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老城區,總會出現很多不同的聲音。有人說如今的老城區就像位老者一般偏於一隅,默默注視著新生城市的活力四射卻難以融入其中。
只有真正生活在老城區的人才知道,這個充滿人情味和市井氣息的歷史城區,是這座城市的根脈與靈魂,缺其不可。
而老城區正在時間的推移下悄然無息的改變著...
1.
別找了,老城區沒了
縱橫交錯的老街裡,一排破舊的老房子讓人思緒萬千。多少人曾在這裡成長,許多外牆的塗料已經脫落,窗沿也已鏽跡斑斑,只留下滿牆斑駁。
最近這幾年,樂山老城區早已沒有了舊時的風貌,然而老城的輪廓卻不會因此而磨滅,一些地標性建築還依稀可見舊時的英姿。
樂山明清古城牆就是其中一處,為內城牆圍合,外城牆半圍合布局,是全國罕見的歷史文化名城風貌特色。
(樂山老城牆)
更值得一提的是,老城區油榨街南面一側的城牆經歷了整整五百年的歲月洗禮,至今仍然完好無損!
(油榨街外面城牆圖)
沒有人知道未來的老城區將變成什麼模樣,趁著剩下的記憶還在心中蕩漾,走,再逛一次老城區,去看看那承載著我們無數記憶的地方。
2.
走,再逛一次老城區
當清晨的第一縷陽光照進老城區,許多人就已經早早的在陽光廣場這家麵館——劉七嬢刀削麵,解決了今日的早餐。
想當初上學的時候便就是他們的常客,以至於現在工作了,對於她家麵條的喜愛也分毫不減。
吃過早飯後,老城區的慢生活才算剛剛開始..先去看看那散發著文化底蘊的老霄頂,跟著青石板一路往上走,感受每一層的古老,不緊不忙,享受著片刻的慢時光。
再到那條最有生活氣息的街道——鶩嫣街。嘗嘗那油茶和甜水麵便在這不算長的道路上去找尋屬於樂山人的那股煙火氣。
這裡有著樂山最大、時間最久的花鳥市場,來來往往的大都是衣著樸素的中年人。
時不時見兩小孩趁老闆不注意悄悄用手摸魚,轉過頭來時趕緊把手縮回來,在這裡孩子的快樂好像來得特別容易。
在老城區,早上的時間總是要快的多,平時總是要糾結幾下的自己,瞬間在縣街的那一條連鍋湯處找到了方向。
幾個人圍著一個裝滿各種各樣肉菜的小鍋,挑揀自己喜愛的食物到碗中,在寒冷的冬日,如此別提多自在了~
如果說拿一個時間段來形容老城區人,那「下午」是最為恰當了——慵懶閒適。不緊不慢走在老城區的道路上,這裡瞧瞧那裡看看。
去看看依然佇立江邊,沿著河江遙望著大佛的育賢門、鐵牛門、觀佛樓,有著僅存的老城牆和原住民的順城街、皇華臺,帶給這座城市僅存的味道。
走到金橋商場再停留一下看看近期的打折商品,若是兒時那可是百般的不情願,心心念念向大人要著剛剛在別處看到的小零食
現在卻是這裡什麼時候搞活動都知道的一清二楚。
3.
老城區不說再見
天色晚了下來,入夜的老城區開始熱鬧起來。暖黃色的燈光,逐一亮起的招牌,照亮著老城區的街道。
從樂山各大角落下班回家的年輕人們,提著大袋小袋的,準備回家做飯。或是隨意走進一間自己喜歡的店,讓空虛的胃得到慰藉。
或是不停下匆忙的腳步,繼續為生活奔波..
老城區的改變一直在繼續,但住在這裡的人卻從不慌張。
時常領著孩子來看一下自己工作生活的地方,就是不知當孩子們長大時,老城區是否依然還是舊時模樣。
順著自行車車沿,從孩童到白了頭,老城區,有我逝去的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