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年,網絡上興起一些火爆的挑戰,譬如A4紙腰,還有鎖骨養金魚。
一大批跟風者,都在曬著自己的「成績」。
好像達到這些標準,就是一個足夠優秀、漂亮的女孩。
她們總是有這樣的口號:
好女不過百A4螞蟻腰纖細小鳥腿一白遮百醜
這些幾乎苛責的標準,影響著那些被網紅審美帶偏的姑娘們。
在她們的背後,我看到的卻是一群「病態」的女孩。
她們在不斷地折磨自己中,失去自我。
粉絲芝芝,去年底,因為向同事表白被拒,拼命減肥。
可她最終卻因為過於急功近利,把自己親手送進了醫院。
小的時候,爸媽常和芝芝說,胖胖的女孩才可愛。
以致於成年後的她,1米60的身高,體重卻有150斤。
身邊的人給她起外號叫「肉球」。
後來,她暗戀上了同事,一個溫柔又上進的男人。
她勇敢的去表白,對方卻直接拒絕。
理由很簡單:「不好意思,我怕我養不起你。」
受到這句話,和網絡上鋪天蓋地的「要麼瘦,要麼死」理念的打擊。
芝芝瘋狂的覺得,只有減肥才能讓喜歡的人對她產生好感。
於是她根據網上搜來的方法,買了一大箱黃瓜和蘋果。
每天她強迫自己只吃一根黃瓜,一個蘋果,如果餓了,就瘋狂的喝水。
剛開始是奏效的,一個月下來,芝芝確實掉了10斤肉。
但是,之後即便她把自己餓到肚子咕咕叫,也不再繼續掉稱了。
這刺激的她更瘋狂,每次吃完東西以後,她都會強迫自己催吐。
吐到只剩酸水,才肯罷休。
這樣瘋狂的減肥,讓芝芝一下子病倒在醫院。
出院以後,她剩下的只有腸胃不好引起的臭味,和面黃肌瘦的皮囊。
聽到她的事跡,同事連話都不再和她說了,每次她看過去的時候,對方一臉嫌惡。
不光如此,因為身上的味道太大,大家都會對芝芝退避三尺。
她很後悔的和我說,自己既沒了愛情,也丟了健康。
她不知道自己追求的到底是什麼,她是真的迷茫了。
我發現很多女孩們有一個共性:
我們總是自發性的強迫自己去按照一種病態的審美方向發展。
比如,瘦才是美,白才是美。
可,美,本來就是一個虛無縹緲的詞,它不被任何框架所禁錮。
但往往我們總是會給它強行套入一個美的標準。
比如,這兩年風頭正盛的畸形網紅審美。
其實我們縱觀娛樂圈,這樣的例子也不難發現。
有無數的女明星,總是會以一種極端的減肥方式,來獲得認可。
比如減肥達人大S,她為了達到效果,飲食低脂低碳,還加高強度運動。
這是網上爆出來的清單。
能瘦嗎?餓著能不瘦嗎?
但這種減肥方式,是以生命和健康作為代價的。
無獨有偶,當初鄭爽明明已經瘦到皮包骨頭了,可她還是堅持表示自己太胖了。
父親要她吃口東西,她卻擔心「觀眾不會喜歡大胖子!」
很多普通女孩,覺得自己眼睛不夠大,鼻子不夠挺。
為了找到一個捷徑,她們跑去跟風整容,最終把自己變得丟失了原來的特色。
她們快樂嗎?我不知道。
可我知道,活在別人的眼光裡,苟且偷生的時候,那才是真的不快樂。
因為現在網絡的發達,我們每天刷到的文章,都在給我們傳遞一個思想:
不按大眾審美方向前進的人,一律都是自暴自棄。
其實我覺得,這也是販賣焦慮的一種。
皮膚不白就一定不好看嗎?
身材不瘦就一定醜嗎?
答案是否定的。
審美應該是多元的。
我們可以想像一下。
如果有一天,身邊的人都有了一模一樣的皮囊時,你覺得害怕嗎?
每個人就像工廠批量生產加工的洋娃娃,從你的身邊路過。
你分不清誰是誰。
這個時候,你還覺得好看嗎?
現在的一部分商家、影視劇、網紅小視屏,無一例外在傳達一個思想:
網紅的樣子就是我們普通女孩的終極目標。
但我們要知道的是,美,從來沒有一個定向標準。
我們最怕的,就是活成了一個提線木偶。
最終活在一個框架裡,讓自己慢慢被這種畸形的思想腐蝕,直到消失。
失去自我,於我們而言是一件可怕的事情。
我們常常遇到這樣的女孩:
明明才102斤,卻嚷嚷著自己太胖,要減肥。
這讓我們這些心安理得的吃著美食的人,怎麼看待這個問題呢?
失去自我,就會變得更加極端,因為你把自己弄丟了。
你的一切都是在為這個標準而活。
我的一位好友,一直是個特立獨行的女孩。
別人指點她,你不結婚就是讓你媽不痛快。
她很果斷的反問對方:
我結婚了我媽就一定痛快?
別人說她30歲的人了,還打扮的和小女孩一樣。
她說:
我的打扮和我的年齡有多少關係?
難道我的工作會因為我長得顯小而否認我的能力?
所以,我們不要親手把自己變成一個框架裡的傀儡。
胖也好,瘦也罷,黑也好,白也罷。
就像
我更不希望,我這些可愛的女孩們,失去了自己應該有的快樂。
你要記得,你的美麗,永遠和內在的充實,更加緊密。
這裡引用哲學家羅素的一句話:
參差多態乃是幸福本源。
對於審美,我們也是一樣的。
我們要懷揣對自己的欣賞,按自己想要的方向去發展。
-The End-
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關注@婚姻百態,如果你喜歡我們的文章,婚姻評論、轉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