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微講堂,有深度的天文學:遙遠的海王星!

2020-12-21 熙巖知識百科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海王星是太陽系八顆恆星之中距離太陽最遙遠的一顆行星(約為44.96億公裡),同時也是太陽系中擁有最強風暴的行星,海王星的得名源於其表面的深藍色,這會讓人想起羅馬神話中的海神——尼普頓(Neptune),海王星是太陽系中最黑暗、最寒冷、風暴最大的星球之一,所以它也是最不歡迎人類的行星。

它的大氣層主要由氫、氦和甲烷氣體組成的,它們以每小時2000公裡的速度在海王星表面快速移動,由於海王星距離太陽很遠,所以在地球上接收到的太陽光強度要比海王星上高出900倍,所以在海王星上即便是中午也會顯得像黃昏一樣。

海王星的大小與天王星較為相似,它的直徑為49532公裡,但是密度卻要比天王星大,達到每立方釐米1.66克,其質量相當於17個地球的質量之和,由於其質量相對較大,所以使這顆行星成為太陽系中地表引力第二大的行星。海王星的表面與天王星類似,同樣是分為三層:上層是由各種氣體所組成的大氣層,中層是由水、氨和甲烷冰所組成的地幔層,下層是又鎳和鐵所組成的巖石核心。

上層的大氣層溫度平均為-214.15攝氏度,但其內部巖石核心的溫度則超過6726.85攝氏度。海王星和其他所有的氣態巨行星一樣也有一個環狀系統,就像天王星一樣,海王星的環狀系統也是由宇宙塵埃構成的。

再來讓我們看看海王星的運行軌道,海王星實際上是太陽系所有行星之中擁有最圓運行軌道之一的星球,其平均軌道半徑為45億公裡。在近日點,海王星距離太陽約為44.6億公裡,而在遠日點,海王星距離太陽約為45.4億公裡。海王星的自轉時長為16小時6分鐘,是太陽系中自轉速度第三快的行星,不過,海王星的公轉速度卻達到164個地球年,這意味著如果在海王星之上,每年將有近9萬天的時長。同時,海王星有一個約為28.3度的軸向傾斜,因此海王星也會像地球一樣,有著相似的季節更替出現。

現在讓我們來看看海王星的衛星,海王星一共有14顆已知的衛星,而在這14顆衛星之中,僅僅只有一顆大衛星,這顆大衛星被科學家稱為海衛一(Triton),其直徑達到2707公裡,是太陽系中第七大的衛星,不僅如此,海衛一還是太陽系中唯一一顆逆向運行的衛星,這意味著它的軌道與海王星的自轉方向剛好相反,海衛一的表面主要由冰凍的氮氣和巖石構成,相比於海王星表面-214.15攝氏度而言,海衛一表面的溫度達到了-239.15攝氏度,因此它也被認為是太陽系中已知的最冷天體。

海王星是太陽系中唯一沒有被人類用肉眼或望遠鏡發現的行星,相反,它是被預言到的。而預言它的人正是法國的天文學家奧本·勒維耶,他確定了這顆神秘行星的位置,並把他的發現分享給了德國天文學家約翰·格弗裡恩·伽勒,後來約翰·格弗裡恩·伽勒也發現了這顆行星,並且其位置與奧本·勒維耶預測的位置相差不到一度,然而就在同一個月,英國天文學家約翰·柯西·亞當斯(John Couch Adams)也計算出了這顆神秘行星在太陽系中的位置,由于勒維耶首先預言了海王星,亞當斯和伽勒又分別獨立地發現了海王星,所以關於到底是誰首先發現這顆行星一直存在爭議。

時至今日,人類唯一一次飛越海王星的太空探測器是1989年的旅行者2號,這顆行星對於我們來說可能還是一顆相對陌生的星球,除非我們能夠在不久的將來再次通過太空探測器來對海王星進行更為細緻的觀測,對於人類來講這絕對是一個偉大的任務,其中肯定有很多關於它的秘密會被揭開,你說呢?歡迎評論區留言討論!

相關焦點

  • 新研究稱,海王星以外發現139個新天體
    一項新的研究報告稱,天文學家在海王星軌道以外黑暗而寒冷的深度發現了139個「小行星」,即既不是官方行星也不是彗星的環繞太陽的小天體。研究人員說,新添加的物質佔當前跨海王星天體(TNO)計數的近5%,約為3000。
  • 遙遠的星球|海王星:夢幻的藍色綿延
    一、那裡極其寒冷海王星與太陽的平均距離為44.96億千米,是地球到太陽距離的30倍(即30個天文單位)。海王星距離太陽遙遠,是太陽系最冷的地區之一,它接收到太陽的光和熱不到地球的1/5。海王星的直徑是49 500千米,體積相當於57個地球,質量是木星的1/18、是地球的17 倍多,所以,海王星的質量比典型的類木行星小,但比地球要大很多,屬於中等大小的行星。不僅如此,其密度、成分、內部結構也與類木行星有顯著差別。
  • 海王星的發現:一次英法科學家的競賽,一次數學預測中的最高巔峰
    在天文學的發展之初,人們對遙遠星際中的新天體就有著莫名的憧憬和嚮往,早在19世紀中葉,許多科學家就對地球周圍的各大星體就有了初步的探索。而海王星的發現,在數學歷史上賦予了不同尋常的意義,它的發現可以說是數學預測史上的一次巔峰成就,因為海王星是一顆並沒有經過任何天文觀察而被預測到的行星。
  • 海王星是誰發現的你知道嗎?
    在172年前,1846年9月23日 (農曆八月初四),伽勒第一次觀察到海王星。1846年9月23日,德國柏林天文臺的伽勒在摩羯座8星之東約5°,即離預言的未知行星位置偏離不到1°的地方,發現了一顆星圖上沒有的八等星。
  • 海王星的天空是什麼顏色?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所有大氣層的顏色,毫無疑問是藍色的。海王星有氨氣(形成)的白雲層,但是大多數的它們深藏於蔚藍的大氣(雲)層;(蔚藍)不僅僅是由於瑞利散射,也是由於甲烷對紅光的吸收。 海王星(Neptune)(2015)雲端之上,天空將是暗藍的(大氣層在那海拔高度上相當稀薄並且行星處於暗弱光照射的狀態。)
  • 為什麼天王星比海王星更冷,儘管海王星離太陽更遠?
    為什麼天王星比海王星更冷行星可以被歸類為地球或氣態巨行星。類地行星是我們太陽系的前四顆行星,它們有一個堅實的巖石核心,而最後四顆行星是氣態巨行星,它們之所以這樣被命名,是因為它們完全由氣體組成。它們是如此巨大,以至於憑藉其巨大的引力,甚至可以拉動像氫和氦這樣輕的氣體。
  • 哈勃望遠鏡確定了奇異的系外行星與遙遠的軌道
    這個遙遠的世界與它的宿主恆星相距甚遠,這些恆星的燦爛光芒在這裡被掩蓋,以便可以看到這個星球。這顆行星位於其系統的環繞恆星碎片盤之外,類似於我們自己的柯伊伯帶,它由海王星以外的小而冰冷的天體組成。碎片盤本身是不對稱且扭曲的,這可能是由於任性行星的引力拖曳所致。圖像中的其他光點是背景恆星。
  • 因為天王星的運行軌道出現問題,才使得海王星的面目最終暴露出來
    我們都知道,太陽系八大行星距離太陽從近到遠的排名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那你可知道關於海王星的故事?海王星的出現是源自於一場意外,有一段曲折但不動人的故事。之後到了1846年,法國工藝學院的天文學教師奧本·勒維耶憑藉著對天文的喜愛,利用天王星軌道的攝動,獨立推算出了海王星的位置,之後才得以開始搜尋海王星的工作。海王星的面貌才被慢慢揭開。海王星是至今為止唯一用數學預測發現的行星,而不是通過有計劃地觀測發現的。
  • 海王星充斥著大量的「水」,為何科學家卻認為它不會有生命誕生?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海王星給我們留下最大的印象就是——它是一個完全由水包裹的行星。但實際上這樣的認知是錯誤的,海王星雖然看上去一片蔚藍,但那只是海王星大氣層中存在微量甲烷的原因。
  • 大學天文學學科專業簡介:關於宇宙和星星的科學
    天文學是六大自然科學基礎之一,是研究天體和宇宙的科學。當今學術界的研究熱點,比如暗物質與暗能量、宇宙大爆炸等,都與天體物理學緊密相關。霍金的科普著作時間簡史更是風行一個時代,也吸引了越來越多喜歡天文學的學子。下面簡單介紹一個國內天文學領域內著名的幾所高校的天文學學科情況。
  • 如果太空人降落海王星會怎樣?
    在降落途中當你在降落海王星的過程中,你會感受到強烈的風暴,這是因為海王星表面的風速非常快,能夠達到2100千米/小時,比最快的動車還要快好幾倍。強烈的風暴很有可能會撕碎你的太空衣(甚至是撕碎你),讓你暴露在海王星的大氣層中。而海王星大氣層中的成分主要是氫和氦,以及少量的甲烷。
  • 為什麼天王星和海王星不一樣?
    相反,海王星最大的衛星海衛一的軌道平面與海王星及其其它行星相較非常傾斜,因此很可能是被行星捕獲的外界天體。 最後,它們的熱通量和內部結構也可能有很大不同。相似的形成方式–不同的碰撞「通常假設這兩個行星的形成方式十分相似,」 Alice Chau解釋道。
  • 國際天文學聯合會正式命名:太陽系最大的無名天體,現在叫共工
    不過,大多數矮行星都有一個以希臘和羅馬神話人物命名的正式名稱,但是也有例外。太陽系中還有一個直徑超過1500公裡的矮行星,自從發現以來,這顆倒黴的天體一直無法獲得一個正式的名稱,而是按照發現日前被稱為「2007 OR10」,現在,2007 OR10終於名正言順了,有了一個響噹噹的名字,而且還是一個中文名:共工。
  • 宇宙深處,天王星和海王星,你不知道的秘密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天王星和海王星是太陽系的冰巨行星,二者雖有許多相似之處,但也存在驚人的不同。天文學家花了很長時間試圖弄清楚它們的特殊性來自何處,現在他們認為一切源自兩次不同的大碰撞。
  • 1989年拍攝的照片,神秘的海王星大黑斑,時速2400公裡
    木星上有一個巨大的紅斑風暴,叫做木星大紅斑。木星大紅斑位於木星南緯23度,長度大概25000公裡,上下跨度大概12000公裡。木星大紅斑的邊緣風速達到了每小時320公裡,經常會捲起高達8000米的雲塔。雖然木星大紅斑非常可怕,但是它並非太陽系中最恐怖的風暴,因為還有一個更讓人恐怖的風暴就是海王星大黑斑。
  • 神奇的衛星環,天王星有13顆小衛星,海王星有6顆,土星環最壯觀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巨行星的大多數外側衛星都在偏心軌道上運行,通常與行星的自轉方向相反。此外,許多外側衛星的軌道相對它們的行星的赤道的傾角大於30°。據最新統計,木星有55顆不規則衛星,軌道半長軸從105到400個木星半徑不等;土星有38顆不規則衛星,軌道半長軸從184到417個土星半徑不等;天王星有9顆不規則衛星,軌道半長軸從167到818個天王星半徑不等;海王星有6顆不規則衛星,軌道半長軸從223到1954個海王星半徑不等。而「規則衛星」是指那些在近圓形順行軌道上的大型衛星。
  • 一顆奇怪的行星被發現,它比海王星小,但質量比海王星大50%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太空人已經在太陽系中發現了另一個奇怪的外星球。這個外星球十分古怪,因為它的大小介於地球和海王星之間,然而它的密度卻比海王星大50%以上。太空人之前已經在其他太陽系發現了「膨脹行星」。
  • 北大團隊領銜,發現迄今最遙遠的天體
    近日,綜合對天體GN-z11觀測數據的分析,北京大學領銜的團隊證實該星係為人類目前發現的最遙遠天體,同時團隊還捕捉到了來自該星系持續數分鐘的爆發信號,疑似與星系中的伽馬射線暴有關。根據哈勃太空望遠鏡的數據顯示,GN-z11的宇宙學紅移可能為11左右,一般認為,在下一代望遠鏡運行之前,很難對該星系的紅移進行測量。
  • 科學家發現「第二海王星」,溫度超1700℃,第二個太陽系會有嗎?
    根據《自然·天文學》雜誌發布的新消息指出,最近天文學家們又發現了一顆系行星,引發了大家的熱議,這會不會就是第九大行星? 根據現有的觀察數據來看,「Ltt 9779b」相當於是第二顆「海王星」,所以科學家們稱之它為「超熱海王星」。因為它們具有一些明顯的顯示特點,它的軌道與其恆星極為接近。
  • 冥王星之後,第九行星有了新線索,科學家發現一顆軌道異常的行星
    你看除了冥王星以外,我們還在海王星軌道外,也就是柯伊伯帶附近發現以上的一些矮行星。如果不貶冥王星的話,太陽系的行星數量現在已經飆升到了兩位數了。所以說就目前我們所知,按照我們對行星的新定義,太陽系有八大行星。不過,喜歡天文學的你應該也聽說了,科學家一直在尋找太陽系的第九大行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