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
食用牛排的習慣起源於上世紀歐洲,王公貴族們將牛肉和同樣彰顯身份的胡椒及香辛料一起烹調以顯主人身份的尊貴。
牛排最常見的烹飪方式有三種,第一種是燒烤牛排,將牛排放在烤架上直接燒烤;第二種是炙烤牛排,將醃製好的牛排放入烤箱慢烤;第三種是煎牛排,用高溫鐵鍋煎制牛排。
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是西餐廳裡見的最多的煎牛排。
完美的煎牛排通常需要具備「柔嫩多汁」和「焦香四溢」兩大要素,雖然它們看似相互矛盾。煎好一塊牛排,本質上就是在這兩個要素間根據個人喜好尋求平衡點。下面就詳細跟大家說說,煎一塊完美牛排的秘密。
全生的牛排,軟韌而富有彈性,肌纖維飽含汁水,但香味物質十分匱乏,因此柔嫩的生肉不具備「肉香」。
煎烤加熱能對牛排的肌纖維造成物理性破壞,使肌肉細胞釋放出帶有「肉香」的風味物質。
牛排加熱至三分熟後,肉汁溢出就會達到高峰,隨後牛排表面開始脫水,溫度升高到足以引發「美拉德反應」,肌肉中的碳水化合物與胺基酸經過一系列複雜反應,給牛排表面裹上了一層鮮亮油潤的「焦糖色外殼」,同時散發出令人著迷的肉香。
因此,讓牛排表面劇烈焦化,同時內部保留足夠汁水,這就是煎牛排的終極目標——「柔嫩多汁」和「焦香四溢」。
那麼如何具體煎好一塊牛排?
【用料】
▼▼▼▼▼
牛排一塊、食用油(橄欖油)、鹽黑胡椒
【做法】
▼▼▼▼▼
Step1:首先是選肉,可以選一塊兒西冷牛排。
>>>>優點在於脂肪均勻,烤出來軟嫩多汁。
Step2:買來的牛肉先別急著煎。牛排撒上少許鹽,放進冰箱冷藏室冷藏1-2天。
>>>>這樣使空氣在牛排周圍得到很好的循環,烤出的牛排味道更濃烈,也更鬆軟。
Step3:做牛排時,將牛排從冰箱取出,等它的溫度升至室溫再下鍋進行煎制。
Step4:平底鍋內放入少許食用油,大火將鍋燒熱,燒到特別熱,冒煙的那種。將牛排下鍋,注意安全。
>>>>高溫會給牛排燒上一層焦糖色外皮,叫做「美拉德反應」。
>>>>此時不要放入胡椒,因為鍋很燙胡椒會燒糊。
Step5:煎牛排時,每隔15-20秒就要將牛排翻一次面。
Step6:看牛排熟沒熟,不要切開牛排,那樣會使肉汁流失。用廚房用溫度計插入牛排中心測溫度。
三分熟,45攝氏度度起鍋;
五分熟,55度起鍋;
全熟65度起鍋。
出鍋前撒上適量黑胡椒。
Step7:最後關鍵的一部,先別著急享用。將牛排放在盤子上靜置5分鐘。
>>>>這一步靜置可以讓煎出的牛排纖維鬆弛,因而牢牢地鎖住肉汁。
香嫩多汁的完美牛排出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