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媽媽被趕出餐廳:這個世界對生育後的女性,殘忍至極

2020-12-13 是看見惡魔呀

文 | 惡魔

哈嘍大家好,今天是平平無奇依舊恐婚的惡魔。

今天,本想寫離婚冷靜期這個社死事件。

但刷抖音的時候,看到了另一個崩潰的事情:

「哺乳期媽媽餵奶被趕出餐廳。」

看完剛想罵街,突然發現標題是:

本故事純屬虛構,屬於社會實踐。

我qnmd。

硬生生讓我把情緒憋回去了。

不過沒關係,憋回去我還能醞釀出來。

這件事讓我想起了,前幾天在地鐵上,無意間看到一位哺乳期媽媽的衣襟上滲出來了些許奶漬。

而坐在她對面的大哥毫無顧忌的盯著看。

這位媽媽弓著背,低著頭,很尷尬,但又不知道怎麼辦。

這時坐在她旁邊的阿姨,默默站起來,擋在了她面前。

準媽媽的眼眶瞬間紅了。

那一刻我才明白,只有當過媽的人才最懂媽媽的尷尬。

今天,就來盤點,生過孩子的女人,有多不重要。

生孩子的機器,要什麼尊嚴?

產房對很多人來說非常神聖,因為這裡代表著新生和希望。

但林利卻說,進產房的那一刻,就代表著你會被慢慢撕掉尊嚴。

我對此很不理解,直到她說了很多細節。

她說:「生第一胎的那段時間,我終於明白了什麼叫產房無尊嚴。」

而「無尊嚴的尷尬時刻」每個產婦都要經歷。

陪床的親戚,從不避嫌,會直接上手掀開產婦的衣服,打著檢查器官的幌子,看看這裡,摸摸那裡,不會在乎周圍是不是有男性。

隱私,在這些人眼裡根本不存在。

不僅如此,當護士幫產婦清潔私處,同病房陪床的陌生男家屬從不迴避。

就算拉上半遮掩的床簾,也依然會有坐在牆角的陌生家屬毫無顧忌的看。

她們現在是生育工具,尊嚴不值得一提。

林利說,不要以為生出來就結束了。

如果說生孩子前是撕裂隱私權,那生育後,就是毫無選擇權。

有些產婦後會有很嚴重的痔瘡,但是家人不在乎,依然是逼著吃大魚大肉,絲毫不顧及肛裂的危險。

反而是為了下奶無所不用其極。

有位很虛弱的媽媽,就被餵油膩的豬腳湯。

產婦實在喝不下,過了幾分鐘,就聽到一家人圍著她說:

「你不吃就沒辦法產奶,你怎麼做媽媽的啊。」「怎麼別人家生個孩子都沒事,就你矯情。」

產婦委屈的哭了,但依然擺脫不了喝湯的命運。

生完孩子的女人不需要關心,只需要服從命令。

不僅如此,更讓產婦崩潰的,是餵奶時,七大姑八大姨圍著拍照拍視頻,然後發到各種家族群裡、朋友圈裡。

沒有人關心產婦是否暴露了敏感部位,一個餵奶的工具人有什麼可藏的?

就是這種沒有人性的思想,讓很多女性情緒崩潰,逐漸演變為抑鬱。

《新生日記》中的新手媽媽王斯然,在給寶寶餵奶時,就因為被圍觀情緒崩潰。

自她生產後,家人總是圍著她聊天或看她餵奶。

即使她知道,家人並沒有惡意,可她仍然無法接受,只想要大家離遠一點。

因為這種沒有邊界的關係,讓她像動物園裡被觀看的動物。

這幾句話,說出了無數媽媽的心聲:

「像動物,真的,這種感受太真實了。」

甚至有無數媽媽寫出了曾經最難堪的一幕:

「餵奶的時候,婆婆的眼睛恨不得貼在我胸上」

更有甚者,直接生拉硬拽,看著媽媽餵孩子。

有一位媽媽是這樣總結哺乳孩子後的自己:

「從在醫院生到娃一歲都感覺自己像個動物,再一點點穿上人的外衣。」

而這些,都是最普通最常見的育兒生活。

哺乳期的媽媽沒有尊嚴,因為她們現在就是餵養孩子的奶牛。

尊嚴徹底喪失,是從生完孩子後開始的,多麼諷刺,多麼悲涼,多麼難堪。

當了媽的女人竟然都成了被撕碎尊嚴的勇士。

被為難的媽媽們,都躲在廁所裡

如果說,家人的圍觀讓媽媽們難過,那外人的不理解,更讓媽媽們崩潰。

廣州地鐵上,一位媽媽不忍孩子大聲啼哭,無奈之下當眾哺乳。

這一幕被人偷拍下來後發到網上大聲斥責。

」當中漏胸給孩子餵奶,真是不要臉。」

都已經21世紀了,竟然還有人覺得當眾哺乳是傷風敗俗。

這些人不抨擊偷拍者,反而是辱罵這位母親。

很難想像,那些新手媽媽們看到這樣的言論會怎樣想自己。

關於如何餵孩子,很多所謂的「道德標杆」說:

可以把孩子餵飽再出門、可以用哺乳衣遮住孩子、可以去母嬰室。

可現實是,孩子是活的,隨時會餓,餓了就會哭,根本不管場合,選擇母乳餵養的媽媽,不惜把自己變成移動糧倉隨時提供補給。

而哺乳衣有很大的弊端,不能提供良好的通風情況、也沒辦法隨時觀察孩子嗆奶的情況。

如若天氣熱,悶著孩子餵奶,不出幾分鐘便是滿頭大汗,脫水也是風險。

事關孩子安危,如果你是媽媽,你會怎麼抉擇?

所以少說風涼話,如果做不到尊重,那就請閉眼。

至於母嬰室,都想去,可是哪裡有呢?

據《中國城市母嬰室白皮書》反映:

一線城市以北上廣深為例:2207 個哺乳媽媽,排隊等 1間母嬰室。

而二線及以下級別城市,平均母嬰室數量不足10間。

僅存的母嬰室,除了設備簡陋衛生狀況堪憂的之外,剩下的會被大量佔用,讓母嬰室形同虛設。

有這樣一則新聞,

鄭女士帶寶寶想去母嬰室餵奶,等了半個小時還不開門。

好不容易門開了,出來的都是年輕的小姑娘,在母嬰室化妝、弄頭髮、換衣服。

有一些實在等不及的媽媽選擇去衛生間喂。

但是你能想像坐在馬桶上、讓孩子聞著臭味吃東西的場景麼?

這種狼狽不堪的哺乳,尊嚴喪盡。

母乳餵養能給孩子最好的健康,但是媽媽的尊嚴又有誰來守護呢?

沒錢的女人,也沒臉

對剛生育完的媽媽來說,還有一件難事,就是經濟問題。

眾所周知,養育一個孩子有多費錢。

從吃到穿那天花錢如流水。

如果一些媽媽手裡有些存款還好些,至少能夠自己做主買什麼。

但是那些沒有存款的媽媽,活得如履薄冰。

知乎上有個新手媽媽講述了一個這樣的故事:

剛生完孩子,奶粉錢、尿布錢都是用自己辭職前攢的工資支付。

但是這些錢撐不了太久,隨後孩子爸爸開始買奶粉、尿布等亂七八糟的東西。

但是他悄悄把孩子日用品的品牌換成了廉價的。

孩子用完質量不好的紙尿布開始紅屁股。

孩子爸爸卻說:

「就是你慣的,剛開始用質量一般的不就好了。」「你知道買貴的多費錢麼,別人家孩子都能用,怎麼就他不能用。」

我們兩個為了這件事吵了無數次。

最嚴重的一次,他說了我至今沒辦法接受的一句話:

「你又不掙錢,還花錢如流水,哪個女人跟你一樣敗家?」

原來沒收入的媽媽,地位真的如此不堪。

很多人都說,當媽後當不當全職太太全是自己的選擇,好或不好都得自己擔著。

可事實上,很多全職媽媽真的是迫不得已。

2016 年上半年國家衛計委對多個城市進行調查。

被調查的全職媽媽中,近 1/3 是因為孩子無人照料被迫辭職。

很多人都說,沒人照料孩子才選擇全職媽媽這都是藉口。

但只有當了媽的人才會懂,保姆虐待孩子是連想都覺得恐怖的事。

怎麼敢放心像賭博一樣博孩子健康無憂?

就算自己辛苦,也要全職帶孩子,這大概是每個全職媽媽的心聲吧。

但全職媽媽,也不是想像中那麼美好。

就像《蠟筆小新》中,媽媽美伢的早晨永遠是這樣的。

天沒亮就第一個起床、做飯打掃、叫老公起床、給孩子穿衣洗漱。

爸爸吃完早飯拿起公文包頭也不回地去公司上班。

媽媽還要騎車帶著女兒、兒子追沒趕上的校車。

結束完早上的忙碌,才發現自己飯都沒吃一口,就要準備女兒的午餐。

這樣的生活,日復一日,年復一年。

在大多數丈夫眼裡,全職媽媽不過就是收拾收拾屋子,做做飯,看看孩子,生活十分悠閒。

就是這種不被理解、不被肯定、不被尊重才讓全職媽媽們加倍痛苦。

她們也曾是可愛的小女孩兒

很多媽媽們會發現,有了孩子、辭職後,可以逛街、聊天喝下午茶的姐妹在逐漸消失。

這些萎縮掉的朋友圈,是女人失去自我的標籤。

所以選擇重返職場,成了每個媽媽都想做的事情。

而那些重新回歸職場的媽媽們,卻為此付出了雙倍的努力,家庭事業兼顧,一刻都不敢鬆懈。

如果工作沒做好,老闆會說:

「工作再做成這樣,就直接回家到孩子吧。」

如果孩子病了,又會被家人責怪:

「連孩子都帶不好,還去上什麼班?」

「你根本不是一個合格的母親」

正如電影《找到你》中說的一樣:

這個時代對女人要求很高,如果你選擇成為一個職場女性,會有人說你不顧家庭,是個糟糕的媽媽。如果你選擇成為一個全職媽媽,又有人會覺得生兒育女是女人應盡的本分,不算是一個職業。

要成為職場女人和合格媽媽,真的太難了。

都說「為母則剛」,所有人都把媽媽捧上了「神壇」的位置,都沒人在乎她內心的感受。

這種家庭和社會的撕裂感,能讓一個女人自我懷疑甚至崩潰。

知乎曾有個問題:當媽的女人,生活到底有苦?

其中一條直擊靈魂深處:

「沒工作三年了,感覺已經被世界拋棄。凌晨三點醒了,生孩子後就容易起夜,躺在靜靜的夜裡,不知不覺已淚流滿面。多希望有人為我擦去眼淚,但是沒有,父母老了,孩子大了,愛人冷了。多想有人抱我一下,但是沒有,很早之前就沒有了。」

她們也曾憧憬美好自由的未來,但卻被家庭禁錮了翅膀。

原來,那些無堅不摧的媽媽,曾經也是什麼都不懂的小女孩啊。

如果可以,請抱抱那些已為人母的女孩兒。

告訴她們,我們愛你,也請你好好愛自己。

【寫在最後】

希望這個世界,對生育後的媽媽,能多一些寬容、理解和愛。

相關焦點

  • 拒媽媽餐廳哺乳 鼎泰豐涉嫌"歧視"遭投訴恐被罰
    華夏經緯網7月23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在公共場所哺乳,已經是媽媽寶寶們的權利,之前就曾出現臺北故宮博物院禁止媽媽在公共區域哺乳,首罰新臺幣6千元的案例,沒想到現在又有民眾遭到驅趕。    據報導,新北市一個媽媽,到板橋大遠百鼎泰豐用餐時,準備給4個月大的寶寶餵母乳,但業者卻以是在開放空間為由拒絕,要求這個媽媽,到其他樓層的哺乳室餵奶,儘管業者事後否認,拒絕媽媽在餐廳哺乳,但現在被一狀告到了新北市衛生局,恐怕面臨新臺幣6千到3萬元的罰款。    據了解,投訴民眾王小姐說:「我是媽媽,我覺得當下被歧視了。」
  • 多設一些哺乳室,保護哺乳媽媽!
    最近,一位媽媽在北京地鐵上的哺乳照被瘋傳,@北京往事網站 發博稱「公共場所注意舉止,不要裸露性器官,你在地鐵上這個樣子真的好嗎?這裡是北京的地鐵之上,不是你們村的公交車,你這麼做真的好嗎?」有些人可能並不能接受在公開場合看到媽媽們哺乳,不接受可以轉身,或者遞過去一件衣物給媽媽遮擋一下,但不是選擇拍照上傳微博侵犯別人的肖像隱私權。
  • 母職初體驗:基於自我民族志與網絡民族志的城市女性哺乳實踐研究
    哺乳作為女性成為母親後所承擔的首要母職, 其母職屬性除了具備生物性的一面, 還具有社會性的面向。下文從城市女性的哺乳經驗出發, 探索了她們在自身哺乳實踐中的遭遇及身心體驗, 剖析城市女性的哺乳實踐在生育前後如何被建構, 不同境遇的女性如何實踐她們的哺乳或餵養策略, 她們的主體性在承擔哺乳母職時是如何實現或者消解的。
  • 隆胸後可以哺乳嗎?
    無論是假體填充的方式,還是自體脂肪隆胸的方式,都不會影響到女性的哺乳問題。自體脂肪是絕對安全的,現在的假體也是可以放心的,只要是正規的醫院採用的假體都是無毒無害的,能夠和胸腺很好的共融,因此也不會影響女性的正常發育和哺乳。
  • 14歲媽媽成直播網紅:放開未婚生育,女性更容易淪為生育機器
    不知道是不是春天來了,最近我身邊很多姑娘陷入生育焦慮。我每天被四面八方「不想結婚,就想生孩子」的問題包圍。甚至有人告訴我,她認為要達到男女平權,解決女性在婚戀市場遭遇的年齡歧視,國家首先應該放開未婚生育。但我恰恰覺得,放開未婚生育,女性更容易淪為生育機器。
  • 五大古代女子虐刑大盤點,各個殘忍至極
    ,其殘忍程度,絲毫不亞於凌遲、車裂等,下面是五大古代女子虐刑大盤點,大家可以了解一下。騎木驢可以說是五大古代女子虐刑大盤點中,對女性最殘忍的刑罰,盛行於宋、元時期,在木驢上有一根又粗又長的柱子,行刑時,直接將柱子插入女性的下體,然後柱子會隨著木驢的走動,而上下運動,這種刑罰是對女性的巨大侮辱,真的是殘忍至極、
  • 產後哺乳內衣怎麼選
    剛剛生產完的女性成功的完成了一個從女孩到媽媽的轉變,轉變的除了身份外,就是媽媽們的身材。
  • 「哺乳尷尬」不是中國才有:英國媽媽在Mothercare哺乳被拒
    事實上,媽媽們遭遇「哺乳尷尬」是普遍現象。此前,一位媽媽在北京的地鐵上給孩子哺乳,遭到不少人的指責,這事被發到網上也引起很大的議論。
  • 【收藏】哺乳媽媽安全過年,預防手冊
    ——身體的健康,才能保障乳房的健康 照常給寶寶哺乳,不要用吸奶器、不要讓成人吸乳頭、不要自己硬揉硬擠,更不要停止餵奶局部冷敷,可以用包菜(捲心菜)撕成硬塊(淤積)相當的大小,用擀麵杖擀軟後整塊貼敷;夜間可以用寶寶退熱貼貼敷繼續堅持哺乳,寶寶下巴對準硬塊吸吮如果有發燒高熱寒戰,需要及時去醫院就醫,媽媽們別擔心,即使因為發炎而使用了抗生素
  • 哺乳後胸部乾癟下垂沒彈性怎麼辦 寶媽哭訴
    研究發現:胸圍與幸福指數有著一定的聯繫,A杯胸圍女性離婚率為37%,C杯胸圍的女性離婚率為4%,而D杯的女性離婚率卻不到1%,這些數據說明胸圍小的女性離婚率更大。尤其是生育後胸部又小又癟有下垂往往會造成自己看不下去,老公不願意看的尷尬局面,哺乳後胸部乾癟下垂沒彈性怎麼辦?寶媽們如何豐胸來捍衛自己的婚姻?
  • 女性「胸」越大,哺乳時奶水就越多?得知真相後,不用再羨慕別人
    本文由護芽媽媽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對於女性來說,經歷了十月懷胎的辛苦,好不容易生下寶寶後,又開始艱苦的母乳餵養。一直以來,人們都常常有這樣的誤區:那就是女性的胸部越大越好,胸部越大,代表著雌性激素分泌越多,將來生育之後奶水也會比較充足,寶寶不至於吃不上奶。相反,那些胸部小的女性,更容易出現奶水不足的情況,甚至對於夫妻之間的親密關係的體驗感也會大打折扣。
  • 產後哺乳始終瘦不下來?原因可能是這個!產後媽媽適合的減肥法
    從懷孕到哺乳期是每個媽媽一生中非常重要的時期,很多女性生完孩子後就再也瘦不回來了,很多媽媽在哺乳期結束後整個人更是胖了一圈,而且越往後越瘦不下來,這是為什麼呢?
  • 一份關於女性與生育的書單
    「生兒育女」為什麼要成為女性背負的壓力?我們該如何尊重他人的人生選擇?我們整理了這份書單,希望能幫助你更好地理解這個問題。1《使女的故事》《使女的故事》,[加拿大] 瑪格麗特·阿特伍德著,陳小慰譯,上海譯文出版社,2017年12月。想像一個女性作為生育工具的世界。不是在遙遠的過去,而是在不遠的未來。
  • 父權制對女性的期待:性、生育、家務|心理學:現代女性如何自處
    本期《心理學簡報》將為讀者們揭示父權制社會中對女性的三大期待:性、生育和家務,並將從心理學角度分析,在職場和家庭生活中女性該如何自處。著名的女權運動理論家和創始人之一的法國存在主義哲學家Simone de Beauvoir在她的著作《第二性》(Le Deuxième Sexe)中闡述了為什么女性淪為了「第二性」。她從存在主義角度做出了主觀的解釋,她認為:女性在生育中經歷了分娩和哺乳,這使得女性回歸到獸性;而男性,沒有生理上的牽絆,因此擺脫了獸性,可以沒有束縛地開拓創新和超越自我[1]。
  • 快穿文,女主殘忍冷酷兇悍至極,卻逃脫不了男主的溺寵誘愛!
    今天我要向大家推薦的是」女主殘忍冷酷兇悍至極,卻逃脫不了男主的溺寵誘愛!」希望小編的推薦能讓大家喜歡,從此告別書荒!標題來自本文推薦的第一本小說,小說講述的是女主殘忍冷酷兇悍至極,然而,卻逃脫不了男主的溺寵誘愛的故事。感興趣的小夥伴,趕緊點擊書籤閱讀!第一本:《快穿直播:反派BOSS是女帝!》
  • 當眾哺乳被罵不要臉,該羞愧的不該是媽媽!
    一問才知道,昨天在餐廳吃飯的時候,孩子突然餓了,哇哇大哭,可是附近又沒有母嬰室,情急之下她只能撩起衣服餵奶。人來人往,總有人用異樣的眼光看著她,讓她覺得非常不適和羞愧。回來她就動了斷母乳的念頭。這種困境,相信每個餵母乳的媽媽都不陌生,包括我自己也經歷過。
  • 每個哺乳媽媽都需要一張舒服的椅子
    今天就說說一張可以讓媽媽舒服哺乳的椅子。在五年前一粟快出生時,我的一位美國同事送給我一些產後用得到的東西,比如吸奶器等。其中包括一張搖椅,她用十分熱情的方式告訴我這個搖椅多麼有用,她坐在上面給女兒哺乳不感到累,等等。我當時並不完全明白那意味著什麼,只覺得她這麼熱情要把這個椅子傳給我,我一定要收下,儘管我覺得搬運是個問題——當時不確定普通計程車能否裝得下。
  • NVNV哺乳內衣,告訴你孕媽媽選擇孕哺期內衣的注意事項
    本網1月07日訊 哺乳內衣是專為哺乳期內婦女設計的一種便捷餵養內衣,哺乳內衣縱橫都可伸縮,柔軟的彈性材質。操作簡單,可以只漏出一面乳頭哺乳。柔軟無束縛感,穿起來感覺非常柔軟舒適。寬鬆的穿著感覺,即使裡面夾一塊毛巾,也不會有壓迫感。​
  • Willow智能吸奶器:讓新手媽媽告別哺乳尷尬
    在過去的半個世紀裡,即使各種嬰兒用品都有所創新,但吸奶器對新手媽媽來說仍舊是最糟糕的東西。第一次使用吸奶器的時候,我必須要靠近牆壁插座待著。而且為了防止乳汁溢得到處都是(雖然這是經常發生的),我必須彎腰駝背整整二三十分鐘。這真是太可怕了!接著我嘗試了Willow的吸奶器。那是一個雞蛋形狀的連接泵,旨在通過它小巧、可移動的設計來解放女性,讓媽媽們可以到處走動。
  • 德國媽媽談育兒:第二次哺乳為何能一帆風順?
    但是,即便最後剖腹產,你前面的努力都絕對功不唐捐,例如你會恢復的比別人快。。。所以,請努力保持健康的孕期!!!好吧,孩子自然順產,恭喜你勝利了一大步!到最後差不多三個月的樣子,乳房已經漲得像石頭了,連真絲的t恤稍微動一下都感覺到「乳房被碰了的生疼」,毫不誇張的垂著兩行淚去找醫生,那個醫生最後也痛下決心:「好吧,實在不行,就給你退奶針吧,看來哺乳工程真得叫停了,你已經盡力了!不要緊,孩子喝奶粉一樣可以健康長大!」打了退奶針,也就兩三天吧,終於找回那曾經柔軟無比的乳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