中略勝1.5代以外,其他各個不同教育程度的群體都是輸給同樣教育程度下的1.5代移民的,尤其是碩士以上教育程度中,差距最大,平均工資差了近5000美元(1.5代移民平均工資10.6萬美元,二代移民10.1萬美元),從行業來看,二代移民只有坐到了經理層才終於開始掙得比1.5代移民多(1.5代移民11.5萬美元,二代移民20.0萬美元,差距還是很顯著的),但如果從行業來看,無論是金融、IT、科技、法律、醫療,二代移民的收入水平都是全面落後於1.5代的。

當然,無論1.5代移民還是二代移民,掙的都一代移民多多了,畢竟他們的家庭條件比起一代移民普遍好得多。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華人雖然平均收入在各族裔中排在前列,但中位數卻並不高,還是有9.4%的人口在貧困線掙扎,在亞裔中貧困人口比例第三高(第一韓裔11.7%,第二越南裔11.5%),不過終究還是比美國平均貧困率9.8%略低。如果從所受教育水平分層來看,華人受教育程度為高中以上群體的貧困率都高於平均,反而是所受教育程度為高中及以下人群的貧困率更低。

嫁娶情況:華人女性真的愛嫁白人男性嗎?

總體而言,華人和其他族裔通婚率是隨著代差而增加的。華人女性更容易嫁白人這個現象的確是可以用統計數據證實的:第一代華人女性嫁白人男性比率幾乎是華人男性娶白人女性比率的5倍(8.8%對1.8%),而華人男性、女性嫁娶其他非亞裔少數族裔則差距不大(都小於1%,0.8%對0.3%) ,1.5代華人女嫁白人男性比率也是華人男性娶白人女性比率的約1.5倍(20.8%VS13.5%)。

而在二代移民中,與白人的通婚比率就很高了(女性41.6%對男性26.7%),考慮到華人男女和其他非亞裔少數族裔通婚率都很低(最高不到3%),且其他亞裔也不過14%(二代華人男性有13.8%娶了其他亞裔女性,反之只有10.5%的二代華裔女嫁了其他亞裔男性),因此,說華人女性比華人男性更容易與白人成婚是有數據支持的,至於原因是「華人女性更愛嫁白人」,還是華人男性不受白人女性歡迎,那就是更深層次的話題了。

展望未來:華人移民將成影響美中關係的中堅力量

二十世紀後半葉的新一代華人移民,雖然與以華工為主體的老一代移民之間有著歷史傳承關係,但是卻擁有完全不同的整體素質和歷史機遇。新一代移民大多受過良好的教育,其受過高等教育的比例高達41%,而在美國總人口中這一比例不過是20%。他們就業的領域也多是醫藥、工程、技術和教育等方面,可以說是美國社會中的技術精英。他們所具備的知識和專長,對祖國的價值遠遠超出了老一代移民的「僑匯」。

在今天,華人得以依靠快捷的通訊和交通手段,建起聯繫美中兩國的商業、移民和交流的網絡。最為重要的是,中國大陸過去三十年的迅猛變化和加入國際社會的堅定步伐,也為他們建立這些網絡提供了無窮的機會和動力。

如今,新一代的移民開始更多地利用起自己較高社會地位以及獲得不久的政治投票權,參與美國的政治運作。與任何歷史時期相比,美籍華人都沒有像今天這樣在主流社會的文化和政治媒體中扮演如此引人注目的角色。社會經濟地位之改善、族裔意識的提高、同中國社會保持密切聯繫的實力,還有對自身文化的欣賞將註定使得美國華人在美中兩國發展中同時扮演重要角色。

本文來源:網易教育頻道綜合 責任編輯: 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華人在海外專坑華人?澳華裔老闆扇中國女留學生耳光,引發眾怒!
    還有近百名澳大利亞人到奶茶店門前抗議示威,幫這名女服務生索要店主拒付的時薪。有網友戲稱,「華人專坑華人的事,居然要澳大利亞人幫忙討回公道」。真是這樣嗎?這裡面是糾纏在一起的兩件事。一是黑衣男子對女服務生暴力相向。二是女服務生向店主討薪未果。
  • 那些在美國的華人,現在過得好嗎?
    籤證審查令人困擾,前景不明引發焦慮 ,幾大華人群體講在美生存狀況。今年4月,美國《紐約時報》披露數十名中國社科領域學者、專家訪美籤證被吊銷,讓外界震驚,人們難以想像美國防範心理之重竟到了如此地步。在此前後,不斷有在美華裔科研人員遭「清洗」的案例出現。
  • 美國又現「鄙視鏈」:黑人歧視華人嚴重!難道弱也弱得理直氣壯?
    前一陣「美國白人警察暴力執法」的事兒可真是鬧得沸沸揚揚,現在距離弗洛伊德離世已過了一段時間了,可全美多地依然保持著大規模的活動。很多商戶當然包括一些華裔商戶在內,都可以說是無端遭到波及,被示威者打砸破壞。
  • 6個女兒4個哈佛,1個美國華裔女部長,華人船王教你何為最好家教
    華人船王的「最好家教」,6個女兒4個哈佛,1個美國華裔女部長趙錫成是「貧下中農」 ,寒門弟子。他白手起家,20年後改寫了美國歷史。趙錫成一生歷經浮沉,書寫了「華人船王」「航運巨子」的人生傳奇。他的家庭被稱為「美國華人第一家庭」,讓兩任美國總統稱羨。趙錫成有6個女兒,4個畢業於哈佛。在美國,他的6個女兒被稱為「趙氏六金花」。
  • 美國黑人議員口出狂言:「華人不需要錢」,為何無人替華裔發聲?
    但美國種族歧視的又一個重災區,對華裔的歧視卻悄然潛伏在歷史的陰影后面,在這次暴動中,被打、被劫的華裔不計其數,更有黑人議員裡迪克說:「華裔不需要錢!」這很奇怪,為什麼華裔沒有人為他們說話?黑人議員事實上根本沒有人為華裔發聲,美國歷史上唯一一部針對特定種族群體的種族歧視法是專門為華裔而制定的,自製定之日起就將華裔打上美國低等公民的標籤。在美國,許多其他種族對華裔的態度就是「移動錢包」和到處撒氣的出氣筒。
  • 她13歲考北大,26歲博士畢業嫁美國老頭後過得怎樣?網友:活該
    有不少關於神童的例子,從傷仲永到魏永康,再到張炘煬,大部分都是男孩子,而北京大學曾出過一個女神童,她的名字叫田曉菲,之所以特別提到她,是因為她的事跡讓網友們都吵翻了。田曉菲從小就是讓其他父母羨慕的好孩子,13歲就考上了北京大學,當時是北京大學有史以來年齡最小的學生,引來了廣泛的關注。
  • 【美國華人專題】20世紀六七十年代美國華裔青年「新左派」團體探析
    一、華裔青年「新左派」團體產生的社會政治背景 (一)美國社會運動和亞非拉民族解放運動激發了華裔青年的平權意識 「六十年代」無論是對美國,還是對世界其他國家(尤其是亞非拉國家)來說,都是個「
  • 亞裔女人嫁入美國豪門,他們的婚姻真的幸福嗎?
    富豪權貴結個婚總能登上各大媒體頭條,這其中如果是哪個亞裔女性嫁入美國豪門,更是成為人們茶餘飯後的熱門話題,要是日後再有點風吹草動都能再次成為話柄~作為吃瓜群眾看著她們風風火火的如戲人生旁觀的我們只默默慨嘆美國權貴圈當真偏愛東方女人嗎?嫁入豪門當真就約等於幸福一生了嗎?
  • 黃柳霜:洗衣工女兒到好萊塢華裔明星,終生未嫁,離世後立無字碑
    好萊塢,美國的電影工業中心,眾多懷揣著明星夢的人來到這裡,希望走上大熒幕,中國明星李小龍、成龍、李冰冰、章子怡等等都到好萊塢發展過,而其中最早的一位應該就是華裔影星黃柳霜了,同樣也是第一個在好萊塢星光大道上有一顆星星的華人女演員。
  • 【視頻】美國華人大嬸大戰黑人女, 精彩!
    華人商鋪再次中招! 黑大媽闖華人餐館, 全身裸體隨意大小便全美騷亂已經持續了半個月,全美各地現在都出現了「為弗洛伊德下跪」的運動。然而美國種族歧視的另一個重災區,對華人的歧視卻悄然被藏到了歷史陰影背後,在本次騷亂中,被毆打,洗劫的華人不計其數。
  • 美生華裔VS在美華人 看到卡拉OK那段簡直笑噴
    在網上看到過這樣一個段子:英語老師上課美籍華人的時候,教了一個新詞:ABC(American Born Chinese
  • 美國華裔「香蕉人」的尷尬:中國人不羨慕,美國人卻歧視
    它指的是那些在國外長大的華人小孩,雖然外表和中國人無異,但內心早已美國化,所謂「外黃內白」。後來這個概念範圍又進一步擴大,不再局限於美國,甚至擴展到整個海外,泛指華人移民的第二代第三代子女。除了外表,他們無論是語言還是思想,已經與外國人無翼。更重要的是他們的價值觀,和祖國認同感,已經和我們沒有了什麼關係。
  • 嫁入白人家庭的她有心無力:年輕美國華裔女性都開始放棄坐月子!
    (來源:《世界日報》授權|更多內容請登陸其網站)很多華裔媽媽在紐約產子後,拋棄中國人坐月子以改善體質的習俗,一些是因為實在無法忍受不洗澡、不下床的老規矩,一些則是無奈於非華裔婆家與社會環境。1986年出生於瀋陽的金琳琳是個標準的80後,五年前赴紐約工作,結識在美國出生的華裔老公,剛於今年1月生完孩子。雖然婆婆和媽媽都在美國,她幾乎沒有遵守傳統坐月子的任何規定。"我最受不了不能洗澡、刷牙的規定,我的小孩那麼乾淨,媽媽怎麼可以髒髒地抱他。"此外住在白人小區,很難買到中國食材,所以也很少喝鯽魚、豬腳湯等。
  • 觀天下:華人在海外專坑華人?澳華裔老闆扇中國女留學生耳光,引發眾怒!普京這次來硬的了!
    還有近百名澳大利亞人到奶茶店門前抗議示威,幫這名女服務生索要店主拒付的時薪。有網友戲稱,「華人專坑華人的事,居然要澳大利亞人幫忙討回公道」。真是這樣嗎?這裡面是糾纏在一起的兩件事。一是黑衣男子對女服務生暴力相向。二是女服務生向店主討薪未果。
  • 美國華人洗衣店欲向何處?
    他們挺過了異國他鄉大浪淘金的創業年代,但卻沒能經受得住新冠疫情的肆虐,以及美國數十年來最嚴重的歧視困擾。最近一則來源於紐約時報的故事令人唏噓:曼哈頓一間經營了61年的華人傳統洗衣店Sun’s Laundry準備結業了。
  • 「紐約華裔新冠死亡率第一,超過黑人」:真相究竟是什麼?
    【搜索下載華輿APP(中新社旗下新媒體平臺),關注全球華僑華人,瀏覽世界各國媒體新聞資訊,無需翻譯——華輿在「手」,世界盡在掌握】▲(圖片來自視覺中國) 華輿訊 據世界華人周刊報導 最近,網上流傳著不少關於紐約華裔的文章,賺足了國人的同情。起源是俄羅斯衛星通訊社12月27日的一篇報導。
  • 華裔導演朱浩偉作品《瘋狂的亞洲富豪》楊紫瓊領銜主演
    華裔導演朱浩偉執導的《瘋狂的亞洲富豪》備受注目,這是半世紀以來首度全由華人陣容主演的好萊塢大片廠電影,在意義上,早已超越電影文本本身乘載的內裡,25年前李安在好萊塢資金的資助下,陸續交出《喜宴》、《臥虎藏龍》等華人主導的電影,詮釋出華人社會在風俗、家族、情愛之間的無奈,而沒有好萊塢巨星的《瘋狂的亞洲富豪》,詼諧地運用西方文化對於東方的刻板印象,打造出猶如當代灰姑娘的甜蜜喜劇。
  • 第二代華人移民、十年好萊塢龍套,華裔女明星吳恬敏的成名史
    後來就留在了美國,還娶了一個從臺灣移民美國的華人女孩。吳家在美國是中產階級,父親是維吉尼亞聯邦大學的生物學與遺傳學教授,母親是電腦工程師。中產階級更重視子女的教育,吳恬敏有四姐妹,她排行第三,除她之外,姐妹不是碩士就是博士。二,求學時期的吳恬敏。
  • 美國音樂劇「頭插筷子清朝裝扮」醜化華人
    圖源:視頻截圖@美國中文電視這三名華人角色的扮演者是三名白人學生,他們穿著古代清朝的服飾來表演,其中,兩位華裔打工者何慶和傅邦的扮演者,穿著馬褂,戴著瓜皮帽,一副清朝人的裝扮。令人憤怒的是,這些讓華人倍感屈辱,種族尊嚴被冒犯的演出內容,在當地大部分美國人看來,非常精彩以及好笑。對於華人家長和學生抗議的做法,他們則認為是華人太過敏感。葉雪梅,此次抗議活動的「召集人」之一,女兒今年12歲,在亨廷頓高中就讀。
  • 美國華人第一家族之女:船王接班人,喪偶再嫁人竟成facebook老闆娘!大布希小布希都喜歡她!這開掛的人生......
    頭頂美國華人第一家庭小公主的榮耀備受矚目!她的父親趙錫成是華人船王美國福茂航運公司的老闆趙家在美國當地有著相當高的知名度就連美國總統們也與趙家交往密切>不光事業有成嫁的老公也一個比一個牛她與華人女設計師Vera Wang的也關係不錯曾共同出席過活動派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