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閱讀》構建高效閱讀,只需要1個小時,1年輕鬆讀完100本書

2020-12-12 大樹一生讀書

臨下班之前,領導抱過來厚厚的幾沓文件,讓我在兩天之內寫出一份1萬字的報告給他,一看嚇我一跳,這些文字加起來都有幾百萬字,短短兩天的時間讓看都看不完,怎麼能寫出這1萬字的報告給他,心裡很不情願,但是又礙於上司指令,硬著頭皮愣說「行」,領導走後只好嘆氣說「今天晚上不用睡覺了」。

很多人是不是也常常遇到過工作中需要閱讀大量的文字,可是苦於閱讀速度太慢,工作效率太低。

職場人事抱怨工作太忙,想充電進階,卻一個月看不完一本書,莘莘學子抱怨備考的科目太多,辛辛苦苦讀完一本書只記得隻言片語。

為什麼閱讀速度慢?是什麼原因閱讀之後什麼也記不住?《快速閱讀》作者克裡斯蒂安· 格呂寧認為,閱讀能力低是導致這些問題出現的根本原因,逐字閱讀和有聲閱讀閱讀是低效率閱讀的癥結所在。

真正的閱讀高手可以「一目十行」深刻理解和記憶書中的知識點,並將其運用到生活、學習和工作中。

作者曾經也像大多數人一樣,臨近大學畢業時準備律師資格考試期間,無法像其他同學一樣有充足的時間複習備考,從而自己開發出一套快速閱讀法,最終通過考試並取得高分,之後他便開始密集研究快速閱讀與學習技巧,投身培訓事業。

只要掌握正確的方法,每個人都可以成為一個閱讀高手。

一、為什麼你讀不快呢?

1.逐字閱讀

很多人閱讀的時候習慣逐字逐句的閱讀,生怕漏下一個字就會漏下重要的知識點,其實一本書的精華部分只有20%,其餘的80%都是作為論據論證來填充20%的內容,我們只需要抓住書中20%的精華,就可以算是讀完了,知道了這個道理我們是不是可以提高閱讀速度。

2.出聲讀

很多人在讀書的時候都是在發出聲音的「默讀」,眼睛看到文字後發出文字的「聲音」,「聲音」再通過聽覺中樞傳遞到大腦,這是讀書最大障礙,發聲的讀書反饋到頭腦裡的速度是最慢,而且不容易被記住。

我們有沒有發現,看過一部電影之後,可以繪聲繪色把電影內容講給他人聽,看過一本書之後好像能講出來的內容少之又少,是因為我們採用了不同的輸入方式,看電影是視覺輸入,而有聲讀書是聲音輸入,人類大腦喜歡圖像記憶,眼睛一眼看過去能把眼前所有場景像照片一樣留存在大腦裡,而聲音就做不到。

我們只要把有聲閱讀法去掉,把原來的「念書」變成「看書」,就能加快我們的閱讀速度,而且能提高記憶力和理解力。

二、如何提升閱讀速度

1、手指閱讀法,防走神提高閱讀速度

我們可以藉助輔助工具來改掉我們「聲讀」的習慣,最現成的就是我們的手指和筆,在閱讀的過程中,我們可以手中拿著一支筆,通過筆尖的移動來加快閱讀速度,移動速度快過默念速度,默念沒有機會,眼睛能攝入更多的文字。

手指閱讀過程中筆帶動著視覺,大腦就很難走神,增加了眼、腦、手多感官同時參與閱讀,不僅提高了專注力,還提高了閱讀的理解力和記憶力。

熟練了之後,我們就可以轉換到「Z」字閱讀法,就是一目兩三行或者是一目四行多行的高階,先從一目一行練起,一目一行練的速度夠快的時候才可以去練「 Z」字閱讀法。

2、3—2—1快速閱讀訓練法

選擇一段你沒有閱讀過的文字,設定閱讀時間為3分鐘。

第1遍實行3分鐘的閱讀,3分鐘到以後停止閱讀,標記下來你閱讀的位置,接下來就是用語言複述一下你剛才閱讀到的內容,看看有沒有漏缺的。

第2遍,選擇2分鐘閱讀,這次的閱讀時間比上次縮短了一分鐘,就要求自己在第2遍閱讀的時候要加快速度,我們可以藉助輔助工具筆和手指。

時間還剩下1分鐘的時候,我們就會有一種緊迫感,會加快閱讀的速度,這一遍有可能在理解力上跟不上,不要緊,繼續加快速度,在兩分鐘內閱讀完剛才3分鐘的內容,再把剛才的內容再進行複述一遍,看看有沒有遺漏的。

第3次,設定閱讀時間為1分鐘,在1分鐘內閱讀完剛才同樣的內容,相當於要用剛才三倍的速度來閱讀同樣的內容,這一次可能一個字也沒有看到眼裡,不要緊,先練的就是速度,這個階段也是最難的一個階段,所以我們需要反覆練習,能力也就上去了。

3—2—1閱讀法練習了閱讀的速度,還幫助我們克服「聲讀」習慣。

作為現代職場人必須學會快速閱讀,能幫你解脫每天面對的成堆的文件,快速完成工作。

三、培養理解力,快速梳理文章脈絡

1.帶著目標閱讀,檢索關鍵信息,快速找到閱讀要點

不管是讀文章還是讀書讀過程中,一定先要給自己設定一個目標,「我想從這本書解決一個什麼樣的問題?這個問題背後的邏輯是什麼?如何在生活中使用這個方法?」等問題。

帶著問題去閱讀要比沒有問題去閱讀的效率高很多,曾經有一組調查,組織了兩組人同時閱讀相同的內容,告訴第1組人梳理出文章的脈絡,告訴第2組人要去關注某個主題,完成之後,對這兩組人進行一個閱讀相關內容的一個測試,在大多數人的印象當中,肯定是第1組人的閱讀質量高,而恰恰相反,是第2組人的閱讀質量要高過於第1組人。

因為第2組人的閱讀目的更清晰,這一組人在閱讀的過程中會帶著目的去文章中尋找答案,思考、總結、概括和提煉,精力會更集中,常說壓力就是動力,給你一個稍有難度的問題,增加了一定的壓力,解決問題的能力也隨之增強了。

所以在閱讀的開始之前一定要給自己提出幾個問題,圍著每一個問題去書中尋找答案,一個一個的去解決,當你把這些答案都找出來的時候,這本書也就吃透了。

2、建立視覺卡片

也叫思維導圖,大腦喜歡圖像記憶的,比如我們看過一個片子,我們能夠把片子裡的內容複述出來,給你一段文字,你就很難像那個片子那麼輕鬆的複述出來。

經過前面的快速閱讀之後,就要檢測對文章內容理解的程度,合上書把看過的內容進行一個回顧,畫一下思維導圖。

閱讀後的信息在大腦裡是混亂碎片的,需要通過思維導圖進行一個梳理,大腦喜歡有圖像和規律的,所以通過導圖更容易被記憶。

很多人閱讀完一本書往往就忽略做後期的工作,前面的過程都是被動信息輸入,後面的思維導圖才是主動組織處理信息,這也就是很多人看完一本書記不住的原因。

同時學習一項內容,有的人的學習效率和記憶力非常高,實際上是會學習的人頭腦中會建立一個清晰的思維導圖,只要記住圖中的內容,就能把大部分的內容給串聯記憶起來。

羨慕別人的頭腦好用,殊不知人家已經在頭腦裡中畫出一個的視覺卡片圖,所以他講起話來邏輯條理清晰,如果你閱讀了一篇文章或一本書,也用同樣的方法把它畫出一幅圖視覺圖來,你也可以清晰有條理的把內容說出來。

四、快速閱讀一本書的步驟

1.先讀封面、序言、目錄,快速了解大致內容

閱讀一本書先看一下標題封面,這是在最短時間形成對本書大致印象最佳的一個方式。再瀏覽目錄也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方法,合理的目錄,可以為讀者提供本書的結構和篇幅等許多有用的信息。

2、提出著問題進入5分鐘快速速讀

對書有個大致的了解的基礎上,提出你閱讀目的,你是想從書中解決什麼問題?還是想學會哪種技能?

只是快速的翻,留意每個章節的大標題黑體字,這就像是我們去到一個陌生城市,要拿著地圖先對這個城市進行一個初步了解,快速翻閱也是對這本書有一個大致的了解。

在了解的基礎上,已經知道自己目標問題在書的什麼位置,對重點章節用手指和筆尖滑動進行快速閱讀,這個閱讀的過程中會碰上一些不懂的內容,不懂的內容,也別老在那地方去糾結,先在那個位置做一個標記,有的內容作者會在後面給出更詳細的解釋,你就是按照原有的計劃繼續閱讀。

3、重點內容精讀

在快速閱讀的過程中,你又會發現一些之前提出問題答案重要的內容,再次對重要的內容進行第2遍和第3遍的重複閱讀,達到一個精讀的程度,這部分內容一定多思考,思考的越多理解的就越多,記憶就越深刻。

4、思維導圖梳理書本脈絡

找個本子或者是一張紙橫過來放,把中心思想放在紙面的中間,在中心思想4周建立起主框架,在主框架的基礎上可以建立多層級分支。

用手繪製思維導圖,可以把眼腦手多個感官充分利用起來,提高專注度,現在也有市面上也有很多的思維導圖軟體,根據個人喜好,去繪製一本書的思維導圖。

製作視圖卡片一定要合上書去做,在頭腦中儘量去檢索和回憶看過的內容,把能想到的都羅列在思維導圖上,實在想不起來的時候,再進行二次的閱讀,把內容補充完整,還有遺漏的內容,記不起來可以進行第3遍的閱讀,通過這幾遍的閱讀加上思維導圖,一本書的內容已經清晰有條理被牢牢的記住了。

要想達到高效閱讀,一定要藉助思維導圖工具幫我們提升對文章的理解力、增加邏輯性,而且還加強了的記憶力。

學習高手無非就是比普通的人多掌握了幾項高效能的學習技巧而已,掌握了這些高性能的技巧,你也可以一目十行,1小時讀完1本書,一年輕鬆讀完300本書。

在現代社會裡,閱讀是一項生存基本的技能,不是天生具有的,而是要經過刻意練習才能達成的,《快速閱讀》這本書是你練成閱讀能力的一個導航。

大樹一生讀書持續分享好書,在浮躁的社會中多一份智慧,歡迎關注、點讚、評論。

相關焦點

  • 《高效閱讀的秘密》:閱讀並不難,30分鐘讀完一本書你也可以做到
    /讀/書/並/沒/有/那/麼/難/這兩天讀了一本書,是日本作家齋藤孝的作品——《高效閱讀的秘密》。這本書最大的特點就是通俗易懂。作者開門見山,直抒胸臆,將自己的閱讀經驗毫無保留的分享給大家。作者在前言部分便直截了當地表明全書主旨:"本書旨在制定一個最切合實際的目標,即:讀完1本書。"這的確是一個很實際的問題,我們很多人都無法堅持讀完一本書。
  • 《洋蔥閱讀法》:1天讀完1本書不是夢,怎樣在1張紙上記錄精華?
    書中非常形象地設置了鵡哥、章魚哥、劍士、導航員、機械師、掘金匠人、黃金海盜團七個守關人,對應閱讀的大腦、碎片閱讀、快速閱讀、閱讀筆記、主題閱讀、深度閱讀、閱讀與變現七個板塊,內容全面、系統、有邏輯,對閱讀小白來說信息量非常大,可操作性強。
  • 蘋果閱讀法:1小時解鎖1本書,高效的速讀方法,附工具模板!
    那,如果我告訴你,1小時就能解鎖1本書,你會學習和踐行這個方法嗎?此節,我就為大家帶來這一種能1小時解鎖1本書的方法,"蘋果閱讀法"。四、蘋果閱讀法的工具有哪些?一、為什麼你需要蘋果閱讀法?首先,我們先來分析下,為什麼你不讀書了?原因1:沒時間。
  • 《快速閱讀術》改變你的閱讀觀念
    我需要讀很多書來提升我的工作,但是我讀書太慢了。這本書我看完了,卻說不出書上的內容是什麼。以上的問題,你是否遇到過?現在的人都注重閱讀,卻不知道如何改變閱讀的狀態。尤其是平時閱讀時間少的朋友,如果不能快速閱讀一本書,對讀書的興趣也會減少。
  • 12分鐘讀完「閱讀聖經」《如何閱讀一本書》
    【精讀君曰】微書是精簡版的書籍,它能夠讓你短時間內吸收高濃度的知識,幫您節省閱讀時間。今天推送的是《如何閱讀一本書》的微書。本書21萬字,以每分鐘讀600字計,閱讀此書需350分鐘,即約6小時。精讀君的微書字數約7千字,閱讀耗時12分鐘,可幫您節省340分鐘。
  • 閱讀量少的人閱讀速度更慢?兩個方法幫你提高效率,成為閱讀達人
    閱讀量少的人,之所以閱讀速度慢,是因為沒有掌握高效閱讀的方法,一個字一個字去看,速度自然快不了。看書多的人,之所以能「一目十行」,是因為他們知道除了小說、文學類作品,很多書都是不需要讀完整本書的。拿到一本書,他們能快速判斷出哪些內容要重點閱讀,哪些只需要略讀,哪些不需要讀,所以閱讀速度很快,一個禮拜能輕鬆讀完2-3本書。
  • 好不容易讀完一本書,結果啥都沒記住,4招讓你快速讀完一本書
    今天給大家介紹一本《快速閱讀術》,作者印南敦史曾經也是一位慢讀者,他從讀一頁文字需要5分鐘甚至10分鐘進階成為了一名每年保持閱讀700本書,同時為多個網站撰寫書評的快速閱讀者。作者究竟是如何從一位慢讀者變成了閱讀達人呢?閱讀本書,作者將會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和多年摸索出的實戰經驗為我們指明方向。
  • 《麥肯錫精英高效閱讀法》揭開高效閱讀的秘密
    訓練自己在規定好的時間內快速寫出文章的能力,將能夠保證思維的敏銳度和按時完成文章的進度。第四,按照腦海中浮現的順序寫下筆記的主題光是簡單的羅列筆記,只會顯得雜亂無章,可以在筆記完成後系統梳理書本的整體結構和體系,如此一來,一本書的邏輯結構就清晰的展現在一張A4紙上。
  • 閱讀,只為邂逅那深入骨髓、滋養生命的1%
    這種感覺完全在《快速閱讀術》中,印南敦史都說中了,其實這是一種普遍的存在,這次虔誠而耐心地拜讀此書,也就是想改變自己的這種閱讀現狀。印南敦史是日本作家、書評家,他原來是音樂撰稿人,自從給網絡「生活駭客」雜誌撰寫書評後,通過大量閱讀和實踐,從而掌握了高效閱讀的方法。
  • 在讀完這本書之前,我從未想過閱讀這件事都需要學習
    作者用了個傳神的方式來形容: 閱讀就是跟缺席的老師學習,你必須自己向書籍提問,並自己找答案,因為作者無法直接回答你,至於要問什麼,作者認為你至少必須要問且能夠回答4個基礎的問題,4個問題對應四個層次,下面我來逐一分享。第一層:這本書到底在談些什麼?
  • 《8堂課,手把手教你讀書變現》快速閱讀是實現讀書變現的前提
    你一個月讀幾本書?你讀完一本書需要用多長時間?讀完一本書,合上書,你還能記住多少內容?你認為一小時能讀完一本書嗎?讀書變現,我們首先要解決的就是#快速閱讀#的問題,為什麼?假設同一本書,兩個人寫,第一個人15天寫出初稿,第二個人5天就寫出了初稿,誰的變現能力更強?有人說,幾個小時讀完一本書是騙人的,根本記不住書中要點,那反過來說,用一個月讀完一本書的人就記住書中要點了嗎?
  • 《麥肯錫精英高效閱讀法》:「一分鐘筆記」讓你成為寫作高手
    因此我們需要快速讀完一本書,還要把其中的要點記錄下來,消化成自己的知識。一分鐘做好筆記,不費時不費力就非常適合。時間這麼短,真的能做到嗎?讀完這一章之後,我立刻就用這一章的內容「試了一下水」,發現並不難做到,但是沒有書中作者給出的樣例寫得那麼詳細。通過一段時間的鍛鍊之後,做到這點並不難。
  • 一讀書就瞌睡,讀書不是逐字閱讀,一小時讀一本書是如何做到的?
    我們要早睡2小時來換取早起兩小時,利用早晨讀書才是最高效的讀書。二、我們該如何一小時讀一本書,實現高效閱讀呢?1、確定我們讀這本書的目的我們讀書的目的是為了什麼?我們只有帶著問題去閱讀,閱讀才會有側重點,我們閱讀起來才會有所取捨。一本書最重要的知識只佔20%,而重要知識中的4%才是這本書的真正核心。而我們帶著問題去閱讀就是為了掌握這4%當中的其中一部分,要將其吃透,搞懂;最終運用到實踐當中去。
  • 《麥肯錫精英高效閱讀法》:高效能的閱讀是為了學以致用
    所以,我想和大家分享一本關於如何高效閱讀的書,它就是赤羽雄二的《麥肯錫精英高效閱讀法》。首先,我們需要回答想明白一個問題:怎樣才算是明確的讀書目的?讀書本身並不是目的,我們再也不能懂得很多道理,卻仍然過不好這一生了。
  • 如何深度閱讀一本書?
    學會正確閱讀明確自己讀書的目的,是提升職場技能,還是提高個人能力,解決某個問題。比如想提升溝通能力,那就找出相關書籍,進行主題閱讀。1、在等人或坐車時,收聽相關書籍書評或拆書稿,原文朗讀等。2、每天早起1-2小時,不要刷朋友圈,不要看郵件,簡單洗漱一番,在頭腦還沒有被各種信息塞滿之前,坐在書桌前靜靜的看書。3、剛開始如果看書容易分心,找手指頭幫忙,眼睛跟著手指頭在書上的移動看書,手指頭移動越快,看書速度也會加快。
  • 重生小說現代言情89個閱讀技巧,讓你用2小時學會高效讀書
    相同,有很多方法可以愛上閱讀。今天,我將向您介紹一本「高性能閱讀」書,它使人們愛上閱讀。這本書列出了89種閱讀技巧,從培養興趣的四個方面, 快速閱讀 創建知識系統和資料庫系統,告訴我如何有效閱讀。也許很多人認為:有太多89它一定很高而且很難記住。在打開這本書之前,我也相信。但是看完之後我發現,儘管這本書的技能似乎很多,但, 事實上, 這個故事沒有我想的那麼深。而且很容易理解。
  • 從閱讀小白,到職業讀書人,我用了這三個方法
    「我也想像你一樣,每年閱讀50-100本書,但總是堅持不下來,讀書的效果也不盡如人意,怎麼辦?」大學同學看我1年高效閱讀50+本書,非常羨慕,也想通過閱讀讓自己成長起來,嘗試了很多方法,就是無法堅持下去,她很焦慮。剛開始閱讀的時候,我也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計劃一個禮拜讀3本書,結果1個月也沒讀完一本。
  • 英語閱讀分享:《How To Read A Book》如何閱讀一本書?
    要理解這一點只需要去看看各大網站的評論區:有多少人連作者表達的意思都沒讀懂就貿然開始評論?閱讀文字本身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但要正確理解作者意思並且有所收穫並不容易。達到這一點需要我們對閱讀理解能力進行刻意訓練。怎樣刻意訓練呢?或許你可以讀一讀 How To Read A Book(如何閱讀一本書)。
  • 如何合理運用《如何閱讀一本書》裡的閱讀技巧去閱讀該書?
    本篇文章轉載自「撰心致知」公眾號京東讀書校園版2020年度「閱讀之星
  • 快來看看這七個高效閱讀的習慣
    02不是所有書都要精讀有的書只須知其梗概,有的書只需看有用的部分。只有少數好書才應當通讀,細讀,反覆讀。被動閱讀容易邊讀邊忘,甚至再讀的時候讀到哪兒都忘了,效率自然大打折扣。閱讀一本書首先告訴自己:不是「被動地」接受書中的內容,而是「主動地」去參與閱讀,發出自己的疑問。目的性地選擇想要閱讀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