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前學法又來啦!一起來學民法典

2020-12-16 騰訊網

明年1月1日起,民法典將正式施行。

民法典是新中國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新時代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重大成果,開創了我國法典編纂的先河,體現了鮮明的中國特色、實踐特色、時代特色;是新時代以人民為中心思想的生動體現,遵循民法典、遇事找法、化事靠法逐步成為全社會的基本生活方式。

為了進一步深化學習領會民法典、抓好貫徹落實,近日北京市發改委舉行主任辦公會前學法,集體觀看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民法典的系列重要論述專題片。會議由委黨組書記、主任談緒祥同志主持,委領導、機關處室、設在機構和直屬單位負責人70多人參加。

專題片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體學習時關於「切實實施民法典」的重要講話為主線,梳理匯總了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民法典重要意義的系統闡述、對民法典鮮明特色的深刻概括、對全面實施民法典的立體布局,以及對各級黨和國家機關、各級領導幹部推進實施民法典的要求。

談緒祥強調,要把學習貫徹民法典作為深入學習習近平法治思想、大力弘揚憲法精神的重要內容,進一步提高全委幹部法律素養,以保證民法典有效實施,推進法治機關建設。

一要抓好學習宣傳,不斷強化法治意識

貫徹實施民法典的前提是學好民法典。把民法典納入各處室、直屬單位學習內容,作為北京市發改委第八個五年普法規劃的重點,廣泛開展宣傳、學習、遵守、運用民法典活動。

二要嚴格依法行政,促進法治機關建設

民法典是調整民事社會關係的基本法,是全面依法治國的重要制度載體。把民法典作為開展行政決策、行政管理、行政監督的重要標尺,不斷規範行政許可、行政檢查、行政處罰等活動,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

三要堅持人民至上,切實維護群眾權益

把民法典實施水平和效果作為踐行為人民服務宗旨的重要尺度,依法更好保障人民合法權益,讓民法典真正成為保障人民美好生活的有力「法器」。把掌握和運用民法典作為履行自身職責、推動改革發展的必需本領,確保每一個行政行為都於法有據,讓每一個行政決定、每一起行政糾紛的處理,都使行政相對人感受到公平和正義。

四要加強對標對表,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要按照依法治市和法治政府建設等工作部署,抓緊開展相關規範性文件、制度性規定的清理完善工作,加快同民法典相關聯、相配套的法規制度建設,積極克服疫情影響,大力優化營商環境,為全方位推動首都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撰文/劉娟 編輯/劉洋

相關焦點

  • 【共學民法典】轉委託一般應得到委託人同意
    【共學民法典】轉委託一般應得到委託人同意 2020-11-16 18: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學民法典丨訴訟離婚不受三十日「離婚冷靜期」制度的限制
    學民法典丨訴訟離婚不受三十日「離婚冷靜期」制度的限制 2020-12-15 18: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學典進行時】趣味活動、專業講座、轉發送禮……這些民法典宣講...
    【學典進行時】趣味活動、專業講座、轉發送禮……這些民法典宣講活動你參加過嗎?01尋找法治「好聲音」隨著家庭懸疑劇《隱秘的角落》熱播,與劇情相關的繼承法、監護人救護職責以及涉及到《民法典》中的法律問題成為年輕人的話題焦點。
  • 學民法典丨夫妻一方揮霍共同財產,另一方可以請求分割財產嗎?
    學民法典丨夫妻一方揮霍共同財產,另一方可以請求分割財產嗎?請看民法典相關法條:來 源:人民法院新聞傳媒總社原標題:《學民法典丨夫妻一方揮霍共同財產,另一方可以請求分割財產嗎?》
  • 【全民學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全民學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2020-12-02 17: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答的是題 學的是法 熱忱歡迎您!
    鄭州海關法規處答題現場    606000訪問量、198000人參與,本報承辦的憲法民法典競賽活動熱度「爆表」    本報訊(河南法制報記者董景婭/文圖)微信答題頁面累計訪問量達60.6萬次,累計參與人數達19.8萬人;不少單位正在組織集體答題……由省委組織部、省委宣傳部、省委政法委、省委直屬機關工委、省高級法院、省檢察院、省司法廳、省普法辦主辦,河南法制報社承辦的2020年憲法民法典知識競賽活動,自12月4日啟動以來,全省各地各界群眾積極通過微信、報紙等參賽,學法熱情空前高漲,掀起了一股學法用法的新高潮
  • 學法用「典」,讓文本上的《民法典》「活」起來
    學法用「典」,讓文本上的《民法典》「活」起來 2020-07-16 19: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民法典公益宣傳原創歌曲——《暖光》與大家見面啦!
    民法典公益宣傳原創歌曲——《暖光》與大家見面啦!原創歌曲《暖光》「民法典就像一道陽光,溫暖著每一個中國人的心靈…… 」2020年5月28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審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標誌著我國正式進入了民法典時代,這是我國新時代法治建設的重要成果,在我國法治進程中具有裡程碑意義。
  • 為學法用「典」營造良好氛圍 麒麟區深入學習宣傳民法典活動綜述
    細分領域 實施靶向普法自2020年6月以來,麒麟區通過召開學習貫徹民法典工作學習會、舉辦民法典專題法治講座、專題知識競賽、開展民法典巡迴宣講、媒體集中宣傳、網絡視頻授課、公益廣告展播等活動,掀起學習宣傳民法典的熱潮。
  • 鏡頭|學法懂法守法用法
    學法懂法守法用法,始於心踐於行。為增強公民的法律意識,各地舉辦了豐富多樣的活動,落實普法宣傳教育。重慶兩江新區開展了「大力弘揚憲法精神」主題宣傳活動,各單位集中開展普法宣傳活動,共發放憲法、民法典等相關法律宣傳資料1000餘份。
  • 「學法減分」,已在南昌正式上線啦!
    各位小夥伴公安部出臺的「學法減分」交管便民措施已在南昌正式上線啦!南昌的機動車駕駛人違法被記分可以申請減分啦! 四、關於「學法減分 」的問題關於「學法減分」相信各位小夥伴還有許多疑問下面這些問題都幫你回答了Q:參加學法減分有次數限制嗎?沒有次數限制。但是,機動車駕駛人在一個記分周期內減免記分分值達到6分後將不能繼續參加學法減分。
  • 邀請函請接收,歡迎您來「典」亮荔法!
    邀請函請接收,歡迎您來「典」亮荔法! 原創 廣州荔灣法院 廣州市荔灣區人民法院為宣傳普及《民法典》,推動廣大青少年家庭培養認真學法
  • 【學典 用典 宣傳典】點『典』積累 | 禁止性騷擾,不做沉默的羔羊
    【學典 用典 宣傳典】點『典』積累 | 禁止性騷擾,不做沉默的羔羊 2020-10-16 17: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婦聯喊你來學法】《民法典》為見義勇為的你送上「護身符」!
    【婦聯喊你來學法】《民法典》為見義勇為的你送上「護身符」! 民法典共7編、1260條,各編依次為總則、物權、合同、人格權、婚姻家庭、繼承、侵權責任和附則,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婚姻法、繼承法、民法通則、收養法、擔保法、合同法、物權法、侵權責任法、民法總則同時廢止。 民法典是新中國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開創了我國法典編纂立法的先河,具有裡程碑意義。
  • 六盤水監獄:推出「3+4+1」學法用法普法新模式
    為了強化憲法宣傳教育,提升罪犯學法守法意識,六盤水監獄結合當前教育改造工作實際,將憲法宣傳融入到罪犯法制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中,探索「3+4+1」法制宣傳新模式,推進法制教育新提升。
  • 法學專業就業率很低,但很多人願意學法,原因是什麼?
    如果要是懂法的話,可以學會利用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個人權益,因此很多人學法,最基本的一點就是維護自己的個人權益。2、就業方向多發展前景好隨著我國社會的發展,對法律是越來越重視,因此法律人才的需求量也在逐漸增加,法學專業的考生畢業後從事法律行業就業方向也隨之增多,未來發展前景也是越來越好。
  • 學民法典 做文明人 創文明城——漣水縣實驗小學小記者站舉行「小...
    12月8日下午,漣水縣實驗小學德育處組織小記者站開展學民法典、做文明人、創文明城 「小手拉大手」民法典入戶宣傳活動。活動中,小記者們走進社區,向群眾講解與她們息息相關的民法典知識,特別是涉及修改的條例,如物權、合同、人格權、婚姻家庭、繼承、侵權責任等方面知識。通過一下午的走訪,小記者們共向100餘戶家庭發放了宣傳資料。
  • @新豐縣國家工作人員 年度學法考試今晚12點結束,注意:本次考試不...
    @新豐縣國家工作人員 年度學法考試今晚12點結束,注意:本次考試不設補考!2020年度國家工作人員學法考試已經正式開始啦!二、考試內容《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中華人民共和國密碼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秘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反恐怖主義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禁毒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智慧財產權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韶關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
  • @仁化縣國家工作人員 年度學法考試今晚12點結束,注意:本次考試不...
    @仁化縣國家工作人員 年度學法考試今晚12點結束,注意:本次考試不設補考!2020年度國家工作人員學法考試已經正式開始啦!二、考試內容《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中華人民共和國密碼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秘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反恐怖主義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禁毒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智慧財產權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韶關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
  • 憲法日,一起來「憲」學現用
    憲法日,一起來「憲」學現用 2020-12-04 18: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