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三年級上冊第七單元的習作是《我有一個想法》。這一命題引導學生留意生活中的現象,並積極表達自己的想法。從文體的角度來講,這一命題有點議論文的感覺,但三年級學生就寫議論文嗎?很多學生卻根本無法駕馭議論的表達方式,不過敘述一件事,然後表達自己的看法,無疑是議論文事實論據的一點影子,這篇習作可以看作學生學習議論文的最初嘗試。
然而這種嘗試對初學寫作的孩子來說還是稍稍有些難度,令我沒有想到的是,我們這裡去年期末考試的題目竟然就是「我有一個想法」,許多同學的習作不盡如人意,可見單元習作的重要性。
教授這篇習作時我先講解習作要領,讓學生去寫,然後將好的作文讀給全班同學聽,徵求其他同學對這一現象的意見,再讓學生修改自己的習作謄寫到作文本上。下面我們就來看一篇優秀習作,也是課堂上我讀的學生習作。
不要做手機的奴隸
馬曉涵。
手機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電器,可是你們知道嗎?看手機時間長了人的眼睛就會疼,我不明白為什麼這麼多人喜歡玩手機。
一個星期天,我們去爺爺家,爺爺非常熱情地招待我們,可是爸爸媽媽都在玩各自的手機,我們誰也沒有搭理爺爺,爺爺讓我們坐下來聊會,爸爸媽媽坐下來依然在玩手機。
爺爺問:「你們過得怎麼樣?」,卻沒有一個人搭理爺爺,過了一會兒,爺爺爆發了,他大聲問:「手機是你們的命嗎?」
我們睡醒了似的,終於認真地說了聲:「不是」。
「那你們為什麼像命一樣愛護它?」爺爺說,我們誰也不出聲,過了一會兒,我們低著頭慢慢地回家了。
我想說,不要把手機當成自己的命一樣,那樣便會成為手機的奴隸,不僅影響健康,還會讓家人傷心,所以請大家記住,記住遠離手機。
馬曉涵同學把習作的重點放在敘述一件事情上,開篇第一自然段講現象,中間講自己的一次經歷,最後表達自己對這件事情的看法。學生需要注意的就是整篇文章不要一味地敘述或者一味發表看法,總分總的三段式結構還是屢試不爽的。
讓學生表達自己的看法,其實他們說不了太多的內容,但他們會結合自己自身的經歷來進行議論,這對三年級的學生來說就足夠了。馬曉涵的文章給了其他同學參考的對象,他們能夠知道如何去寫,習作就沒有那麼難了。下面江碩同學的習作就是在馬曉涵的啟發下修改後的習作,他議論的內容較少,但也是很優秀的一篇,我們再來看一下。
請爸爸媽媽放下手機
江碩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我的爸爸媽媽喜歡上了玩手機,他們一天到晚都要玩,我把手機搶過來,爸爸媽媽就大發雷霆,每次他們還充著電玩手機,我真擔心手機會爆炸。手機看多了,難道不會失明嗎?
一天晚上,跟往常一樣,爸爸媽媽都在看手機,我正在畫畫,畫完以後我給爸爸看。
「爸爸你看我畫的畫,怎麼樣?」,我問。
爸爸看也沒看卻說「好,很好」。
我給媽媽看,「我畫的畫好看嗎?」我問。
媽媽說:「好,好看」,我知道她也沒有看。他們只顧玩手機,卻不看我的畫,我真的很傷心,於是小聲哭起來,爸爸媽媽聽到我的哭聲,連忙放下手機,安慰我說:「兒子你怎麼哭了?」
我說明原因,他們才撿起我的畫,認真地看了,並表揚了我。
我想請爸爸媽媽放下手機。因為手機看時間久了,真的非常危險。也希望爸爸媽媽多多陪陪我,爸爸媽媽,可以嗎?
這兩位同學也寫出了孩子的心聲,疫情當前,請爸爸媽媽放下手機,多陪陪孩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