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歡迎來到Pa姐電影頻道。今天Pa姐要解說的是一部關於女權的電影————《82年生的金智英》。這部電影堪稱女性教科書,本應值得社會廣泛的肯定,卻觸碰到了韓國男權社會的底線。就連擔任影片女主演的鄭柔美當時也是慘遭網暴,而部分男性觀眾更是直接要求青瓦臺封殺這部電影。到底是一部怎樣的作品,居然這樣戳中韓國男性的痛處,遭至如此的攻擊呢?跟著小Pa一起去看一下吧。
影片的開頭圍繞著金智英的日常生活,洗衣做飯,整理孩子的玩具進行拍攝。丈夫大賢拿著一段視頻,瞞著妻子偷偷去見了心理醫生:自從生了孩子以後,妻子智英的狀態就越來越不對勁。
智英以前是白領,孩子出生後就放棄了事業做起了家庭主婦。一邊給孩子衝奶換尿布,一邊照顧丈夫的飲食起居。時間一長,落了個勞損,手腕經常疼起來沒完。去看了醫院,醫生竟然說:「飯是電飯煲做的,衣服是洗衣機洗的,為什麼手腕會疼。」大賢一邊和妻子吐槽醫生,一邊提議今年過節不回家。雖然大賢口口聲聲說是自己太累不想回,但其實是心疼老婆
每年回家,身為兒媳婦的智英就有幹不完的活,可是不回去不行。在婆家人眼裡,兒子所有「不正確」的決定都是兒媳吹的枕邊風。大賢想了想,覺得智英說的是事實,無奈之下,他們只好像往年一樣,開車回了釜山。
每年過節,婆婆都會準備成堆成堆的食物,智英不敢貪睡,天不亮就起床幫忙。一家人在客廳吃東西的時候,只有智英像個僕人一樣在廚房洗刷。大賢心疼不過,剛要去幫忙,婆婆就在一旁陰陽怪氣:「我們家兒媳婦真是有個好老公啊。」
好不容易熬到要回家那天,小姑子一家又來了。婆婆心疼自己女兒在別人家做媳婦受累,卻扭頭就喊智英趕緊做吃的。看著客廳裡其樂融融的一家人,獨自在廚房的智英忽然像被「附身」了一樣。用自己媽媽的口氣對婆婆說:「親家母,你過節看到女兒也高興吧,我也想看看我女兒,照顧大姑一家再走,也該想想我家智英該有多傷心吧."大賢一看不對勁,趕緊抱起女兒,拖著智英就走。這不是智英第一次被「附身」了,很早之前,智英就時不時的以別人的身份說話。關鍵是,智英本人對此一無所知。大賢偷偷去找心理醫生,可醫生說得要本人來才行。他不知道怎麼才能讓妻子去看病。
從婆婆家出來後,智英讓大賢帶自己回娘家。一到家,她就鑽進房間沉沉睡去,夢裡似乎回到了小時候,智英上有一個姐姐,下有一個弟弟,姐姐恩英從小性格強勢,有什麼不滿都會說出來。奶奶在外婆面前嫌棄媽媽只生一個兒子的時候,她直接懟回去:「大伯和小叔都不來見您,您還是這麼喜歡兒子嗎?」弟弟智錫則是爸爸和奶奶的掌中寶,小時候家裡有什麼好的都會緊著他。爸爸出國回來,只給智錫帶鋼筆,智英和姐姐則是筆記本,身為老二的智英不曾體會過姐姐曾有的「獨生子女」的寵愛,更不會有弟弟「太子爺」般的地位。她更像是年輕時候的媽媽,是家裡的一個犧牲品。
媽媽小時候的夢想是當老師,家裡兄妹幾個就數她學習最好,可那時候窮,為了供哥哥們上學,媽媽早早的就被迫輟學去打工,手上留下了一道長長的傷疤。身為過來人,媽媽不想女兒重蹈自己的覆轍,也會在日常生活中格外的照顧兩個女兒。七大姑八大姨嘮叨30多歲的大女兒不結婚時,媽媽會站出來力挺的:「有能力的話自己過也不是不行是吧。」二女兒被老爸評價:「你就適合到了歲數直接嫁人。」媽媽直接拍桌子:「你剛才說的什麼胡話呢?現在都什麼年代了,你還說那些廢話,智英啊,你不能這麼老實的受著,鬧,可勁的鬧,聽懂了嗎?」
可逆來順受的智英不會鬧,也正是因為這樣的性格,長期壓制自己的她才會生病。智英也察覺到自己最近有點不對勁,老是忘東西,還會莫名的悲傷。看著太陽一點點下山都會有一種失落感。大賢抓住機會,趕緊勸說智英去看醫生,智英滿口答應下來。卻在得知醫療費的價格後又退了出來。相較於看醫生,智英覺得自己現在的狀態找份工作會更實在。
生孩子之前,智英是個白領,雖然那時候也會因為自己是個女性上升被排擠。但因為跟自己成為作家的夢想相關,智英還挺喜歡這份工作,那時候的智英覺得,即使自己以後結婚生孩子了,也一樣能在職場上奮鬥,可事實證明,她不能,跟大賢結婚後,公婆一直在催生,大賢覺得反正都要生,不如就生一個堵住他們的嘴,並承諾自己會幫忙帶孩子,智英就答應了。
然而,生孩子對男人來說只是一晚上的事。可對女人來說,卻是幾年,甚至是半輩子的改變。有了孩子之後。智英辭職在家做起了全職的家庭主婦,丈夫雖然儘可能地幫忙,但畢竟要忙於工作,能分擔的並不多。女兒醒的時候智英要一步不離的照顧,等女兒睡了,還要收拾玩具,洗尿布。即使這樣,在一些沒有照顧過孩子的人眼裡,智英是一個「媽蟲」,經常被人議論:「我也想因為老公能掙錢,喝著咖啡到處瞎逛。」
社會上的不認同,以及自我懷疑。讓智英產生了一種執念,她想重返職場。好消息是智英的前上司一直都很欣賞她,爽快地答應她可以給她安排工作。可壞消息是,智英一直沒找到照顧女兒的保姆。丈夫大賢主動提議辦育兒休假,讓智英放心去工作。老公的偉大獻身把智英感動得直喊「歐巴」。然而就在智英沉浸在喜悅中時,一個不小心說漏嘴,婆婆不樂意了,直罵智英做得太過分了。數落完智英不夠,婆婆又把電話打到了智英媽媽那裡,把智英生病的事說了出來。得知智英生病,媽媽連夜趕到她家。一進門,智英抱著女兒心疼不已,說讓智英放心去工作,自己幫她照看孩子。看著媽媽一把年紀還要為了自己做犧牲。智英一恍惚,忽然喊出了媽媽的名字「美淑啊」,智英又被「附身」了,這一次,她成了自己的外婆。媽媽瞬間崩潰了,自己小心翼翼呵護的女兒病成這樣,是受了多大的委屈啊。
這一番折騰後,智英還是放棄了重返職場的念頭,可她心裡還是不甘心。整個人的狀態也越來越不好,越來越多疑。意識到智英現在的狀態已經失控了,心疼又沒辦法的大賢和智英攤了牌,告訴她她生病了,然後拿出手機放了一段視頻,畫面上智英正以丈母娘的身份和大賢說話。意識到自己是真的病了後,智英第一反應仍是老公和孩子。
後來在醫生的引導下,智英找到了治療自己的方法,每當失落或者不開心的時候,她都坐下來寫東西,也算是拾起了兒時的作家夢想。
這部電影之所以叫《82年生的金智英》是因為在80年代韓國出生的女嬰中,叫「智英」的最多,就像「建國」一樣,「智英」是有時代印記的,「金智英」指的是在這個社會中,面臨相同困境的每一個女性。
上學時,有一次智英下補習班,被猥瑣男尾隨嚇得瑟瑟發抖,可爸爸知道後卻說智英衣服穿的不檢點。不責怪有錯的人,卻責怪受害者,這也是為什麼智英隱忍,有委屈不說的原因。以至於後來病了,要通過被「附身」借媽媽或外婆的口吻,才能吐露自己的不滿。
上班後,不管職工們再怎麼努力,升職速度也遠遠比不過男同事們。即使是犧牲家庭,拼搏事業的女強人也會被各種陰陽怪氣說成功有什麼用。
而當智英辭了奮鬥多年的工作,開始了全職寶媽日常時,上班族卻又給了她一個「媽蟲」的帽子,就是這樣,人心裡對女性的成見和定式,如大山一樣壓倒了智英的生活。在鍋碗瓢盆和孩子的哭鬧中,在事業與家庭兩難的指責中,慢慢墜入失去自我的深淵。
而《82年生的金智英》在韓國備受攻擊,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很多男性認為這部片子只強調了女性的心酸,但男性承載太多社會期待,活著也很累。不過,希望所有男性不用那麼恐懼和敵視這部電影,至少它沒有刻板極端地醜化男性。影片中,作為老公,大賢雖然不夠完美,但也足夠體貼,懂得設身處地的為老婆著想,但即便如此,智英還是被壓垮生病了。正如網友所說,負重而無法言語的男性和痛苦而無法言語的女性,要做的不是爭吵,而是和解。
我是Pa姐,咱們下期繼續聊好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