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宣傳 | 民法典真的來了!你的生活將這樣改變

2021-01-09 澎湃新聞

2021年1月1日,被稱為「社會生活百科全書」的民法典正式施行。

7編1260條,幾乎囊括人一生中所有的民事行為。作為保護公民權利的宣言書,它的影響將貫穿中國人的一生,事關每個人的生老病死、所慮所求。

民法典時代,我們的生活將發生哪些變化?

01. 高空拋物誰來擔責?民法典明確了

近年來,高空拋物被稱為「懸在城市上空的痛」,屢屢出現的高空拋物事件,導致不少悲劇發生。而且,這類事件發生後,可能還會遇到追責難、取證難的問題。誰來擔責,侵權責任該如何釐清,成了此類案件的焦點。

對此,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五十四條明確:禁止從建築物中拋擲物品。從建築物中拋擲物品或者從建築物上墜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損害的,由侵權人依法承擔侵權責任;經調查難以確定具體侵權人的,除能夠證明自己不是侵權人的外,由可能加害的建築物使用人給予補償。可能加害的建築物使用人補償後,有權向侵權人追償。

物業服務企業等建築物管理人應當採取必要的安全保障措施防止前款規定情形的發生;未採取必要的安全保障措施的,應當依法承擔未履行安全保障義務的侵權責任。

發生本條第一款規定的情形的,公安等機關應當依法及時調查,查清責任人。

02. 斬斷「校園貸」、「網貸」的暴利「黑手」

近年來,「校園貸」「套路貸」等網際網路借款中的高利貸、暴力催收等亂象頻發,借貸宣傳的背後卻是重重套路,不少人深陷其中。

民法典的實施將斬斷這隻暴利的「黑手」。

民法典第六百八十條明確:禁止高利放貸,借款的利率不得違反國家有關規定。借款合同對支付利息沒有約定的,視為沒有利息。

借款合同對支付利息約定不明確,當事人不能達成補充協議的,按照當地或者當事人的交易方式、交易習慣、市場利率等因素確定利息;自然人之間借款的,視為沒有利息。

03. 「AI」換臉換聲或侵犯肖像權

P圖、換臉、換聲音,這在當下熱傳的表情包和短視頻中,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

殊不知,這些行為可能已經侵害了他人的權利。

民法典第一千零一十九條明確,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醜化、汙損,或者利用信息技術手段偽造等方式侵害他人的肖像權。未經肖像權人同意,不得製作、使用、公開肖像權人的肖像,但是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未經肖像權人同意,肖像作品權利人不得以發表、複製、發行、出租、展覽等方式使用或者公開肖像權人的肖像。

此外,民法典明確,對自然人聲音的保護,參照適用肖像權保護的有關規定。

04. 職場性騷擾,單位要擔責嗎?

性騷擾在職場中並不鮮見,這類話題也極易引發社會討論。

民法典人格權編在總結既有立法和司法實踐經驗的基礎上,規定了性騷擾的認定標準,以及機關、企業、學校等單位防止和制止性騷擾的義務。

第一千零一十條規定,違背他人意願,以言語、文字、圖像、肢體行為等方式對他人實施性騷擾的,受害人有權依法請求行為人承擔民事責任。

機關、企業、學校等單位應當採取合理的預防、受理投訴、調查處置等措施,防止和制止利用職權、從屬關係等實施性騷擾。

05. 不盡孝者少分或不分遺產

沒有對父母盡孝,卻要參與分遺產,現實生活中,這樣的新聞已是屢見不鮮。

對於如何解決這類矛盾,民法典繼承編給出了方案。

第一千一百三十條規定,同一順序繼承人繼承遺產的份額,一般應當均等。對生活有特殊困難又缺乏勞動能力的繼承人,分配遺產時,應當予以照顧。

對被繼承人盡了主要扶養義務或者與被繼承人共同生活的繼承人,分配遺產時,可以多分。有扶養能力和有扶養條件的繼承人,不盡扶養義務的,分配遺產時,應當不分或者少分。

繼承人協商同意的,也可以不均等。

此外,最高法在2020年12月30日發布了《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

繼承編的解釋(一)》,進一步明確,有扶養能力和扶養條件的繼承人雖然與被繼承人共同生活,但對需要扶養的被繼承人不盡扶養義務,分配遺產時,可以少分或者不分。

06. 伴侶隱瞞婚前重大病史,可以撤銷婚姻?

忠誠、坦白、信任是婚姻關係的重要基石,可如果有一方婚前隱瞞了很嚴重的家族遺傳病史,另一方能申請婚姻無效嗎?

民法典第一千零五十三條就這一點給出明確規定:一方患有重大疾病的,應當在結婚登記前如實告知另一方;不如實告知的,另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請求撤銷婚姻。

請求撤銷婚姻的,應當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一年內提出。

07. 離婚太衝動,要不要先冷靜一下?

協議離婚,雙方都很著急,是不是拿齊手續去趟民政局,就能拿到離婚證?

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七條規定,自婚姻登記機關收到離婚登記申請之日起三十日內,任何一方不願意離婚的,可以向婚姻登記機關撤回離婚登記申請。

前款規定期限屆滿後三十日內,雙方應當親自到婚姻登記機關申請發給離婚證;未申請的,視為撤回離婚登記申請。

08. 手機APP過度收集個人信息怎麼辦?

關不掉的強制彈窗廣告、莫名其妙的騷擾電話、被手機APP過度收集個人信息……這些讓人不勝其煩的「小事情」可能已經侵犯了你的隱私。

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二條規定,自然人享有隱私權。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刺探、侵擾、洩露、公開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隱私權。

隱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寧和不願為他人知曉的私密空間、私密活動、私密信息。

此外,第一千零三十五條明確,處理個人信息的,應當遵循合法、正當、必要原則,不得過度處理,並符合下列條件:

(一)徵得該自然人或者其監護人同意,但是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的除外;(二)公開處理信息的規則;(三)明示處理信息的目的、方式和範圍;(四)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和雙方的約定。

個人信息的處理包括個人信息的收集、存儲、使用、加工、傳輸、提供、公開等。

來源 |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文章轉載自:濟南政法

原標題:《法治宣傳 | 民法典真的來了!你的生活將這樣改變》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法治即墨 典亮生活——即墨區廣泛開展民法典學習宣傳
    全面動員部署學習宣傳工作  即墨區將加強民法典學習宣傳作為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的重要工作,加強領導,迅速部署,將民法典學習宣傳實施情況納入全面依法治區工作內容,結合本區實際,印發了《關於開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學習宣傳的通知》,對學習宣傳貫徹民法典工作進行了全面部署,要求全區各級黨政機關、單位要切實增強學習和實施民法典的自覺性和主動性
  • 鄠邑法院:開展「民法典宣傳九進」助力優化法治營商環境
    三秦都市報-三秦網訊(通訊員 劉素青)為切實發揮法治宣傳教育在社會治理中的基礎性作用,著力打造法治化營商環境,自覺做《民法典》頒布實施的忠實擁護者,貫徹實施的積極踐行者,9月11日,鄠邑區人民法院法官幹警走進陝西省報廢汽車回收拆解有限公司,通過召開《民法典》宣講會的形式,為企業送去「法治大餐
  • 人民論壇網評 | 「四重奏」奏響民法典宣傳「最強音」
    民法典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內容涵蓋了人民生活衣食住行、生老病死、生產經營的方方面面,被稱為「社會生活百科全書」。是新時代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重大成果,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中具有重要地位,是一部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基礎性法律。各級各部門要奏響民法典宣傳「最強音」,廣泛開展學習宣傳活動,讓民法典走到群眾身邊、走進群眾心裡,聲聲入耳、句句入心。
  • 十點讀書丨民法典:人民美好生活的法治寶典
    法典化,意味著它的基礎性、集成性;是新中國條文最多的一部法律,1260個法條,對應著細緻入微的民生關切;是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7編加附則,構建起全方位的民事權利保護體系。2014年10月,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決定編纂民法典。這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法治建設部署。
  • 人民美好生活的法治保障——寫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誕生之際
    民法典編纂中這樣的細節數不勝數,這些法律條文變遷的字裡行間,刻下的是中國從改革開放邁向全面深化改革的滄桑巨變,為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寫下生動的法治註腳。翻開民法典,不難發現,它不僅是一本「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更是用基本法的形式來回應社會公眾的關切,不斷增進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反映出我們這個偉大時代應有的價值追求。
  • 20項舉措、成立天團、多維空間……上海民法典宣傳「撲面而來」
    自民法典頒布以來,上海市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體學習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切實做好學習宣傳貫徹實施民法典工作,積極開展不同形式、不同內容的民法典宣傳活動,讓民法典走進千家萬戶,讓法治精神植入廣大市民心中。
  • 民法典公益宣傳原創歌曲——《暖光》與大家見面啦!
    民法典公益宣傳原創歌曲——《暖光》與大家見面啦!原創歌曲《暖光》「民法典就像一道陽光,溫暖著每一個中國人的心靈…… 」2020年5月28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審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標誌著我國正式進入了民法典時代,這是我國新時代法治建設的重要成果,在我國法治進程中具有裡程碑意義。
  • 翱翔法治大講堂第二期——民法典系列講座在我校舉行
    西工大新聞網10月16日電(張敏)為深刻領會、認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全面依法治國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切實增強學習貫徹民法典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加強民法典宣傳教育工作,我校組織了民法典系列講座,作為翱翔法治大講堂第二期活動。
  • 法治宣傳有聲有色 法治意識入腦入心
    宣傳活動現場。今年12月4日是我國第七個國家憲法日,連日來,盈江縣各級各部門積極行動,紛紛結合單位實際,圍繞活動主題,組織開展了一系列各具特色的憲法宣傳活動。12月1日,該縣19個部門在人流密集的大盈江廣場開展「12.1」世界愛滋病日暨「12.4」國家憲法日系列宣傳活動。
  • 贛州師專開展「法治校園,清廉有我」法治宣傳教育活動
    大江網/贛州頭條客戶端訊 通訊員謝興發、鍾文報導:為推進贛州師專師生廉潔教育和校園廉政文化建設,近日,贛州師專紀委聯合黨委宣傳統戰部、圖文信息中心採取多種形式開展「法治校園,清廉有我」宣傳活動,在校園掀起學習宣傳憲法、民法典等法律法規熱潮。
  • 法治精神浸潤群眾生活點點滴滴
    王志浩 攝□ 「七五」普法亮點□ 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王春□ 通訊員 吳攸「各位農民朋友們大家中午好,我是浙江金奧律師事務所的朱文杰。直播帶貨是現在正『火』的詞,我們消費者的權利該怎樣保護,民法典又有哪些新規定?今天我就來給大家講講這個問題……」近日,金華對農廣播調頻FM102.2的《鄉村法律》欄目正在熱播。
  • 會前學法又來啦!一起來學民法典
    民法典是新中國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新時代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重大成果,開創了我國法典編纂的先河,體現了鮮明的中國特色、實踐特色、時代特色;是新時代以人民為中心思想的生動體現,遵循民法典、遇事找法、化事靠法逐步成為全社會的基本生活方式。
  • 為學法用「典」營造良好氛圍 麒麟區深入學習宣傳民法典活動綜述
    細分領域 實施靶向普法自2020年6月以來,麒麟區通過召開學習貫徹民法典工作學習會、舉辦民法典專題法治講座、專題知識競賽、開展民法典巡迴宣講、媒體集中宣傳、網絡視頻授課、公益廣告展播等活動,掀起學習宣傳民法典的熱潮。
  • 快來看看獲獎沒有!2020年江門市「憲法宣傳周」民法典主題海報設計...
    11月25日上午,經過高校教師、資深廣告從業者、廣告協會領導、法律專家共8名評委的一致評審,2020年江門市「憲法宣傳周」之民法典主題海報設計大賽終於評選出13個獲獎作品。11月29日晚(本周日),在江海區釜山公園舉行的2020年「憲法宣傳周」暨第12個「法治江門宣傳教育周」啟動儀式,將對獲獎作品進行頒獎。同時,儀式現場還將舉辦法治燈光夜、法治小記者現場採訪、法治小遊戲等豐富多彩的活動,歡迎廣大市民朋友前往參與!下面,有請獲獎作品隆重登場!
  • 【法治宣傳】2020年民法典繼承編具體內容(最新繼承法規定)
    自然人可以立遺囑將個人財產指定由法定繼承人中的一人或者數人繼承。自然人可以立遺囑將個人財產贈與國家、集體或者法定繼承人以外的組織、個人。自然人可以依法設立遺囑信託。第一千一百三十四條【自書遺囑】自書遺囑由遺囑人親筆書寫,籤名,註明年、月、日。
  • 嘉興28路普法主題公交專線 讓法治宣傳「動起來」
    市民張女士乘坐了首發的28路法治主題公交車,看到車身和車內都有法治宣傳內容,覺得特別實在、實用,還有公交志願者和法律顧問在車上進行互動,認為這樣的法治宣傳方式很接地氣。本次「浙裡暢行 普法同行」28路主題公交專線的開通,主要結合城市公交流動性大、覆蓋面廣、親民性高、滲透力強等特點。
  • 辦公室聯合科創局紮實推進法治宣傳教育進企業
    辦公室聯合科創局紮實推進法治宣傳教育進企業9月28日下午,航空基地管委會辦公室聯合科技創新局邀請了陝西洪振律師事務所副主任、省貿促會商事法律專家諮詢委員會委員程雁老師前來航空基地雙創園優客工場對各企業進行「企業家必須知道的《民法典》十大影響」培訓。
  • 上陽明路社區開展「12·4國家憲法日」法治宣傳活動
    吉安新聞網吉州訊 為深入學習宣傳習近平法治思想,弘揚憲法精神,樹立憲法權威,營造全民尊法、守法、學法、懂法的氛圍,12月4日上午,吉州區上陽明路社區在陽明西路電機廠小區內開展「12·4國家憲法日」主題法治宣傳活動。此次宣傳活動採取現場律師答疑、懸掛宣傳橫幅、擺放法律知識展板、發放民法知識小冊等方式進行。
  • 陽江:快閃活動宣傳民法典進公園
    11月27日上午,由市司法局主辦、團市委協辦、我臺承辦的「我誦民法典」快閃活動在市區東嶽公園懷香閣廣場舉行,通過新穎有趣的方式,向市民群眾宣傳民法典的法律知識。快閃在合唱《我和我的祖國》中拉開序幕,緊接著薩克斯獨奏《我愛你,中國》、公檢法司系統代表誦讀《民法典——讓生活更美好》,廣場舞《全民disco》、合唱《不忘初心》等精彩節目,吸引了不少觀眾駐足觀看。市民:剛才我看了這個活動挺好的,一看就知道這是宣傳民法典,我們可以通過這個了解更多的知識。
  • 常熟:法治提升城市「顏值」
    位於沙家浜景區的常熟「法與生活」互動體驗館,「衣食住行」四大主題體現法治、生活、夢想的有機融合,讓遊客深刻體悟「法在生活中」的質樸道理。 在常熟法治雕塑公園,21座雕塑分布於法治之光、常熟歷史法治、中國古代法治、世界法治四個主題區,以藝術詮釋法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