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太慢,效率太低怎麼辦?快來看看這七個高效閱讀的習慣

2020-12-17 習慣小助理Helen

01先看目錄,掌控全局

當拿到一本書,首先要仔細閱讀封面文案、目錄和序言等非內文的東西。先讀這些,你可以對書籍的框架有大概了解,清楚作者的寫作脈絡,這樣就可以在腦子裡劃分哪些是重點章節,哪些可泛讀,極大提升閱讀效率。如果一本書用2/8法則的方式來讀的話,顯然讀目錄花你2分力,但卻達到了8分的效果

02不是所有書都要精讀

有的書只須知其梗概,有的書只需看有用的部分。只有少數好書才應當通讀,細讀,反覆讀。所以,在開始前你得做出選擇,這關係到你的時間成本。你可以先在目錄裡選幾篇和主題相關或者感興趣的章節來讀,先了解一下這本書是否包含你還想繼續挖掘的內容,是繼續詳細閱讀還是有所取捨,你就會心中有數。

閱讀時,鍛鍊眼球對書本實現Z字形狀掃射,而不是一個字一個字地看。這就是我們常說的一目十行。

03心態建設:化被動為主動

通常來說,主動做事要比被動做事的效率高,讀書更是這樣。被動閱讀容易邊讀邊忘,甚至再讀的時候讀到哪兒都忘了,效率自然大打折扣。閱讀一本書首先告訴自己:不是「被動地」接受書中的內容,而是「主動地」去參與閱讀,發出自己的疑問。目的性地選擇想要閱讀的內容。

04設定時限,堅決執行

假定您設定1小時讀完50頁,那麼就按這個標準來謀篇布局,先別管自己能不能辦到,先去嘗試。注意,你的一切行為都要服務於這個時間標準,哪怕45分鐘時才看了一半,後邊也要在15分鐘內讀完——不破不立,你必須按照這個標準做。否則,很有可能頭重腳輕,前邊看得津津有味,後邊越看越無聊——其實本質上這是一種精力管理的策略。

05一口氣讀完

在《如何閱讀一本書》中,作者強調:頭一次面對一本難讀的書的時候,從頭到尾先讀完一遍,碰到不懂的地方不要停下來查詢或思索。能理解多少算多少。千萬不要中途停止,否則這本書再撿起來的可能性幾乎為零,收穫幾乎為零。

06不高效閱讀,就不開卷

開卷意味著切斷外界一切打擾,在閱讀時保持高度專注,否則效率大打折扣,而且讀了你也很快就忘了。

07在書上做筆記

在必須知曉的部分下邊劃橫線做標記,在空白處寫下自己的想法,重要的內容要抄錄或錄音。在書上做筆記的好處是讓你保持清醒、保持思考,並傾向於用語言表達出來、幫助你記住作者的思想。

相關焦點

  •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
    和它倆同等地位和處境的,還有史蒂芬柯維的《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也是一直沒有捨得下手。這個星期,就把這三大巨頭消化一下!先從《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開始,這本書是大二那時候在圖書館借閱的,讀完後覺得真好看!
  •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讀書筆記2
    非常感謝老師的領讀,為了跟上節奏,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和自我提升,督促自己去學習並理解,是件很幸福的事情。作者在書裡有句話,對我觸動很大:要改變現狀,首先要改變自己。要改變自己,先要改變我們對問題的看法。
  • 閱讀《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的收穫
    在學習七個習慣之前,我們要先認識「思維定式」的存在;在學習人際交往領域的習慣前,我們首先需要了解的概念,就是「情感帳戶」。情感的帳戶也會隨著我們的付出、關心而帳戶餘額充足,隨著傷害、索取而掏空帳戶,會有枯竭,所以我們都要開設在自己心裡的「銀行」。
  • 工作太忙,沒有時間讀書?《麥肯錫精英高效閱讀法》揭開高效閱讀的秘密
    為了能夠在繁忙的工作中保證閱讀時間和效率,他總結了一套獨特的讀書技巧,這套技巧涵蓋了讀書過程中的所有關鍵點。讓我們一起跟隨赤羽雄二的步伐,一起了解如何在忙碌的工作中進行「主動讀書」吧。書本來就擁有具備讓讀者付諸行動的力量,雖然我們很多人都會在閱讀之後寫上讀後心得,卻很少有人寫下「接下來要幹什麼」的內容。這就可以嘗試製作屬於自己的「讀書檔案」,同樣可以適用之前提到的A4紙歸納法。首先寫出閱讀這本書的目的;然後寫下讀書之後的感受;再寫下閱讀完這本書之後可能採取的行動。
  •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養成這七個習慣你就離成功更進一步!
    我們都清楚,想要成功就必須要行動,思想決定行動,行動決定習慣,習慣有時候決定了我們的命運!今天給大家分享一本書——《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作者是史蒂芬·柯維。他主張有識之士應該告別舊習慣。因為我們人的行為總是重複的,卓越不是一個簡單的舉動,而是一種好習慣。
  • 致敬世界讀書日——《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讀後感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去年的4.23-世界讀書日,有幸開始聽餘秋雨老師講的《中國文化必修課》,而今年的4.23-世界讀書日,覺得有必要寫一寫自己曾經讀過的一本書,於是乎就想到了多年前看過的《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這本書,看完後覺得其他的關於成功學的書籍都是一些心靈雞湯,從此再也沒有看過關於成功學的書籍。
  • 《麥肯錫精英高效閱讀法》|五種讀書筆記法 選擇適合姿勢縫知識
    01 構建讀書檔案《麥肯錫精英高效閱讀法》這本書中,作者輸出的一種方式是構建讀書檔案,每本書的讀書檔案都由以下四部分構成:閱讀這本書的目的閱讀後的收穫、感受>閱讀此書後,會採取哪些行動:儘量具體,例如讀完這本《麥肯錫經營高效閱讀法》,買書之前會考慮下當天會不會閱讀,或者建立自己的讀書檔案3個月後會做什麼,有什麼樣的改變:這本書是否真正影響到了自己的生活這四個部分可以隨時添加,把每本書的讀書檔案放在一起整理,定期回顧檔案的內容,讓知識不斷翻新,記憶也會更加深刻
  •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讀書筆記+與生活工作相結合的感想
    本月拜讀史蒂芬·柯維先生《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一書。史蒂芬·柯維先生分別從 重新探索自我、個人領域的成功、公眾領域的成功、自我提升和完善四部分逐步分享七個習慣,令我受益匪淺。史蒂芬·柯維先生曾言:「人生就是一個螺旋槳式的上升過程,我們只有不斷的學習、實踐、堅持養成能讓我們終身受益的習慣,我們才能穩步的向上而生,我們才能夠在各種問題和困境中,破繭而出。」對這七個習慣,談談自我的理解。
  • 《快速閱讀》構建高效閱讀,只需要1個小時,1年輕鬆讀完100本書
    很多人是不是也常常遇到過工作中需要閱讀大量的文字,可是苦於閱讀速度太慢,工作效率太低。職場人事抱怨工作太忙,想充電進階,卻一個月看不完一本書,莘莘學子抱怨備考的科目太多,辛辛苦苦讀完一本書只記得隻言片語。為什麼閱讀速度慢?是什麼原因閱讀之後什麼也記不住?
  • 畫9張視覺筆記,深度解讀《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
    上周我盡然完成了被我打入冷宮2年之久的《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曾經我幾拿幾放,可這次我盡然迫不及待的讀完 ,並擁有了自己的心得,忍不住跟大家分享下我的讀書筆記。先來看下我讀完目錄、序、內容簡介後我的感悟,也是我對這本書的最初的印象《高效能人士的7個習慣的內容》本書七個習慣就是提高效能的習慣,七個習慣符合成長規律,提供了開發個人和人際效能的漸進、連續和高度整合的方法,是一個由內而外依次實現的過程。
  • 探索更高效的信息獲取方式!《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PPT讀書筆記
    我們都知道打遊戲要看攻略、打球要看教程,但是到了閱讀這件事情上,卻很少人有意識地了解過閱讀方法論。 今天我們要分享的就是《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超實用讀書筆記法》,看看同處東亞儒家文化圈的日本人如何看待閱讀以及做筆記這件事,希望各位可以有所收穫。
  • 忙碌不等於卓越,7個習慣改變一生-《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
    史蒂芬·柯維博士曾經對世界上很多頂尖成功人士的工作和行為習慣進行了仔細的分析和研究,成功的總結出了「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這七個習慣才是能將人變得卓越的重要所在。他也因此被美國《時代周刊》評為「人類潛能導師」。第一,積極主動的個人願景。
  •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經典必讀)
    美國著名管理學大師史蒂芬·柯維(Stephen Richards Covey)的《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
  • 「視覺筆記」如何把讀書筆記變成財富
    這本書對你有什麼影響?他的優點又在哪裡?這時很多同學會吱吱嗚答不上來。另外關於讀書的疑問:01畫筆記費時間,為什麼還要畫?02讀書如何才算是高效,讀的快,讀的多?讀的深,誰重要03我們讀書到底在讀什麼,真正有價值的是什麼?04一本書的重點在哪裡,如何篩選?
  • 劉潤:高效能出差人士的七個習慣
    只要睡眠時間充分(一天保證6-8小時),這個工種累不累,關鍵要看你是不是會出差,是不是一個高效能出差的出差人士。那怎樣才叫善於出差?今天第一期的「潤米優選」,我要推薦一款我親測好用的途加站立式登機箱,並分享我出差的七個習慣,或者說一些小小的經驗。為什麼今天我推薦的是一款20吋的登機箱,而不是28吋的大箱子?因為「登機箱」可以免除託運帶來的一切麻煩。
  • 《快速閱讀術》第二章 為什麼沒有閱讀時間 讀書筆記
    「我喜歡讀書,可是我沒有時間呀~」作者印南敦史對讀書困惑的描寫處處戳中我的小小心靈 - 他太懂我了~並且,這是大多數人的寫照 - 想讀書,卻讀得慢,沒時間。可是,對於這兩點,是有破解方法的。這也是讓我非常驚喜,我怎麼沒想到~方法就是,要想形成多讀規律,有三個注意事項:1. 每天同一時間讀書,讓大腦產生習慣千萬不要小瞧大腦的生物鐘,大腦比我們知道的知道得更多。我們看,現在的很多讀書營活動健身房打卡,都是21天的周期,為什麼呢~因為21天會形成人的習慣,給大腦打上烙印,過了這21天,我們到了時間不閱讀不健身,大腦都會不高興呢。
  • 讀《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出發淺談工程造價
    最近讀了《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這本書,雖沒有網絡上推薦說的一樣驚豔,但是其中的一些觀點還是讓我受益匪淺的。《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這本書,相對於時間管理,它更傾向於教給我們為人處世的方法與道理。七個習慣,簡單總結一下七個習慣:1.積極主動,2.以終為始,3.要事第一,4.雙贏思維,5.知己解彼,6.綜合綜效,7.不斷更新。先說說積極主動,這個習慣與《刻意練習》一書中的觀點類似,核心觀點就是積極主動去學習做任何一件處在你能力邊緣的事,包括工作,人際關係,自我提升等幾個方面,努力提升自己各方面的影響力。
  • 好的習慣,成就好的人生!這七個成功者的好習慣,請逼自己養成
    好的習慣,成就好的人生!以下這七個成功者的好習慣,請逼自己養成;真正的成功者,往往也逼自己養成了七個好習慣,看看你養成了幾個?好習慣一、積極的思維事物本身並不會影響一個人,更不會決定一個人,一切都是由人自己決定的,尤其是人的思維。
  •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助你事半功倍
    很早之前我看過一本書叫做《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這本書霸佔了美國暢銷書排行榜七年的榜首,並且作為一本美國人所寫的書居然受到了俄羅斯總統普京的推薦。書中的內容我早已忘記,不過盡信書不如無書,所以這篇文章並不是一本書籍介紹,而是結合我自己的工作經驗,和我的讀者朋友們一起回顧書中提到的七個幫助我們提高效能的習慣。
  • 五分鐘初探《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
    對於有志於追求更豐盛人生的人來說,《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就是一本Bible,一本指南針。只要遵循本書的規則,持之以恆地去實踐並養成習慣,人生絕對會變得與眾不同。這本書出版於1989年,至今已經31年了,但是書中提出的概念和方法至今仍然不過時,按史蒂芬柯維先生的說法,因為他提出的是原則,是從人性出發的,而人性沒有變化,所以七個習慣仍然富有強大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