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天文學聯合會正式命名:太陽系最大的無名天體,現在叫共工

2020-12-21 ALENG

【ALENG 自媒體】2月23日晚間自媒體專稿,我們的太陽系由八大行星和圍繞這些行星運行的數十個衛星組成,此外,還有無數個小行星、彗星以及被稱為矮行星的天體也在一個圍繞太陽的軌道上四處遊蕩,這其中的老大哥就是冥王星,多年以前,它還是太陽系九大行星之一,後來被除名了,現在是八大行星之外天體的老大哥。不過,大多數矮行星都有一個以希臘和羅馬神話人物命名的正式名稱,但是也有例外。

太陽系中還有一個直徑超過1500公裡的矮行星,自從發現以來,這顆倒黴的天體一直無法獲得一個正式的名稱,而是按照發現日前被稱為「2007 OR10」,現在,2007 OR10終於名正言順了,有了一個響噹噹的名字,而且還是一個中文名:共工。

「共工」的假想圖

矮行星是一種體積介於行星和小行星之間的天體,最著名的代表就是冥王星。2007 OR10是一個矮行星,它於2007年被發現,由三位天文學家同時發現。當時,考慮到這顆矮行星的軌道在遙遠的海王星軌道之外,天文學家認為它的表面被水冰所覆蓋,因此,2007 OR10剛剛被發現時由一個充滿詩意的非正式名稱「白雪公主」。但是在隨後的觀測中,天文學家發現這顆矮行星實際上看起來是紅色的,根本沒有一點「白雪公主」的樣子,因此,科學家仍然沿用2007 OR10的稱呼。

自發現10多年來,科學家對2007 OR10進行了持續性的觀測。但是由於2007 OR10距離地球太遙遠,因此,即使是像哈勃望遠鏡這樣的史詩級的觀測設備,都無法看清它的原貌。儘管如此,在過去的10多年時間裡,天文學家仍然通過多種觀測手段,對2007 OR10有了一些相對比較可靠的結論,這些結論包括:2007 OR10的直徑約為1535公裡,自轉一周的時間為45天,而圍繞太陽運行一周需要547.84年。2007 OR10上一次距離地球最近是在1856年8月1日,而下一次抵達近地點的時間是在2404年6月7日。

對2007 OR10的觀測還表明,這顆矮行星至少有一個衛星在圍繞它運行,其直徑估計不超過00公裡。2007 OR10是太陽系中第20大的天體,其表面看起來呈現出紅色,據此,科學家認為這顆矮行星表面被甲烷、一氧化碳和氮冰所覆蓋,這種情況跟新視野號所看到的冥王星表面的性質差不多。以上就是截至目前,科學家對2007 OR10所致的大概情況。

2019年4月,國際天文學聯合會決定通過公眾投票的方式,對2007 OR10進行命名。在第一輪投票結束後,共有三個名稱被選中進入最後的決賽,日前,結果出來了,中國神話人物共工擊敗了其他兩個名稱,被正式選定為2007 OR10的名稱。這是迄今為止,太陽系中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以中文命名的矮行星,同時,共工的衛星也獲得了一個中文名字:相柳,共工和相柳都是中國神話傳說中的人物。

北京時間2月20日,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小行星中心正式接受了該名稱,並且以「共工」和「相柳」為名,更新了該中心的小行星目錄。相信隨著更多未知天體的發現,會有更多的中國神話人物被賦予這些迷人的宇宙之物。

相關焦點

  • 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張國榮」被命名為天上星星名字,有3個理由
    近日,又有一位中國人被命名為天上的星星名字,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院士。經國際天文學聯合會(IAU)小行星命名委員會批准,編號為281880號的小行星,被正式命名為「吳偉仁星」。回答這些問題其實不難,只需要到國際天文學聯合會網站上看看就知道了。天上的星星無數個,發現的和未發現的,有名字的沒有名字的,都浩如煙海,所以,國際天文學聯合會鼓勵天文愛好者去觀察、發現未知的星星。不過,觀察星星可不是幾天就可以確定的。
  • 以神話人物命名的太陽系八大行星,地位最高的是哪一顆?不是地球
    最近收到一個消息,太陽系內第三大矮行星、最大的未命名天體2007OR10,被官方定名為共工,這是首顆以中國神話人物命名的太陽系主要天體。眾所周知,對於太陽系主要星體的命名一直是西方主導。所以我們看太陽系主要的天體,比如著名的太陽系八大行星,國際通用都是英文名,對應的全是西方著名的古希臘、古羅馬神話中的人物名稱。神話也就是文化的體現,這從側面證明了西方文化的主導地位。所以這次「共工」上天的事件,我認為代表的意義十分重要,體現了我們中國文化的競爭力,在世界上影響力越來越大。
  • 冥王星天蠍座守護星,曾是太陽系九大行星一員,又為何被踢出局?
    ——袁元今天咱們來說一說曾經的太陽系第九大行星——冥王星,也叫閻王星、冥神星。冥王星是天蠍座的守護星,主宰人的爆發力與洞察力,對事物有抽絲剝繭的能力,負面影響是嫉惡如仇,陰險。冥王星這顆星體正式於1930年3月24日命名,以普魯託命名冥王星這顆星體獲得全票通過,事實上冥王星是我們翻譯過來的一種叫法,冥王星的名字是普魯託。而羅馬神話中,普魯託是冥界的首領,漢語、韓語、日語,稱呼冥王星,實際上就是指冥界首領普魯託。部分印度語言使用普魯託稱呼該冥王星。但是包括印地語在內的其他印度語言使用印度教中的閻摩或佛教的閻羅王稱呼冥王星。
  • 人類探測過的最遠天體正式定名「Arrokoth」 寓意天空
    北京時間11月18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宣布,人類探測器造訪過的最遙遠天體被正式命名為「Arrokoth」,即美洲原住民波瓦坦人的語言中,這個詞寓意「天空」。此前,該天體被稱為「Ultima Thule」,意思是「天涯海角」(或「終極遠境」)。據報導,該名稱因帶有納粹的意味而受到強烈批評。
  • 慶祝國際天文學聯合會成立一百周年系外行星世界命名活動結果公布
    北京時間2019年12月17日18時,在法國巴黎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宣布了系外行星世界命名活動中命名的一百一十多顆系外行星和母星的名字。在2019年國際天文學聯合會一百周年紀念活動(IAU100)框架內,有一百一十多個國家/地區組織了全國和地區性運動,帶動了全球七十八萬多人直接參與投票,為他們標明的系外行星及其母星提供與當地有關聯的名字。
  • 太陽系中發現多顆軌道異常天體,太陽系的第九行星真的存在?
    自從2006年國際天文聯合會(IAU)正式定義行星概念,將冥王星排除行星範圍,將其劃為矮行星(類冥天體)。科學家就想在太陽系找到第九行星。很多人對於太陽系的結構很模糊,太陽系可以分為三層,一部分是內太陽系,主要包含行星和小行星;另一部分是外太陽系,有些天體就在海王星軌道以外繞太陽公園,它們構成了柯伊伯帶,其他一些天體距離太陽更遠,軌道平面也更為傾斜,它們構成了所謂的離散盤。而在離散盤以外,還存在一大群小天體,構成了奧爾特雲,最遠可以延伸到大約10萬億公裡以外,有將近1光年之遙!
  • 冥王星被踢出太陽系九大行星,真的科學嗎?帶你走近這顆冰冷星球
    以羅馬冥王命名的冥王星在天文界和各地天文愛好者眼裡一直都是一個驚人的衝突來源。從小到大,我們在學校裡學到的都是太陽系有九個行星。而當我變成一位專業天文學家,我仍然在世界各地的中小學中進行這個太陽系九行星模型的教學。但在2006年一項仍有爭議的決定中,冥王星被正式從太陽系行星中除名了,太陽系只剩下了八顆行星,而我也變成了一個對學生撒謊的騙子。
  • 「專題-太陽系」你所不知道的太陽系-柯伊伯帶
    上幾期,我們介紹了火星與木星之間的主小行星帶和對人類威脅最大的近地天體,並且離開了內太陽系,在海王星內天體中探索了一番,了解了半人馬小行星。為了紀念他,這個區域被命名為「柯伊伯帶(Kuiper belt)」。起源:柯伊伯帶的起源目前仍然不太清楚,但是許多天文學家都認為,柯伊伯帶是太陽系形成過程中遺留下來的殘餘物。在太陽系形成之初,由於木星和土星軌道發生了變化,迫使天王星和海王星向更加遙遠的繞日軌道遷徙。它們穿過了大型行星形成後殘留的天體區域(原始柯伊伯帶),它們強大的引力將許多天體攝動向太陽。
  • 天文學中的星座、星系、恆星系、行星系和星系旋臂,該怎樣區分?
    在天文學方面,有許多的名詞,比如星座、星系、恆星系、行星系和星系旋臂等等。「星座」的歷史十分久遠,是人類在地球上根據天空中恆星的位置排列情況,發揮想像與神話人物或器具相結合而進行命名。銀河系附近的宇宙空間星座是古代人們確定天空方位的重要手段,在航海領域具有重要利用價值,不同地區的文明對於星座的劃分不盡相同,在1930年國際天文聯合會統一了星座的劃分,把天空劃分為八十八個正式的星座,其中位於黃道上的十二個星座分別是:白羊座、金牛座、雙子座、巨蟹座、獅子座、處女座、天秤座、天蠍座、射手座、摩羯座、水瓶座和雙魚座
  • 又一顆小行星以中國人名字命名
    新華社北京9月9日電 記者近日從國家航天局獲悉,為褒揚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院士在月球與深空探測領域的突出貢獻,國際天文學聯合會(IAU)小行星命名委員會批准將編號為281880號的小行星正式命名為「吳偉仁星」。
  • 地球居然是太陽系密度最大的天體
    、行星、矮行星、衛星、小行星,這些天體中誰的密度最大呢?第一感覺,會覺得是大質量大體積的天體,憑藉對萬有引力和天體演化的理解,木星、太陽的密度會勝出?但實際上它們的密度不足地球的四分之一。換一個角度,你可能會認為重元素較多的天體密度會更大,這樣水星就是密度最大的,但事實並不是這樣的。目前,已知的足夠大的天體中地球是密度之王,這究竟是什麼原因呢?
  • 冥王星為什麼被踢出太陽系九大行星之列?
    2006年,國際天文聯合會將太陽系「九大行星」之一的冥王星重新分類到矮行星隊伍中,也就是說冥王星被降級,踢出了太陽系「九大行星」之列。一時之間,爭論四起,很多人認為這對於冥王星而言並不公平,也有人認為這是冥王星本身特性的必然。
  • 廣州中學生為系外恆星和行星命名 恆星叫「羲和」 行星叫「望舒」
    廣州中學生為系外恆星和行星命名 恆星叫「羲和」 行星叫「望舒」金羊網  作者:李鋼  2019-12-24 來自廣州市第六中學天文社的同學們提出的「羲和」和「望舒」兩個名字最終被用於命名由中國天文學家發現的太陽系外恆星和行星。
  • 位於天蠍座編號為WASP-17b的行星,是目前人類已知體積最大的行星
    行星通常是指自身不發光,環繞著某顆恆星做公轉運動的天體,在2006年8月24日的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大會通過了行星新的準確定義,要求行星要符合以下三點:第一,行星必須是圍繞恆星運轉的天體;第二,質量必須足夠大,使自身形狀能夠近於球體;第三,必須清除軌道附近區域,公轉軌道範圍內不能有比它更大的天體
  • 星際訪客到來,穿越太陽系,有什麼驚喜?
    根據一周的觀察結果,歷史上第二個星際天體「到訪」了我們太陽系。但是這個新的「到訪者」與第一個星際穿越天體「奧陌陌」有什麼不同之處呢?自從天文學業餘愛好者鮑裡索夫在第一次發現彗星C/2019 Q4(鮑裡索夫)後,科學家們都期望能對它有更多的了解。後續的觀察結果明確地證明它的軌跡起源於外太陽系。
  • 太陽系內,儲水量最大的天體是哪一個?地球排名第幾?
    地球表面70%左右的面積都被水覆蓋,放眼整個太陽系各個天體,幾乎很難再找到第二個類似於地球這樣的「水球」了。 但是如果我們要問,在太陽系當中儲水量最大的天體到底是哪個? 其實,地球就很難能夠排上號。這個問題看似很簡單,但實際上並不簡單。
  • 太陽系中天體的十大美麗圖片
    2.水星在太陽系中,最小的行星是水星,每88天繞太陽公轉一周。從物理上看,水星看起來像月球,因為在其上有許多隕石坑。它沒有天然衛星,也沒有大氣層,但這顆行星有一個巨大的鐵核。3.金星金星以女神的名字而命名,是距離太陽第二近的行星,每224個地球日圍繞太陽公轉一周。除了月亮以外,它是夜空中最亮的行星。在日出之前或日落之後,金星都會儘可能地閃耀著。有時它也被稱為地球的「姐妹行星」,因為它們在大小、重力和組成成分方面比較相似。
  • 美國探測器在太陽系矮行星上發現海洋,專家:或存在生命
    這兩天,《自然-天文學》《自然-地球科學》《自然-通訊》最新集中發表7篇有關「黎明號」(Dawn)探測器近探穀神星的行星科學研究論文稱,「黎明號」任務對穀神星的第二次延長觀測結果顯示,穀神星是一個海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