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抽動症總也治不好,原因竟是因為離婚的母親過於追求完美?

2021-01-21 拙樸心理

有些家長不是雙重束縛,而是追求完美,即同時提出兩種或兩種以上互相矛盾、難以統一的要求,也就是幾個相反或對立的面具同時出場。如果孩子的智商和情商都很高,也許可以滿足所有的要求,或者在各種要求之間找到平衡點,達到盡善盡美;如果智商或情商不太高,怎麼努力都無法達到要求,就會陷入類似於「雙重束縛」的狀態,導致「精神崩潰」。

三年前,她第一次來找我。她給我的印象是漂亮、高雅、幹練。她是為兒子的事而來的。

十年前,她在辦離婚的時候,兒子得了抽動症。本來兒子是判給丈夫的,看到兒子口角歪斜、全身痙攣,她心一軟,就把兒子接了過來,開始了長達十年的求醫之旅。她帶著兒子跑遍全國,去過所有的大醫院,看過所有的知名專家,但症狀時輕時重,始終遷延不愈。在這個過程中,她自己也成了專家。

她的兒子既有抽動症又有多動症,這兩種病常常伴隨出來,但治療方法正好相反。治療抽動症的藥會引起多動,治療多動症的藥會加重抽動。因此,治療抽動症伴多動症一直是個難題,我想在兩者之間找出平衡點,使抽動症和多動症都處在最低水平。結果發現,這個平衡點很難找到,原因在於他的母親是一個追求完美的人,容不得一丁點兒的抽動症狀。

於是,我只好建議母親帶著孩子去做感覺統合訓練。做了一個療程,效果很好,症狀明顯減輕,藥量也減了一大半。但是,他的學習成績下降了。老師找她談話,她覺得無地自容,把兒子訓斥了一通。結果,他又擠眉弄眼,手腳動個不停。 這樣的事以前也發生過好幾次。學習一放鬆,症狀就會減輕;症狀改善了,成績下來了;一抓成績,症狀又加重了。

我問媽媽:「學習重要還是健康重要?」 她說她當然知道健康重要,但是,學習不好也不行。就算她放手了,老師也不答應。 「到底是老師重學習還是你重學習?」 她說是老師。 「那好,」

我說,「換個學校。」 換什麼學校呢?我提議去武術學校。武術學校學習壓力小,練武和感覺統合訓練有相似的功效,可以緩解抽動和多動的症狀。另外,這個孩子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都比較差,容易焦慮,人在焦慮的時候小動作會增多,而習武有助於提高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孩子一聽就樂了,他說他一直想學武術,可是家長不同意。 不久以後,孩子轉學到一所武術學校。第一次考試,他的成績全班第一,他立即自信起來。雖然他開始的時候不太適應高強度的體能訓練,但他還是堅持下來了。一個學期下來,他整個精神面貌煥然一新。他長高了,長胖了,臉黑了,肌肉結實了,舉止穩重了,抽動和多動的症狀沒有了。一家人皆大歡喜。

三年一晃而過,媽媽接他回來參加中考複習。結果,他的症狀又出現了。

原來,武術學校的教學水平比普通學校差很多。他在那裡能考七八十,這個成績相當於普通學校的二三十。所以,他感到壓力很大,很焦慮,小動作也多了起來。她希望我能提供一些方法,減輕他的焦慮,使他順利通過中考。

我問她「你為什麼要他參加中考?想讓他考上什麼樣的學校?」

她說,她並沒有要求他考上什麼學校,只是覺得中考是人生的一次經歷,應該讓他體驗一下,讓他學會對自己負責。

既然如此,你就告訴他,考多少分都沒關係,進考場坐坐,然後回來。這樣的話,他就不會太焦慮。即使焦慮也不要緊,大不了腦子一片空白,一個字也寫不出來,反正不在乎分數,沒想考上什麼學校。」

隨著信任關係的增強,媽媽開始坦誠面對自己的焦慮,她像個聖人,她很完美。她說她沒有給孩子施加壓力,但是,兒子在她身邊就會感到有壓力,這是相形見絀引起的壓力。所以很多時候不是孩子焦慮,而是母親的壓力過大,將焦慮傳遞給了兒子。因此,僅僅幹預孩子的多動症和抽動症是不夠的,最好是母子一起參與。

經過幾次親子治療之後,媽媽逐漸放鬆了心情,兒子中考雖然沒有考上重點高中,好在也擦邊而過,但是即使經歷了這次重大的考試,兒子的抽動症也沒有再犯,因為他已經學會了如何應對壓力。

相關焦點

  • 孩子不經意的「小動作",家長要注意了,可能是抽動症!
    天真爛漫、古靈精怪、調皮搗蛋這些用在孩子身上的詞語,總是帶著無盡的童真童趣,代表著新生和希望,承載著過去和未來。然而能把家長氣到崩潰的也是這些孩子,君不見他「課沒好好聽」「作業不好好寫」、「飯不好好吃」,尤其還可能來個「七七四十五」,猝不及防。
  • 孩子若有這3個表現,或是抽動症「降臨」,快看看你家孩子有沒有中招!
    孩子有哪些症狀出現需要重視   1、軀體異常   孩子出現了抽動症,身體發出的信號明顯,在發病過程中會讓孩子出現軀體的特殊表現,例如孩子總是聳肩、搖頭、挺胸或者旋轉軀體,這些肢體的活動都跟抽動症有關。
  • 孩子得了抽動症要怎麼做心理疏導
    孩子得了抽動症要怎麼做心理疏導 時間:2020-12-02 17:13 太原天使兒童醫院 太原兒童醫院醫師介紹:對於抽動症這種疾病,除了要積極治療外,更要做好心理疏導工作。但是,很多家長對於怎麼做都很迷惑,不知該怎麼下手。
  • 教育孩子最大的缺陷,就是父母追求完美
    果然,父母眼中,自己的孩子都是有不足的,十全十美的孩子只是別人家的孩子,也正是因為這種思想,大部分父母就會不斷的要求孩子去努力的追求完美,讓孩子成為自己眼中的完美孩子。在這樣完美的表象之下,他的內心往往是壓抑的,而這種壓抑大部分都是來源於家庭中。母親要求他盡善盡美,做一個完美的人。結果忽視了孩子的內心活動。俗話說"人無完人",每個人身上多少都會有一些缺點存在,不光是孩子,家長也會存在缺點。
  • 孩子總愛擠眉弄眼?這可能不是可愛,是一種病
    請看下圖:這些情況下,病情會加重:這些情況下,病情會減輕:孩子得了抽動症,怎麼辦?很多家長忍不住反覆提醒孩子,不要擠眉弄眼清嗓子,讓孩子自己控制住,其實孩子是控制不住的,反覆提醒反而可能還會加重。這個疾病似乎挺可怕?難治嗎?其實不可怕不難治。家長要有正確的足夠的認識,要有足夠的信心,也要給孩子足夠的信心。
  • 黃正音申請與富豪老公離婚 離婚原因竟是這樣
    #黃正音申請離婚#近日,據韓媒報導稱,韓國著名人氣女明星黃正音與日前已經與企業家老公李英敦結束了4年的婚姻生活,一時間在網上引起了極大的關注,為什麼會離婚呢?離婚原因竟是這樣,一起來看一下。1黃正音申請與富豪老公離婚近日,韓國知名女星黃正音與日前已經與結婚四年的企業家兼職業高爾夫球手老公李英敦離婚了,已經向法院申請調解離婚,一時間在網上引起了很大的關注,關於兩人的離婚原因也在被網友猜測。
  • 反覆做同一個小動作是不是抽動症?
    都知道與抽動症作鬥爭的日子是漫長的,因為這個病不容易好,好了也有可能反覆。今天我要說的是,抽動症的症狀也許還會「轉移」!還有的抽動症兒童這些動作都沒有,只是情緒抽動,比如毫無原因的亂發脾氣、火冒三丈、大喊大叫。不管是哪種抽動形式,孩子發作的時候大都不是有意這樣做的,但是毫無疑問,他們症狀發出來後感覺都會舒服多了。如果我們一味阻止、過度關注,孩子會非常痛苦,這只會加重症狀發作的頻率和程度。
  • 離婚兩次後,才明白追求完美婚姻要換的不是人,而是心態
    每個人的性格都不同,有的人隨遇而安,有的人卻不甘平庸,有的人總想著追求完美,對於生活來說,不同的選擇就會過上不同的人生,但是對於婚姻,太過於追求完美的人,到了最後往往很難過上自己想要的日子,畢竟理想和現實總是有著不少的差距。
  • 傷害孩子的,不是父母離婚,而是父母處理離婚的方式
    「我原本有一個幸福的家庭,可是因為自己的不珍惜,結果離婚了。現在我是人不人鬼不鬼的,我對當初自己的行為深切地感到懊悔,可是一切都回不去了,現在我是家人不愛,孩子不喜。我現在特別擔心自己的孩子因為單親受到傷害!離婚一定會傷害孩子嗎?」
  • 父母為孩子營造完美的童年,可能是孩子的負擔,不用過度追求完美
    這些父母看似努力的為孩子營造一個完美的童年,但也無形當中奪走了孩子成長的機會,成為了孩子的負擔。三、過於追求成為完美父母,只會導致災難在教育孩子這件事情上,除了一些不稱職的父母之外,還有一類追求完美的父母。
  • 孩子老愛玩遊戲、看手機,結果竟成了「怪人」……
    小兒抽動症其實是一種抽動障礙,主要表現為動作性和發音性兩類,一般先從眼肌開始,隨後會有全身症狀,出現不由自主眨眼、搖頭、吐舌頭清嗓子、咳嗽等症狀,往往伴隨汙言穢語以及情緒躁鬱等很多家長在不知道抽動症錢,以為孩子是不是得了睫毛炎、鼻炎,甚至孩子老是清嗓子,以為是有咽炎之類,然後當成這些疾病來治,但是越治越不好
  • 英達不在沉默,說出當年離婚原因,不顧孩子是因為自己也是孩子
    可能在娛樂圈,離婚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因為明星這個職業很特殊,大部分時間都是異地戀,而且演員進組之後,一切都要聽組裡的安排,所以平時跟家裡的聯繫就少很多了。但這個是職業性質,演員也無法改變的,所以很多演員因此離婚了。
  • 婆媳關係對婚姻的影響有多大 婆媳關係不好離婚好還是不離婚好-說說控
    婆媳關係不好離婚好還是不離婚好人與人相處的基本導致婆媳關係不好不單是婆婆與媳婦的主要紐帶,還有圍繞身邊最親近的人造成的分支紐帶。這裡產生的婆媳問題就有很多了。比如,主要紐帶上婆媳性格不合、婆婆看不起媳婦、婆婆太強勢、媳婦覺得婆婆管太多等等,分支紐帶上,媳婦覺得丈夫無能,婆婆覺得她不把兒子放眼裡、丈夫不懂得協調婆媳關係,甚至幫著母親打壓媳婦或者幫著媳婦抱怨母親等等,原因肯定一時列舉不完,每種婆媳關係都有難念的經。建議:話說回來,竟然這都是導致婆媳關係不好的原因,到底是離婚好還是不離婚好呢?
  • 「女兒,離婚要錢,帶兒子不好嫁人」,十年後我才知錯信母親的話
    一個人在適當的時期可以染上愛情,就像傳染上麻疹一樣,然後也會像麻疹病人一樣,靠一貼牛油和蜂蜜的合劑,在婚姻的懷抱裡舒舒服服地渡過難關,從此不再傳染上 —— 約翰·高爾斯華綏有些人認為,愛情是一種病,一種無藥可治卻能自我癒合的病,這種「病」,卻始終找不到根除的方法。
  • 凡事都喜歡追求完美的人,有一個不好的缺點,被老子的語錄道破!
    現實中很多人,不管做什麼就喜歡追求完美。可以說現實中就有一種人,很喜歡爭強好勝,不管做什麼,總是要爭個第一,從小在村裡,要當孩子王,帶著同齡人道出惹是生非,都要聽他話。讀書時候,也想要成績第一,拼命努力學習,這是好的現象。那麼有些人想要考第一名,卻不擇手段,那樣就是不好的一面。
  • 每年有多少孩子,被「抽動症」毀掉了一生?
    原創 樓 小樓聊心理01之前給大家介紹過兒童最容易患上的4種心理障礙,之後就有家長問我,能不能也科普一下抽動症。當時考慮到抽動症是一種不太常見的病症,也沒有找到相應的例子,所以這個話題一直耽擱著沒寫。
  • 即使是詹妮弗·安妮斯頓,也逃不了因為沒有孩子而被人指指點點
    然而,這並不是說詹妮弗·安妮斯頓的生活就是完美的,對於一個有名氣的女人,一個有名氣且在事業上成功的女人,一個有名氣事業成功卻離了兩次婚的女人,一個有名氣事業成功離了兩次婚、並且沒有孩子的女人,人們總免不了忽略她取得的種種成就,把關注點聚焦在她的私人生活上
  • 追求完美的女人,你的強迫最終毀了整個家
    她還未出生,父母便借鑑了國內外著名的教育經驗,制定出一套嚴格有效的訓練模式,以培養出一個聰明完美的孩子。愛玩的每個孩子的天性,胡敏也不例外。但她的父母要的是大家閨秀,不是瘋跑打鬧的女漢子。所以,玩耍是被明令禁止的。為了讓女兒徹底放棄這個念頭,母親便給她編造出恐怖的故事,告訴她,打雷專門劈死那些只想玩、不想學習的壞孩子。胡敏最害怕閃電與雷聲,嚇得瑟瑟發抖。
  • 孩子患哮喘竟因為香水有「毒」!
    軒軒媽媽很疑惑,是什麼讓孩子的哮喘病復發了?經唐素萍仔細詢問後斷定,讓軒軒哮喘復發的「元兇」是張女士身上的香水味兒。原來前陣子軒軒媽媽的朋友給她送了一瓶香水,因為軒軒有哮喘家族史,還患有過敏性鼻炎,這香水的味道竟成了一種誘發哮喘的因素。
  • 抽動症公益網 什麼症狀易與抽動症混淆
    哪些症狀易與抽動症混淆呢?因為抽動症患者在發病的時候有很多的症狀與D癇發作的症狀有所類似,在加上很多的家長對這種疾病的症狀不清楚,結果就出現了誤診誤治的情況。下面抽動症公益網專家為各位家長帶來了詳細的介紹,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