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舉行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接收活動

2020-12-21 環球網

本文轉自【中新網】; 12月19日,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接收活動在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舉行。中科院院長、黨組書記侯建國院士將國家航天局移交的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正式交接給中科院國家天文臺,並向中科院國家天文臺臺長常進院士頒發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責任狀。圖為裝有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的容器在儀式現場展示。 中新社記者 孫自法 攝

本文轉自【中新網】; 圖為工作人員將裝有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的容器取出在儀式現場展示。 中新社記者 孫自法 攝

本文轉自【中新網】; 中科院院長、黨組書記侯建國院士(右)將國家航天局移交的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正式交接給中科院國家天文臺,並向中科院國家天文臺臺長常進院士(左)頒發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責任狀。 中新社記者 孫自法 攝

本文轉自【中新網】; 圖為侯建國在儀式上講話。 中新社記者 孫自法 攝

本文轉自【中新網】; 圖為常進在儀式上展示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責任狀。 中新社記者 孫自法 攝

本文轉自【中新網】; 圖為中科院院士、探月工程重大專項領導小組高級顧問歐陽自遠出席儀式,為參會代表籤名。 中新社記者 孫自法 攝

本文轉自【中新網】; 圖為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由專車專人護送運抵中科院國家天文臺。 中新社記者 孫自法 攝

相關焦點

  • 嫦娥五號採集月球樣品約1731克 樣品研究工作拉開序幕
    19日上午,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交接儀式在京舉行,國家航天局將樣品移交至任務地面應用系統。這標誌著嫦娥五號任務由工程實施階段正式轉入科學研究新階段,為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樣品儲存、分析和研究工作拉開序幕。經初步測量,嫦娥五號任務採集月球樣品約1731克。
  • 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交接儀式在京舉行 劉鶴出席交接儀式並講話
    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交接儀式在京舉行 劉鶴出席交接儀式並講話 2020-12-20 00: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科院接收月球「土特產」後,如何處理?現場視頻揭秘!
    今天,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接收活動在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舉行。中科院院長、黨組書記侯建國將國家航天局移交的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正式交接給國家天文臺。到達天文臺後,科研人員如何處理這些珍貴的樣品呢?中科院國家天文臺提供了一段現場視頻。
  • 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交接儀式舉行 劉鶴出席
    新華社北京12月19日電 12月19日,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交接儀式在京舉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劉鶴出席交接儀式並講話。劉鶴指出,嫦娥五號任務在多方面創造了「中國首次」和世界紀錄,實現了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戰略規劃的圓滿收官。這是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奪取的又一偉大勝利,在航天強國建設徵程中具有重要裡程碑意義。要組織好月球樣品的科研協同攻關,為深化人類對宇宙形成演化的科學認知貢獻中國智慧。
  • 嫦娥五號,去月球抓把土
    11月17日搭載著嫦娥五號的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已經運至發射臺。新華社記者 郭程 攝 前幾日,還聽到嫦娥四號在月球重啟執行任務的消息,昨日,就有了嫦娥五號即將發射的消息。
  • 嫦娥五號創造五項「中國首次」 人類44年來再獲月球樣品
    昨日,國新辦舉行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有關情況發布會。國家航天局副局長、探月工程副總指揮吳豔華介紹,12月17日凌晨1時59分,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成功著陸,任務獲得圓滿成功。吳豔華介紹,嫦娥五號任務創造了五項中國首次,一是在地外天體的採樣與封裝,二是地外天體上的點火起飛、精準入軌,三是月球軌道無人交會對接和樣品轉移,四是攜帶月球樣品以近第二宇宙速度再入返回,五是建立我國月球樣品的存儲、分析和研究系統。
  • 中科院金屬所為嫦娥五號月球鑽土製造鑽杆
    中科院金屬所馬宗義介紹為嫦娥五號月球鑽土製造鑽杆。 沈殿成 攝中新網瀋陽12月4日電 (沈殿成)12月2日,嫦娥五號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完成了月球鑽取採樣及封裝工作。其中月球鑽取採樣機構中的關鍵部件—鑽杆及其結構件是由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馬宗義團隊研製的碳化矽顆粒增強鋁基複合材料製成,其輕質、高剛度、高強度和耐磨損等特點,滿足了嫦娥五號在月球表面苛刻工況下的採樣需求。我國的探月工程分為「繞」「落」「回」三步走戰略。嫦娥五號探測器是負責嫦娥三期工程「採樣返回」任務的中國首顆月球採樣返回探測器。
  • 環球聚焦點丨「嫦娥五號帶回的月球樣品將成為寶庫!」
    德國之聲:這是中國航天計劃的最新突破德國之聲報導稱,中國的嫦娥五號攜帶了2公斤(4.4磅)的月球樣品,這是44年來被帶回地球的第一批月球樣品。報導稱,此次任務使中國成為繼美國和蘇聯之後,第三個從月球上取回樣品的國家。這也是中國航天計劃的最新突破,中國未來還計劃登陸火星和建立空間站。
  • 中科院金屬所用鋁基複合材料為嫦娥五號月球鑽土製造鑽杆
    12月2日,嫦娥五號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完成了月球鑽取採樣及封裝工作。其中月球鑽取採樣機構中的關鍵部件—鑽杆及其結構件是由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馬宗義團隊研製的碳化矽顆粒增強鋁基複合材料製成,其輕質、高剛度、高強度和耐磨損等特點,滿足了嫦娥五號在月球表面苛刻工況下的採樣需求。
  • 國務院新聞辦就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有關情況舉行發布會
    今天凌晨1時59分,嫦娥五號返回器攜月球樣品在預定區域安全著陸,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今天凌晨1時59分,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成功著陸,任務獲得圓滿成功。習近平總書記親致賀電,高度肯定嫦娥五號任務是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攻堅克難取得的又一重大成就,這是對全體參研參試科技工作者的極大鼓舞和鞭策。首先請允許我代表中國國家航天局、代表中國航天的各位同仁,感謝黨中央的親切關懷和信任厚愛!感謝全國人民對中國探月工程的持續關注和眾望期盼!感謝中外媒體和國際各界以及同行的關注!
  • 嫦娥五號攜土特產回家
    據介紹,位於四子王旗著陸場的活動測控分隊主要承擔嫦娥五號返回器返回段的測控和關鍵指令發送,以及提供返回器開傘前後的光學實況攝錄任務。而另一支活動測控分隊已在藏北高原堅守數月,實施返回器遙測接收以及上行遙控任務。失之毫釐,差之千裡,這支首次在藏北高原實施測控任務的隊伍出色完成了類似於「徒手接子彈」的困難操作。
  • 月球「土特產」1731克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樣品儲存、分析和...
    月球「土特產」1731克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樣品儲存、分析和研究拉開序幕( 2020-12-20 ) 稿件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要 聞12月19日,在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工作人員將裝有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的箱子搬進交接儀式現場。當日,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接收活動在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舉行。
  • 嫦娥五號返回器「回娘家」 後續將開艙取出樣品容器及搭載物
    中新社北京12月17日電 (郭超凱)12月17日凌晨剛著陸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的嫦娥五號返回器,經過一天的舟車勞頓,於17日晚上回到了其「娘家」——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17日晚20時,為歡迎嫦娥五號任務試驗隊凱旋和返回器回家,五院在北京舉行隆重的歡迎活動。
  • 月球「土特產」正式落戶國家天文臺
    ◎ 科技日報記者 陸成寬嫦娥五號帶回的月球樣品正式落戶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月球樣品實驗室。12月19日,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接收儀式在國家天文臺舉行。中國科學院院長、黨組書記侯建國將國家航天局移交的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正式交給國家天文臺,並向國家天文臺臺長常進頒發了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責任狀。
  • 嫦娥五號從月球帶回「土特產」
    >12月17日1時59分,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安全著陸,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國務委員王勇在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嫦娥五號任務飛控現場宣讀了習近平的賀電。嫦娥五號任務實現了我國首次月面採樣與封裝、月面起飛、月球軌道交會對接、攜帶樣品再入返回等多項重大突破,其成功實施標誌著我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規劃如期完成。
  • 嫦娥五號探測器圓滿完成我國首次月球採樣返回任務_新聞中心_中國網
    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北京時間12月17日1時59分,探月工程嫦娥五號返回器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成功著陸,標誌著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任務圓滿完成。負責搜索回收任務的測控與回收系統技術人員及時發現目標,有序開展回收工作。按計劃,回收後的嫦娥五號返回器在完成必要的地面處理工作後,將空運至北京開艙,取出樣品容器及搭載物。國家航天局將擇機舉行交接儀式,正式向地面應用系統移交月球樣品,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樣品儲存、分析和研究相關工作也將隨之啟動。嫦娥五號探測器於11月24日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並進入地月轉移軌道。
  • 1731克月球「土特產」交接
    昨天上午,國家航天局舉行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交接儀式,與部分參研參試單位一道,共同見證1731克嫦娥五號採集並帶回的月球樣品移交至任務地面應用系統,標誌著嫦娥五號任務由工程實施階段正式轉入科學研究新階段,為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樣品儲存、分析和研究工作拉開序幕。
  • 嫦娥五號月球挖土,美方厚臉皮想「共享、公開」,下行數據被公開
    11月24日,嫦娥五號在文昌航天發射中心成功發射,並繞著航空軌道航行四天之後,10月30日,成功在月球表面軟著陸,實現嫦娥五號探測器組合體的順利分離。而這一次嫦娥五號是帶著任務來到月球的,計劃進行其自動採樣。
  • 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著陸地球!一文讀懂你關心的六大問題
    據央視新聞消息,2020年12月17日凌晨2點左右,經過23天的太空之旅後,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2千克月壤樣品成功在內蒙古中部四子王旗著陸場著陸。標誌著我國首次月球採樣返回任務圓滿完成!其實,早在2015年我國就進行了「嫦娥五號再入返回飛行試驗器」,提前成功進行了高速返回測試,為確保本次嫦娥五號任務順利實施和探月工程持續推進奠定了堅實基礎。但由於本次是攜帶樣品返回,樣品儲存裝置以及樣品的質量要疊加在上面,還是有少許不同。
  • 嫦娥五號「回家了」,還有「探月女神」帶你遨遊太空
    作為我國複雜度最高、技術跨度最大的航天系統工程,嫦娥五號獲得了公眾的廣泛關注與熱議,在12月19日晚舉行的上海科普大講壇第158講中,張玉花來到現場講述嫦娥五號背後的故事。嫦娥五號:創造五個「中國首次」12月17日1時59分,嫦娥五號返回器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安全著陸,標誌著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任務圓滿完成。經初步測量,嫦娥五號任務採集月球樣品約1731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