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扛不住了,我需要在家偷下懶。」2月5日,抱著病軀在戰「疫」一線連續工作12天的李燕子,終於做了回「聽話」書記,遵照醫生叮囑在家休息。社區疫情防控工作一如既往地緊鑼密鼓進行著,「她不在崗,感覺缺了主心骨」,社區同事想讓她回來「主政」,但更希望她養好身體更好地帶著大家工作。李燕子,現任埇橋區三裡灣街道紡織路社區黨總支書記。2017年3月查出身患重病,經過治療,同年10月返回工作崗位,2018年8月再次手術,10月回到社區,帶病工作至今。
1
「家裡呆不住,還得去上班」
2月4日下午,正在社區進行人員排查的李燕子突然感覺心慌,有點支撐不住。「她本身就患有重病,動過幾次手術。」 身邊同事一刻不敢耽誤,立即開車帶她去醫院檢查。「高負荷工作,休息沒跟上。」醫生向她解釋心律失常原因,並叮囑在家靜養幾天,要不然會帶來「嚴重後果」。醫生的苦口婆心和「恫嚇」,讓有過17年社區書記工作經歷、習慣一線奔忙的李燕子乖乖聽了話,決定在家休息。「5號當天,社區同事及群眾、上級領導先後打來了近10個電話。」人在家裡,李燕子還是記掛著社區當天的各項工作安排。「我們也不想多打擾她,但是前期工作都是她在統籌。」社區同事表示,工作任務到來時候,特別是一些急難險重事情,不知從何入手,還是得給她打電話。「家裡呆不住,還得去上班」,在家一天的李燕子,不再聽從醫囑,2月6日,居民熟悉的「燕子」身影又如往常一樣出現。
2
「疫情面前容不得半點閃失」
紡織路社區雖說現在劃為城市社區,但仍有大量自建房,獨門獨院以散戶形式居住的不在少數,管理起來相對困難。「按照上級要求,大年初一籌劃、大年初二開始全面摸排,特別是疫區回來的人。」李燕子充分發揮執行力強、做事乾脆利索特點,立即組成12個小組,開展摸排工作。「社區本身沒幾個人,我就把街道的網格包保人員、黨員、志願者全部動員起來。」 迎著漫天飛舞的雪花,近40人隊伍在她統一調度下,居不漏戶、戶不漏人,撒向社區3572戶居民家中。「摸排組人員剛開始也有點不太理解,特別是春節期間不能陪家人。」但是疫情面前容不得半點閃失,「我們的行動必須爭分奪秒,我們是在和時間賽跑!」李燕子只能硬著頭皮做思想工作。好在大家通情達理,都支持她的工作。24名疫區來的人、403名其它地區來的人,全部按時摸排到位,為精準防控疫情打下堅實基礎。
3
「強化管控,更要做好服務」
底數清、情況明後,李燕子決定對外來人口分類管理,建立四級管理臺帳,對重點人員實行「2+1」模式管控。同時,在社區設置7個卡點,對進出居民進行摸排、登記、消毒、測量體溫,對外出的居民進行勸返。「管控工作一定程度給居民生活帶來不便,少數人有點情緒。」李燕子堅持從嚴管控與貼心服務緊密結合,安排工作人員每天兩次上門為重點人員測量體溫,及時掌握身體動態,並送去生活必需品,幫助解決實際困難。特別是對獨自居住3戶6個老人,由於抵抗力較差,她堅持每天幾次登門看望。每次上門前,李燕子都會讓年輕的網格員在站點留守,「我去給他們消毒、送菜去,你們還年輕,要注意保護自己。」她時刻記得居民的需求、記得保護身邊人,卻唯獨忘了自己還是個需要靜養、休息的病人。
「每天看到燕子書記忙碌的身影,我們就感覺踏實多了。」是的,「燕子」來了,春暖花開還會遠嗎!(宿組軒)
源自:拂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