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藍色文字添加關注即可瀏覽更多手稿圖哦
以添加關注的不要忘了點擊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以便下次瀏覽方便哈
紋身針的作用方法
割線[/B]
01、針的選擇有幾種?都有什麼用途?
割線針一般有1.3.5.7.8.9.11.13.14.15針可以選用。前3種大約使用於直接割線。後幾種大部分使用在輪廓描繪加粗用。
02、割線適用的那幾種手柄及針嘴?
割線的針嘴當然要依所選用的針而有所選擇,常用的有圓形及菱形針嘴,手柄大小要依各人習慣而選用,
03、割線時怎樣調節變壓器選擇機器的震動速度?
變壓器在割線時不合適將電流調大,將會影響線條品質(本人習慣以微弱的電使用)
04、割線時怎樣運用速度割出線條?
割線是移動的速度配合機器的跳動節奏和針的長短度,才不會至於未上色或者線條暈開。割線時,以漸入式手法為主,保持流暢,切勿停頓,否則就會出現點狀的線條。下針的深度應在0.1-0.15cm為準,切忌太深或太淺,否則容易導致以下現象的發生:1、客戶紋刺部位的紅腫。2、加重客戶的痛楚。3、溶入血液,導致色素的擴散,產生(暈開)的現象。4、線條變粗,無法達到原有的效果。
05、割線時針嘴處留出多長的針嘴合適?怎樣選擇下針的角度?
針露出針嘴以機器不動作時針不凸出針嘴較為恰當。在走線時避免勾皮,導致皮膚傷害,下針的角度最好以自己手勢順暢為首要選擇,調節紋身機的出針長度應慎重,因為出針長度(下針深度)決定著線條的組細。一般情況下應該避免過長的調節,因為一:下針太淺,色素會溶入血液而擴散,產生俗稱「暈開」的情形。二:下針太深,容易損傷真皮層,造成疤痕體。因此,我們建議紋身機的下針深度應在1.5mm以內。
06、怎樣割出流暢的線條而不會有斷線?割好有角度的線及割線時很好的沾染色料?
流暢的線條的必要條件:1、優良的割線針2、合適的針嘴3、正確的裝針步驟4、彈跳穩定速度恰當的機器5、沾染色料時機恰當6、掌握速度的巧手7、不會亂動的被刺者。
07、怎樣很好的割出細的線條及怎樣割出粗的線條?
割細線條不可太過於緩慢機器力量不能太強。粗線條則需慢工出細活。機器則需強些。
08、怎樣割出筆直的線條?
左右手都須相互配合才能割出筆直的線條,手勢需流暢。
09、怎樣割出均勻的線?怎樣割出頭髮樣的流暢線條?
移動的速度和機器強弱節奏的配合將能使線條均勻。
10、怎樣割好傳統圖案中的鱗片?
傳統圖的龍和鯉魚的鱗片需有一定美術基礎的程度才不至於凌亂無立體感或順暢感,身為刺青師要想做好,應該好好練習傳統圖案的繪畫,同時也會有很多自己的圖案創作出來。
11、割線角度怎樣適宜?
割線的角度不宜超過30度,因為如果夾角太大,針的情形,容易出現線條渾開的情形,而下針角度與皮膚呈垂直狀態則最易上色。
打霧[/B]
打霧即為我們所指的上色,打霧有哪些方法呢?
打霧可以說沒有特定的方式,有人由內向外撕,並以開頭較重的地方做重霧,結尾較輕的地方當輕霧,我們暫時稱它為「西北雨」紋法(因為它的缺點是打出來的霧會形成如放射線狀線條的霧),有人以螺旋的方式也是由內向外,開頭時使力較重,當成重霧,另一種方式是如印表機的噴頭一樣左右不斷來回並逐漸向外發展,開頭的地方出力較重,漸漸地放輕力量,也可以形成如漸層一樣的霧。
無論是哪一種打霧方式都各有優、缺點,一般來說,如果有一定程度的練習,第2、3種方式打出來的霧比較細,也比較稠密,但如果沒有相當的練習,它所打出來的霧會很容易變成輕重不分而一片漆黑,或者跳針的情形。
大多的初學者都比較喜歡採用第1種方式來幫人打霧,因為這種方法最易學,除了需要耐心一針一針慢慢編織外,大致上也不需要什麼技巧。如果能夠勤加練習,也可以把「西北雨」(放射線狀的霧)的情形降到最低,這種方式也有很多職業紋身師傅在採用它,用來紋小圖可以。
介紹了以上幾種打霧方法後,我們再來介紹以一幅圖來講,什麼地方該打什麼霧。以下我們就以一幅簡單的幾何圖來作解說。在打霧方面,幾何圖案紋有輕重霧之分,只要能夠把它打得又黑又均勻,那就是一幅好圖,問題是,一般缺乏經驗的紋身者,由於擔心將霧打出幾何圖案的線條之外,因而就會形成下列的結果。
A:霧與霧之間有空白
B:無法與線條貼齊
C:把霧打到線條外
要想把幾何圖案的霧打好,而不讓線條與霧之間有空白,或者不小心把霧打出線條外面的方法就是,當針沾了色料之後不要馬上接觸皮膚,因為剛沾了色料的針頭,在電磁線圈的強力震動之下,剛沾針頭的色料會被震動而噴出,在這時候如果直接把針頭接觸皮膚上色,則噴出來的色料剛好會把你要接觸的線蓋住。在無法看清線條的情形下,很容易就會把霧打出線外或者不能貼著線條往內打,而形成留白的現象,這時正確的方法是拿小方巾或紙巾,在針頭接觸皮膚前吸收一些噴濺的色料,這樣就可以讓針頭貼著線條慢慢將霧向外打出,但這時另外一個問題又出現了,當你開始慢慢打的同時,沾在針頭裡的色料也會隨著震動而慢慢地流出,並在皮膚上渾開,在你的針頭還沒運行到對面的線條時,渾開的色料已將線條遮住,這時我們須將紋身機提起,再從對面的線條打過來與剛才的霧相連接,只要不斷的重複這兩道手續就能夠紋出一幅標準的「幾何圖案」了。
再者以一幅玫瑰花圖來解說,初學者常以為「紅花綠葉」就是必須把花葉部分密密麻麻上顏色就可以了,其實不然,我們知道,花瓣的顏色有深淺、明暗之分,葉片、葉脈不相同。所以我們在對一幅圖樣進行上色時,必需分清哪裡需上重霧哪裡需上輕霧,再進行工作,例:我們在對花瓣部分上色時,花瓣的花心部分應是重霧向著花瓣邊緣漸變,這樣處理的圖樣才具有層次、立體感。
專業手法與操作技巧[/B]
A:調節紋身機的出針長度應慎重,因為出針長度(下針深度)決定著線條的粗細。一般情況下應避免過長的調節,因為一:下針太淺,色素會溶於血液而擴散,產生俗稱「渾開」的情形。二:下針太深,容易損傷真皮層,造成疤痕體,因此,我們建議紋身機的下針深度應在1.5mm以內。
B:割線的角度不宜超過30°,因為如果夾角太大,針的情形,容易出現線條渾開的情形,而下針角度與皮膚呈垂直狀態則最易上色。
C:使用轉印的方式來做割線時,應注意割線的順序,應照著「由下至上」「由右至左」的順序來完成,因為這樣的情況下,才不易導致磨花轉印圖案的形情出現。
注意事項[/B]
1、割線時,以漸入式手法為主,保持流暢,切勿停頓,否則就會出現點狀的線條。
2、下針的深度應在0.1-0.15cm為準,切忌太深或太淺,否則容易導致以下現象的發生:
A: 客戶紋飾部位的紅腫
B: 加重客戶的痛楚。
C: 溶入血液,導致色素的擴散,產生「渾開」的現象。
D: 線條變粗,無法達到原有的效果。
沒有消過毒的穿刺工具和針能傳播各種感染、肝炎、破傷風、甚至可能感染上愛滋病毒。現在穿刺的工作者應該用高壓醫療消毒鍋來對用過的穿刺器材消毒後放在消毒櫃裡。同時要使用一次拋棄式的穿刺針、紋刺針、針嘴、手柄、色料杯、手套、紗布316L醫用鋼穿刺產品等等。如果穿刺場所不衛生或設備不完善,就有被感染的可能性,那麼你可以選者去另一個地方穿刺或文刺。
紋身後的注意事項說明:
一、紋身後5-7小時將保鮮膜或紗布撕掉,紋身傷口用溫水衝洗乾淨,禁用肥皂和浴液。
二、紋身後1-2天傷口會有血性滲出為正常現象,不要隨意塗抹外傷藥膏,不可用手觸摸傷口。
三、保證傷口清潔乾燥,洗澡後或大量運動後,用乾燥紙巾沾幹傷口表面水分。
四、傷口不可用酒精和碘酒處理,預防感染,可口服適量的外傷消炎藥。
五、傷口未好前,勿喝酒和辛辣食物,禁止遊泳桑拿(只可溫水衝洗)
六、紋身完成後幾天發癢,接痂,脫皮不可抓撓傷口,以免脫色,穿著寬鬆舒適的衣服。
七、注意傷口的衛生紋身後一定要洗澡的,每天都要洗,但洗的時候不要用力搓擦紋身部位的皮膚,因為洗澡是要把滲出的體液和殘留的藥膏兒洗乾淨,不過要注意不要用有刺激性的浴液、肥皂之類的東西,另外洗澡時間不宜太長。可以衝澡,但不宜泡澡,也不宜遊泳,(請不要因為會有人說剛紋完幾天內不可洗澡而不洗,我說的這些都是個人經驗,如果不洗的話只會結很厚的痂並恢復得慢,很不舒服。)紋身恢復過程中紋身部位會發癢、脫皮並結一層薄薄的痂,都是正常現象,但是千萬不要用手抓摳紋身部位,否則會影響紋身的顏色。皮膚恢復得好的話一般10天左右就會痊癒,以後應有意識地保護紋身的部位(若紋身部位的皮膚受傷,會影響顏色,嚴重時則需要補色)。並且紋身徹底恢復前儘量不要喝酒、不要吃海鮮和辛辣刺激的食物,因為這些都會引起紋身部位發紅、發癢甚至出現過敏症狀,容易對紋身造成不良後果。
本文轉自網絡,我們致力於推廣權威、專業知識,如涉及原作者權益,請聯繫小編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