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聚焦點丨「嫦娥五號帶回的月球樣品將成為寶庫!」

2020-12-23 央視新聞

來源:環球資訊+

「中國科技人員克服了眾多技術挑戰」

「嫦娥五號的發現可能改寫月球的歷史」

「這是中國航天計劃的最新突破「

……

北京時間12月17日1時59分,探月工程嫦娥五號返回器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成功著陸,標誌著中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任務圓滿完成

一些國際組織對嫦娥五號圓滿完成任務表示祝賀。

國際電聯:祝賀嫦娥五號回家

國際電信聯盟秘書長趙厚麟第一時間向中國政府發賀電,祝賀嫦娥五號回家。

△國際電信聯盟秘書長趙厚麟(資料圖)

趙厚麟指出,從月球採樣返回地球,這是中國的第一次,也是全世界近半個世紀以來的第一次,意義非凡。「在過去的23天裡,嫦娥五號在太空展示了超群的技藝和中國智慧,令人嘆為觀止。」

他隨後表示,當前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但是處在如此嚴峻和特殊的形勢下,中國一系列世界領先的高科技項目紛紛精彩亮相:北鬥三號成功組網,天問一號奔向火星,長徵五號不負眾望,嫦娥五號載譽歸來;奮鬥者號深海探測器載人下潛超過萬米;珠峰測量精確高程公布;5G在全國各地普遍布局,進展神速;量子計算機「九章」橫空出世等等,實現了「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鱉」 的壯舉,令人驚豔。

趙厚麟說:「嫦娥五號的凱旋歸來是不平凡的2020年壓歲大作,是中國送給全世界的珍貴禮品。我們衷心期待,中國的科技發展和經濟建設在2021年再創輝煌,為中國人民和世界人民帶來更大福祉。」

趙厚麟重申:「國際電信聯盟將一如既往加強與中國同行的合作,發展信息通信技術,造福全人類。」

ESA:嫦娥五號,歡迎回家!

歐洲航天局(ESA)在社交媒體上就嫦娥五號成功採樣返回表示祝賀:「歡迎中國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從月球上帶著珍貴的月球樣品返回。」

歐洲航天局指出,當嫦娥五號返回時,其正在為中國國家航天局協調部分網絡和天線的追蹤服務。歐洲航天局曾在社交媒體上公開表示,十分高興能夠助中國嫦娥五號一臂之力。

除了國際組織,多家外國媒體對於嫦娥五號採樣返回也第一時間予以報導。

太空網:這些樣品將成為寶庫

全球知名天文學網站《太空網》(space.com)刊發了題為《中國嫦娥五號太空艙44年來首次攜帶月球樣品著陸地球》的報導。報導評論稱,嫦娥五號帶回的樣品能為了解月球的歷史和演化提供一個新窗口。

報導援引華盛頓大學行星科學家布拉德利·喬利夫的話稱,「(美國)阿波羅探月項目收集的所有月球巖石都超過30億年,而月球上年輕撞擊坑通過分析確定的年齡都小於10億年。」 喬利夫表示,嫦娥五號帶回的樣品將填補關鍵的空白,「這些樣品將成為寶庫!」

德國之聲:這是中國航天計劃的最新突破

德國之聲報導稱,中國的嫦娥五號攜帶了2公斤(4.4磅)的月球樣品,這是44年來被帶回地球的第一批月球樣品。報導稱,此次任務使中國成為繼美國和蘇聯之後,第三個從月球上取回樣品的國家。這也是中國航天計劃的最新突破,中國未來還計劃登陸火星和建立空間站。

太空新聞:嫦娥五號收集的巖石樣品為進一步探索太空打開了大門

太空新聞網(SPACE NEWS)報導稱,在完成複雜的23天任務後,中國成功回收了嫦娥五號月球樣品。

報導指出,嫦娥五號收集的巖石樣品比迄今為止美國和蘇聯所收集的要年輕數十億年。這些樣品將被送到北京的一個專門建造的實驗室進行製備、分析和存儲,為進一步探索太空打開了大門。

CNN: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成功從月球收集巖石的國家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稱,嫦娥五號攜帶月球樣品返回地球,這些樣品是從一個之前從未到訪過的月球區域取回的,也是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首次從月球帶回的樣品。

報導援引中國航天局探月中心副主任裴照宇的話表示,中國會向其他國家的科學家提供一些樣品。同時,中國希望與其他國家合作建立國際月球科考站,這可以為月球科學探索和技術實驗提供一個共享平臺。

南華早報:中國取回的月球樣品「年輕」很多

《南華早報》在報導中回顧了中國探月工程的發展歷程。

報導指出,嫦娥五號計劃是從2007年開始孵化的。嫦娥五號數周前在月球著陸後,通過鑽孔機和機械手臂,從月球表面和地下2米回收了2公斤(4.4磅)的樣品。報導指出,那裡的地質情況比美國和蘇聯取樣的地點要年輕得多。

世界報:中國科技人員克服了眾多技術挑戰

法國《世界報》在報導中指出,在嫦娥五號任務中,中國科技人員克服了眾多技術挑戰,成功實現月面起飛,上升器和軌道器順利完成月球軌道交會對接。負責回收返回器的工作人員克服了夜間著陸、天氣寒冷以及著陸區域面積廣大等困難,迅速抵達回收現場。

報導指出,這次任務還具有現實的科學意義。人類之前從未在嫦娥五號降落的風暴洋地區進行採樣,這一地區年齡為12億年,而之前美國阿波羅任務採樣地點年齡為36億年。

報導援引法國巖石地球化學研究中心科學家的話表示,嫦娥五號採樣地區巖石的化學組成與阿波羅任務採樣巖石的組成非常不同,阿波羅任務更重視古老的月海,當時進行的月球採樣缺少代表性。而嫦娥五號帶回的樣本將有助於完善人類對月球的認識。

商業內幕:嫦娥五號的發現可能改寫月球的歷史

《商業內幕》新聞網站刊發報導指出,嫦娥五號帶回的月球樣品可以揭示月球是否曾在12億年前出現過火山活動。迄今為止,科學家們只能研究30億年以上月球區域的樣品,所以他們對月球火山活動的了解也就到此為止了,而嫦娥五號帶回的月球巖石可以幫助科學家更精確地估計這片月球區域的年齡。

文章援引中國行星地質學家肖龍的話稱,這樣的發現可能「改寫月球的歷史」。

編輯丨林維

籤審丨蔡耀遠

監製丨關娟娟

相關焦點

  • 環球聚焦點丨國際媒體聚焦「嫦娥五號」月表「騰空一躍」
    本文轉自【環球資訊+】;12月3日,攜帶月球樣品的「嫦娥五號」上升器完成月面起飛,進入預定環月軌道。這是中國首次實現地外天體起飛。△「嫦娥五號」上升器點火瞬間 英國廣播公司——「嫦娥五號」將帶回更新鮮的月球樣本英國廣播公司(BBC)的報導說,中國「嫦娥五號」探月任務進入了「下一階段」。
  • 國際媒體聚焦「嫦娥五號」月表「騰空一躍」
    (原標題:環球聚焦點丨國際媒體聚焦「嫦娥五號」月表「騰空一躍」)
  • 嫦娥五號成功登月「挖土」 將帶回地球
    嫦娥五號探測器自動採樣任務採用表鑽結合、多點採樣的方式,設計了鑽具鑽取和機械臂表取兩種「挖土」模式。按照任務計劃,嫦娥五號將獲取2公斤左右的月球表面樣品帶回地球。若成功將月球表面樣品帶回地球,對人類而言有多重要?這將是近半個世紀以來,人類首次將月球表面樣品帶回地球。
  • 嫦娥五號月球「取貨」 「土特產」如何帶回?
    央視網消息:按照計劃,嫦娥五號這個「星際快遞員」將在月球表面取「土特產」,隨後帶著2公斤重的月球「包裹」回地球。這項工作具體怎麼進行呢?一起來了解一下。全新落月點 「土特產」來自未知地嫦娥五號著陸點位於月球正面風暴洋的呂姆克山脈以北地區,著陸過程中降落相機拍攝到了著陸區域影像圖。
  • 嫦娥五號帶回的月球「土特產」催熱概念股
    除在航空史上實現裡程碑式的進步外,帶回月球「土特產」的嫦娥五號也將進一步揭開太空奧秘。12月17日凌晨,出徵三周有餘的嫦娥五號「胖五」完成了我國首次月球採樣之旅。在最後一棒,嫦娥五號返回器通過「半彈道跳躍式再入返回」技術方案兩次進入大氣層,成功穿越了大氣層,著陸在內蒙古四子王旗。
  • 嫦娥五號將帶回2公斤「月球寶貝」,是按地球還是月球重量計算?
    嫦娥五號探測器已經到達月球,正在採樣過程,其一舉一動都牽動著國人和世界很多人的心。大家都知道,嫦娥五號的主要任務是採集帶回月壤和月巖2公斤,那麼這2公斤是地球重量還是月球重量呢?不少人有這種疑惑。因為地球上2公斤的重量,在月球上只有0.33公斤。這是怎麼回事呢?
  • 嫦娥五號為中國帶回月球第一抔「土」,其意義何在?
    與火箭分離後,嫦娥五號通過推進器進行了為期4天的飛往月球之旅,之後,在一個名為呂姆克的火山附近著陸,大概方位在月球正面的西北地區。在那裡,著陸器從月球表面鑽取樣品並封裝。取樣工作完成後,著陸器上的上升器起飛,攜帶2千克月球物質樣品,發射迴繞月軌道。在繞月軌道上,軌道器將封裝好的樣品回收,返回地球,以極高的速度重新進入地球大氣層,降落內蒙古。
  • 環球聚焦點丨「嫦娥」翩然落月「中國再次展現太空領域領先國家的...
    中國國家航天局的同事們在他們航天研究歷史上實現探測器在月球表面著陸後,還將首次實現探測器返回地球。這個探測器的主要任務是將月球的土壤帶回地球。」 薩維裡耶夫還表示,探月項目是航天科學研究的優先方向之一。俄中兩國一直在探討在這一領域的合作。他最後祝願中國同行圓滿完成這次任務,成功將月球土壤帶回地球。
  • 嫦娥五號從月球帶回「土特產」
    >12月17日1時59分,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安全著陸,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國務委員王勇在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嫦娥五號任務飛控現場宣讀了習近平的賀電。嫦娥五號任務實現了我國首次月面採樣與封裝、月面起飛、月球軌道交會對接、攜帶樣品再入返回等多項重大突破,其成功實施標誌著我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規劃如期完成。
  • 嫦娥五號從月球帶回「土特產」,歡迎回家!
    12月17日1時59分,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安全著陸,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嫦娥五號任務實現了我國首次月面採樣與封裝、月面起飛、月球軌道交會對接、攜帶樣品再入返回等多項重大突破,其成功實施標誌著我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規劃如期完成。
  • 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著陸地球!一文讀懂你關心的六大問題
    據央視新聞消息,2020年12月17日凌晨2點左右,經過23天的太空之旅後,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2千克月壤樣品成功在內蒙古中部四子王旗著陸場著陸。標誌著我國首次月球採樣返回任務圓滿完成!2點30分左右,地面人員趕到,傳回可見光畫面按計劃,回收後的嫦娥五號返回器在完成必要的地面處理工作後將空運至北京開艙,取出樣品容器及搭載物。從1976年前蘇聯月球20號探測器最後一次月球採樣返回算起,這是時隔44年後人類再次採回月球樣品。
  • 嫦娥五號,去月球抓把土
    月表鑽兩米 據記者了解,此次嫦娥五號探測器計劃在月球表著陸後,將從月表鏟取一些月壤樣品,還將鑽取一根2米長左右的月壤巖芯。上升器將攜帶月壤樣品從停駐在月面的著陸器上起飛,並由軌道器抓獲,將月壤樣品轉移到返回器,最終返回地球。 時隔四十四年 據記者了解,最近一次月球採樣是蘇聯1976年的月球24採樣任務。沒錯,是已經成為歷史的「蘇聯」,時隔上一次人類成功取得月球樣本已經過去了44年。
  • 嫦娥五號「快遞」歷時23天,終於帶回月球「特產」
    在人類探索月球的歷史上,有很多航天大國都曾去月球採樣。1969年7月至1972年12月,美國通過阿波羅11號到阿波羅17號載人飛船實施了7次載人登月任務,並成功帶回月壤和月巖樣品。如今我國也實現了這一偉大目標!
  • 嫦娥五號月球「取貨」 「土特產」如何帶回?有趣的知識了解一下
    精準平穩 抓住唯一機會成功來到月球  要想從月球取回包裹,第一個難點就是來到月球,這一路不簡單,在經歷了為期一周的地月轉移、近月制動、環月飛行之旅後,嫦娥五號探測器在12月1日10點57分,從距離月面約15公裡的地方開始主動減速,此後經過快速調整、接近、懸停避障、緩速下降和最後2米多的自由下落,11點11分成功落月。
  • 嫦娥五號帶回的「土特產」怎麼用?
    12月17日凌晨1時59分,嫦娥五號返回器攜月球樣品在預定區域安全著陸,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下午3時,國新辦就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有關情況召開新聞發布會。
  • 嫦娥五號從月球帶回4斤「土」,裡面有什麼寶?
    (圖片來源:CCTV截屏)文/張淼12月17日凌晨,歷經19多天的太空工作,嫦娥五號攜帶來自風暴洋呂姆克山的2千克月壤返回地面。這是1976年蘇聯月球24號帶回100多克月球樣本以來,人類再一次得到來自月球的「土」。
  • 奔月嫦娥回家!帶回月球「土特產」···
    帶回月球「土特產」··· 2020-12-17 17:0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今晨嫦娥五號從月球帶回4斤「土」,裡面有什麼寶?
    嫦娥五號返回地面動畫模擬畫面。(圖片來源:CCTV截屏)文/張淼12月17日凌晨,歷經19多天的太空工作,嫦娥五號攜帶來自風暴洋呂姆克山的2千克月壤返回地面。這是1976年蘇聯月球24號帶回100多克月球樣本以來,人類再一次得到來自月球的「土」。
  • 若把月球樣本成功帶回地球好似跳一場「深空芭蕾舞」?嫦娥五號厲害...
    嫦娥五號採樣區域年輕 有助月球演化研究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將擇機實施月面軟著陸,進行自動採樣等後續工作。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美國和前蘇聯曾分別實施過月球採樣,《自然》雜誌刊文表示,如果嫦娥五號此次任務成功,將是時隔44年後,人類再次把月球樣本帶回地球,同時,嫦娥五號這回將要採樣的區域,存在月球表面比較年輕的玄武巖,獲得新的樣本,有助於推進對月球火山活動和演化歷史的認識。
  • 中科院舉行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接收活動
    本文轉自【中新網】; 12月19日,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接收活動在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舉行。中科院院長、黨組書記侯建國院士將國家航天局移交的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正式交接給中科院國家天文臺,並向中科院國家天文臺臺長常進院士頒發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責任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