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系內,儲水量最大的天體是哪一個?地球排名第幾?

2020-12-21 騰訊網

地球「更多的水」在地下

如果我們從太空當中看向地球,我們就會發現,地球就好像是一顆水球一樣。地球表面70%左右的面積都被水覆蓋,放眼整個太陽系各個天體,幾乎很難再找到第二個類似於地球這樣的「水球」了。

但是如果我們要問,在太陽系當中儲水量最大的天體到底是哪個?

其實,地球就很難能夠排上號。這個問題看似很簡單,但實際上並不簡單。如果我們僅僅是統計「液態水和固態冰」的形式,那麼地球含水的百分比僅僅只有0.12%,即便是統計絕對量,液態水的含量僅僅只有1.335*10^10億噸,在太陽系當中也不算是多的,木星和土星的一些衛星的含水量都要比地球高。

當然,實際上地球上的水也不只這麼多。地球目前表面的水悲觀估計也最多也就佔到地球總水量的25%。那其他的「水」去哪了呢?

我們直接給出答案:在一些巖石當中。我們都知道,地球形成於46億年前,當時是太陽先形成,而地球是太陽形成時的邊角碎料構成的。

地球在形成過程中,星雲物質中就還有「水」,它們主要以氫離子,羥基等形式通過水合作用被鎖在星雲的晶格之中。早期的地球極其滾燙的,這些「水」以水蒸氣的形式進入到地球大氣中。科學家曾經發現過44億年前的鋯石碎片,通過分析鋯,科學家石碎片就是石頭和水接觸後形成的,這也證明了地球早期就有「水」的存在。

後來,地球逐漸涼下來,這些水以「液態水」的形式落回到地球,地球下了一場長達千萬年的大雨,這場大雨使得地球出現了原始海洋。後來,在地球又遭受了許多「帶水」的小行星和彗星的撞擊,這些小行星和彗星又像送水工也一樣送來了很多水。這也就是目前地球表面水的主要來源。

不過實際上,地球內部還存在著比地球表面還要多的水。這些「水」主要存在於地球的地幔層當中,在距離地表200km處,存在著一種叫做林伍德石的石頭,它們也被稱為尖晶橄欖石。

這種石頭當中就含有豐富的水,大概每100萬個尖晶橄欖石的晶體分子當中,就有2000多個水分子。林伍德石在地幔中大量的存在,儲量非常豐富,即便是保守估計,這些尖晶橄欖石當中的「水」的總量也至少是地表液態水總量的3倍,達到了4.485*10^10億噸。

地球絕對含水量或位居第三

因此,我們在計算地球水的儲量時,其實不能僅僅統計地球表面的水。按照目前的發現來看,地球上的水至少是地球表面的4倍。如果是這樣,地球的絕對水儲量(而非百分比)可以排到太陽系天體中的前三,僅次於土衛六和木衛三。

而從水的佔百分比來看,地球無論如何都是排不上號的。當然,這裡還是要強調一下,以上的結論是基於目前的科學發現而得來的。很有可能地球內部是不是還存在著其他巖石儲存在水,或者其他天體是不是還存在著我們沒有探明的水。

水為什麼重要?

很多人可能不了解為什麼要研究各個星球的含水量。其實水,尤其是液態水對於生命活動至關重要。我們知道,地球處於太陽系的宜居帶內,這個宜居帶的定義就是指離太陽的距離恰好可以使得天體保有液態水而範圍。地球正是因為正好在整個區間,因此,處於宜居帶內,生命才有機會出現。

由於地球早期的大氣沒有臭氧,無法吸收紫外線,紫外線對於生命來說是致命的。因此,如果地球上只有陸地,那生命不可能存在的。早期的生命其實就是起源於海洋的,利用海底熱泉口附近的能量來存活。

因此,尋找含有液態水的天體對我們來說至關重要,因為這些星球很有可能會有生命。科學家就聚焦了兩個太陽系內的天體,分別是木衛二和土衛二。它們不僅僅有液態水,而且還有類似於地球早期生命起源的環境的海底熱泉口。科學家相信這兩個天體可能是除了地球之外,最有可能誕生生命的星球。對於它們的探索,很有可能幫助我們了解生命起源之初的情況。

相關焦點

  • 在太陽系當中,儲水量最大的天體,到底是哪個?
    太陽系除了太陽老大佔了99.86%的質量,還有0.14%的質量被八大行星、已發現的5顆矮行星、173顆衛星和數以億計的小行星瓜分。其中佔主要比重的是八大行星。地球是個具有空氣和水資源的類地星球,是太陽系唯一具有生態環境的生命搖籃。
  • 地球居然是太陽系密度最大的天體
    、行星、矮行星、衛星、小行星,這些天體中誰的密度最大呢?第一感覺,會覺得是大質量大體積的天體,憑藉對萬有引力和天體演化的理解,木星、太陽的密度會勝出?但實際上它們的密度不足地球的四分之一。換一個角度,你可能會認為重元素較多的天體密度會更大,這樣水星就是密度最大的,但事實並不是這樣的。目前,已知的足夠大的天體中地球是密度之王,這究竟是什麼原因呢?
  • 太陽系中最恐怖的天體,你一定想不到是它,比地球大千倍!
    太陽系中最恐怖的天體,你一定想不到是它,比地球大千倍!太陽系是我們人類生存的星系,地球孕育生命得益於太陽,八大行星也圍繞太陽公轉,那太陽系最讓人「恐懼」的天體是什麼呢?木星是太陽系中最大的行星,擁有相當於1000個地球的巨大天體。作為太陽系八大行星中最大、傳播最快的行星,它的質量是太陽的千分之一,但卻是太陽系其他七大行星總質量的2.5倍。它看起來很迷人,像一個木質的木球,有很多像木質的條紋,還有一個「大眼睛」——大紅斑,但千萬不要被它的表象所迷惑。
  • 地球不繞著太陽轉?科學家:太陽系所有天體繞一個看不見的點轉!
    相信在絕大多數人的印象中,月球繞著地球轉、地球繞著太陽轉、太陽是太陽系的中心……聽起來似乎沒有問題,但這個說法並不完全正確。發表於《天文物理期刊》的一項研究表明,雖然是太陽創造了太陽系,但太陽系裡的所有天體都在繞著一個看不見的點在轉,包括太陽也是。
  • 以神話人物命名的太陽系八大行星,地位最高的是哪一顆?不是地球
    最近收到一個消息,太陽系內第三大矮行星、最大的未命名天體2007OR10,被官方定名為共工,這是首顆以中國神話人物命名的太陽系主要天體。眾所周知,對於太陽系主要星體的命名一直是西方主導。所以我們看太陽系主要的天體,比如著名的太陽系八大行星,國際通用都是英文名,對應的全是西方著名的古希臘、古羅馬神話中的人物名稱。神話也就是文化的體現,這從側面證明了西方文化的主導地位。所以這次「共工」上天的事件,我認為代表的意義十分重要,體現了我們中國文化的競爭力,在世界上影響力越來越大。
  • 形象比喻:地球縮小成一個小彈珠,太陽有多大,最大天體有多大?
    許多人總想形象了解一下天體大小比例,如常有人問,如果地球縮小到一個硬幣大小,太陽有多大,其他天體又會有多大呢?我們今天就分層次來討論一下。地球是一個很小很小的星球。在太陽系,除了太陽,還有許多星球,有八大行星,有已定名分的5顆矮行星,還有許多沒確定名分的矮行星,有200多顆圍繞著行星運行的衛星,還有無數的小行星、彗星、碎片塵埃等等。可大家知道嗎,這些天體在太陽系只是附屬物,是太陽形成過程中剩下的邊角餘料殘渣餘孽。
  • 太陽系周圍10光年內有什麼天體?
    太陽是太陽系的中心,它強大的引力束縛著包括地球在內的各種天體。太陽的引力主宰範圍可以延伸到1光年之外,這是我們太陽系的範圍。那麼,太陽系之外的宇宙會是怎樣的呢?距離太陽10光年內存在什麼天體呢?三體出了太陽系之後,首先會遇到的是一個三合星系統——南門二,又稱半人馬座α星,這是《三體》小說中三體世界的原型。
  • 太陽系中發現多顆軌道異常天體,太陽系的第九行星真的存在?
    科學家就想在太陽系找到第九行星。很多人對於太陽系的結構很模糊,太陽系可以分為三層,一部分是內太陽系,主要包含行星和小行星;另一部分是外太陽系,有些天體就在海王星軌道以外繞太陽公園,它們構成了柯伊伯帶,其他一些天體距離太陽更遠,軌道平面也更為傾斜,它們構成了所謂的離散盤。
  • 課本中太陽系配圖比例失調,這才是太陽系天體大小和距離真實比例
    我們在小學的時候就開始學習一些關於太陽系的基礎知識了。我們從課本上了解到,太陽系是以太陽為中心,包括圍繞它轉動的八大行星(包括圍繞行星轉動的衛星、矮行星)、小天體(包括小行星、六星、彗星等)組成的天體系統。
  • 無數的太陽系天體被它吞噬
    太陽系有八大行星,在八大行星有兩個特別的行星最受科學家關注,一個自然是美麗異常的地球,它是人類生存的家園,是一顆獨特的生命星球。對於木星,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它是太陽系體積最大的行星,能夠容納下1300個地球,它的質量等於其它七個行星質量總和的2.5倍。不要看木星如此巨大,可是它卻是非常靈活的天體,自然速度也是太陽系最快的。龐大的質量加上超快的自轉速度,使木星擁有了非常強大的引力。
  • 國際天文學聯合會正式命名:太陽系最大的無名天體,現在叫共工
    【ALENG 自媒體】2月23日晚間自媒體專稿,我們的太陽系由八大行星和圍繞這些行星運行的數十個衛星組成,此外,還有無數個小行星、彗星以及被稱為矮行星的天體也在一個圍繞太陽的軌道上四處遊蕩,這其中的老大哥就是冥王星,多年以前,它還是太陽系九大行星之一,後來被除名了,現在是八大行星之外天體的老大哥
  • 我們地球所在的太陽系,有沒有可能是一個「雙星系統」?
    雙星系統如果從「物理雙星」的角度來看,太陽系顯然不是一個雙星系統,因為太陽系內應該只有太陽這一顆恆星,太陽附近並沒有存在第二顆恆星。我們知道恆星不僅體積和質量巨大,而且是能夠通過核聚變反應讓自身發光發熱的 ,所以恆星不像行星那樣難以發現,如果太陽系內有第二顆恆星,那它是無法躲藏自己的。不過,如果從遙遠的外太空來觀察太陽系,那麼太陽還是有可能成為「光學雙星」的,因為所謂光學雙星是指兩顆恆星看起來距離很近,實際上卻距離很遙遠的現象,不過光學雙星並沒有真正的雙星繞轉現象。
  • 太陽系中天體的十大美麗圖片
    2.水星在太陽系中,最小的行星是水星,每88天繞太陽公轉一周。從物理上看,水星看起來像月球,因為在其上有許多隕石坑。它沒有天然衛星,也沒有大氣層,但這顆行星有一個巨大的鐵核。5.火星火星有一個稀薄的大氣層,在其表面有許多類似於月球的撞擊坑,也包括類似於地球上的火山、山谷、沙漠和極地冰蓋。它擁有太陽系中的最高峰,即奧林匹斯山。除了地理特徵外,火星的自轉周期和季節周期也與地球相似。
  • 太陽系除了地球之外,還有哪些星球可能存在生命或者生命遺蹟呢?
    太陽系是以太陽為中心天體而組成的恆星天體系統,在太陽系內主要的天體包括太陽、八大行星、矮行星、小行星、衛星和彗星等等,人類文明是太陽系內目前已知的唯一的文明,而且太陽系內應該也不可能存在第二個文明了。火星從這個角度來看,太陽系內最有可能存在生命的星球就是「火星」,火星是距離太陽第四遠的行星,在地球軌道的外側,也勉強算是位於太陽系的「宜居帶」內,雖然火星距離太陽有一定距離,表面溫度大約為
  • 太陽系本該有3個地球,如今只剩一個,另兩個究竟哪去了?
    太陽系本該有3個地球,如今只剩一個,另兩個究竟哪去了?關於宇宙是怎樣誕生的?最具信服的說法無疑是137億年前的奇點大爆炸,在那一次的大爆炸後,宇宙迅速向外擴張,膨脹速度越來越快,就連世界上最快的光速也無法達到,等到宇宙的能量逐步穩定下來,才形成各種各樣的天體,每個星體都有各自的運轉方式和周期,它們都是宇宙中的重要組成成分。人類與絕大多數的動植物都生活在太陽系中,地球無時無刻都在圍繞著太陽轉動。有了太陽,人類才享受到陽光的滋潤。
  • 太陽系什麼樣?失真的太陽系圖片,讓我們誤會了太陽系真正的樣子
    在廣袤無邊的宇宙之中,我們最為熟悉的區域就是太陽系了,因為太陽系就是我們的家園。太陽系是一個單恆星系統,在太陽系之中有著唯一的恆星太陽,在太陽的引力作用之下,八大行星以及它們的衛星、小行星以及其它的宇宙天體都在有序的運行。
  • 金星,曾經比地球還宜居,如今卻成了太陽系的煉獄
    在太陽系中,我們的太陽是唯一的光源,通過核心處源源不斷的核聚變反應,釋放出巨大的能量,照亮了太陽系的所有天體,也給它們提供了溫度。根據這個規律,我們很容易想像,距離太陽越近的行星,接收到的能量也就越多,溫度也應該越高。
  • 太陽系是被設計出來的?科學家:它們一直在「暗中」保護著地球
    ,可是卻單單只有太陽系誕生出生命和高等智慧生物,這究竟是偶然還是真的僅僅是巧合而已,科學家也無法給出一個確切的說法。太陽系在銀河系位置首先是太陽系所在的位置,我們知道太陽系位於銀河系的兩條銀河螺旋臂之間,這個位置非常獨特,如果太陽系不是在這個位置,或者說靠近銀河系中心一些,那麼太陽系的位置將會發生巨大變化,它會慢慢被銀河系中心的黑洞吞噬,而如果太陽系位於銀河系的螺旋臂內,那麼太陽系將會受到巨大威脅,因為螺旋臂內的天體密度非常大,發生撞擊事件極大
  • 宇宙中的最大天體有多大?體積是太陽的50億倍!地球卑微如塵埃
    宇宙是非常龐大的,在茫茫的宇宙中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天體,雖然地球對於我們來說已經非常龐大了,但是放眼整個宇宙,地球簡直微不足道。人類當前的科技已經非常發達了,對於宇宙的探索也是堅持不懈的,但是在宇宙中還有很多未解之謎。
  • 宇宙中最大天體有多可怕?它能大到什麼程度?裝下1.3億億個地球
    毫無疑問,要想知道宇宙中最大的天體,不管是質量最大還是體積最大,都必須從恆星家族中找,因為組成恆星的物質是宇宙中最為豐富的氫、氦元素;而任何超過一定質量的天體都會在中心發生聚變,變成一顆恆星,所以宇宙中不可能存在一個超大質量天體,卻不是恆星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