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錄於話題 #心理學 3個內容
我們小時候與父母的關係,往往影響著長大後和其他人的關係
【你的依附風格是哪一種?】
下面有三種自我描述,請選擇一個與你最接近的描述:
1、與他人接近的時候我總覺得有些不舒服。我發現自己很難完全相信別人,很難完全依靠別人。任何人與我距離太近的時候我都會感到緊張,而且愛侶所想要的親密程度總是超出我可以接受的程度。
2、我發現自己喜歡與他人接近的程度總是超出他人願意與我接近的程度。我總是擔憂我的愛人不是真的愛我,或是擔心她不願意和我呆在一起。我想要與我的夥伴保持非常親密的關係,有時這會把別人嚇跑。
3、我發現自己能夠比較簡單地接近他人,而且覺得他人可以信賴。我並不常常擔心自己會被拋棄,也不經常擔心有人會離我太近。
我們意識到你很可能會非常容易的辨別出上述陳述中哪一個最好。但是,請你如實選擇,因為這樣能夠讓你更了解自己的依附風格,也能讓你更了解你自己。以下是我們對於你所做選擇的解讀:
如果你選擇了第一個陳述,那麼你的態度反映出了一種迴避的不安全依附風格。在夏沃(Shaver)和海贊(Hazan)的樣本中,有25%的人選擇了這一選項。
第二種陳述反映出了一種焦慮——矛盾的不安全依附風格。樣本中,約有20%的人選擇了這一選項。
第三個陳述反映了一種安全的依附風格,這是一種最普通的依附風格,樣本中約有55%的人選擇這一選項。
這些風格對於今後的生活又意味著什麼呢?通過訪談、觀察和問卷調查,研究人員發現安全或不安全的依附風格在成年後會有幾種後果:
A、具有安全依附風格的個人擁有更加積極的自我概念,相信大多數人的本質是好的,本意是善良的。
B、具有安全依附風格的人對於工作安全、同事、收入和工作活動感到滿意。他們更看重人際關係,而不是工作,並且從與他人的人際交往中獲得最大的愉悅。
C、具有不安全的焦慮——矛盾依附風格的人情緒波動大,而且有妒忌心。他們總是覺得不太對勁,覺得不安全,而且在事業上不太容易獲得進步。相比於具有其他依附風格的個人而言,他們賺的錢比較少。他們更多的是為了獲得認同和認可而工作,而不是為了經濟回報。他們總是幻想著成功,但是在受到表揚後往往會鬆懈。
D、具有迴避依附風格的人害怕親密,而且預期他們的人際關係會以失敗告終。他們看重工作而非人際關係,而且一般比較喜歡自己的工作,對於工作感到安全。他們往往是工作狂,但常常對身邊的同事感到不滿,這一點並不出乎意料。
E、具有安全依附風格的人往往會選擇擁有同一類依附風格的人作為夥伴。具有迴避依附風格的人在與他人的人際關係破裂後往往會聲稱並不因此而感到難過,這可能是一種防禦性的聲稱,因為他們的憂傷會以其他形式表現(如生理症狀)。
量表結果僅供參考~深入探討或有疑問請在留言區留言。
參考文獻
菲利普.津巴多.津巴多普通心理學[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2008:,124-125.
延伸閱讀
【原創】| 電影《馬語者》:一個家庭的療愈之路
原創 | 青春期家長課(十):孩子問題是家庭問題的顯現
原創 | 青春期家長課(八):看見彼此的需要有多重要
原創 | 從頭再來的勇氣
原創 | 青春期家長課(六):「跳一跳夠得著」 法則
關注人還是關注事兒?
原創 | 青春期家長課(五):懂點兒大腦知識,了解孩子的情緒、想法和行為
原創 | 青春期家長課(四):親子關係裡的親密和自主
了解自己,才能教好孩子
青春期家長課(二):了解孩子,Ta與你不同
青春期家長課(一):父母的感受和孩子的感受同樣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