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大連市中山區桃源街道長利社區黨總支書記張麗萍

2021-01-10 人民網

原標題:社區居民的貼心好管家

張麗萍帶領社區愛心團隊長年照顧殘疾人王龍盛。圖為張麗萍(左)為王龍盛做的豐盛晚餐。 齊 靜 記者/王榮琦 攝

早8點到社區布置工作,9點準時給樓長們開會,10點鐘看望轄區孤寡老人;中午趕回社區,遇上來辦事的居民;下午趕到社區布貼畫手工藝品工廠幫忙趕工,緊接著回社區組織居民合唱……滿滿的行程,記錄了大連市中山區桃源街道長利社區黨總支書記張麗萍一天的工作。

14年前,40歲的張麗萍從部隊團職崗位轉業,就任長利社區黨總支書記。就像魚兒回到江河,她與3200多戶居民打成一片。14年來,為了社區和諧、居民安康,她殫精竭慮、無私奉獻,一顆深情的心緊貼著居民脈搏。

她是黨在群眾中的代言人

「要想當好社區書記,首先得融入群眾,然後找出辦法,解決問題。 」與張麗萍面對面,她敏銳的反應、時尚的裝扮、挺拔的身姿,都給記者留下深刻印象。

張麗萍以軍人的思維和視角,謀劃管理社區的方式方法。長利社區日常工作實行早籤到、周例會、外出辦事備案、值班主任記工作日記制度。規範化管理,造就出一支嚴謹、務實、高效的團隊。社區先後成立了「百姓之家」群眾工作站、「和和」矛盾糾紛調解委員會;開通了96816民情熱線,樓院懸掛民情信箱、社區網站設立QQ群;創建了民意配送服務體系,組建以社區幹部、樓院黨支部書記、黨員中心戶為主體的「嘮嗑隊」,定期入戶走訪,聽民情解民憂;定期召開「黨員議事苑」會議、設立社區民意訴求接待室。這些被譽為「張麗萍工作法」的服務群眾機制,在社區黨組織和居民之間架起了黨情民意 「連心橋」,東家的難西家的需,只要把關鍵字快速輸入到社區的「雲服務」網絡,社區黨員幹部就會第一時間跟進服務,予以梳理解決。

張麗萍不僅在社區管理上以身作則,在服務群眾上也是貼心的表率。社區居民有什麼問題,大家的第一個念頭就是找張麗萍。而這個社區書記從來都是隨叫隨到,哪裡有困難,哪裡就有她的身影。

社區居民曹作寬因病喪失了勞動能力,房子因還不起貸款被銀行收回。張麗萍幫他辦理了低保和廉租住房補貼,並把他送到養老院。曹作寬到退休年齡時,因欠繳3年保險費,產生了放棄辦理退休手續的念頭。張麗萍聞訊立即幫著補齊保險費用,使老人順利退休。

居民張淑英早年失獨,後又患上直腸癌,由於術後治療費用大,親戚朋友都不敢與其來往,她和老伴感覺活著了無生趣。張麗萍得知情況後,和社區工作人員輪流上門陪老人嘮嗑,生日送保暖內衣,節日按習俗送元宵、粽子、月餅等,重陽節請她吃「餃子宴」,年年如此。

轄區福利廠改建後,影響了一棟住宅樓的採光,一些居民想以上訪的方式維權。張麗萍主動攬事攬責:「你們找市裡區裡,不如先找我,我要是解決不了,你們再去反映也不遲。 」她召開居民代表議事會議,論證解決辦法,代表這些居民向建造方提出要求。經過兩個多月的反覆協商,33戶居民因為擋光程度不同,分別得到3000元到5萬元不等的經濟補償。

2011年夏季,大連突降暴雨,長利巷21戶居民面臨山體滑坡的危險。張麗萍冒雨挨戶排查險情,堅守現場一天一夜。社區居民至今還記得那個令人感動的場景,她和社區幹部許江輝渾身溼透,仍然在雨中背著老人往安全地點轉移。

她是黨在群眾中的知心人

去年臘月廿九,轄區重度殘疾人王龍盛家裡,魚肉飄香、笑語連連。為了給王龍盛準備這頓年夜飯,張麗萍不僅自掏腰包準備了10個菜,還親自上灶。

幾年前,王龍盛的父母相繼去世,他由哥哥照顧。後來,嫂子被查出患上了癌症,哥哥也分身乏術。張麗萍了解情況後就帶領社區工作人員主動登門,幫他料理家務、洗衣做飯。

在長利社區,像王龍盛這樣的困難居民都能夠得到及時關心和照顧。

長利社區地處老舊城區,基礎設施陳舊,困難居民較多。入戶走訪過程中,看到哪家日子過得不好,張麗萍便記在心裡。

如何讓笑容重回這些困難群眾的臉上?她制訂推出了最可行的關懷機制——以全員化服務為主、以個性化服務為輔的「民意配送」服務體系。其中,重點經營的「援助統計信息系統」,幫助社區近200名需救助人員建起了「家庭生活檔案」、「特殊信息檔案」。

社區居民馮建設家突然著火,張麗萍帶領社區工作人員第一時間趕到現場,並將他身患疾病、家中因火災損失的情況上報有關部門,3000元的救助金很快送到了馮建設手中。

張麗萍還發動社區黨員帶頭,開展「親情牽手」社區老人活動,先後有50名志願者和黨員骨幹走進病困老人家中送溫暖、獻愛心。長利社區志願者隊伍,由一個人、幾個人,發展到了一伙人、一群人。越來越多的轄區在職黨員,集結到社區一線,加入到服務隊伍中,奔走在大街小巷。

以前,長利社區很多退休老人沒有什麼業餘活動。張麗萍在對居民進行走訪後,根據居民的興趣相繼開辦了攝影班、舞蹈班、歌唱班、繪畫班……並自掏腰包為活動室買設備。

合唱團團長孫貴珍告訴記者,現在長利社區的活動課程每天都是滿的。 「周一英語、周二舞蹈、周三攝影、周四合唱、周五書法繪畫……早晨和中午還會有居民來這裡打桌球。我們都把社區當成家,一天不來都難受! 」

長利社區新裝修後,黨群活動室擴建到100平方米。老人們在活動室裡盡情地唱著、跳著,張麗萍卻默默地把她的辦公桌挪到辦公大廳門口。這裡冬天冷,夏天曬,很不舒適。許多人對此不解,可她卻笑著說:「居民們來辦事兒進來第一眼就能找到我,方便大家,再說還能和同事們多交流,這不挺好的嘛! 」

在張麗萍的帶動下,社區居民和社區幹部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大家都說,張書記事事幹在前頭,我們特別服氣。無論何時有任何任務,她一聲招呼,全體響應,再苦再累,都沒有怨言。

她是黨在群眾中的引路人

「讓每一戶家庭,過上幸福的生活,是我們追逐的夢;讓每一個居民,過上平安的日子,是我們最真的心聲。 」

這是長利社區為迎接黨的十八大召開創作的詩歌,也是張麗萍的座右銘。

一直以來,失業人員的安置,是長利社區的頭等民生難題。張麗萍剛到長利社區工作時,社區有2000多名失業下崗人員,而且以婦女居多,很多人都希望能在家門口找一份工作時間比較寬鬆的工作,有點收入又能料理家務。這個難題難倒了張麗萍,天天琢磨解決的辦法。

2003年12月,聽說擅長繪畫的李敏老師退休了,張麗萍同社區工作人員立即登門拜訪。推開房門,滿牆的布貼畫讓張麗萍眼前一亮,「這麼漂亮的畫作,一定受市場歡迎,如果失業的姐妹們學會了這門手藝,就可以實現在家門口就業了。 」張麗萍馬上開始行動,考察市場,邀請行家論證,懇請李敏老師出山在社區開辦布貼畫製作培訓班。

2004年6月,張麗萍騰出一間60多平方米的辦公用房,建起長利社區布貼畫就業培訓基地。創辦之初,沒有啟動經費,她先從家裡拿出2000元,後又跑到政府為基地爭取政策扶持。同年11月,長利社區布貼畫手工藝品工廠掛牌。

牡丹花、仕女圖、風景畫……一雙雙巧手精心剪切出一幅幅美麗的畫作。 3個月的集中培訓,新鮮「出爐」50多名布貼畫製作者。

播種希望,收穫精彩。長利社區布貼畫的名氣漸漸傳開,慕名前來求畫者絡繹不絕,姐妹們生產的布貼畫被輸送到祖國的大江南北,部分作品還銷往澳大利亞、日本、韓國等海外市場。

在內挖就業資源的基礎上,張麗萍還積極外拓就業市場。她利用走訪轄區單位的機會,多方搜集用工信息,並與轄區單位建立起用工信息交流平臺,每年幫助近百名失業人員走上工作崗位。

「陽光,它照亮了我們的胸膛,每個明天都有希望。 」失業人員將這首昂揚向上的歌曲,送給了他們愛戴的社區黨總支書記張麗萍。 「每當失業人員跟我講他們工作有了成績,孩子學習有了進步,我就特別開心,這種信任也是我最值得自豪的事情。 」真誠質樸的話語,道出張麗萍對居民的一片深情。 

相關焦點

  • 大連市中山區長利社區致力將社區建成居民離不開的幸福家園 點滴做...
    大連市中山區長利社區致力將社區建成居民離不開的幸福家園點滴做實居民服務 老社區開啟新生活  站在自家樓前,看著新鋪的彩磚步道、新砌的保暖外牆、新換的樓道窗,大連市中山區桃源街道長利社區居民吳萍滿眼驚喜,愣了好幾秒鐘。
  • 大連中山區千餘名機關黨員幹部集結社區一線抗「疫」
    2月13日的上午10點,大連市中山區政府辦副主任劉智手持測溫儀,值守中山區青雲林海社區西門口,檢查進出居民。連日來,中山區1070餘名機關黨員幹部,緊急集結基層社區一線,參與小區封閉管理,成為防疫一線的主力軍。為了嚴格落實遼寧省疫情防控嚴查嚴控30條措施和大連市防指5號令工作要求,中山區臨戰標準開展小區樓院封閉管理工作。
  • 大連市中山區葵英街道林海社區黨總支創新服務管理
    大連市中山區葵英街道林海社區黨總支創新服務管理 作者:王剛 2019-02-03 02:38  來源:遼寧日報
  • 中山區 軍民同頻共振 上下凝心聚力
    大連新聞傳媒集團記者劉湘竹在中山區,有一個特殊的社區,社區32棟樓106個門洞,大部分都是部隊家屬樓,因此得名醫校社區。中山區桃源街道醫校社區多年來也沒有辜負這一名字,社區依託「軍嫂服務隊」和「退役軍官服務隊」兩支志願服務隊伍,打造了「軍民共建、魚水情深」的和諧社區。中山區內駐軍多、兵種全,雙擁工作曾多次榮獲全國和省市「雙擁模範區」稱號。目前,中山區已經形成了較為完善的「五位一體」雙擁工作領導機制,同時定期召開軍地座談會,建立軍地雙向支持、互辦實事的「雙清單」制度。
  • 遼寧省大連市中山區:築壘強基 凝心惠民 構建區域化黨建工作新格局
    大連市中山區通過「五大機制」建設,構建了「3+N」社區共建體系,形成了「條塊結合、共駐共建、惠民利民」的大服務生態。 二、做法與經過 構建網格化的組織管理體系。中山區實行街道大工委制和社區大總支(黨委)制,充分發揮非公經濟、社會組織黨組織作用,吸收轄區各領域有一定影響的單位黨組織負責人為街道大工委和社區大總支(黨委)兼職副書記和兼職委員,建立9個街道「大工委」、52個社區「大總支(黨委)」,任命了183名街道、社區兼職委員和52名社區「第一書記」,建立了2個基層黨建工作指導站,進一步加強了區域化黨建工作領導力量。
  • 中山區學區公示!
    東至港灣廣場轉盤、西至九州華美達酒店、南至中山路以北、北至勝利橋以南大連市中山區青泥窪橋小學七七街道北,中山路道南,延安路以西,大公街大連市中山區實驗學校小學部解放路-友好路-鐵山巷-南山路-勝利東路大連市中山區向陽小學
  • 大連市城區生活垃圾分類紅黑榜
    12月份第三周(12月13日-12月19日)有效檢查強制分類單位178家、分類示範小區131個,強制分類單位和示範小區紅黑榜如下:    行政區中山區中山區西崗區西崗區沙河口區沙河口區甘井子區甘井子區高新區高新區金普新區金普新區旅順口區旅順口區普蘭店區普蘭店區    街道老虎灘街道青泥窪橋街道    日新街道日新街道李家街道西安路街道周水子街道紅旗街道凌水街道凌水街道董家溝街道灣裡街道登峰街道得勝街道豐榮街道豐榮街道
  • 大連市中山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抗擊疫情在行動
    原標題:【風雨無阻 衝鋒在前 堅守到底】 大連市中山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抗擊疫情在行動 消費日報網訊(記者 王應鈞口曲軍 王曉雲)當前,疫情防控已經到了最吃緊的時候,面對來勢洶湧的新冠病毒,大連市中山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的廣大幹部堅決響應區委區政府和市市場局的號召,堅守崗位,沉著應對。
  • 大連市老舊小區改造信息匯總:椒金山街道金龍社區、辛寨子等!
    2020年中山區城市背街小巷改造提升工程一二三標段大連市中山區,大連市的金融中心和商業中心。大連市中山區,總面積約44平方千米,海岸線長約42千米,轄9個街道。大連市中山區,應紀念孫中山先生精神而得名。
  • 2020年中山區學區劃分出爐!
    5月20日,中山區政府網站公示該區學區劃分,如下大連市中山區東港小學教育集團春海街以東——長江東路以北大連市中山區春德小學街道樓牌號勤儉街25、31、33號大連市中山區民生小學東至港灣廣場轉盤、西至九州華美達酒店、南至中山路以北、北至勝利橋以南大連市中山區青泥窪橋小學七七街道北,中山路道南,延安路以西,大公街大連市中山區實驗學校小學部
  • 延吉市北山街道丹明社區黨總支書記金峰允:社區居民的「跑腿員...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延吉市北山街道丹明社區黨總支書記金峰允每天工作在防疫一線,成為了社區居民的「跑腿員」「聯絡員」,承擔起了「保我社區平安」的責任。「您好 這是您家需要的這些,這段時間身體咋樣?」 「我一點事兒都沒有。」
  • 大連市中心城區生活垃圾分類紅黑榜_第A05版:經濟新聞_2020年07月...
    人民廣場街道    大連市西崗區市場監督管理局    西崗區    日新街道    大連海友酒店    沙河口區    李家街道    中糧可口可樂遼寧(南)飲料有限公司    沙河口區    西安路街道    中信銀行黃河路支行    甘井子區    椒金山街道    大連市甘井子區文化館    甘井子區    南關嶺街道    大連甘井子南關嶺街道聖泰社區衛生服務站    高新園區
  • 忠孝難兩全使命在心間 記先進街道渤海社區黨總支書記張囝一事跡
    先進街道張囝一含著淚說:「我們社區情況太複雜,我是黨員,更是書記,這個時候我不能退,家裡和老爹只能託付給你了。」渤海社區大多數是非物業管理小區,流動人口多、老齡人口多、來往車輛多,摸排難度特別大。張囝一每天帶領社區工作人員訪居民、查商戶,一刻也不停歇。
  • 「燕子」來了,春暖花開——記三裡灣街道紡織路社區黨總支書記李燕子
    2月5日,抱著病軀在戰「疫」一線連續工作12天的李燕子,終於做了回「聽話」書記,遵照醫生叮囑在家休息。社區疫情防控工作一如既往地緊鑼密鼓進行著,「她不在崗,感覺缺了主心骨」,社區同事想讓她回來「主政」,但更希望她養好身體更好地帶著大家工作。李燕子,現任埇橋區三裡灣街道紡織路社區黨總支書記。
  • 大連市中山區惠民大集「開市」
    原標題:人民路街道便民惠企服務大集「開市」天健網消息(大連新聞傳媒集團記者毛雪梅)你有貨我有店,你有項目我有錢,中山區惠民大集搭建起平臺!6月6日,金融、醫療、文化、食品等行業的70餘家中山區駐區企業匯聚中山廣場,聯手對接各種資源,宣傳展示企業產品,吸引市民互動體驗,政企民商共抗疫、穩經濟、促消費。
  • 大連中山區市域治理擦亮平安底色 特色項目「多點開花」
    遼寧省大連市中山區順勢而為,不僅以政治引領直面問題短板、挖掘資源優勢,建立健全一系列體制機制;還抓住街道這個特殊層級,發揮出承上啟下獨特作用,使此項工作得以有效延伸至最基層;更精心謀劃,通過監控高空拋物、提供心理健康服務、組建平安護校隊等特色項目多點開花,這些舉措讓轄區更加和諧平安。本報12月6日刊發中山區推進市域治理現代化的經驗做法,敬請關注。
  • 帶頭衝鋒在前的「抗疫」書記——一中前街社區黨總支書記趙淑芬
    帶頭衝鋒在前的「抗疫」書記——一中前街社區黨總支書記趙淑芬 2020-05-13 04: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大連市中山區科技創新創業促進產業發展
    2020大連市中山區創新創業大賽12月18日圓滿收官。大連市中山區委書記王守宇、區長趙雲峰等出席並為獲獎者頒獎。大連市科技局蔣行海副局長在致辭中說.,近年來,中山區持續加大科技投入,完善政策措施,豐富載體活動,激發企業活力,為全市科技創新工作做出積極貢獻。本屆大賽參賽企業得到眾多投融資機構、合作對象的關注,促成多項合作籤約。
  • 中山區4對教師「夫妻檔」攜手一線戰疫
    大連市第 35 中學團委書記武霞問身邊愛人:"累嗎?"桃源小學教育集團數學主任畢寧靦腆一笑:"有你在,不累。"儘管工作緊張,酷暑難耐,同上一線的夫妻不忘互相打氣。在中山區教育局的組織下,教師志願者走上戰疫前線,這其中四對教師"夫妻檔",詮釋了愛情最好的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