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掌故 | 300多年前他在梁平創建西南禪宗祖庭雙桂堂,成為開山祖師

2020-12-26 上遊新聞

重慶歷史名人館陳列的破山塑像

破山(1597-1666年),俗姓蹇,名棟宇,法名海明,祖籍明四川大竹,後流寓梁山(今重慶市梁平區)。他是明末清初我國著名的佛門巨匠、詩人、書法家、禪宗大師,西南禪宗祖庭雙桂堂的開山祖師,在我國西南地區的佛教傳承中擁有巨大的影響力,被尊為「古佛出世」「小釋迦」。

少小向佛 尋師問道

破山出身於豪門世家,是明初五朝重臣忠定公蹇義的後裔。他出生時,家族已經敗落,父母為其取名「棟宇」,就是希望他日後「光耀門庭,重振家聲」。他7歲時偶聽鄰人誦佛,才開口說話。第二年進入鄉校讀書,卻「不以詩書為事」「自此恆覓佛書」。

19歲時他外出雲遊,在一小廟壁間偶見志公禪師勸世歌而頓悟,「予讀至身世皆空處,不覺墮淚」,將從前恩愛等事,一時冰解,遂到大竹佛恩寺出家,由大持和尚為其命名「海明」。一年後,為尋求大法,他背負行囊,孤身出蜀,來到他嚮往已久的聖地——黃梅破頭山(位於今湖北省荊州市,乃六祖慧能求法得道之處)攻讀佛教典籍。3年後,海明熟讀各種佛門要典、古人語錄,卻遭遇思緒不暢的痛苦。為解決學問不通,「所疑所礙者」,他「以七日為期,刻期取證」。至閉關最後一天,他發誓:「悟不悟,性命在今日了!」當日午後,他信步舉足,墜於懸崖之下,將腳跌傷,豁然開悟。從此,他便有了「破山」這個法號,不知是為了紀念破頭山三年學法的經歷,還是調侃自己破壁落山的舉動。

離開破頭山的破山,一路向東,遍訪耆宿,後至金粟(位於浙江省海鹽縣),拜在密雲圓悟禪師座下。在金粟山上,破山時時追隨密雲左右,無論上堂、坐禪、賞月,還是頌眾普請,朝夕問道,機鋒往來,受益頗多。1628年,破山準備回歸巴蜀,密雲遂書「曹溪正脈來源」相付,作為破山回蜀傳法的憑據。至此,破山繼五峰如學、漢月法藏之後,成為密雲的第三位嗣法弟子。

開宗立派 佛度眾生

1632年年末,破山由浙還蜀,在川東萬縣(今重慶市萬州區)稍作停留,隨後來到梁山,並與梁山結下了不解之緣。

從1633年始,破山在梁山的萬峰山太平寺廣納門徒,傳播禪法。破山傳法風格與其師密雲一脈相承,或充滿玄言妙語,或直白如俚語村言,機鋒往來,棒喝相應。在短短的時間裡,四川佛門就為之震動,「蜀人久未響此音,師一演唱,有志正因之士,遠近趨風」。在萬峰山基礎穩定、運轉正常後,破山數次雲遊川東各地,先後主持梁山中慶寺、開縣(今重慶市開州區)棲寧寺、渠縣(今四川省渠縣)祥符寺、江安(今四川省江安縣)蟠龍寺等道場,所到之處,「僧侶雲臻,緇素馳逐」。破山儼然已成「一代宗盟」。

明末清初,災荒不斷,烽煙四起,民不聊生。戰亂期間,破山為避免生靈塗炭,宣傳的種種理論「皆以不殺為至德」,甚至「破戒止殺」。1650年,受涪陵總兵李佔春的邀請,破山來到涪陵,看見軍營中殺戮太甚,勸誡說:「上天有好生之德,你們何必要濫殺無辜呢?」李佔春卻說:「要我不殺人,除非公吃肉。」為此,破山以一個佛門高僧的身份公然開齋喝酒吃肉,這讓李佔春非常震撼,下令「不許誤殺一人」。此事在《梁山縣誌》《四川通志》《流寇志》等諸多史料中皆有記載,民間更是廣為流傳。破山勸人止殺,讓正統的官僚貴族和非正統的流賊草寇,都成為他的信徒。

建雙桂堂 大道圓滿

1653年,破山在梁山創建雙桂禪院,建立雙桂法派。雙桂法派以「養育賢才,陶鑄後學,繼往開來」為宗旨,破山招賢弘教,直接嗣法弟子87人,受其法禮教化者不計其數。這些法子法孫往來於西南各處及陝、楚、閩、湘等地,分化四方,中興佛法,大振雙桂道風,使西南佛法迅速興盛,雙桂堂遂成為西南禪宗祖庭。《中華佛教二千年》說:到了「民國時期,雙桂堂以它宏偉的規模,莊嚴的殿堂,豐富的藏經,獨特的雕塑,被列為蜀中叢林之首」。

破山晚年寓身雙桂法堂,著力於佛法與禪學的圓融、義理與參學的圓融、念佛與禪悟的圓融、持戒與破執的圓融,或聚眾說法,或領眾燻修,或帶頭普請。這時期破山的傳法呈開放態勢,強調「內外典籍,貴以貫通」,加上數十年生活的磨礪、學問的積累、佛法的修煉,逐漸達到禪、淨、教、戒的統一。

破山不僅佛學造詣博大精深,在詩歌創作和書法方面也頗有成就。破山在50餘年的筆墨生涯中,存詩1300餘首,自題詩集《雙桂草》。他的書法多以自作詩句和佛偈文辭為內容,一氣呵成,渾樸超然。書法大師啟功先生有詩讚曰:「憨山清後破山明,五百年來見幾曾。筆法晉唐元莫二,當機文董不如僧。」

破山在巴蜀傳禪30餘年,創立雙桂法派,使巴蜀乃至整個西南地區的佛教「興盛到歷史的頂點」,成為中國佛教發展史上的「最後活躍及其終結」的代表性人物。

原標題:宗教歷史名人(四):破山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

相關焦點

  • 被尊為「西南佛教禪宗祖庭」的雙桂堂,為什麼不叫「雙桂寺」
    雙桂堂,位於重慶市梁平區金帶鎮萬竹山。雙桂堂始建於清順治十八年(1661年),約七萬多平方米。1983年被國務院確定為漢族地區佛教全國重點寺院。2013年入選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5獲選新重慶·巴渝十二景人文勝地類。
  • 雙桂堂2019年春季傳授三皈五戒、居士菩薩戒通啟
    秉承佛制,廣度有情,重慶市梁平區佛教協會主辦,梁平雙桂堂承辦2019年春季傳授五戒、居士菩薩戒法會。由雙桂堂方丈、中國佛教協會副秘書長、重慶佛協會長身振法師擔任戒和尚。居士受皈依三寶,滅無量重罪,得三十六位善神佑護,不墮惡道。三世諸佛,均以持戒為根本。五戒十善,為積集福慧之根本,亦為往生極樂之淨業資糧。
  • 梁平博物館:雕刻記憶的時光物語
    在喧囂鼎沸的一隅,坐落著清幽雅致的梁平博物館。這座以展示梁平區歷史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為主的場館建成於2018年,憑藉濃鬱的人文氣質與豐富的文化內涵吸引著廣大遊客觀光打卡,成為梁平區熱門研學出遊地之一。古樸優雅的館門氣韻華美,兩旁的石獅氣勢威凜。
  • 重慶掌故 | 他創造了多個「第一」:第一個到日本傳法的中國禪師...
    重慶歷史名人館陳列的道隆塑像道隆(1213-1278年),俗姓冉,號蘭溪,出生於四川涪州(今重慶市涪陵區)。少年出家,後赴浙江學禪。南宋淳祐六年(1246年)率中國第一個禪宗代表團東渡日本傳法。在日政大臣北條時賴的支持下,創建了建長寺,將宋代禪寺建築傳入日本,並著法語規則,規範日本禪林,為日禪的發展起了重大作用。中日兩國禪宗弟子聯合收錄了道隆平日的傳法語錄——《大覺禪師語錄》3卷。獨具慧根 落髮出家道隆是涪州郡守冉王瑣的第三子,他的母親是一個虔誠的佛教徒。在母親的影響下,道隆自幼與青燈古佛為伴,潛心修禪。
  • 賞桂花、品名柚……金秋去梁平過「曬秋節」
    07-10 15:43:55 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 今天,中國·梁平第一屆曬秋節新聞發布會上,梁平區副區長徐勇介紹,梁平將率先在重慶推出曬秋節,曬出豐收、曬出秋色、曬出民俗、曬出幸福,彰顯「山水田園·美麗梁平」的三峽腹地田園美景,歡慶「中國農民豐收節」,展示梁平獨特的田園風光、農耕文明、歷史文化。
  • 中國最著名的的八大寺廟,佛教八大門派的祖庭
    慧能傳承的禪宗,讓中國人知道佛教不從外來,如眾生的佛性本具。得佛心者知佛不從外得,信佛教不從外來。印度達摩西來傳的就是這個心印。慧能指出佛性人人皆有,創頓悟成佛之學,一方面使繁瑣的佛教簡易化,一方面也使從印度傳入的佛教中國化。因此,他被視為禪宗的真正傳承人。
  • 《重慶日報》報導丨梁平智能化發展摁下「快進鍵」 跑出「加速度」
    加快補鏈成群大力發展智能產業在2019年智博會上,重慶平偉實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平偉實業」)籤約投資10億元以上,在梁平發展面向5G射頻晶片及模組產業化項目。億聯家居ERP實施前後對比,庫存量可降低50%以上、生產效率提高300%、運營成本降低25%。
  • 浙江寧波免費的千年古寺,被奉為日本佛教的祖庭,值得一去!
    這個寺廟至今有1700年的歷史,在古代時期還被列為禪宗五大寺院之一。各個朝代都修繕過此寺院,所以今天可以完好地出現在我們的眼前。一個千年的古剎,為什麼會就天童寺呢?這個名字後面有什麼寓意嗎?跟著小編一起往下看吧!據說在西晉時期,義興和尚來到了太白山麓的腳下,在這深山中開始修建寺廟,在修建的整個過程中一直有個孩子為他送齋飯,送水喝。
  • 簡介中國禪宗始祖達摩祖師的一生
    但恐怕要讓這部分朋友失望了,雖然達摩祖師也留下過諸如「一葦渡江」,「百毒不侵」的傳說,也自稱活了一百五十歲,但這都和佛法沒有太多關係,而且也不是達摩祖師主要的貢獻——他最重要的身份不是武林高手,而是中國禪宗祖師。
  • 重慶這裡的柚子熟了!它號稱是中國三大名柚之一,採摘正當時!
    梁平·中華梁平柚海 梁平區,隸屬於渝東北片區,是主城連接三峽庫區的陸路要塞。作為中國壽竹之鄉、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梁平人文自然景觀眾多,有滑石寨、雙桂堂、百裡竹海等。
  • 深度攻略丨不能為武術遊少林寺,看禪宗文化和古建築,才是旅遊重點
    天下第一祖庭的少林寺是怎麼火起來的其實對於少林寺的了解,很多人應該都是從一部名叫《少林寺》的電影開始的,當年電影《少林寺》紅遍大江南北,少林寺的名氣也名震四方,人們對於少林寺和少林功夫的嚮往就從那個時候開始萌芽,所有人估計都夢想到少林寺裡學武功。這算是少林寺的名氣在全世界範圍內火爆起來的一個方面的原因。
  • 禪宗為什麼敢呵佛斥祖?
    不過,禪宗,本就強調「教外別傳,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見性成佛」,如果哪位「大師」跟你把禪講得讓你覺得昏昏欲睡、乏味無趣,那你可以對他斷然大喝「吃茶去」,這三個字可是禪宗著名的公案之一,出自趙州禪師之口。二、中國的陰曆四月初八,是佛陀誕辰。
  • 今日達摩祖師誕,說說「一葦渡江」和「只履歸西」的典故
    達摩祖師在中土的影響是很深的,由他所傳的「禪宗」,可以說是佛教在我國知名度最高的派別;尤其是達摩祖師到達少林寺後,開宗傳法,使少林寺成為了禪宗祖庭。而少林寺的出名皆因所謂的「天下武功出少林」,據說少林武術也是達摩所授,由此可見達摩祖師在我國佛文化、少林文化中的地位。
  • 陝西佛教寺廟系列遊之——遊覽大興善寺(密宗祖庭)
    大黑天,又譯為大黑、大時、大黑神或大黑天神等,或者直接音該神本是婆羅門教溼婆(即大自在天)的變身,後為佛教吸收而成為佛教的護法神,特別是在密宗中大黑天是重要的護法神,是專治疾病之醫神。創建年代不詳。舍利塔為六邊五層閣樓式,原位於陝西省軍區大院(隋唐大興善寺界內),1992年遷建至今址。舍利塔為六層單體建築,下層為方形塔基,其上六層為正六角形,每一層的正面均有佛龕,龕內有坐式佛像。一層南開一門,門楣磚雕「舍利塔」三字。
  • 歷代禪宗祖師傳法偈
    二十四祖師子尊者傳法偈:  正說知見時,知見俱是心。  當心即知見,知見即於今。  二十五祖婆舍斯多尊者偈:  聖人說知見,當境無是非。  我今悟真性,無道亦無理。自稱佛傳禪宗第二十八祖,為中國禪宗的始祖,故中國的禪宗又稱達摩宗,達摩被尊稱為「東土第一代祖師」、「達摩祖師」,與寶志禪師、傅大士合稱梁代三大士。於中國南朝梁武帝時期航海到廣州。梁武帝信佛,達摩至南朝都城建業會梁武帝,面談不契,遂一葦渡江,北上北魏都城洛陽,後卓錫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傳衣缽于慧可。後出禹門遊化終身。
  • 青青翠竹,儘是法身,鬱郁黃花,無非般若的禪宗
    中國禪宗與大自然關係之密切,禪僧們對大自然的眷愛之深,是其他任何門派或學派都無法比擬的。說大自然本身就是禪宗的一種存在形式,也毫不過分。密印寺禪宗是在山水間成長的。達摩歸西,二祖慧可(神光)早早地就將衣缽傳給三祖僧璨,不知所終,為避後周毀佛法難,僧璨與弟子們隱居在安徽皖公山十多年,過著禪農結合的白子。他以後的四祖道信、五祖弘忍的道場,都建在山林。
  • 中國廬山一脈的黃金聖鬥士,童虎是開山祖師,紫龍兒子是新生代!
    作為開山祖師的童虎,更是一個人在五老峰靜坐了幾百年。那麼,除了童虎老師以外,廬中國廬山一脈的黃金聖鬥士還有哪些呢?開山祖師—童虎童虎原本是上一代的天龍座青銅聖鬥士,後來因為優秀的表現,成為天秤座的黃金聖鬥士。在戰勝冥王哈迪斯之後,童虎被女神雅典娜安排在廬山五老峰上,成為封印的監視者,並且開創了廬山一脈!
  • 孫悟空第一位師傅須菩提祖師,真實身份揭秘,原來是佛教禪宗大拿
    《須菩提祖師——道術後的佛教內核》1.修心細心的朋友們可能發現,孫悟空跟隨學藝的須菩提祖師更像是一位道家大佬,而後來悟空卻用他跟隨須菩提祖師學習的一身本事,跟隨唐僧成了佛。拜到須菩提祖師坐下,祖師給猴兒起名「悟空」,而「悟」和「空」兩字皆是佛家的追求。2.禪宗傳承的故事翻版須菩提祖師像悟空授業的時候,更是體現了吳承恩給須菩提老祖安排的佛教內核。
  • 達摩顯聖只履西歸 祖師聖地熊耳山空相寺
    公元526年,南北朝時期,印度高僧菩提達摩來到中國,在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創立中國禪宗,被後人尊為「禪宗初祖」。公元535年,初祖又來到熊耳山下的定林寺弘法,次年在此圓寂,終年150歲。眾僧徒將初祖葬於寺內,尊崇紀念。後有北魏使臣宋雲,自西域歸國,遇大師於蔥嶺,杖挑只履西還。宋雲將此事報知北魏皇帝,皇帝甚感驚異,命開棺查看,惟見只履空棺,方知初祖已脫化成佛,只履西歸了。
  • 重慶賽美康GPP晶片項目開工,43個項目籤約落戶重慶梁平
    重慶賽美康GPP晶片項目開工,43個項目籤約落戶重慶梁平        9月23日消息,重慶梁平舉行2020年三季度招商項目集中簽約暨重點項目集中開工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