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人都認為:「93°C 是最佳的咖啡衝煮溫度。」到底是真的嗎?來自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的感官科學家和前研究員 Andrew Cotter 參考了近年的科學研究結果並進行實驗,發現了衝泡溫度對消費者的偏好的影響,一起來了解吧!
在業界中,最常用來量度咖啡的標準有兩個:濃度 (TDS/總溶解固體) 和萃取率 (PE)。
濃度,又稱TDS,指衝泡時水中到底有多少溶解了的咖啡物質。以百分比來表示,一般 1.15% 至 1.35% 是公認的最佳比例。
萃取率 ,又稱PE,指從衝泡後的咖啡渣重量來得知到底萃取了多少咖啡物質出來,同樣以百分比表示。
這兩個指標可以通過咖啡的研磨度、衝煮時間和衝泡溫度等來調節。
一杯咖啡到底好不好喝是十分主觀,但風味描述某程度上是客觀。因此,溫度對味道有什麼影響?對消費者來說又有影響嗎?感官科學家 Andrew 進行了以下實驗嘗試了解。
研究邀請了兩組人士品嘗咖啡:一組 12 人的專業杯測師和一組 119 位咖啡愛好者。以87°C~93°C不同溫度條件下衝煮出【TDS】和【PE】相同的咖啡,並讓這兩組參加者品嘗及形容風味。
研究結果有驚人的發現:對兩組參加者來說,溫度對風味的影響非常小,甚至他們幾乎沒有發現味道的差別。
大多數消費者傾向喜愛TDS值1%左右的咖啡,而喜歡濃鬱口味的人士偏向TDS值高於1.25%的咖啡。另外,低PE(約16%)和高TDS(約1.5%)的咖啡,感覺最酸,而高PE(約24%)和高TDS(1.5%)的咖啡,感覺最濃。因此,原來只要溫度在 87°C–93°C 的範圍內,調整出想要的濃度和萃取率,味道是不會有太大差別。參考資料:https://sca.coffee/sca-news/25/issue-15/how-hot-is-hot-enough-brew-temperature-sensory-profile-and-consumer-acceptance-of-brewed-cof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