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國滅亡後,劉禪做了安樂公,張飛後人被封侯,關羽後人卻最慘!

2020-12-17 萌叔說歷史

三國後期,佔據人口、地盤絕對優勢的魏國漸漸表現出了該有的統治力,而蜀漢則人才凋零,加之劉禪用人不當,親小人而遠賢臣,最終遭鄧艾偷襲成都,不戰而降。劉禪亡國被封了個安樂公,天天「樂不思蜀」,那麼關羽、張飛的後人又是什麼下場呢?

首先,我們來看看關羽的後代,關羽有兩子一女(傳聞裡還有個三子關索,但是無歷史相關記載,應為虛構人物),長子關平當年一直跟在關羽身邊,樊城一戰之後,隨著吳國反水偷襲荊州,關二爺敗走麥城,關平也跟著被俘慘遭殺害,關平正史無子女記載。

次子關興在關二爺去世時年紀尚輕,他繼承了關羽的漢壽亭侯爵位,因為從小就十分聰慧備受諸葛亮器重,二十歲就當上了侍中、中監軍。可惜的是天妒英才,沒過幾年就因病逝世了,留下兩子,關統早逝、關彝戰死皆非善終。

長女關三小姐(傳聞中也叫關銀屏),她也是關羽被殺的導火索之一,當年孫權曾為子向關羽求婚,而關羽來了一句:「虎女焉能配權子?」,因為口音問題,被使者聽成「虎女焉能配犬子?」,徹底得罪了孫權,也可能是因為這句話才導致了關羽被俘後命殞臨沮,如果當時關羽將關三小姐嫁給孫權兒子,三國的走向有可能就是另一番景象了。後來諸葛亮南徵,為了拉攏李恢,便親自作為將關三小姐嫁給了李恢之子李遺,最終還是沒有逃脫成為政治聯姻籌碼的命運。

蜀漢滅亡之計,關羽的兒子們皆已不在世了,但是據《蜀記》記載,關羽當年水淹七軍,殺了龐德,而龐德的兒子龐會隨著伐蜀大軍攻破成都之時,為了報父仇,直接將關羽後代全部誅殺,著實有些令人唏噓。

我們再來看看張飛的後代,張飛被張達、範強謀殺之時,留有兩子、兩女,長子張苞系張飛的原配夫人所生,和關興一樣英年早逝,留下一子張遵,後來在綿竹與鄧艾軍交戰,力戰殉國。

次子張紹因兄長張苞早逝而繼承了張飛的爵位,在蜀漢時期,官至侍中、尚書僕射,蜀漢滅亡之後,跟著劉禪到了洛陽,被封列侯,也算保全了張飛一脈。

張飛的兩個女兒都是夏侯淵的侄女所生,姐妹倆人先後都嫁給了劉禪成為了皇后。長女敬哀皇后病逝同年,次女張皇后入宮嫁給劉禪,隨著蜀漢滅亡,一同與劉禪遷居洛陽。也正因為他們的母親是夏侯氏,在魏國親戚比較多,也算沾了些光,後人在魏國都過得不算太差。

相對而言,關羽因為當年殺了龐德而被滅了全家著實有些委屈,畢竟當時各為其主,龐德戰敗之後拒絕投降,關羽又不可能放了他,殺他也是成就了他的名節,畢竟人在江湖身不由己,都說禍不及妻兒,而龐會這個年輕人不講武德,但是換位思考一下,龐德死的時候龐會才六歲,殺父之仇不共戴天,龐會為父報仇之心憋了四十多年,把所有怨恨發洩在關羽後代身上也確實有情可原。

不管怎麼說,劉關張三人的後代屬關羽的最慘,但是關羽忠義形象在後世最為高大,被追捧到了武聖的地位,也算是彌補了些許遺憾。

相關焦點

  • 蜀漢滅亡後,劉禪做了安樂公,那麼關羽、張飛的後人下場如何?
    對此,在筆者看來,不管正史中有沒有「桃園三結義」,但是,就劉備、關羽、張飛這三人來說,經過數十年的風雨與共,已經是情同手足了。特別是他們攜手建立的蜀漢,更是和曹魏、東吳相抗衡。當然,到了公元263年,蜀漢還是被曹魏消滅了。那麼,問題來了,蜀漢滅亡後,劉禪做了安樂公,那麼關羽、張飛的後人是什麼下場?
  • 蜀國滅亡後,為什麼關羽後人全家被殺,張飛後人被封為列侯
    蜀國滅亡的時候,關羽的後人被全家殺害,而張飛的後人得以封為列侯,並安享晚年,這兩件事情,看起來是非常偶然的事件,但其實也有其必然性。 咱們先來說說,為什麼可能是一個非常偶然的事件。
  • 蜀國滅亡後,張飛和關羽的後代怎麼樣了
    蜀國滅亡後,關羽和張飛的後代怎麼樣了劉備、關羽、張飛三人是「桃園三結義」的主角,他們有著共同的志向,都立志於匡扶漢室,重整山河。但無奈「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後諸葛亮又病死五丈原,劉禪更是扶不起的阿鬥。
  • 蜀漢滅亡了,關羽後人一個不留,張飛後人卻得以善終
    在三國時代,蜀漢是最後一個被滅亡的。老一輩的創業功臣早已離開人世,對於蜀漢的繼承者們來說,失敗的結局似乎早已註定,所以劉禪在投降的時候也是很乾脆的,最後劉禪繼續吃香喝辣,也算有了一個不錯的結局。
  • 劉禪投降做了安樂公,蜀國官員百姓卻成了刀下鬼,關羽被滅門!
    劉禪在成都不戰而降,迎接鄧艾大軍進城,蜀漢宣告滅亡。劉禪被遷往洛陽封為安樂公,而且「樂不思蜀」,然而蜀國的官員百姓卻慘遭屠戮,關羽更是被滅門!歷來主流觀點都認為劉禪投降,一定程度上是為了保全蜀國百姓。《三國志》的評價:「劉氏無虞,一邦蒙賴。」意思是說,不但劉禪一家平安無事,整個蜀漢的百姓都倖免於戰亂之苦。
  • 蜀亡後,張飛一家無人敢動,為啥關羽滿門被斬?
    ——《三國志》襄樊之戰是關羽的巔峰之戰,《三國志》稱其威震華夏。但是讓關羽萬萬沒有想到的是,這一戰給他的後代埋下了滅門之禍。此戰之中,魏國大將于禁投降,但是龐德卻誓死不降,還辱罵劉備,於是被關羽斬了。消息傳回魏國,曹操撫恤龐德一家,封其子龐會為侯,而龐會則立志要為父報仇。
  • 三國五虎上將後人結局如何?趙雲之子捐軀疆場,張飛之子背叛蜀漢
    同時他與張飛的兒子張苞結為兄弟,是後面諸葛亮北伐中原重要的將領。關索在諸葛亮南徵孟獲時歸軍任先鋒。後面蜀國滅亡,被關羽殺死的龐德之子龐會殺死了關羽的所有直系後代,可謂舉族殉國。 張飛因關羽去世,心情煩悶嗎,隨意鞭打士兵,在公元221年被不堪忍受的屬下殺死。張飛有兩個女兒,都嫁給了劉禪,並先後被立為皇后。
  • 蜀亡後,張飛的後代得以存活,為何關羽的後代卻慘遭屠戮?
    夷陵之戰前後,關羽張飛兩人相繼死於非命,好在他們的後代還是因為父輩所立軍功和擁戴之功在蜀國享受到很好的待遇。然而,蜀國滅亡後,張飛的後代得以留存下來,並未遭到清洗,而關羽的後代卻慘遭殘酷屠殺。這到底是因為什麼呢?
  • 「安樂公」劉禪樂不思蜀典故的背後,是真的扶不起還是大智若愚?
    蜀漢先祖劉備、後主劉禪,皆是大智若愚,明智之君。阿鬥劉禪,16歲便挑起了蜀國重擔,臨危受命,與賢相諸葛亮相補相成,和諧共事,名垂史冊。如此人物,卻因「樂不思蜀」一事被後人詬病,認為他乃昏庸之君、毫無氣節之人,可事實真的如此嗎?
  • 蜀國滅亡,劉禪封為安樂公,為何唯獨他被滿門抄斬?
    說起三國時期,那可是一段驚天動地,波詭雲譎的時代,三國鼎立,湧現出多少豪傑,其中我們所熟知的《三國演義》就是建立在蜀國的視角與立場上所描繪出波瀾壯闊的局勢,蜀國的故事也十分的膾炙人口,從桃園三結義一直到白帝城託孤,可謂是跌宕起伏,大起大落,這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劉關張結義三兄弟,當日海誓山盟興復漢室
  • 劉備稱帝,卻不給關羽、張飛封王,並非不器重二人,而是另有原因
    世上沒有賣後悔藥的,曹操死了,曹丕篡位稱帝了,漢獻帝也成了山陽公,還莫名其妙地被遠在蜀川的劉備給辦了一場大喪,甚至還有了諡號孝愍皇帝。反正劉協在劉備心中那是已經死透了,劉備也就堂而皇之的登基做了皇帝,並沿用了國號「漢」,改元章武。既然稱帝了,自然要大赦天下、大封群臣了。劉備設百官,建宗廟,冊立吳氏為皇后,劉禪為太子。
  • 後主劉禪投降之後,司馬昭為什麼沒有除掉他,反而封其為「安樂公」?
    劉禪劇照 景耀六年(263年),魏將鄧艾從陰平入,克綿竹,殺諸葛瞻父子,劉禪投降。蜀國投降後,以劉禪為主首的蜀國君臣全部東遷到洛陽。司馬昭不僅沒殺劉禪,還優待俘虜,封其為安樂公,其他蜀國大臣也能安享晚年。司馬昭野心那麼大,他為什麼不除掉劉禪呢?
  • 安樂公劉禪,山陽公劉協,他們兩誰的爵位更高?
    眾所周知,蜀漢滅亡後,後主劉禪廢帝,被封「安樂公」,而之前東漢滅亡,漢獻帝劉協被封「山陽公」,那麼這個「公」,到底是什麼意思?公自然是一種爵位,當然,這裡的「公爵」,和咱們通常所認為的諸如韋小寶的「鹿鼎公」,這樣的爵位不同。和袁紹所謂的「四世三公」也不是一碼事。
  • 歷史上真正的劉禪是怎樣的?真的是「扶不起的阿鬥」嗎?
    劉禪是劉備之子,字公嗣,小名阿鬥,我們後人都習慣稱他為「扶不起的阿鬥」。後來也形容一個人碌碌無為。但歷史上真正的劉禪是怎樣的?真的是扶不起的阿鬥嗎?劉備去世後,劉禪繼位,他繼位後,當個甩手掌柜,朝政大事全由諸葛亮去處理。諸葛亮也盡職盡責輔佐劉禪,劉禪在宮中無所事事,讓諸葛亮覺得是扶不起的阿鬥。其實劉禪心裡跟明鏡似的,對掌中大事了如指掌。諸葛亮為了實現劉備統一大業的願望,五次北伐,都未能成功,耗費大量蜀國的國力,慢慢走下坡路。
  • 蜀國滅亡之後,關羽全家被殺,看似是仇殺其實另有原因
    關羽全家被滅,在史書上有著明確的記載,「龐德子會,隨鍾、鄧伐蜀,蜀破,盡滅關氏家。」,意思就是龐德的兒子龐會,跟隨鍾會鄧艾討伐蜀國,蜀國滅亡之後,殺盡了關家的人。畢竟當時蜀國已經投降了,但是蜀國的滅亡卻非常的冤,讓鄧艾等人偷襲而亡,其實當時蜀國之中還是有很多人不服氣不死心的,不然也不會有後來的姜維復國事件。
  • 他才是蜀漢滅亡的罪魁禍首,蜀國滅亡後,司馬昭對他施以了剮刑
    在三國後期,蜀國的實力無疑是最弱的,這是因為後期蜀漢朝廷腐敗,並沒有很好的發掘人才,以及昔日劉備行伐吳之舉,導致蜀國損失大批精銳人才所導致的。關羽之死成為了蜀漢實力,由盛轉衰的轉折點,諸葛亮總領蜀漢大權之時,蜀國再也沒有了昔日人才濟濟的一幕。
  • 劉禪第六子劉恂繼任安樂公後,死於「永嘉之亂」?並非如此
    一代賢臣諸葛亮,因「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效忠劉備,加上其傳奇的治國才能,成為三國時期的一個文化標籤,也成為備受後人敬仰的歷史大神。但世人只知諸葛亮助劉備建立蜀漢,劉備去世後,諸葛亮輔佐劉禪,先後進行了五次北伐,但以失敗告終,諸葛亮最終病逝於五丈原。
  • 蜀漢滅亡後,張飛家人沒有人敢動,為什麼關羽卻滿門被殺?
    蜀漢滅亡後,張飛一家無人敢動,而關羽一家卻被殺,主要圍繞著兩個核心:家世,復仇。張飛一說是屠夫出身,一說是出生於書香門第,不僅驍勇,還擅長書畫,寫得一手好字。張飛有兩任妻子,原配妻子在生下張苞和張紹後不久,便染病不幸病逝了。第二任妻子是夏侯氏,夏侯氏是曹魏名將夏侯淵的侄女,與夏侯霸,夏侯和等人是躺兄妹關係。在公元200年,夏侯氏出城拾柴的時候,被張飛所撞見。當時,張飛見其貌美,又得知她是良家女子,便娶其為妻。婚嫁之後,夏侯氏為張飛生下了兩個女兒。張飛的兩個女兒後來都嫁給了蜀漢皇帝劉禪,並先後被封為皇后。
  • 蜀亡後,張飛一家無人敢動,為啥關羽滿門被殺?
    真實的關羽和大家印象中的關二爺差不多,義字當頭,義薄雲天,對劉備忠心耿耿,為蜀漢大業貢獻了全部的力量,乃至於生命。張飛則粗中有細,看似魯莽,實際上挺會打算。而這,也是蜀漢滅亡後,張飛的後代安然無恙,關羽滿門被殺的主要原因。具體怎麼回事?下面就分別說一說。
  • 三國名將關羽的後人和趙雲都有血緣關係?這是怎麼一回事?
    三國時代的蜀國同樣如此,我們來理一理蜀國通過婚姻實現的錯綜複雜的關係:比如劉備的兒子劉禪娶了他二弟五虎將之一張飛的兩個女兒,另一個兒子安平王劉理娶了五虎將之一馬超的女兒;劉禪——阿鬥五虎將之一趙雲也娶了同為五虎將之馬超的妹妹馬雲祿,五虎將之一關羽的兒子關興的兒子關統娶了劉禪的女兒;當然關羽和趙雲之間也肯定少不了姻親關係,關羽的長子關平,娶的妻子就是趙雲的女兒趙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