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12月25日報導 日媒稱,在中國,迴轉壽司的人氣與日俱增。雖然從古至今中國人都抗拒食用生食,但作為健康食品的日本料理的風潮和有過赴日遊經驗的中等收入階層的驟增,使得以毫無壓力的價格在家門口就能夠品嘗到的「壽司」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
據日本《富士產經商報》12月19日報導,「合點壽司」在上海市內和江蘇省蘇州市共有11家門店,均為直營模式。2008年11月,「合點壽司」一號店在上海市開門迎客,現在每間門店日均接待食客100到200人。員工共計約200人。據上海本地法人、倉地厚董事長兼總經理說:「銷售額以年均20%的速度持續上升。」
報導稱,上海是全球日本人最多的海外城市,即便如此,「合點壽司」接待的客人中95%都是中國人,倉地先生與中國本地員工一直在為如何提供符合中國人口味的菜單和服務絞盡腦汁。據他介紹,人氣排名前三位的產品分別是三文魚壽司、烤鵝肝壽司和鰻魚壽司。一人份壽司的價格在60到100元人民幣,雖然算不上便宜,但主要門店的人均消費可以輕鬆超越100元。
報導稱,雖說是迴轉壽司,但是在中國只叫「壽司」的話是吸引不來客人的。而且菜單裡還必須包括火鍋或是拉麵等以合理價格提供的熱食。在中國,以壽司為主打產品的日本料理店都是這個樣子的。
在服務方面,「合點壽司」也將引入了在中國並不常見的現場操作模式。倉地先生感言:「現在喜歡坐在操作臺邊上座位的顧客越來越多了,享用壽司的方法也在中國得到了普及。」或許赴日遊經歷讓中國人產生了意識上的變化。
原料方面,都是來自長崎、鹿兒島、愛媛縣等日本出產的金槍魚、鰤魚、竹莢魚,三文魚則來自加拿大、蘇格蘭、智利,其餘還有來自俄羅斯、阿拉斯加等地的食材。
另一方面,中國大陸沿海的拖網捕魚連魚苗也不放過,可以說已經處於無魚可捕的狀態,包括曾經經的大型水產基地大連在內的近海也基本上沒有漁獲。
報導稱,在中國,為了提供日式服務,在開設新店時更重要的或許是對中國員工的培訓。倉地說:「像在日本那樣說一句把這個活兒幹了是不行的。不僅要說,還要手把手示範,我覺得培訓才是經營之道。」
門店裡幹活兒麻利的店員也維繫了人氣。21歲的魏寧是一名來自江蘇的女店員,她對此深有感觸:「三年前剛進公司的時候,社內培訓搞得非常細,很不習慣,但現在我覺得這就是日本的文化。工作的同時也學習到很多門店管理方面的知識。」入社兩年就被提拔為副店長的蔡遠東今年30歲,來自吉林,他說:「通過對料理和服務的評價,我們力求自己的工作能夠促使顧客再次光臨。我還想在這家店再多學點東西,以後能開一家自己的店。」
當地法人「上海合點壽司餐飲管理有限公司」由位於琦玉縣熊谷市的RDC公司百分百出資,在上海擁有自有資金128萬美元,完全以直營模式經營。現有門店來店人數的持續增長雖然是好消息,但直營店擴張也是有局限的。
目前「合點壽司」在上海和蘇州的直營店數量超過10家,倉地先生說:「如何在中國市場開展下一步的經營戰略,2017年或許成為決勝之年。」
在對華業務的基礎上,倉地有著要把日本食文化更多推向海外的強烈意願。但是讓他苦惱的是,與其他國家相比,「日本政府和地方自治體提供的幫助並不多」。
據倉地說,在中國舉行的國際水產品展覽會上,俄羅斯、紐西蘭等國都是由國家投入大筆預算強勢推廣自己的水產品,而日本大部分情況都是各幹各的,推廣力很弱。如今中國消費者對日本食材的關注度越來越高,正是推廣的好機會。
報導稱,「不能安於現狀」是倉地先生在中國開展業務的哲學,只有在跨越不曾在日本想像到的多重困難之後才能在中國市場期待成功。(編譯/劉林)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資料圖:一位男士在為女伴餵食壽司。新華社記者鄭悅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