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到底哪裡的鵝鵝鵝最好吃?

2021-01-07 新浪財經

來源:瞭望智庫

▲天寒地凍,滷只呆鵝。 圖/soogif

鵝這傢伙,雖與雞鴨並列「三大家禽」,但終究有些出挑,在思及「怎麼吃」之前,大多數人先要打個驚懼的激靈:太可怕遼!

▲狗子:各位大哥,有話好好說,我汪汪......再也不敢啦...... 圖/soogif

這種懼怕,首先來自它傲視群雄的戰鬥力,遇狗啄狗、遇人啄人,據說小時候家裡養過鵝的,大半被它追出半條村,啄得嗷嗷大哭。

額~,既然鵝的殺傷力這麼大,不如我們把它吃了吧。

1

鵝被「歧視」了嗎?

據中國畜牧研究所2016年數據顯示,雞肉在中國佔62%,鴨肉佔32%,鵝肉僅佔6%。說到吃鵝,除了每年要吃掉2000萬隻「老鵝」的揚州、「鐵鍋燉大鵝」的東北和擅做「燒鵝飯」的廣東,其他地方似乎鮮少吃鵝。

▲中國吃鵝風味大賞。繪圖/Paprika

是鵝太兇了,還是遭受「種族歧視」了?其實,還不是月亮,啊不,歷史惹的禍。

由鴻雁或灰雁馴化的鵝,一開始就出身高貴,不是給平民準備的食材。最早的時候,鵝是被視為禮器的,整隻清蒸,其地位顯然與雞鴨不可同日而語。一直到明代,鵝的地位也是尊崇無比的,那時,判斷一場宴席高不高級,有一個不成文的標準——看第一道菜是不是鵝,是,那就一定是上等酒席,啥都別說了,甩開腮幫子吃吧。

▲2018年9月30日,安徽省含山縣舉辦「千人鵝湯宴」,喜迎國慶,來自四面八方的遊客正在品嘗當地特色美食老鵝湯。 圖/圖蟲·創意

但正因如此,鵝便無法在民間被創造出更豐富的吃法,到了清代,「食鵝之風」已日漸式微,就連清代吃貨界的奇葩袁枚,在《隨園食單》中列舉的鵝饌也僅有兩種,而鴨饌卻有10種,雞饌就更多了,31種。

▲這疊疊累累、惹人垂涎的鵝肉,誰不想來一盤? 圖/圖蟲·創意

這種境況,到了現在也沒有得到改善,很多烹飪發達的地區,普通人面對一隻鵝,依然不解如何烹製——相較於雞鴨,鵝肉質粗,不怎麼好做。但隨著廣東燒臘的遍地開花,被「雪藏」的鵝,正走在進入更多人食譜的路上。

2

燒還是滷?這是個鵝問題

「北烤鴨,南燒鵝」,燒鵝的做法,其實源於烤鴨。

在號稱「沒有一隻鵝能活著遊過珠江」的廣東,一隻鵝最好的歸宿就是被做成燒鵝,和成排的烤鴨、白切雞掛在市面上的店鋪裡,當然,花樣多一些,還可以做成滷鵝和白切鵝,每一隻都被安排得明明白白。

▲廣東人會每天在雞鴨鵝之間糾結嗎? 圖/視覺中國

廣東人好吃雞,素有「無雞不成宴」之說,但東莞確是個例外——無鵝不成宴,大街上走一兩個小時你就會發現:鵝比雞更受歡迎。價格較雞鴨昂貴一些的鵝,在這裡完全成了走平民路線的「標配」。一方面,這與東莞地處珠江東岸、水網密集,適宜養鵝的地理環境有關;另一方面,也與鵝是東莞家家戶戶最地道的家常菜這個原因有很大關係。

▲烏鬃鵝:你看我玉樹臨風、風度翩翩不? 圖/圖蟲·創意

東莞人燒鵝,常用烏鬃鵝,這種鵝肌肉緊實,容易入味。整隻鵝炮製好之後,去掉頭和翅,封腔、吹皮,再風乾約七八個小時,幾隻同時放進傳統泥缸中燒制,便是脆皮燒鵝。

▲脆皮燒鵝的美妙,就在這棕紅酥脆的皮。攝影 / 朱銳

老東莞人,則更喜歡荔枝柴燒鵝,荔枝木來自就近的大嶺山,炮製好的鵝也無需吹皮,醃製幾十分鐘後,吊幹即可入爐燒制。木質結實的荔枝柴,燃燒著竄動的火苗,舔舐鵝身,直到它散發出棕紅色的油潤光澤和油脂香氣。

▲荔枝柴燒鵝,想不想來一隻? 攝影/吳學文

烏鬃鵝皮下脂肪飽滿,剛出爐的鵝,富含滷汁,甘香油潤,切開的一剎那鵝油從脆皮中溢出來,看著就讓人咽口水。斬好的鵝肉,皮、肉、骨連而不脫,送入口中,肥而不膩、醇厚酥脆,端的是無與倫比。再配上一碗瀨粉,瞬間達到人生巔峰。

▲瀨粉:我這麼好吃,難道只配做燒鵝的陪襯?攝影/朱銳

用烏鬃鵝做燒鵝的,還有馳名廣州、臺山、香港、澳門等地的「深井燒鵝」。深井燒鵝皮脆肉潤、豐腴不膩,是廣式燒鵝中的佼佼者,在南方燒鵝界,有著不容置疑的地位。有段時間,為「北京烤鴨和深井燒鵝哪個更好吃」這個辯題,360多萬南北吃貨差點發動世紀美食大戰。

▲燒鵝切開的瞬間,香氣撲面而來。 圖/網絡

深井不是地名,而是曾經的一種特殊烤爐形式:在地上挖一口井,下堆木炭,鐵棍橫在井口上,燒鵝掛在鐵棍上烤制。如今雖用明爐燒制,但還是傳承了相同的手法:去掉翅、腳、內臟的鵝,吹氣、塗五香料、縫肚後滾水燙皮,再過涼水,用糖水勻皮,晾乾後醃製,掛在明爐中轉動烤制。

▲港式深井燒鵝。 圖/圖蟲·創意

東莞往東,潮汕地區對鵝也情有獨鍾,「剁盤鵝肉請呂(你)」,是潮汕人待客的口頭禪。以前男子求婚,便送女方一對大白鵝,表示自己對愛情忠貞不渝,如今雖然不再送鵝,但滷鵝卻成了潮汕人桌上不可或缺的日常菜品,也是祭祖的必備祭品和年末大菜,自有一種鄭重在其中。

▲2014年4月2日,廣西來賓市忻城縣城關鎮都樂村村民莫志榮趕著獅頭鵝到田間覓食。 圖/圖蟲·創意

潮汕人滷鵝,選用個大肉緊、有「世界鵝王」之美譽的獅頭鵝,拔去毛的光鵝掏出內臟洗淨晾乾後,用精鹽遍抹內外,一段竹筷挺在腹腔內,放入南姜、大蒜備用。滷鵝的關鍵,全在滷水。汕頭的滷水偏鹹香,潮州的滷水偏甜,澄海的滷水鹹甜適中,口味不同,但每一種滷水都要用13種以上的藥材熬製。熬製好滷水,把鵝放入滷水盆中,滷煮期間反覆將鵝吊起離湯四次,使滷汁完全封鎖在鵝肉中。

▲揭陽官碩景星廟會前夕,為神明準備的重要獻禮:滷鵝。 圖/圖蟲·創意

滷製好的鵝,色澤光亮、香溢滿庭,在砧板上切成厚片,淋上滷汁,加上香菜、配以蒜泥醋的味碟,即可上桌。滷鵝,好就好在除了鵝肉,肥美的鵝肝、緊實的鵝頸、脆香的鵝腸和鵝翅、鵝頭都被滷這一神奇的烹飪方式炮製得剛剛好,各有各的吃頭,各有各的嚼勁。

▲被評為"中國菜"之廣東十大經典名菜——潮汕滷鵝。 圖/視覺中國

潮汕往北,遙遠的安徽也善做滷鵝,秦欄滷鵝和吳山貢鵝(也叫行密貢鵝)便是代表。

秦欄滷鵝,用的是當地放養90天的鵝。90天的逍遙期一到,這些鵝就變成了滷鵝這種美味的存在。與潮汕滷鵝不同,秦欄滷鵝在滷煮一個小時左右時,會將鵝取出,刷一層鵝油,以確保原汁原味。滷水的製作,也略有不同,講求鹹甜不可以喧賓奪主。因為當地土鵝沒有過多皮下脂肪,皮下就是肉,所以潔白如玉、皮薄如紙就成了秦欄滷鵝的特色。

▲2019年7月29日。安徽省合肥市,商場售賣的特色小吃吳山貢鵝。 圖/圖蟲·創意

吳山貢鵝,選用的則是皖西大白鵝。這種鵝,放養於河流縱橫、水草肥沃的江淮丘陵地區,羽翼亮澤、肉質優良。至關重要的滷汁,也以30多種中草藥熬製,滷汁滾沸時,將整隻鵝放入內墊竹篾的大砂鍋內,要滷製整整一夜,在此期間,鵝不可出灶、灶不可斷火、火不可現苗。

3

鵝+鹽=老鵝、風鵝、還是鹹鵝?

南宋時,臨安(今杭州)每家飯店的菜單上,都有林林總總的鵝類大菜。如今這種盛況,大約只能去「鵝都」揚州領略一番了。揚州城裡有2500多處賣鵝的攤點,買的最多的就是鹽水鵝——當地稱為「老鵝」。

▲2012年,揚州對流動鹽水鵝攤進行整改,賣鹽水鵝的三輪車也成了揚州街頭一道風景。 圖/圖蟲·創意

醃製老鵝,揚州人要用老鵝淨重十六分之一的鹽量,加少量茴香,然後將老鵝從裡到外、從上到下結結實實抹一遍,連鵝嘴也不放過。抹鹽後的鵝,逐一疊放進盛了滷水的缸中,蓋上帶孔的竹蓋,用石頭一壓,醃透後出缸滷製,是名副其實的鹽水鵝。

當賣老鵝的攤車慢悠悠推過來時,氣定神閒的揚州人就不淡定了,爭先恐後排起長隊,個個脖子伸得老長,盯著那隻握刀斬鵝的手。

▲「老闆,斬半ga老鵝下飯!」。 圖/圖蟲·創意

揚州人對於吃鵝,有著自己獨特的經驗,想要吃肉香的,斬前ga;想要吃肉多的,斬後ga。ga是揚州特有的計量單位,差不多是一隻老鵝的四分之一。前ga,就是前腿;後ga,就是後腿。鵝只有兩條腿,但揚州人把留在鵝身上的翅根也當腿。

滷過鵝的滷汁,一點兒也不浪費,鵝腸、鵝胗、鵝肝都一起滷了,拿來放在一起賣,任憑有自己喜好的食客挑選,偶爾偷個懶,「今天晚飯不燒菜了,斬一ga老鵝回家吃。」一頓晚飯就解決了。

▲鵝掌、鵝翅、鵝胗、鵝腸,你要吃哪個? 圖/圖蟲·創意

老鵝和揚州人民打成了一片,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真正融入了揚州人的日常生活。一段時間沒吃著老鵝,揚州人就渾身不自在,衝上街斬一ga,打兩嘴巴都捨不得丟咧!

當然,揚州也有紅燒鵝、鵝掌火鍋之類,但能讓揚州人贊「呱呱叫」的,只有老鵝。

▲紅燒老鵝,不說你看得出來?圖/圖蟲·創意

南京也有鹽水鵝。東山老鵝、六合鹽水鵝是南京的特色地方菜餚,但作為一年能吃掉1.5億隻鴨子的鴨都,鵝在這裡算是淹沒在了鴨山鴨海裡,顯然南京人更愛吃的是鹽水鴨。

同為江蘇的鵝,溧水的就比揚州的慘多了。

▲江蘇省句容市邊城鎮侖山湖滷製品廠的工人正在晾曬醃製品。圖/圖蟲·創意

放盡血之後,開會燙一下,脖子和屁股各劃小口,取出內臟後,在腹腔內放鹽,然後用當年的新稻草裹起來,兩頭一紮,放在陰涼的地方風乾約15天,美味的溧水風鵝就做成了。請注意,老師傅劃重點:在這一過程中,鵝毛是不會拔掉的,吃的時候,再拔去鵝毛,燙洗乾淨後用滷水煮熟,再剁塊吃,細嫩細嫩的。

▲2019年1月12日,江蘇鎮江年集上待售的鹹鵝。 圖/視覺中國

炮製鵝肉,溧水還有一種做法。收拾乾淨的鵝,用鹽醃好後拿大石頭壓起來,半個月後取出曬乾,這樣做成的鵝,當地叫做鹹鵝,吃起來鹹鹹的,口感跟臘肉差不多,「好吃倒哉」!

4

鵝在中國還有多少種死,哦不,吃法?

江蘇南邊,浙江嘉興人吃起鵝來也不含混。「清詞三大家」之一的朱彝尊,曾在《食憲鴻秘》中寫過兩款鵝菜,一個是壇鵝,一個是封鵝。

▲廣州鵝公村的古法鵝公湯。圖/圖蟲·創意

壇鵝,鵝煮半熟,細切,用姜、椒、茴香等裝入小口壇內,一層肉,一層料按實,箬葉扎口,放在鍋中煮熟,再取出來食用。而封鵝,則是在乾淨的鵝外抹一層香油,腹腔內放入茴香、蔥,然後用長蔥裹起來,放入錫罐中,再放進鍋中煮熟食用,「味凝重而美」。

▲鵝肉燉湯。 圖/匯圖網

嘉興往南,紹興人的年味裡,總有一隻鵝,劈成兩半,一半紅燒,一半燉湯,可以吃上好幾天。當然,紹興籍的「民國第一散文家」周作人在《吃燒鵝》中,還寫道兩種鵝的吃法:糟鵝與白鯗扣鵝。糟味,在南方較為普遍。至若白鯗扣鵝,實際上是紹興年夜飯「十碗頭」中的一味,相同做法還有「白鯗扣雞」,但約定俗成是只能吃其中一味,以示年年有餘。

▲鵝頭,吃起來也不錯。 圖/圖蟲·創意

四川人也吃鵝。鵝原本是沒機會進入川菜體系的,所謂「雞鮮鴨香」、「從豬家門口跑過」,鵝算老幾?還好有客家人,他們把「食鵝之風」帶到了四川,入鄉隨俗,於是就有了色澤洪亮、肉質耙嫩的麻辣鵝。鵝腸七上八下在火鍋裡一涮,爽脆又有嚼勁,像四川人大愛的黃喉與竹筍的合體,有時也買點滷鵝頭、鵝翅、鵝掌回家下稀飯吃。

▲鵝肉火鍋,川湘美味。 圖/匯圖網

四川宜賓,有一種樸實的吃法,叫「黃豆燒鵝」。黃豆是本地的黃豆,鵝是本地的白鵝,黃豆要上午泡好,鵝要下午再殺。剁成塊,與豆瓣醬、泡椒、泡生薑、大蔥等爆炒,等鵝肉吸收諸味後,倒入清水,小火燜一個小時,再加黃豆,一道菜做好,正好趕上晚飯。鵝肉與黃豆同嚼,口中有江湖翻騰。

▲固始鵝塊。 圖/匯圖網

如果看到此處,便理所當然地認為:鵝,是南方才常吃的,那河南的固始鵝塊就該出場了。收拾乾淨的鵝,鍋內加水白燉後剁成塊,鵝油燒熱加入蔥、姜爆香,再加入燉鵝的湯煮沸,倒入鵝塊便可食用。

食不厭精、膾不厭細。中國人精於飲食,更精於烹飪,相同的食材,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做法,與其說是味道、烹飪方法的不同,毋寧說是風土人情的不同。而懟天懟地懟空氣的鵝,大概死也沒想到,有一天會被人類扼住它命運的喉嚨,成為盤中美味。

你還吃過哪裡的鵝?

相關焦點

  • 鹽水鵝!爊鵝!糟鵝!醬鵝!蘇州人夏天吃鵝指南
    每年端午前後,是新鵝上市的時候老蘇州認為這時候的鵝肉最好吃鵝會因為生長年份的差異被分為新鵝、老鵝老鵝肉質緊實適合煲湯而新鵝肉質細嫩吃飯就很多樣了滿眼都是好吃的..要說蘇州人當季最愛的鵝肉吃法前三名必然是糟鵝、鹽水鵝、爊鵝糟鵝先說說糟鵝糟貨是夏季江南人餐桌上的摯愛本著萬物皆可糟的原則
  • 鹹鵝,鵝,糟鵝,醬鵝,鵝食指南蘇州人夏天
    我聽說你想吃鵝?說蘇州人當季最喜歡吃鵝的方式前三名一定是糟鵝,鹹水鵝,鵝糟鵝我們先談談壞鵝壞貨是江南人在夏天的最愛基於一切皆有可能是壞事的原則用當季新鵝做的壞鵝一定很好吃老品牌杜三珍的壞鵝是老蘇州的最愛太湖新鵝果肉細膩柔軟他除了吃肉,還能啃骨頭·糟鵝酒糟鵝的核心技術
  • 鵝鵝鵝,一道噴火的美食,一道新奇美食
    又到一天吃飯時,想起來,我們可以吃什麼,能去哪裡吃,這個已經不是什麼世紀難事,難的是吃什麼的問題。相信你也遇到過,早上吃什麼,中午吃什麼,晚上吃什麼的難題。你是不是也每天陷於這個難題中啊。看在天氣現在寒冷,小編倒是有一道美食可以介紹。請聽下面分說。鵝,常見於南方。
  • 湖南四大名鵝:帶你了解湖南省哪裡產的鵝好吃、有名
    本期內容找吃為大家介紹湖南省的四大特產名鵝,主要包括:武岡銅鵝、酃縣白鵝、漵浦鵝等,給大家了解湖南省產的什麼鵝出名、好吃。一起來看看具體是哪些鵝吧!湖南四大名鵝:1,武岡銅鵝武岡銅鵝,湖南省邵陽市武岡市,武岡銅鵝是中型鵝品種。主要因喙、脛、蹼呈橙黃色似黃銅或青灰色似青銅而得名銅鵝。武岡銅鵝具有生長速度快、適應性強、肉質味道好等特點。鵝皮酥脆,滷鵝爽潔香軟,黃燜鵝濃醇厚味。
  • 鵝鵝鵝,曲項向天歌
  • 吃鵝了!鵝怎麼做好吃?
    還可補虛益氣,暖胃生津,凡經常口渴、乏力、氣短、食欲不振者,可常喝鵝湯,吃鵝肉,這樣既可補充老年糖尿病患者營養,又可控制病情發展,還可治療和預防咳嗽病症,尤其對治療感冒和急慢性氣管炎、慢性腎炎、老年浮腫;治肺氣腫、哮喘痰壅有良效。特別適合在冬季進補。方法/步驟11.梅子鵝 做法:將鵝用適量鹽、糖、薑汁、紹酒和老抽塗勻。
  • 鵝鵝鵝鵝餓餓餓餓
    鵝鵝鵝鵝餓餓餓餓 2020-08-08 21: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烤鵝下山
    摸到廚房,尋得竹葉青半瓶,整治碗筷,竹葉青一小盅,烤鵝蘸汁,飽滿咬下,一口異香含著,啊~~哪裡管的了夜深風冷,時光無聊,當真是煙火神仙。人生在世,未必一定要常念紙醉金迷,常想功成名就。假若能有一口好牙,可以大嚼美食;能有一副好胃,能下燒酒;能有一副好身骨,架得住妹紙秋波虎撲。這短淺的幸福,終究算是易得。
  • 我是一隻鵝,鵝鵝鵝,曲項向天歌!
    請允許小編先裝一會兒逼高聲吟誦一曲詠鵝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醉雞醉鴨曾是小編的真愛但是最近小編卻不能自拔地迷戀上了大自然火焰醉鵝這磨人的小妖精小編要向粉絲們隆重介紹一下我心中的她老闆向小編透露這鵝
  • 來份揚州老鵝——致被鵝攆過的孩子們
    最愛的食物也不只是精細複雜的拆燴鰱魚頭、扒燒整豬頭、清蒸蟹粉獅子頭,更是鳳凰橋牛肉湯、聚香齋豆腐腦、福星臭大元這些一道道雖然看起來普通,卻依然精緻美味的揚州小吃在揚州人心中,老鵝是個特別的存在。所有揚州老鵝店老闆聊天萬年不變的必備程序,就是將隔壁市愛吃鴨的鄰居拎出來diss——「揚州人愛吃鵝,鵝有味,好吃呢!鴨子不好吃,鴨子太肥!但南京人就愛吃那種,一咬噗噗往外冒油的,噫——」
  • 腐女腐女腐女鵝鵝鵝..
    鵝鵝鵝,院長帶領的團隊又做了一個新號鵝鵝鵝,院長真的好忙呀鵝鵝鵝,它是一個有趣有料的公眾號:極簡史以及選自他們的一篇文章
  • 鵝怎麼做才好吃?
    鵝怎麼做才好吃,鵝肉營養豐富,香嫩可口,鵝肉的做法也有很多種,紅燒、清燉、紅燜等都非常的好吃,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來做,不管怎麼做,都要選擇新鮮的鵝肉,鵝肉要處理乾淨,這樣做出來的鵝肉香嫩可口,鮮美好吃。
  • 鵝鵝鵝,凍頂茶醃鵝,鵝腸要白灼,紅掌滷味多
    鵝肉可謂好處多多,脂肪含量低、蛋白質高,是優質的紅肉;而且中醫理論也認為鵝肉味甘平,有補陰益氣、暖胃開津、祛風溼防衰老,經常口渴、乏力、氣短、食欲不振者,可常喝鵝湯,吃鵝肉。夏天可以胃口大開、盡情朵頤,而且身體也不會有負擔,比每天冰淇淋冷飲吃壞肚子要好多啦!首先介紹鵝肉系列的。最喜歡吃就是這個凍頂茶鵝!
  • 好吃 消散的吃鵝時代
    鵝肉的獨特味道,吃燒鵝的時候如果不蘸酸梅醬,就能有所體會,隱隱有血的味道,的確在家養禽類裡,鵝是最有血性的。鄉下人家養的鵝,能頂一條看門狗,扇著翅膀追著人跑的勇武,雞鴨望塵莫及,鳴叫的聲音也很大,很有警戒作用。《晉書》裡說王羲之很愛看鵝,聽說有鄉野人家養的鵝叫得好聽,還試圖專門前去參觀,結果那戶人家很熱情地把鵝宰來煮了準備款待他,讓王羲之嘆息了很久。
  • 鵝鵝鵝,口瘡向天歌
    出生不久的寶寶,常常會不明原因的哭鬧、拒食,粑粑麻麻一看,哇哇大哭的寶寶,嘴唇內側、臉頰內側、舌頭、上顎部分,長了白色乳酪狀的斑點,這可不是他們吃奶後留下的奶塊,而是鵝口瘡,這個醫學上的名稱,還有個綽號叫「雪口」,初起時常在舌面上出現白色斑膜,繼而蔓延到牙齦和頰外。看著有點兒瘮是吧?
  • 養鵝防治鵝痛風講究提高利潤 養鵝快速防治鵝痛風訣竅 鵝育肥
    鵝的養殖在我國是很常見的一種現象,它的適應能力強,而且容易飼養和方便管理,鵝養殖的目的就是為了多出肉而賺到更多的錢,所以也有不少的養殖戶使用了不正確的催肥方法給鵝進行催肥,比如說用催肥藥、生長激素之類的,這些藥物對鵝肉的質量有很大的影響,導致疾病,高發病鵝痛風導致死亡,怎樣才能將鵝養好不痛風以下養鵝人都要知道,所以今天就來教大家一招如何正確的育肥鵝
  • 鵝掌、鵝翅、鵝腸……打卡滷味全鵝盛宴,享受舌尖上的美味!
    鵝掌、鵝翅、鵝胗、鵝血...享受全鵝盛宴!秋日滷味火鍋快來打卡!鵝腳/鵝翅鵝腳、鵝翅,一鵝二吃,鵝肉肥瘦適中,肉嫩多汁,滷汁入味,香味撲鼻、濃烈醇厚的獨特滷香,一入口滑而不膩,熟而不爛。鵝腸全鵝宴怎麼能少的了鵝腸呢,新鮮的鵝腸,在滷汁火鍋中涮熟,口感飽滿而又爽脆,汁水在嘴中爆開,香味在口腔中蔓延開來,好吃到點讚!
  • 雞皮疙瘩的英文是鵝鵝鵝
    我們起雞皮疙瘩可能有各種原因,因為冷,因為受到驚嚇,又或者僅僅是因為聽到了過分肉麻的話內心抗拒身體不適哈哈,但是不管何種原因,中文語境裡我們借用的是家禽雞,咯咯咯;但是在英文語境裡這個家禽就變成了鵝,鵝鵝鵝,所以是Goose bumps.
  • 【繞口令GO】"天上一隻鵝,地上一隻鵝,鵝飛鵝打(換氣)鵝碰鵝.……」
    聽說有一集,陳老師就親自示範了一首繞口令,題目是《鵝》:"天上一隻鵝,地上一隻鵝,鵝飛鵝打鵝碰鵝.天上那隻肥鵝鵝,嫁給地上那隻瘦鵝鵝.鵝飛鵝打鵝碰鵝,鵝鵝鵝鵝鵝鵝!"譬如,最難的級是「暖暖泰迪熊」公仔一個或者免費觀影券兩張,C級是電影周邊筆記本、鑰匙扣等。【活動時間】2014年12月18日-2014年12月23日。因為活動時間周期較長,每天將抽取等級係數不同的幾名繞口令高手。
  • 【美食搜通街】酸酸甜甜酸梅鵝!
    一隻好吃的酸梅鵝看似普普通通,但是做法卻一點也馬虎不了!選用肥瘦適中的黑棕鵝,再加入大粒的原顆酸梅,再加入酸酸甜甜的酸梅醬一起,兩種酸梅的味道得到平衡,得到味道更佳更豐富的酸梅味道。最後還需要加入潘師傅獨家秘制的醃製子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