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道酬善 醫德奉公 魏道善行醫六十周年記

2021-01-12 婁底新聞網

「人道酬善,懸壺濟世消疾苦;醫德奉公,妙手回春度慈航。」

這是隆回縣魏姓族親魏海波贈給名醫魏道善老先生的嵌名聯。

自1958年初習醫術以來,魏道善秉持「醫者仁心」理念,自「文革」時代起, 堅守「憑條五分」 ,創立醫界一代傳奇;篤行「醫乃仁術」信條,將「治未病」思想貫穿臨床始終,盡最大努力提高療效、縮短療程、造福患者。

「人道酬善、醫德奉公」, 八字溜金,庶幾是魏老先生六十載懸壺濟世、厚德化人之最貼切寫照與見證!

苦寒結善緣常自,點滴關愛潤心田(1953-1979)

魏道善先生幼年喪父,母親哺育七兒女。儘管貧寒,母親仍咬緊牙關,堅持送學。數九天寒,小夥伴們休學呆家烤火,唯有他從不間斷,腳纏草繩,每日往返十餘裡。途中金水橋橋面冰凍若鏡,年幼的道善不敢過橋,便趴下滑向橋面,用紅腫僵硬的手足,四點對向固定,徐徐爬行。橋下河水幽深,萬一滑墜,必死無疑。 數天後,這一情況被班主任歐陽健民老師發現,強制魏道善留校,並供其食宿,直至冰溶雪化。師恩浩蕩,從此在道善心田種下了愛的根苗、善的因子!

高小畢業,升初無望,輟學在家,舅舅全家憐憫,遂於1956年春將年方十三的外甥帶去學中醫。生活艱辛,機會不易,道善發奮砥礪,基礎經典,熟讀通背。

1958年冬參加工作,卻於1962年被下放回鄉,他謝絕親友改學泥工的善意建議,堅持白天勞作,夜晚燈下苦讀。

1964年,鄉村麻疹肆虐,魏道善憑籍所學,成功救治危重病人無數。

1966年,「文革」開始,魏道善被取締行醫資格。之後苦煉農活,無奈病弱之軀,力不從心。為了提高技藝,重又拜師,主攻骨傷科。

禁止魏道善看病,群眾呼籲強烈,公社特事特辦,凡持大隊或公社加蓋公章批條的人,魏道善可接診看病。自此,「憑條接診」便成鐵規,直至1979年。

為回饋父老鄉親,從此他主動降低收費標準: 不管任何病症,每人次均一律只收五分錢,「憑條接診、五分收費」。每年看病約八千人次,收入400元上下,悉數上交大隊,換取360個工分,拿回口糧,養活全家。

「憑條五分」,一幹十四春,見證了魏道善醫術之精進,也彰顯了他懸壺濟世、回報社會的毅力與韌勁!

擔任大隊醫生期間,他指導改建本大隊全部水井,結束飲用水不衛生的歷史; 並按質按量按時搞好各項衛生防疫工作。在省城下放醫師的指導下,救治了多批鉤端螺旋體病病人; 又於金潭、大水田一帶發現肺吸蟲病、鉛中毒等病種。對常見病、多發病、瘡瘍、骨折等病症,他完全依靠自採中草藥配方治療。尤其使用中草藥,攻克了破傷風、三叉神經痛、水火燙傷、帶狀皰疹、病毒性肝炎等疾患。

躬耕醫界不知疲 誓以所學濟蒼生(1979—1991)

1979年,通過國家反覆選拔考試,魏道善以唯一一名鄉村醫生身份,被錄取並調入隆回縣中醫院工作,定職為中醫師。 「苦心人,天不負」,沐浴改革開放春風,年近不惑的魏道善,迎來了醫學生涯「第二春」。

在組織關懷下,1980年,魏道善被選派到省中醫提高班進修學習。1981-1982,又在湖南中醫學院進修一年。

進修期間,他見縫扦針,刻苦用功。同時自交學費,成為學院業餘經典班學員。他還精心整理了各位教授的教學內容、授課方式與方法,領悟醫學教研之精髓要義。進修班所有課程,結業考試也均在92-100分之間,被授予優秀學員。

進修歸來,魏道善引進各種牽引、螺管支架等外地先進技術與成果,從而結束了醫院骨傷科「一把菜刀、三根帶子、四塊杉樹皮「的歷史; 並終結股骨骨折致畸致殘的嚴峻現實,使現代骨科生根、萌芽;又反覆建議醫院派員進修骨科手術,創建中西醫完美結合現代骨傷科新學派!

同時,魏道善領頭自費進行脊椎傷病臨床研究,發明「脊柱四位一體.三維彈性牽引法」(相當於西醫「脊椎張力帶內固定」作用); 成功研製「脊椎骨折治療器」,並獲國家專利。湘雅、中醫學院傅蔭宇、姚又新等專家教授書面鑑定:「脊椎骨折治療器是骨傷科治療創舉,達到省級成果水平」。

凡脊柱脊髓損傷,魏醫師使用自己獨特的「牽引、腳踩」快速復位法+脊椎骨折治療器治療,創造了一個嶄新的治療高度,徹底解決了脊柱脊髓損傷的治療與護理難題,更是打破了脊椎骨折脫位導致「骨性椎管狹窄」,禁止保守治療的西醫定論,實現復位精準、椎管暢通。

他還將「治未病」思想始終貫穿於臨床,比如自擬「通下逐瘀湯」早期內服治療脊柱脊髓損傷,中晚期理脾補肝腎; 內外並治,一套完整、系統的治療方法,平均縮短療程16天,並實現損傷局部與全身同時康復(不含脊髓損傷)的理想效果;實現癱瘓病人雖然長期臥床,既不翻身、又無褥瘡的護理奇蹟,改變了醫學書籍2-3小時翻身一次的護理常規。

醫術精宏人漸老 夕輝照耀仁者心(1992年至今)

少時惕勵,奠定一生事業根基。同樣,中年勤勉,換來醫術精宏,蔚成大樹。

1992年,省定成果推廣項目「脊椎骨折治療器」在全省推廣使用。

1993年,醫院重啟脊椎傷病臨床科研課題,派出專家組在國內專項考察後,在原專利基礎上,當年獲「脊椎彈力過伸支撐牽引器」等4項國家專利,並創建邵陽市脊椎傷病研究中心,開設脊椎傷病專科。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特意致函湖南,時任省委書記熊清泉批示省科委考察立項,從而使「脊椎傷病多功能治療牽引床」順利立項,並連續專款支持。

1994年,破格晉升副主任醫師。

1996-2000年,先後斬獲4項國際醫學成果獎:①世界傳統醫藥突出貢獻國際優秀成果獎(1996.舊金山。世界傳統醫學會、全球執照中醫師聯合會、世界傳統醫藥科技大學、美國中醫藥研究院頒發);②尚天裕科學獎科技進步二等獎(1998.北京; 世界中醫骨傷科聯合會、尚天裕科學獎組織及評審委員會頒發);③第四屆世界傳統醫學成果大獎賽「優秀成果獎」(1999.洛杉磯;頒發單位同①);④尚天裕科學獎科技進步三等獎(2000.雪梨;頒發單位同②)。

期間,他無償獻出「養血舒筋液」等6首驗方秘方,均為省批醫院製劑。

與璀璨成果相對應的是一系列閃光的榮耀與獎牌: 「當代世界傳統醫學傑出人物」「華醫之星」「中國特色名醫」「共和國名醫專家金獎」「邵陽市專業技術人員突出貢獻獎」「 邵陽市勞動模範」,以及隆回縣首屆、第二屆科技(教)興隆獎等。

2001年,獲評「邵陽市百佳醫務工作者」。

2003年,摘獲「全國名老中醫最佳成果創新獎」。

2004年,獲評「湖南農村名中醫」。

2006年,獲評「中醫骨科國際名醫」。

2010年,「魏道善名中醫治療腰椎骨折學術思想和臨床經驗研究」課題在省立項; 同年獲評「首屆邵陽市名中醫」。

2010年至今,先後在省或省級以上專業學術刊物發表學術論文37篇,並多次赴國內、國際學術交流。

尤其是他力倡和主導的重視治未病、急重症通下、骨傷理脾、溫通法治療「炎」症、經方治疑難雜症、老年病療臟腑、平陰陽、調脊曲等醫療理念和方法,以及毒副藥物、單味藥物的特殊大劑量應用,收到了奇特效果,深獲社會、業界廣泛認可,影響極其深遠。

2004年退休,他返聘於隆回縣中醫院。2017年以來受聘於邵陽成和手外科醫院、隆回蘭亭國醫館。

醫者仁心,夕輝晚照;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2018年5月,隆回魏氏族賢、青年才俊魏海波敬贈嵌名聯:

「人道酬善,懸壺濟世消疾苦;醫德奉公,妙手回春度慈航。」

2008年,八秩鄉賢、龍昌第老師敬贈嵌名+中藥名聯:

「道擅中醫紫氣騰,使君獨活;

善療骨傷華光耀,國老當歸。」

(備註:魏道善老伴名芷(紫)華,逗號後均系中藥名)。

(文:婁底新聞網訊通訊員 陽偉書 記者 朱海清 編輯:鄧向群)

相關焦點

  • 上海市名中醫黃振翹逝世 行醫六十載善用中醫治療血液病
    祖籍江蘇吳江,1956年投身杏林,行醫近六十載,精於醫理,勤於臨床,學術造詣頗深。他擅長用中醫藥為主治療血液病及內科疑難雜病,對再生障礙性貧血、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白血病及惡性淋巴瘤等血液腫瘤的治療卓有創見。
  • 陳彤雲迎行醫70周年
    原標題:陳彤雲迎行醫70周年(記者崔芳 通訊員杜宇)12月18日,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中醫醫院舉辦全國名中醫陳彤雲學術研討暨行醫70周年傳承論壇。由陳彤雲審定,其學術團隊梳理總結其診治痤瘡臨證經驗而編寫的新書《別讓痤瘡傷了你》首發。
  • 天道酬勤、地道酬德、人道酬誠、商道酬信
    不同的領域講究不同的「道」,作為世人的我們又該遵循什麼樣的道呢?天道酬勤天道酬勤,源於《周易》卦辭:「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上天會根據每個人的勤奮,給予相應的酬勞。地道酬德地道酬德,出自《周易》卦辭:「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大地承載萬物,滋養萬物,萬物沒有貴賤,同等對待,這便是坤卦的德。君子應如大地般增厚美德,助人行善,方能逢兇化吉。
  • 河南一老中醫行醫81年,把藥方刻在墓碑上造福後人
    來源:經濟日報右為袁淑芳老人在河南省西平縣蘆廟鄉盤龍橋村,一座老中醫的墓碑遠近聞名,墓主人袁淑芳一生行醫,臨終前囑後人將一生所學總結成百服藥方刻於墓碑之上,供世人借鑑,明示後人、造福一方。特別遺囑袁淑芳,河南省西平縣蘆廟鄉盤龍橋村人,建國初期著名老中醫。
  • 試論加強醫德醫風建設的重要意義
    醫療幹部隊伍在健康發展的同時,我們也應看到,由於個別醫務人員長期放鬆了自我思想改造,加之一些不利因素和歪風邪氣的影響,醫療幹部隊伍在醫德醫風方面出現了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如:個別醫務人員經不起利益誘惑、醫德標準錯位、索要回扣、收受紅包、接受吃請、一味追求物質利益等問題。
  • 玉山縣中醫院建院60周年暨廉潔行醫患者至上演講比賽
    為著力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積極倡導勤廉從醫意識,大力弘揚風清氣正的良好政治生態,營造良好的就醫環境,全面推進廉潔建設,12月18日,在建院60周年慶典之際,玉山縣中醫院舉辦「廉潔行醫、患者至上」為主題的演講比賽。
  • 再出發 九十兼善向未來!重慶市兼善中學喜迎90周年華誕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12月12日19時56分訊(李雪萍)縉雲舒懷護兼善,嘉陵浪歌正揚帆。今(12)日,重慶市兼善中學喜迎建校90周年,數代兼善人齊聚一堂,共賀兼善中學90周年華誕。
  • 被指非法行醫,援鄂中醫回家後交3萬多罰款,該不該罰引爭議
    經查,發現她尚未取得相關的行醫許可證,屬於非法行醫。故依照規定,對其進行罰款2萬。那麼,為什麼會變成罰款3萬多了?據悉,該名中醫在收到罰款書時,並沒有履行繳納罰款的責任。因此,當地政府對其追加了處罰,合計罰款3萬多。據了解,目前,該名中醫已經繳納相關罰款。其次,我們也需要明確另外一個事實是:孫桂傑在武漢疫情期間,響應當地"慈善中醫之家"的號召,積極馳援武漢。
  • 商丘市第四人民醫院:醫生退還患者紅包 樹立良好醫德醫風
    商丘市第四人民醫院:醫生退還患者紅包 樹立良好醫德醫風很多患者認為收紅包的醫生會在各方面更照顧自己,以此來緩解內心緊張不安的情緒。對於患者及家屬可能出現的這種心理,紅包收與不收也就成為了一門藝術。因此在拒收紅包的背後,便產生了一個又一個感人又暖心的故事。
  • 河南省實驗中學喜迎建校六十周年
    六十載滄桑砥礪,一甲子弦歌不輟;六十載薪火相傳,一甲子深耕廣芸;六十載桃李芬芳,一甲子春華秋實。」一位省實驗校友將此詩題贈給母校。11月5日,河南省實驗中學迎來了建校六十周年的重要歷史時刻,數千名歷屆校友與學校萬餘名師生齊聚,掀開這本專屬的「紀念冊」。
  • 香河老人:雖未入佛門38歲開始吃齋念佛,一生與人為善行醫救人
    幼時起便被病痛折磨的周鳳臣很能明白患病之人的痛苦,再加之經常去寺廟見到的多是些生活在水深火熱中的百姓,周鳳臣從小便立志成為一名醫生。到了20歲的時候,周鳳臣的姑姑由於捨不得她遠嫁便把她嫁給了居住在同縣的一戶楊姓人家,一位名叫楊士傑的男人。楊家祖上是以做豆腐而聞名,只是在周鳳臣嫁給楊士傑的時候,楊家已漸漸衰敗。
  • 生活之道——威廉·奧斯勒爵士的生活與行醫哲學
    提要:「行醫,是一種以科學為基礎的藝術。
  • 大疫之中,最美逆行者-記鄭州澍青醫專醫德教育碩果
    這就是他們的使命和責任,這就是他們的醫學情懷和社會擔當,集中彰顯了澍青醫德教育的成果。 讓無數人動容。在武漢「戰役」的日子裡,他們無暇共度浪漫時光,不分晝夜地鏖戰在隨時有被病毒感染風險的各自所負責的病區,汗水浸透的衣衫詮釋著醫務工作者的責任和使命。沒有戒指,一枚回形針做成的「戒指」,成了2020年最有分量的定情信物。他們有過恐懼,當面對患者寄予的信任和尊重,無暇顧及,更不敢有絲毫的懈怠和退縮。經此「疫」戰,他們成長,一線入黨,並肩戰鬥。
  • 為中醫而生:從曾祖父到我的行醫故事
    記憶中曾祖有時把《傷寒論》的一些條文用毛筆抄寫下來貼在床頭,他說:「人的思維最清晰時是深夜和早晨,這樣貼在床頭經常閱讀可以開闊思路,增加理解」。曾祖一生痴迷經方,而且認證極準,收效迅速,常言:行醫六十餘年,得益於經方最多。後來從天津購得《皇漢醫學》一書,頗有相見恨晚之感。從老人留下的《皇漢醫學》書中仍可看到他當年學習的很多批語。
  • 看病50多年,78歲老中醫面臨「合法」行醫困境
    (健康時報記者 王振雅)王天運行醫50多年,獨門「絕技」耳穴針療法曾被譽為「耳穴王」;10多年義診,被百姓讚譽為「星期天大夫」,曾在北京中醫藥大學國醫堂以專家身份坐診,而今卻因沒有行醫證被停診。王天運告訴健康時報記者:「看了一輩子病,我就想有個合法的身份繼續行醫。」
  • 鄒城市人民政府 院務公開 行風建設:鄒城市中醫院醫德醫風建設實施...
    醫務人員的職業責任感和榮譽感明顯增強,職業技能明顯提高,樹立起忠於職守、愛崗敬業、樂於奉獻、文明行醫的衛生行業新風尚,得到社會和群眾的普遍認可。群眾對醫德醫風滿意率達到95%以上。,增強幹部職工的道德觀念,提高群眾滿意度;針對群眾投訴問題定期開展點評討論,典型問題予以通報,以身邊事教育身邊人,強化廉潔從醫和規範服務意識。
  • 烏魯木齊民生醫院怎麼樣 醫德與醫技兼備人性化關懷
    烏魯木齊民生婦幼醫院秉承「病患至尊、醫德至上、醫技至精、服務至誠」的醫療精神,更專業、更細緻地致力於婦女和兒童的身心健康事業。醫院目前擁有符合標準的層流淨化手術室、獨立潔淨的分娩區、溫馨私密的計生指導中心、寬敞雅致的休息區等,充分彰顯了人文關懷和安全醫療的經營理念。
  • 杭州天目山醫院皮膚科主任許冰教授丨行醫四十餘年,為皮膚病患者...
    在這皮膚醫學專研的徵程裡,他樂於助人無私奉獻的精神,兢兢業業任勞任怨的品行以及丹心仁術精益求精的醫德,在杭州天目山醫院皮膚科以及業內同行已深入人心,接觸過他的病人、同事,沒有一個人不為他叫聲好。他就是杭州天目山醫院皮膚科主任—許冰教授。
  • 僑這六十年 同心築夢路 慶祝哈爾濱市僑聯成立60周年全球冰城僑胞...
    一甲子燃情歲月 六十載春華秋實—慶祝哈爾濱市僑聯成立六十周年海內外冰城僑胞雲端聚會上線了白駒過隙,風雨兼程,2020年哈爾濱市僑聯迎來成立60周年的歷史時刻。今天冰城僑胞再聚首,共同暢敘「僑這六十年·同心築夢路」,省市領導殷切寄語、28位僑聯親歷者深情祝福、39位海外僑領雲端視頻連線、15位冰城僑界嘉賓做客直播間,共話歲月榮光、獻策服務發展、構畫精彩未來,祝願哈爾濱僑聯大家庭豪情滿懷、揚帆遠航!續寫更加輝煌的時代篇章!
  • 搭載年度最佳自動機芯,GRAND SEIKO 六十周年限量腕錶
    SLGH003六十周年限量腕錶:直徑40mm不鏽鋼表殼/時間指示與日期/9SA5自動上鏈機芯,動力儲存80小時,平均日差+5~-3秒/藍寶石水晶鏡面、透明底蓋/防水100米/限量1,000隻2020年是GRAND SEIKO問世60周年,面對這樣的大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