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眼的繁殖方法與栽培技術

2020-12-21 張啟航講故事

一、植物特徵及品種

龍眼(無患子科龍眼屬),別名桂圓、桂圓肉。常綠喬木,高通常10餘米,有的高達40m、直徑達1m、具有板根的大喬木:小枝粗壯,被微柔毛,散生蒼白色皮孔。花期春夏間(3- 4月),果期夏季(7-9月)。

二、 生物學特性

(一)生態習性

龍眼對生產環境比較挑剔,世界上能種植龍眼的地方有限,一般在中熱帶、氣候偏溫和,無嚴重霜凍的地區栽培龍眼為合適。龍眼喜歡溫暖,耐寒冷。在年平均溫度為20-22的地區,栽培龍眼較為適宜。最適宜的年降水總量為100-1600mm;龍眼樹為喜光樹種,陽光充足有利於枝梢生長壯旺:對土壤適應性強,能在乾旱、貧瘠土壤上紮根生長:前芽力強,酸鹼度在5.5-6.5 的酸性土壤,都適合龍眼樹的生長:土壤含水量要求在13%以上。

(二)生長發育特性

龍眼樹吸收根的生長發育在一年之中有3 個活動期:第一一個活動期在3月下旬至4月下旬,此活動期根系的生長量較少第二個活動期在5月中旬至6月中旬,也是一年中根系的生長高峰:第三個活動期在9月中旬至10月中旬,根系的生長次於第二個活動期。

龍眼樹與其他亞熱帶常綠果樹一樣,周年均有新梢生長,一般全年抽梢3-5次,其中1次春梢,1-3次夏梢和1次秋梢,抽冬梢的情況較少。新梢通常從充實的枝梢頂芽抽出,也可人工短截後枝條的腋芽或不定芽抽出。夏梢的腋芽萌芽率和成枝力均強,也有的當年抽生2次新梢。

一般新梢從抽出展葉至老熟需1個月左右的時間。抽梢時間的早晚、次數及數量,隨樹體的營養水平、樹齡、結果量、品種、管理水平及環境條件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龍眼屬於當年花芽分化,當年開花結果的類型。龍眼的花芽分化一般在2月上旬開始,4月上旬花芽基本形成。龍眼有3種花,雄花較早分化,雄花退化,兩性花與雄花相近。整個花芽分化過程需2個月左右。

三、栽培技術

(一)選地與整地

應選避風防霜、排水良好、土層深厚、質地疏鬆肥沃而又有匯水條件的坡地為好。瘠薄的黏土地或排水差的低洼地不宜做苗圈。當選地有困難時,可進行人工改土,深耕深翻,摻沙改黏,增施有機肥,增摻優質客土,深挖排水溝,並起高畦作苗床,以防水澇。苗圃地應先施足底肥,可結合深翻每畝分層施草皮土或火燒土。 結合耙地每畝施廄肥2000-3000kg苗床畦高一般為20cm左右,寬1m,要求畦地平整、肥細。各畦間的距離為30-40cm,以利操作管理。為便於出菌,起畦後要覆足底水,並結合土壤進行消毒,每畝可施用「呋喃丹」4-5kg以防治蠐蜻等地下害蟲。

(二)繁殖方法

1.實生苗

選避風防霜、排灌水良好、土層深厚、質地疏鬆肥沃的山坡地作育苗基地。耕翻20- 33om深,施草皮土5 0再犁把施廄肥2 02 50kg,,然後築畦,畦高20-25cm.寬1m,畦溝深33- 40cm。龍眼苗圃與移植圃的比例宜1:6或1:7。

龍眼種子須隨採隨播種。取出的種子,馬上以1: (2-3) 的比例混入沙中堆積發芽,發芽溫度以25個最宜,細沙含水量約5%。當胚芽伸長0.5-1em時,即可在苗床播種。可以撒播,粒距8cmx10cm,每畝播種量115-250kg.播種後蓋2500~3000kg燒土或沙,上面蓋稻草,再引水灌溉,溼後即排。出苗後須加強管理,如淋水、去稻草、施肥,保證幼苗健壯生長。在春季梅雨時移植。移植時整好地,施好肥,株距20cm,行距30-33cm,每畝種7 00-8 00株。移後及時管理。

2. 嫁接繁殖

用定植後5-6年的實生苗做砧木,用嵌接法進行嫁接。接穗選2年生強壯枝條,粗lem, 長4-12cm者也可用靠接法,時間以3- 4月最佳,也可用舌接法和芽片貼接法進行嫁接繁殖。

3.高血壓防治

方法是在15年生以上的健壯植株上,選擇3-4年生,莖粗3cm,有2-3個分支的枝條。在離分枝10- 20cm處進行環生,寬40-50cm, 刮除皮層,待10-20天出現瘤狀物時就可包束草泥,掛缽填土或以塑料薄膜包紮填充物做髮根基質。

4.扦插

取當年生的龍眼嫩枝,剪成15- 17cm的枝段,插入27-29米的溫床,平時遮光淋水。扦插之前,選中的枝條底部先進行環生,經1-2天後,塗以稻草灰100份、紅泥10份、食鹽0. 18份的混合塗料300g,再行包紮。待2個半月後,再切離母枝扦插。

四、採收加工

(一)採收

農戶的果實以充分成熟採收為宜,一般採收期因地區、用途。品種及氣候而異,大約在8月中旬至9月底可陸續採收。採收時當果實的主色從青綠色轉為褐色,果殼由厚面粗糙轉為薄面平滑,果肉由生硬變為柔軟而富有彈性,果核變為主色用,果肉生青味消失,出現濃甜即已成熟,應及時採收以免過熟落果。

制罐頭的宜在人工成熟採收,制幹,制醬的可使成熟採收,自豐季節應及時搶收,遠途運輸宜人九成熟採收。

採果時用竹製梯子及採果簍,在果的基部3-6cm處折斷,不要折太長,以免把隱芽折掉,折斷處的傷口要保持整齊,防止枝條撕裂而影響抽芽。採果應在早晚或在早晚為宜,採下的果應小心輕放於籤器中,不可放於日光暴曬,雨天一般不採果。

(二)加工

鮮果包裝前先經挑選,切除壞果。並摘掉果穗上的葉子及過長的穗梗,使果穗整齊。包裝容器多用竹皮,打底墊葉片, 以免機械損傷。裝簍時果穗的先端朝外,右梗向內,果的中間留有空隙,以便使空氣流通,避免果實發熱抑制。

相關焦點

  • 紫藤花種植方法_藤蘿栽培技術_朱藤繁殖方式
    以土層深厚,排水良好,向陽避風的地方栽培最適宜。主根深,側根淺,不耐移栽。生長較快,壽命很長。纏繞能力強,它對其它植物有絞殺作用。  紫藤的適應能力強,耐熱、耐寒,在中國從南到北都有栽培。所以在廣東,一年四季的溫度都能適應紫藤。越冬時應置於0℃左右低溫處,保持盆土微溼,使植株充分休眠。
  • 狸藻繁殖及病蟲害防治栽培技術
    狸藻繁殖及病蟲害防治栽培技術 李春華 李柯澄狸藻又稱水芆、膀胱囊,狸藻科狸藻屬植物,為食肉植物中陣容最大族群,它們有漂浮於水面、匍匐地表、陸生於樹上等 3 種生長形態,是具活性囊狀捕蟲結構的小型食蟲植物。狸藻品種眾多,形態各異,大多數都有漫長的花期,會開出成片可愛的小花。花朵幾乎涵蓋了所有的顏色,是所有食蟲植物花中的皇冠。
  • 甘肅定西芍藥的繁殖栽培管理技術
    甘肅定西芍藥的繁殖栽培管理技術康耀祖芍藥作為我國傳統名花之一,具有幸福吉祥、家庭和睦美滿的象徵,也是非常優秀的觀賞植物,其花色的豔麗程度可與牡丹相媲美。但實際上芍藥花與牡丹花在生長特徵以及管理方法上有非常大的區別,芍藥實際上是草本花卉,而牡丹是木本花卉,並且每年需要修剪枝條。牡丹花的種植和護理較為繁瑣,芍藥並沒有此類工序,牡丹花開花之後芍藥才會綻放。芍藥的適應性非常強,分布領域也非常廣泛,主要分布在淮河流域以及黃河兩岸華北地區。
  • 櫻花的形態特徵繁殖及病蟲害防治栽培技術
    櫻花的形態特徵繁殖及病蟲害防治栽培技術楊勝毅櫻花因其符合大眾的審美和「嬌羞的形態」而深受大眾的喜愛。每年3月,櫻花盛開,花團錦簇,枝條細嫩,色彩豔麗,非常適合觀賞。然而,櫻花對水分、土壤、日照等要求極高,如何更好地繁殖栽培櫻花成為很多種植園管理者面臨的問題。本文主要講述櫻花的形態特徵、繁殖方式、栽培技術和病蟲害防治,希望能提高櫻花的成活率。
  • 盆栽竹葉蘭繁殖及病蟲害防治栽培技術
    盆栽竹葉蘭繁殖及病蟲害防治栽培技術竹葉蘭 ,為蘭科竹葉蘭屬草本。又名禾葉蘭、葦草蘭等,是雲南傣族人民的常用解毒良藥,具有清熱解毒,消炎利尿,祛風活絡的功能。竹葉蘭因植株清新雅致,花朵秀麗,花期長且適應性強等特徵,可用於公園、庭院和別墅小區等栽培觀賞,亦可作為盆栽,置於案頭和陽臺等,極具觀賞價值。植株高40~80釐米,有時可達1米以上;地下根狀莖常在連接莖基部處呈卵球形膨大,貌似假鱗莖,直徑1~2釐米,具較多的纖維根。莖直立,常數個叢生或成片生長,圓柱形,細竹稈狀,通常為葉鞘所包,具多枚葉。
  • 四川大涼山龍眼,逐步崛起的龍之眼,龍眼-風頭-豹尾?
    (一).四川大涼山龍眼龍眼栽培龍眼原產中國,是中國南部的特產名果。它是長壽果樹,結果期長達100年以上,經濟效益高;對紅壤丘陵山地適應性強,栽培管理容易;果實營養豐富,甜味特濃,鮮乾果與糖水龍眼暢銷國內外。
  • 豬籠草的栽培技術與管理方法 豬籠草繁殖方法詳解
    繁殖與栽培:更詳盡的種植書面資料我們會隨種子發送,常用扦插和壓條繁殖。扦插繁殖:在5~6月進行。壓條繁殖:在生長期於葉腋的下部割傷,用苔蘚包紮,待生根後剪取盆栽。播種繁殖:在原產地通過人工授粉,提高豬籠草的結實率。採種後立即播種,盆內基質用水苔,種子播在水苔上,經常澆水,保持較高的空氣溼度,盆口用塑料薄膜遮蓋。發芽適溫為27~30℃,播後30~40天發芽。盆栽豬籠草常用12~15釐米吊盆,必須在高溫高溼條件下才能正常生長發育,生長期需經常噴水。
  • 旱金蓮繁殖及病蟲害防治栽培技術
    旱金蓮繁殖及病蟲害防治栽培技術果紅梅旱金蓮別名金蓮花、金錢蓮、金梅草等,是十字花目旱金蓮科旱金蓮屬植物。繁 殖旱金蓮採用播種和嫩枝扦法繁殖,常用播種繁殖。扦插以春季室溫 13℃~ 16℃時進行,也可以 4 ~ 6 月在室外進行。剪取長 10cm、有 3 ~ 4 片葉的嫩莖蔓作插穗,去除下部葉片,留頂端葉片,插入沙中,保持溼潤,10 天開始髮根,20 天后便可上盆。
  • 蝦脊蘭繁殖與栽培 | 技術
    ▲棒距蝦脊蘭繁殖蝦脊蘭常規繁殖多採用分株法繁殖。如果需大量繁殖種苗或做育種工作,進行種或屬間雜交,則必須採用無菌播種法繁殖。分株繁殖  分株繁殖比較容易,一般栽培者均可採用。南方地區多在秋末落葉後或早春新芽萌發前進行,北方地區盆栽一般每隔2年進行1次,換盆分株宜於4〜5月份進行。選當年生具健壯的塊莖,清除根部土壤及枯枝敗葉,從假鱗莖相互連接的根莖部分剪開。常綠種每叢2苗左右。落葉種1〜2個假鱗莖1叢。分株時一定要注意保護好假鱗莖側面的新芽,使其不受傷。
  • 金盞菊繁殖及病蟲害防治栽培技術
    金盞菊繁殖及病蟲害防治栽培技術陳少萍金盞菊為菊科金盞菊屬二年草本花卉,全株被白色茸毛,單葉互生,橢圓形或橢圓狀倒卵形,全緣,基生葉有柄,上部葉基抱莖。頭狀花序單生莖頂。花色有黃、橙、橙紅、白等色,也有重瓣、捲瓣和綠心、黑心、深紫色花心等栽培品種。花期 4 ~ 9 月,果期6 ~ 10 月。
  • 爪唇蘭屬植物繁殖及病蟲害防治栽培技術
    爪唇蘭屬植物繁殖及病蟲害防治栽培技術 李春華 李柯澄爪唇蘭又稱貢戈蘭、飛雁蘭、飛鳳蘭,花的形狀像一隻遊弋的天鵝或飛翔的昆蟲,又以其唇瓣尤似鷹爪而得名。分株繁殖爪唇蘭屬叢生性蘭類,在我國熱帶和亞熱帶部分地區,一年四季均可進行分株繁殖。但地處溫帶地區,冬季最低溫度及乾燥,最好避開冬季分株繁殖。分株的植株必須生長健壯、無病,生長已達2~3年,具有一定的株數,以 3 個假鱗莖連體 1 叢為宜。分株前,先讓母株處於較強光照中,以保證分株繁殖後植株正常的生長。
  • 虎刺梅種植方法_鐵海棠栽培技術_麒麟花繁殖方式
    仙人掌名稱:虎刺梅  別名:鐵海棠、麒麟刺、麒麟花  科屬:大戟科,大戟屬   虎刺梅,大戟科,大戟屬 ,栽培容易,開花期長,紅色苞片,鮮豔奪目。廣泛栽培於舊大陸熱帶和溫帶;我國南北方均有栽培。  栽培技術  扦插繁殖  扦插基質:就是用來扦插的營養土或河砂、泥碳土等材料。家庭扦插限於條件很難弄到理想的扦插基質。  建議使用已經配製好並且消過毒的扦插基質;用中粗河砂也行,但在使用前要用清水衝洗幾次。海砂及鹽鹼地區的河砂不要使用,它們不適合花卉植物的生長。
  • 盆栽牡丹繁殖方法與養護管理技術要點
    它生長緩慢,株型小,是我國特有的木本名貴花卉,有數千年的自然生長和兩千多年的人工栽培歷史。牡丹花被擁戴為花中之王,有關文化和繪畫作品很豐富。牡丹素有"國色天香"、「富貴之花」、"花中之王"的美稱。那麼牡丹如何盆栽呢?下面大家就隨小編一起來看看,盆栽牡丹的繁殖方法與養護管理技術要點吧!
  • 蝸牛蘭屬植物繁殖及病蟲害防治栽培技術
    蝸牛蘭屬植物繁殖及病蟲害防治栽培技術李春華 李柯澄蝸牛蘭是蘭科文心蘭亞族蝸牛蘭屬植物,為熱帶樹上附生的中小型蘭花植物之一。全屬僅 8 個原生種和 3個變種,與文心蘭屬、齒舌蘭和堇花蘭屬 ( 密爾頓蘭屬 ) 有近緣關係。
  • 瓜蔞栽培技術
    全國大部分地區有栽培。栽培技術1.品種和種類栝樓為異花授粉植物,經長期栽培,已形成了多種多樣的品種類型,現生產上以仁栝樓較好。此外,同屬幾種植物的果實也作瓜蔞使用。如雙邊栝樓、川貴栝樓、南方栝樓、長萼栝樓等。日本栝樓的根亦作天花粉用。
  • 花菸草繁殖及病蟲害防治栽培技術
    花菸草繁殖及病蟲害防治栽培技術生態習性花菸草喜肥沃、深厚、排水性良好的土壤。喜溫暖、向陽的環境,耐旱, 不耐寒, 較耐熱, 生長適溫10℃~ 25℃,發芽適溫18℃~ 25℃。低於10℃以下植株易發生凍害。花菸草喜光,整個生長期需要充足陽光,光照不足常會導致葉片柔軟、花蕾減少、花朵變小、花色變淡。
  • 番石榴的種植方法以及栽培技術
    為了滿足市場的需求,在中國華南各地均有栽培。1.形態特徵喬木,高達13米,樹皮比較光滑,呈灰色,嫩枝有稜,被毛,葉片呈長圓形至橢圓形,長6到12釐米,寬在3.5到6釐米。果實呈球形、卵圓形或是梨形,長在3到8釐米,果肉白色及黃色,肉質為淡紅色,種子多數。2.生長習性生長在荒地或是低丘陵上,比較適宜熱帶氣候,害怕霜凍,一般溫度在-1攝氏度到-2攝氏度時,幼樹就會被凍死。
  • 盆景佛肚樹栽培與養護技術
    盆景佛肚樹栽培與養護技術1.形態特徵佛肚樹(圖4-15)為多年生肉質灌木植物。3.栽培養護佛肚樹生長期保持盆土稍乾燥,生長期每半月施肥1次, 冬季停止施肥,2年換盆1次。澆水的原則是「見幹見溼,幹要幹透,.芣幹不澆,澆則澆透」。4.繁殖方法佛肚樹主要採用播種和扦插的方法進行繁殖。
  • 盆栽米仔蘭繁殖方式栽培技術
    盆栽米仔蘭繁殖方式栽培技術越來越多新奇的花卉正進入大眾的視野,點綴了愛花人的陽臺或是庭院,可以說是「亂花漸欲迷人眼」。而有一款土生土長,國內就有野生分布的花卉,雖然外觀並不以美豔著稱,但芬芳撲鼻,清新素雅,同樣適合妝點自己的花園。這裡要介紹的就是米仔蘭。
  • 盆栽爬藤薔薇花繁殖方法與養護管理技術要點
    下面小編就帶大家一起來看看薔薇花繁殖方法與養護管理技術要點吧!一、繁殖方法①扦插法:爬藤薔薇花長勢較好可進行繁殖工作,通常常見的是採用扦插法,首先選取較為粗壯的枝條,然後剪除2~3個分枝,保留每隔分枝上的芽端部分,然後分別插入營養土中澆足水分,擺在背風向陽的環境下,大概1個月可重新發芽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