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銀沱、鳳凰嘴……千奇百怪的川江地名,原來大有來頭

2020-12-23 騰訊網

川江地名可謂五花八門、稀奇古怪。

好聽的地名也比比皆是:琴音沱、美人沱、金銀沱、迎春石、鳳凰嘴、仙女寨、豐收角、香水溪、蓮花背,特別是叫金、銀的非常多,誰都喜歡的物品。

川江地名,代表著一種民俗

自古食鹽由官府監運,四川鹽源頗豐,川江上常有船隻偷運到三峽一帶缺鹽的鄉鎮販賣,為躲避追緝,都在隱蔽和便於轉運的地點停靠,久了,便留下一些與鹽有關的地名,如西陵峽南津關南岸的私鹽坡、巫峽青石洞下的私鹽嘴、奉節朱家壩上面的私鹽沱。

奉節城上遊二十多公裡靠南岸的喇叭灘,下水木船經常觸礁打爛,每到傍晚不敢再過,船工只好在南岸搭棚過夜,久而久之這裡形成了小場鎮,官府並設立驛站。為圖吉利,人們給小場鎮取名「安平」,光緒中期建鄉,民國時為鎮,其間名字幾經變換,至今仍為「安坪鎮」。

川江灘險浪急,舊時木船經常觸礁翻沉。明天啟年間,歸州知州周昌期拿出自己的俸祿(工資),在秭歸城下吒灘設置兩隻小木船,專門救助遇險船隻的船工和乘客。到了清康熙五年(1666年),知州邱天英承襲舊制,為了醒目,便於呼救,把救生小木船一律漆成紅色,稱「紅船」。這種救助制度在川江得到推廣,紅船由政府從鹽稅中列支設置,也有官吏、鄉紳捐資建造。清代,從四川江安縣至湖北東湖縣(今宜昌夷陵區) 近千多公裡川江上,有紅船九百多隻,平時固定停靠的地方被人們稱為紅船背、紅船灣、紅船沱、紅船角。比如雲陽老縣城石板灘上的紅船灣、巫山城上遊寶子灘上的紅船沱,以及長壽黃草峽下口的連沱紅船角等。

川江地名記載了一段歷史,同時它又是一種文化的具體體現。

三國名將關羽對結拜之兄劉備的「忠」,在荊州為官時對百姓的「義」,千百年來得到民間的推崇,很多地方建廟紀念他,稱他為關公。奉節城下的關廟沱,巫山縣城江對岸的老關廟,都因早年岸上建有關羽廟故名。

安史之亂期間,顛沛流離的詩聖杜甫唐大曆元年(766年)初夏來到奉節,曾住在縣城東北邊東瀼河畔的草屋裡。東瀼為境內一小河,在白帝城下瞿塘峽口注入川江。杜甫草屋前有幾顆棗樹,一天夜裡,有個婦人悄悄用竹竿打棗,每落下幾顆,在地上摸到後,慌忙塞進嘴裡,看樣子餓極了,杜甫假裝沒看見,從不幹涉。後來了解到,這婦人家住不遠處的一間草棚,無兒無女又無衣無食。隨後杜甫為方便管理田地,一家搬到東屯居住,把東瀼河畔的草屋讓給姓吳的遠房親戚暫住。婦人又來打棗,吳準備圍上籬笆,於是,杜甫寫了一首詩《又呈吳郎》,勸阻親戚吳:她是一個無食無兒的婦人,若不是由於窮困怎會做這樣的事?從這件小事可見杜甫對貧窮百姓的同情之心。在奉節近兩年裡,杜甫寫詩四百六十二首,佔其現存詩歌的三分之一,奉節因此沾了詩人的靈氣,改東瀼為草堂河。杜甫曾在成都浣花溪畔建草堂(草屋)居住五年,並寫有詩作《草堂》。

秭歸境內的九畹溪在南岸注入川江,全長不過二十多公裡,是一條很小的溪流。據說當年屈原在此修身養性、開壇講學時,栽種了許多的花草,並在《離騷》中吟唱:「餘既滋蘭之九畹兮,又樹蕙之百畝……」詩句的意思是:我已經栽種下了九頃地的春蘭,我又種植了百畝的秋蕙(薰香草)……詩人把對祖國的深深情感留在了這裡,留下了九畹溪之美名。

一些川江地名單從字面上根本無法知道其意:黃淺、九刻刻、裙邊子、野虎三背、太公八吊、橫梁馬絆、韓公韓婆、挑水賣菜、碟子大個天等。一位川江老航道人告訴我:順流進入巫峽約三公裡的北岸懸崖峭壁,古時這裡有一條纖道,船工稍有不慎就會掉下懸崖摔死。船工們聊天時常說:早知這麼艱難,寧肯挑蔥賣菜掙點小錢養家,也不可拉船為生。故此道稱挑蔥賣菜,後演變為「挑水賣菜」。清道光九年(1829年)九月至十年(1830年)三月,自籌資金治理三峽險灘三十六年的湖北漢陽商人李本忠,僱工修平此道四百五十多米,從此船工拉縴穩當,再沒發生摔死的事,但這個地名卻留了下來。

萬州城東的南岸有個小碼頭叫拖路口,這一帶屬河谷地帶,適合栽種甘蔗,並建有熬糖作坊。相傳清光緒年間,一糖坊的夥計們拖著巨大的石滾子(石碾)路過此地而得名拖路口。細心的讀者會奇怪,糖坊要石滾子做什麼?還這麼大?沒有機械的時代,糖坊用石滾子榨甘蔗汁,一邊碾,還一邊加料,挺方便的。

川江地名,按照外觀形象去喊

柏木帆船稱雄川江的航行時代,老船工說:走船(行船)的竅門就是經驗,靠記憶吃飯,沒有邏輯可言。在輪船時代,從一個舵工到船長,也必須十年以上,因為他們要花時間去牢記幾百個灘和岸上與江中的幾千塊石頭。

川江航運地名是代代船工「喊」出來的,他們往往按外觀形象去喊,容易辨別、方便記憶,喊的人多了,也就成了「名」。

宜賓下遊約三十二公裡處的回水沱,水枯時可見河床上有一條像竹筍的長石樑,得名石筍沱,汛期成為礙航險灘;南溪縣(現宜賓南溪區)城西江中有多個卵石磧壩排列,長達一點五公裡,好像一個個筲箕反扣在江中,故稱筲箕背,是川江之首著名的枯水險灘;萬州太陽溪因匯入川江的溪口有一圓形巨石,人稱太陽石故名;奉節城上遊二十五公裡的江中一石柱直立,像木船上掛風帆的桅杆,稱高桅子;瞿塘峽東出口約十二公裡處有三個系纜石樁,稱三纜子,這裡灘水甚急,上水船拉縴至此,曾經無法在岸上拴纜穩船,有一年當地鄉紳專門立了三個石條樁子,便有了這個地名;巫山城上遊的葛家山山勢曲折如皮尺,蜿蜒直抵江心,又形成石盤,名曲尺盤

川江沿岸相像、相似的地形、物體太多,為了好記好認,同名也就多了,叫三塊石的有近十處,一般都是岸邊有三塊重疊的大石頭,而奉節一處三塊石地名是岸上有個小土地廟,簡單地用三塊石頭壘砌,左邊一塊,右邊一塊,上面蓋一塊,燒紙燃燭在中間;岸邊或江裡長而尖的巖石像雞翅膀,在江中形成水埂,流速快,易擦掛船隻,這種雞翅膀地名在川江有近30處。川江地名為涼水井、水井灣和青巖子也多,大多是岸邊有口水井和巖嘴上長滿了青草。同名比較多的還有雞心石、烏龜石、板凳角、和尚石、紅石樑、過年石、門坎石等。

涪陵城江中有一條長達一千六百米的石樑,靠城的內側河槽在枯水時比較淺,水流平緩,魚蝦很多,引來白鶴啄食,並在梁上歇腳而得名白鶴梁,又因為石樑上的一百一十四段枯水石刻成為全國重點保護文物,在川江享有很高的聲譽,可川江上居然還有四處,一字不差:重慶鵝公巖大橋上遊約一公裡的沙石樑;重慶南岸蘇家壩的岸邊;重慶渝北御林河口下遊約二點五公裡江中一塊長五百米左右的石樑;豐都下遊約四公裡處江中大小石塊長約一4米,枯、汛期變化為暗礁或淺灘。另外,還有叫白鶴林、白鶴堆、白鶴石、白鶴溝、白鶴盆的地名多處。眾人皆知觀世音菩薩普救眾生,川江沿岸因此有幾十處叫觀音灘、觀音閣、觀音巖、觀音背、觀音梁、觀音堂、觀音盤的地名,有的是山崖巖石生得像觀音得名,有的是在險灘岸邊巖石上刻下觀音像,寓意平安、順暢。

然而有些地名,又是按照特性和含義去喊的。

萬州城西狐灘水勢出沒無常,如狐狸之狡猾故名。萬州城東大周、小周,都有一條山溪匯入川江,每遇洪水,行人不能從入江口通過,大溪要繞行一大圈,小溪繞行一小圈,因此得名。奉節縣城西十三公裡的南岸一帶,過去江邊常有毛狗(狐狸)出沒,亂石又多,故名毛狗堆。奉節康坪鎮沿江去縣城大約六十裡路,鄉民以每十五裡路為一趟,從縣城往回算,便出現了一趟,二趟,三趟,四趟的地名,後來衍喊成么塘(下川江土語,么即一)……四塘。巴東東瀼口對面枯水險灘名青竹標,灘中有長石臂突出,逼窄江面,水流極速,青竹標為蛇名,其行最速,便喻之灘名。

川江上有一處地名,給我留下很深的記憶,見證了船工的血與淚。奉節與雲陽交界處的北岸,沿江有一條長長的石板坡,江中有險灘,船工拉縴爬過石板坡精疲力竭,曾有多人被累死,後來石板坡被稱作拖板,灘叫拖板灘

川江上叫豬、母豬和狗,以及含屎、糞的「賤名」特別多:豬腸子、豬腦殼、豬槽梁……母豬跳、母豬凼、母豬灘……狗老殼、狗爬灘……雞屎梁、豬屎灘、狗屎沱、牛屎灘、耳屎窩,馬糞沱、馬糞磧、馬糞堆……這些基本上都是大大小小的險灘,行船極險,也許叫得越賤,藐視它的存在,從心裡戰勝了它,才能徵服它。

川江地名中常常出現壩、背、磧、盤、珠、淺、灘、石、梁、角、沱、堆、嘴、灣、浩的稱謂,根據字面,大多數容易弄懂,而磧、盤、珠、淺、浩這幾個理解起來有點費勁。

一般情況下,磧,指江中的卵石沙壩,汛期沒於江中,枯水時裸露;盤,江邊或江中大幅而橫闊的巨石;珠,江中獨立的大石頭,此稱謂習慣主要出現在西陵峽一帶;淺,水中比較淺的暗礁,枯水時容易擦碰船底;浩,江中石樑或磧壩叉分江流,靠岸形成的內水灣,上下有出入水口,裡面風平浪靜,適合泊船,川江上有南溪裴石木頭浩、巴南蘇家浩、雲陽黃水浩等。重慶南岸龍門浩是其中最為著名的「浩」,枯水季節,順流而臥江中約2公裡的石樑如長龍戲水,宋紹興年間有人在石樑中部水口上刻下「龍門」二字,便有了龍門浩之名。明月當空,倒映在浩面波光粼粼,與石樑剪影構成一幅靜美的夜景圖,被譽為古渝州八景之「龍門浩月」。十九世紀末重慶開埠並出現輪船後,龍門浩專門停靠外國軍艇和輪船。

川江灘名,被「喊」進行船諺語

雲陽下遊的東洋子廟磯子相距6公裡,都屬枯水險灘,東洋子因江中一石像羊子得名,而岸上有廟,江邊有一突石,稱磯,為廟磯子。自古不知多少木船在兩灘被浪翻或觸礁沉沒,近代川江輪船出現後也沒能倖免。最典型的一次是1971年12月30日,長江航運公司重慶分公司東方紅104輪上行,夜航至廟磯子灘時觸礁沉沒,死亡旅客六人、船員一人。死亡的船員是位女廣播員,她有一條漂亮的齊腰長辮,就像「村裡姑娘小芳」的辮子,輪船觸礁後本來已迅速逃生,突然想起手錶掉在了播音室,是男朋友贈送的定情之物,那時的手錶又非常稀罕,於是回身去取,那知慌亂中「漂亮的齊腰長辮」被門夾住了,她再沒有出來……

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我母親在故陵鎮做電話總機接線員,我常去看她,每次乘坐木船經過東洋子與廟磯子灘時,船劇烈顛簸,好像沒有把管一樣,我嚇得緊抓船舷,上了灘也不敢鬆手。有一次坐航標艇回縣城,以為是機動船不會再害怕,可從舷窗裡往外望時,看不到岸邊,全是翻騰的江水,心裡沒了底,覺得腳下懸空的,那種感覺就像幾十年後過旅遊點的玻璃廊橋。老船工一句行船諺語,我頓覺貼切:東洋廟磯,嚇得尿噓(土語:尿流)。

涪陵城下三公裡的北岸河灘上有一片大大小小的青黑色亂石,像一群趴在地上的豬,中、洪水位時淹過亂石,水流洶湧、紊亂,稱為群豬灘,1955年6月、1960年9月有輪船在此遇險。群豬灘下遊叫陡巖子的大石巖又伸入江中阻流,形成大量泡漩水,洪水期間上、下水都險。陡巖子對岸江邊立著三塊孤石,一塊像供奉死人的靈牌,另兩塊像卦,船上行,見陡巖子的另一面還有一條小溪如瀑布落下,船工形象地稱為「招魂幡」,於是有了忌諱的行船諺語:「群豬陡巖,高掛靈牌,有事才去,無事莫來。」

「有新無洩,八鬥兩撇;有洩無新,八鬥像天坑。」這句諺語說了三個灘:新灘、洩灘、八鬥灘,都在秭歸縣境內。新灘也叫青灘,千裡川江上著名的枯水期險灘,其危害船隻時,中、洪水位的洩灘正隱身,八鬥灘也只是兩個筆畫,可一旦新灘消停,洩灘出現時,八鬥灘像一個天坑,張著血盆大口。諺語提醒船工注意水文與灘情。關於新灘和洩灘,還有一句:「大水畏洩,水落畏新。」也是說灘情跟著水位而變化。

「新灘洩灘不算灘,空舲才是鬼門關。」又涉及新灘洩灘。空舲灘在新灘下遊十公裡的地方,「舲」是「有窗的小船」,這裡泛指小船,灘名所表述的意思是,空船才能過灘,其兇險超過新灘、洩灘,堪比「鬼門關」。空舲灘又名崆嶺灘,1924年至1945年,有六艘輪船在崆嶺灘觸礁沉沒,十一艘擦礁擱淺,失事木船不計其數。川江上行船多年的老船工一談到空嶺灘,莫不懷著敬畏之心。

一直沒弄明白「橫梁馬絆」是怎麼喊出來的,這個地名的含義又是什麼?但一句「橫梁馬絆,纖藤一斷,船老闆討口,拉船的要飯。」卻道出了其灘的兇險程度。「深不過巴陽,淺不過洛磧。」說的是雲陽境內巴陽峽是川江航道最深的地方,船隻翻沉後根本無法打撈;重慶渝北洛磧是川江航道最淺處,吃水深的船容易擦底。

川江古詩和流傳的古歌謠中也經常出現灘名。

「瞿塘漫天虎鬚怒」是杜甫《最能行》中的詩句,瞿塘為瞿塘峽,虎鬚即虎鬚子灘,在瞿塘峽東口下約三公裡。其意為:瞿塘峽發大水,虎鬚子灘勢兇險。在《大曆三年春白帝城放船出瞿塘峽久居夔府將適江陵漂泊有詩凡四十韻》一詩中,杜甫寫道:「鹿角真走險,狼頭如跋胡。」鹿角、狼頭均為西陵峽中險灘,狼頭灘在三鬥坪,也叫流頭灘,俗稱虎頭灘,在南北兩岸,分南虎與北虎;鹿角灘在三鬥坪下兩公裡和三公裡處,分上鹿角、下鹿角。詩的大意:灘如狼,往前走,踩著它的下巴,往後退被它尾巴絆倒。

古歌謠《灩預歌》最為著名,現存四首,其中三首為四句,一首十二句,內容相差不大,都是描述灩澦堆的兇險:「灩預大如馬,瞿唐不可下。灩預大如牛,瞿唐不可流。」

灩預即灩澦堆,又稱淫預、猶豫,還名燕窩石,是瞿塘峽夔門前江中的一座巨大礁石,枯水期灩澦堆顯露,如牛如馬如象,江流被阻擋後形成巨大的泡漩和回流,不識水性的船工想避開,哪知紊亂的泡漩水或回流改變行船航向,正好撞上去,頃刻間粉身碎骨。汛期,灩澦堆或潛入江中,或冒出江面如龜背,江面波浪滾滾,泡漩重重,隨時都會吞噬行船。因為礙航,1959年12月12日被川江航道處炸掉。

歷代很多著名詩人路過夔門,也在詩中吟唱灩澦堆,其中次數最多的恐怕要算白居易,共有八處:

「猶勝往歲峽中別,灩澦堆邊招手時。」(《重寄別微之》);

「欲識愁多少,高於灩澦堆。」(《夜入瞿唐峽》);

「瀟湘瘴霧加餐飯,灩預驚波穩泊舟。」(《得行簡書聞欲下峽先以此寄》);

「五月斷行舟,灩堆正如馬。」(《自江州至忠州》);

「瞿唐呀直瀉,灩澦屹中峙。」(《初入峽有感》);

「見說瞿塘峽,斜銜灩澦根。」(《送友人上峽赴東川闢命》);

「夜聽竹枝愁,秋看灩堆沒。」(《曲江感秋二首並序》);

「兩岸灩澦口,一泊瀟湘天。」(《題牛相公歸仁裡宅新成小灘》)。

來源:中國三峽雜誌 作者:陶靈

審核:殷黎 主編:李璐 責編:洪波

相關焦點

  • 原來大有來頭!
    這也太巧了吧!這個三色理髮燈,是託尼老師們心有靈犀還是理髮行業的標準規定?原來,在現代醫學尚未成型之前,理髮師一直充當著外科手術的主力軍。1584年,英國國王亨利八世更是下令承認理髮師為正式外科醫生。原來大有來頭!》
  • 吉娃娃愛用瓷器喝香檳,原來這些都是地名?看命名中的「地名梗」
    很多人都喝過香檳,知道它是一種起泡葡萄酒,用來配西餐時可以顯示出不俗的品味來,但是恐怕有很多人不知道,其實「香檳」是一個地名來著。它位於法國巴黎東北方約200公裡,包括馬恩省、埃納省和奧布省的部分區域。中世紀有一個香檳伯爵,香檳區就是他的世襲領地。
  • 達文西男版《蒙娜麗莎》值29億,耶穌手裡那個球,原來大有來頭
    達文西男版《蒙娜麗莎》值29億,耶穌手裡那個球,原來大有來頭!這幅畫的尺寸不算很大,整個畫面都刻畫得非常細膩逼真,尤其是耶穌手裡那個水晶球,達文西不僅用自己高超的畫技,完美地描繪了耶穌的形象,也完美地刻畫出了一隻晶瑩剔透的水晶球,但也許很多網友都不知道,耶穌手裡那個球,原來大有來頭!
  • 徐睿知在《雖然是精神病但沒關係》劇中的包包,原來大有來頭!
    一如各套大熱的韓劇,徐睿知在《雖然是精神病但沒關係》中的造型也是非常時尚搶眼,以華麗亮眼的服飾展現角色的氣勢。除了衣服、耳環、太陽眼鏡、妝容外,當然要了解一下徐睿知在劇中所用的手袋吧!徐睿知在劇中很多造型也有配搭手袋,但其中一個手袋的品牌就多次出現,而且還是大有來頭的品牌呢!
  • 原來「0」有這麼大的來頭!
    小編今天來講講「0」不簡單的來頭!   「0」的概念最早提出來的是瑪雅人,而真正的阿拉伯數字「0」是印度人發明的.   據歷史記載,瑪雅人有一個被稱為「人類頭腦最光輝的產物」的數學體系,瑪雅人(或他們的歐梅克祖先)獨立發展了零的概念,它的發明與使用比亞非古文明中最早使用「0」的印度還要早一些,比歐洲人大約早了800年。   這裡提的「0」並不是我們所用的阿拉伯數字「0」,但這應該是最早含有「0」的概念的數字了。
  • 五一路、藥王街、化龍池……原來長沙這些地名,都是大有來頭的!
    「長沙沙水水無沙,常德德山山有德。」流傳坊間的這句名聯積澱著白沙井深厚的湖湘文化,此處有街有井,其名甚雅,歷史悠久,白沙品牌如今已成為長沙重要的文化品牌之一。 」11/一步兩搭橋這也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名字,它位於長沙城南天心閣附近,西起磨盤灣,東到小樂嘉巷。
  • 部分古代地名與現代地名對比,有好有壞
    地名更改在歷史上是一種正常現象,歷史上就進行過多次大規模的地名更改,一是朝代更替,二是有地名重複。更改後使其更加合理,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前為古代地名,後為現代地名):
  • 爐石傳說:噬月者巴庫大有來頭,玻璃騎士原來是女的?
    爐石傳說最新資料片《女巫森林》即將在周五(13日)正式實裝,本次的故事背景設定在吉爾尼斯,也就是精靈詠唱者進場語音中提到的地名。在這個地方居住著受到狼人詛咒的人類,在必要時可變身為兇猛的狼人,拿起武器捍衛家園,共同對抗受到女巫哈加莎邪惡詛咒的女巫森林勢力。
  • 背後大有來頭?aespa日籍成員背景被挖出,原來是鑽石湯匙的階級
    aespa日籍成員吉賽爾(內永亞繪裡)日前未成年的不良過往被翻出後,這回網友也發現了她與大有來頭的人物看上去很有親戚的關係。
  • 北京地名中的冷知識
    據《昌平區地名志》云:「明初徐姓從山西遷來,在村東建房開店,因店鋪東側靠直立土壁無牆,過往客商稱該店為半壁店,後村以店得名。」在昌平回龍觀鄉還有東、西半壁店村。其實此地原來是一個村,因自然流水切割,東邊的稱東半壁店,西部的稱西半壁店。
  • 天津「土」地名全解,其實都很有內涵
    作者: 津喜平臺「天津的地名有時很不「友好」——海光寺沒有寺、小樹林沒有樹、黑牛城道也沒有黑牛……一不小心還容易念錯了,那麼天津貌似「土」地名的來源是什麼呢?吳家窯天津市區帶「窯」字的地名較多,河西的「吳家窯」所在地在當年用作燒窯的曠野,其功能就是為老天津衛的城市建設添磚加瓦。磚窯雖然廢棄了,但是這些窯名卻成為了永久的街名,而相傳明永樂年間,有五戶人家在此燒窯制磚,漸成村落,初名「五家窯」,後訛傳為「吳家窯」。
  • 天津的地名,究竟有多魔性?每個名字都有一段故事,你知道幾個?
    > 什麼樣的地名都有! 先說最早命名的八裡臺 這個地名來源於八裡臺村 舊時老城廂以南是一片大開窪地
  • 長得像金像獎影后,高考超過張子楓成三校第一,夏夢大有來頭
    夏夢跟趙今麥是同一個經紀公司的,是王京花手下的藝人。要知道「花姐」是內地第一經紀人,帶出了範冰冰、李冰冰等知名女星,有她在背後撐腰和助力,以後夏夢的發展不可限量,而且現在她人氣上漲,正是發展的好時機。
  • 湛江為什麼有一些「麻」字開頭的地名?是什麼含義呢?
    湛江有「麻」字的地名,大多數靠近海邊,少數在河邊。有的雖然不在海邊或河邊,但追溯歷史,是因填海造田造地而成,早期也是在海邊。如果既不靠海也不靠河,則可能是該條村與海、河有一定淵源,但這種情況極少。下面我們就來看看具體的地名。湛江著名的軍港——麻斜街道辦,有麻斜、麻新、大麻瑤、麻瑤仔等地名,均靠海。
  • 孫藝珍在《愛的迫降》中穿的這雙低跟拖鞋,原來大有來頭
    《愛的迫降》中,孫藝珍飾演出身豪門的財閥,加上熱愛時裝,所以全身上下的行頭也大有來頭。就連她在家中穿著的拖鞋,也是來自西班牙的設計師品牌Manolo Blahnik的!
  • 這4個地名在古代十分風雅,後來卻被「改名」,失去了原來的雅致
    這4個地名在古代十分風雅,後來卻被「改名」,失去了原來的雅致今合肥,古廬州合肥古名廬州,而這個「合肥」原本就是一個縣級名稱,意思就是兩條淝水(即南淝水與北淝水)的交匯處,其實合肥早在秦國統一六國的時候就已經出現了
  • 查詢地名信息更方便!濟南地名電子書正式上線運行
    為切實提升地名文化宣傳保護效能及服務水平,滿足社會公眾對地名的使用需求,推進我市地名文化資源保護、地名文化遺產和傳統地名挖掘工作,弘揚優秀傳統地名文化,濟南市民政局於2020年組織開展了濟南市地名信息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工作,現已完成編制開發。
  • 濟南地名電子書正式上線運行方便市民查詢地名信息
    記者12月9日從濟南市民政部門獲悉,為切實提升地名文化宣傳保護效能及服務水平,滿足社會公眾對地名的使用需求,推進全市地名文化資源保護、地名文化遺產和傳統地名挖掘工作,弘揚優秀傳統地名文化,濟南市民政局於2020年組織開展的濟南市地名信息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工作,現已完成編制開發。
  • ...勇奪《中國地名大會》總冠軍「歌精」研究生攜手魯健通關地名天梯
    經過「久聞大名」的記憶力大決鬥,「聞名遐邇」的綜合知識大比拼,「實至名歸」的線索搶答,「集郵達人」李科和「實力王者」王海巖雙雙進入「名揚天下」的最後對決環節。除了總冠軍的爭奪,麗水葉珊、保定閆洋、佳木斯夏遠東也為觀眾奉上了地名天梯表演賽。值得一提的是,佳木斯夏遠東與主持人魯健這對「歌王組合」,充分利用了自身的優勢,愣是從歌曲入手探出地名,攜手通關了地名天梯。這番「神操作」,讓康震老師大呼:「都說只有『戲精』,你們倆是『歌精』!」而胡阿祥則現場向夏遠東拋出橄欖枝,希望他能加入自己對魏晉南北朝的「吳聲」和西曲的研究。
  • 琅琊是臨沂,蘭陵是棗莊……古代地名為啥那麼好聽?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12月18日電(記者 上官雲)古代的地名有多好聽?最近,這個熱門紀錄片《中國》裡的話題登上熱搜。有人感嘆,原來彼時南京叫做「建鄴」;還有網友驕傲地提到「洛陽一直是洛陽」「邯鄲一直是邯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