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壹財信
作者:童牧瑤
隨著2019年6月工信部正式發放5G商用牌照後,便拉開了中國5G商用和中國5G基礎設施建設的序幕。作為通信網絡設備及技術解決方案的綜合通信系統供應商——深圳震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震有科技)藉此東風成功闖關上交所科創板,發行新股將於7月13日進行網上申購。
雖然5G引導的下一代網際網路也已成為新的熱點,並為通信設備製造領域提供了新的需求和利潤增長點,但是震有科技卻受到媒體的質疑:現金流淨額連續四年為負、營收與現金流背道而馳、營收不敵應收帳款、境外市場呈斷崖式萎縮等。而《壹財信》梳理公開資料後發現,震有科技的問題還不止於此。
過半子公司虧損
據招股書,震有科技成立於2005年,截至2020年5月20日共擁有4家全資子公司和3家控股子公司。《壹財信》研究後發現,震有科技有超過半數的子公司最近一年存在虧損。
2014年12月成立的常州市震有智成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是震有科技的全資子公司,主要負責震有科技華東地區的市場拓展和售後服務。該企業截至2019年12月31日淨資產為-212.02萬元,2019年實現淨利潤為-70.79萬元。
2018年1月,西安震有信通科技有限公司成立,震有科技持有其100%的股份。該企業主要負責西北地區的市場拓展和售後服務,2019年企業實現淨利潤為-316.85萬元。
除了全資子公司虧損之外,震有科技的3家控股公司中也有2家存在虧損的情形。
震有科技持股99.997%的菲律賓震有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2013年7月,該企業是震有科技在菲律賓設立的從事通信產品的銷售、維護客戶關係以及開展售後服務的運營平臺,主要負責開發菲律賓的通信市場,其2019年虧損了45.60萬元。
震有科技持股50.62%的震有日本株式會社成立於2015年11月,該企業主要負責開發日本市場和開展售後服務,配合震有科技開展日本市場通信產品的銷售。2019年企業實現淨利潤-83.84 萬元。
而報告期內還有一家已註銷的全資子公司在註銷前也持續虧損。北京震有信通科技有限公司於2013年4月成立,於2019年12月10日註銷,主要負責震有科技華北地區的市場拓展與售後服務,2018年和2019年1-6月分別虧損了140.69萬元、80.84萬元。
間接大股東上黑榜
除了子公司虧損外,震有科技的關聯企業還值得關注。
招股書披露,本次發行前震有科技總股本為14,520萬股,吳閩華直接持有發行人 22.14%的股份,為震有科技第一大股東;深圳市震有成長投資企業持有震有科技 19.87%的股份,為震有科技第二大股東;此外持有5%以上股份的其他股東包括南海創新(天津)股權投資基金合夥企業、深圳市華勝鼎成管理投資合夥企業、新疆東凡股權投資合夥企業、深圳市金麒盈信投資企業和深圳市麥田天使投資企業(下稱:麥田天使)。
其中大股東之一的麥田天使成立於2011年12月,主要從事股權投資,深圳市麥田萬家創業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持有其1.00%的股份,自然人雷波持有其99.00%的股份。截至2020年5月20日招股書籤署日,麥田天使持有震有科技762.76萬股股份,佔總股本的5.25%;麥田天使的第一大股東雷波通過麥田天使間接持有震有科技5.20%的股份。
然而,《壹財信》發現震有科技的間接自然人股東雷波值得關注,其任職執行董事、總經理並持有66.34%股份的深圳市金海威新科技開發有限公司(下稱:金海威新)在報告期內列為失信被執行人。
據深圳市信用網顯示,金海威新成立於1996年8月,法定代表人雷波,註冊資本為100萬元,經營範圍計算機網絡技術的開發;國內商業、物資供銷業、經濟信息諮詢,2008年4月金海威新因未年檢被吊銷營業執照。
雖然企業早在2008年被吊銷營業執照,但是(2017)粵03執恢222號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限制消費令顯示,金海威新及其實際控制人雷波在與興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分行的借款合同糾紛中,未按執行通知書指定的期間履行相關給付義務,於2020年3月30日被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根據相關規定限制消費。同時依據(2017)粵03執恢222號文件,金海威新於2019年10月14日被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列為失信被執行人。
震有科技的間接大股東雷波被限制消費,以及其控制的公司被列為失信被執行人,不知道其間接持有的震有科技5.20%股份未來是否存在股權變動的風險。
大客戶被限制消費
除股東被限制消費以外,震有科技的大客戶也因欠債被限制消費和列為失信被執行人。
震有科技的財務狀況和業績一直是媒體關注的焦點,應收帳款逾期率增高、應收款回收風險更是受到了上市委的關注。
據招股書,2017年至2019年各期末,震有科技應收帳款淨額分別為12,595.56萬元、30,121.88萬元和40,183.60萬元,佔期末流動資產的比例分別為26.04%、47.43%和58.82%;報告期各期末1年以內的應收帳款餘額在公司應收帳款餘額中的佔比較高,分別為83.80%、91.97%和61.37%。
對于震有科技應收帳款逾期率增高以及應收帳款回收風險等問題,曾在問詢過程中被上市委所關注,並要求企業針對2019年期末新增逾期應收帳款的基本情況逐個說明。
據招股書(註冊稿),大連恒基電子技術有限公司(下稱:恒基電子)是震有科技2018年的第三大客戶,震有科技向其銷售產品金額為2,528.94萬元,佔當期營業收入比例5.28%。同時,2018年恒基電子還佔據震有科技應收帳款第二位,應收帳款餘額為1,771.09萬元,佔比為5.44%,震有科技對其計提壞帳準備88.55萬元。2019年恒基電子的應收帳款餘額為1,197.53萬元,佔應收帳款餘額的比例2.73%,震有科技對該應收帳款又計提壞帳準備119.75萬元。
對於在2019年期末新增逾期應收帳款金額475.19萬元的恒基電子,震有科技表示逾期原因則是因為合作的莊河市智慧城市一期工程項目屬於政府項目,政府撥款審批流程較長。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恒基電子在2019年還被法院限制消費,並被列為失信被執行人。
據(2019)遼0293執543號和(2018)遼0293民初2713號文件,恒基電子因欠大連高新技術產業園區凌創資產管理中心租金、違約金、佔用費、案件受理費共計約343.14萬元,且在該租賃合同糾紛案中未按執行通知書履行給付義務,被大連高新技術產業園區人民法院依照相關規定限制消費,同時被列為失信被執行人。
綜上,震有科技的間接股東和大客戶如此讓人不省心,所帶來的負面影響或應該引起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