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擊健身,肌肉溶解|GymSquare

2021-02-12 精練GymSquare

作者/晟傑

編輯/GymSquare編輯部

橫紋肌肉溶解,已經不是一個陌生的名詞。在百度搜索「肌肉溶解」關鍵詞,關聯新聞最多的,就是健身房。

用戶突擊鍛鍊,動感單車長時間重複快速騎行,HIIT課程超高強度不間歇訓練,甚至CrossFit的超負荷訓練,都是造成橫紋肌肉溶解症狀的重要課程類目。

不是這些課程的設置有問題,而是優質的課程之前,需要更高的訓練風險防範。

簡單來說,橫紋肌肉溶解是由於過度運動,造成肌肉橫紋肌細胞壞死,肌紅蛋白等進入血液循環,引起的生化紊亂和各種臟器功能損傷的症候群

比鍛鍊的外部損傷更恐怖的是,健身房的肌肉溶解,可以造成肝功能失常、腎衰竭和尿血。最嚴重的情況,是腎功能衰竭甚至生命危險

比如用戶突擊運動,造成長時間的肌痛、肌無力和肌肉脹痛,很可能是橫紋肌肉溶解正在發生。

 橫紋肌溶解成因

關於肌肉溶解的風險案例,已經不為鮮見。微博「中學生連做10分鐘蹲起肌肉溶解」近日登上熱搜,而更多關於「動感單車肌肉溶解」,甚至健身房鍛鍊肌肉溶解的案例,已經頻繁登上各個城市的民生新聞。

看似常識的訓練風險,實際上並不算常識。比如美國明星卡戴珊每日的1000個深蹲翹臀理論被駁斥,美國社交網站興起的CrossFit訓練以肌肉酸脹為榮,都被專業訓練者反對,甚至有專門的漫畫來質疑。

而在中國,即便訓練風險頻發,但類似的肌肉溶解案例,隨著全國更多健身房的開啟,肌肉溶解有了更頻發的趨勢。

 Uncle Rhabdo質疑CrossFit過度訓練漫畫

毫無疑問,如果事情發生在健身房,教練應該為「橫紋肌溶解」的發生承擔主要責任。比如對於用戶評估和篩查,以及有氧設備使用的指導,甚至團課教練對於個體的關注,都可能在很大程度上避免橫紋肌溶解的發生。

而在更大意義上說,相比鼓勵用戶達到身體極限,肌溶解等風險都是擺在訓練強度之前的因素

突擊健身的風險,不夠專業的教練,都是肌肉溶解正在發生的主要原因。

                 

健身房高發風險:

橫紋肌肉溶解

從過去鮮為人知的內科疾病,到當代健身人口口相傳的危機代名詞,肌肉溶解的發生正在進行。

從科學定義來說,橫紋肌溶解症(rhabdomyolysis, RML),是骨骼肌壞死後,導致的肌紅蛋白,肌酸激酶釋放進入血液循環,引起的臟器功能損傷症候群,具有代表性的,是急性腎功能衰竭等危及生命的併發症。

簡單來說,有別於傷筋動骨可療養自愈的外部損傷,橫紋肌溶解是由外向內不可被怠慢的重症疾病。

但是,這項危險疾病恰恰和健康代名詞的運動健身,呈現很強的關聯性聯繫。


 PAH急診科的橫紋肌溶解趨勢

來源:美國衛生研究院

美國衛生研究院曾公開了一份2005至2016年間,澳洲權威醫院 Princess Alexandra Hospital (PAH)的橫紋肌溶解急診趨勢報告,並指出在1957例橫紋肌溶解症病例中,因健身房鍛鍊引起的運動性橫紋肌溶解是這些病例佔據53.9%為主要子類別。

數據顯示,澳洲PAH急診科橫紋肌溶解病例數正呈線性增長,與之相對應的則是,澳洲不斷擴張的健身房數量以及健身人口。


 PAH急診科的橫紋肌溶解病例分類

來源:美國衛生研究院

兩者緊密聯繫之下能發現,這一源於1941年倫敦閃電戰的罕見戰爭損傷病症,正從布滿槍枝彈藥的古老殘酷戰場,逐漸轉向槓鈴啞鈴等「健身刑具」密集的現代運動健身房。

「刑場」的定義並非沒有依據,因為單車騎得更快、跳箱跳的更多、槓鈴舉得更重等,一系列健身房內超負荷的訓練容量以及訓練強度,是危機四伏的橫紋肌溶解症狀出現的主要因素。

 CrossFit

有很多研究表明,訓練狀態、適應性,以及訓練強度、時間、類型等關鍵運動元素,和橫紋肌溶解有緊密關聯。

首先從訓練狀態、適應性而言,美國運動醫學院ACSM闡述了橄欖球運動員休賽期後,50%rm的100次頸後負重深蹲,導致大部分球員因橫紋肌溶解而住院。而《Risk factors for rhabdomyolysis in the U.S. Army》提到,運動性橫紋肌溶解正在入伍0-90天內的士兵內高發。

 橄欖球運動員的橫紋肌溶解症

來源:ACSM

可以看到,健身新手或暫停訓練的人群,正因適應期內的過度訓練而導致橫紋肌溶解。而另一方面,以重量、組次、時間為單位的訓練強度及容量也是一大致病因素。

例如,大重量、容量的負重力量訓練,以及《2019年ACSM全球趨勢排行榜》中位列第3的風靡HIIT,也一度被ACSM官方認為是一種對教練「運動性橫紋肌溶解相關知識」要求較高的運動健身方式。

毫無疑問,橫紋肌溶解正成為現代人必須面對的一大運動風險,而風險的存在不僅和運動過度等病理成因相關,更多地還是在於訓練內容指導,以及知識科普等主觀因素。

 HIIT

              

時髦的課程,

頻發的肌溶解

健身小白用戶的加入,擴大了健身人口的基礎,但也擴大了肌肉溶解的發生概率。其中最常發生的時髦課程,包括單車、HIIT和CrossFit。

比如看似是簡單的動感單車屈伸髖膝動作,但以無風險心態去對待,是橫紋肌溶解出現的很大原因。

美國醫學雜誌曾分析了3例因動感單車騎行造成橫紋肌溶解的患者,提出了患者缺乏對騎行速度及阻力的正確調節,及時補水的重要性認知,甚至橫紋肌溶解的顯性症狀也了解甚少,因此導致的病情惡化,也使部分患者最終不得不血液透析。

 動感單車導致橫紋肌溶解

來源:美國醫學雜誌

但即使理性科學分析在前,「個體關注不夠」依然是單車課程用戶所提出的普遍意見。

例如正開啟英國市場的SoulCycle,曾被美國有線新聞電視網CNN指出,課程缺少對用戶進行橫紋肌溶解症的相關防範告知。而早在上周正式提交IPO申請的Peloton,其用戶也正表達缺乏指導的線上騎行課,是否將導致橫紋肌溶解的擔憂。

 Peloton用戶的擔憂

相較於缺少關照的單車健身,一些集合了跑、跳、蹲、舉的硬核HIFT高強度功能性訓練,正由於動作不精準、訓練計劃不適用,而成為橫紋肌溶解的重災區。

作為HIFT的最佳代表,被譽為「地表最強」的CrossFit體系所涵蓋的多關節、高強度的運動屬性,無疑是發生橫紋肌溶解的主要因素。而一些CrossFit訓練者以患橫紋肌溶解來展現拼搏精神,並以此為榮耀也一度遭到反對意見。

 CrossFit訓練者患橫紋肌溶解

反對意見之下,是這項高素質要求運動所面臨的有關健身內容的問題。

CrossFit官方一度承認橫紋肌溶解的多發性,並且提出,遵循動作準確性、了解肌肉離心收縮等是發病率較高動作、制定個性化的訓練內容,是教員教學時的必備項。

 CrossFit官方發聲

然而在單車房、舉重室以外,一些社交媒體的錯誤科普,也正成為橫紋肌溶解的潛在風險因子。

例如,卡戴珊的每日1000個深蹲理論遭到美國健身雜誌Men's Health的指責。而健美運動座右銘「No pain no gain」,也非完全正確。

總的來講,無論是小白受眾眾多的單車課程,以CrossFit為代表的硬核訓練,還是健身房外的理念傳播,缺乏訓練內容的正確指導,以及橫紋肌溶解相關普及,是症狀不斷出現的原因之一。

 卡戴珊的深蹲理論受到指責

                   

越簡單的運動,

越多的風險思考

美國每年肌溶解發生的數字非常龐大。根據相關數據,全美每年約有近2-3萬人發生橫紋肌溶解

而相較和美國健身人口僅差1千萬,但健身意識相距較遠的中國來說,橫紋肌溶解這一嚴重的運動多發病症,需要更多風險防範。

核心的原因,比如無法對用戶運動是否過量進行有效評估,以及完成不適用的訓練內容,是形成橫紋肌溶解的重要原因。

 F45的心率帶

可以發現,幫助用戶了解實時運動狀態,定製個性化訓練內容,或許是降低橫紋肌溶解發生概率的方法之一。

例如,主打HIIT訓練的Orangetheory Fitness、F45為用戶提供心率帶,以心率數值顯示實時運動運動狀態,降低運動過度下的損傷概率。美國精品健身房Equinox,擴展Tier系列的健身需求定製課程,注重運動所需的個性化。

 No pain no gain

甚至,避免健身房激進氛圍下導致的過度運動,也正成為一大健身房熱議話題。

比如,與「No pain no gain」的硬核座右銘相反,主張「no judgement」無歧視健身的美國上市健身房Planet Fitness,從來不露出有關肌肉強壯等健身房激進內容,而倡導「獨自健身」也是國外媒體所認為的未來健身趨勢。

 Planet Fitness

在運動健身開始走向大眾後,科普最基礎知識,以預防或及時幹預橫紋肌溶解是關鍵。

「10分鐘深蹲導致住院」「100個伏地挺身後腎衰竭」等案例層出不窮。這也正是在全民健身政策下,需要對於運動損傷預防及治療理念的加強普及。

無論是團體課形式的多樣化綻放,還是Peloton等家庭健身模式的崛起,都意味著健身內容周期正加速到來。但在這之前,以健康為根本目的的健身依舊是核心命題。■ GYMSQUARE

-END-

歡迎給GymSquare精練公眾號

標星🌟或「在看」

精練

GymSquare

與精益練習者,建設自由健身廣場

GymSquare是一個原創的精品健身內容平臺,

加入GymSquare種子用戶群。

相關焦點

  • 佛系健身,也是一種有效健身|GymSquare
    佛系健身似乎是個貶義詞,但事實上,佛系健身並非一無是處。甚至在科學上,這種佛系的健身狀態,叫 intuitive fitness直覺健身。直覺健身根據睡眠狀態、壓力感知,調整跑跳健身計劃,類似的還有intuitive eating直覺飲食——以尋找飽腹感為基準的來決定飲食。
  • 年銷售1.28億英鎊,DTC健身品牌Gymshark的網紅之路|GymSquare
    年銷售1.28億英鎊,DTC健身品牌Gymshark的網紅之路。編譯/雪瑩編輯/GymSquare編輯部在健身房內,除了身型和肌肉線條之外,運動服飾是最被關注的部分。即便在過往很多年,Nike和adidas是健身房最受歡迎的兩大品牌,但當面對需求越來越多樣化的年輕健身用戶,品牌的差異化之路開啟。比如加拿大運動品牌lululemon從一條瑜伽褲開始,成為瑜伽運動者的首選品牌,Under Armour和Reebok的健身專業化之路,三者在健身人群的品牌溝通上,開始超越Nike和adidas。
  • 健身需要運動,運動需要恢復|GymSquare
    英國《Journal of Sports Sciences 》曾發表,高強度跑步訓練後,主動恢復程度決定了肌肉血乳酸的清除速率。血乳酸也是肌肉無氧代謝形成的產物,形成的乳酸堆積是導致運動過程中肌肉酸痛的成因之一。
  • 小夥狂擼鐵1個半小時,結果肌肉溶解了
    可怕的肌肉溶解到底是什麼?肌肉溶解症全名「橫紋肌溶解症」,是一種由於外界過量刺激導致的肌肉整體系統出現崩潰、肌肉膜通透性開始變化。哪些情況容易導致肌肉溶解?很多人為了快速瘦身增肌而瘋狂鍛鍊,恨不得一次性就把三天的運動量給做完,這樣很容易導致骨骼肌破裂溶解,大量肌紅蛋白進入血液。這是造成肌肉溶解最大的原因!
  • 人人都在筋膜健身|GymSquare
    各大學術期刊幾乎給了統一觀點:即筋膜是覆蓋了身體肌肉、內臟的膠原纖維組織,有彈性、適應性、水化更新性,為肌肉抵禦外界物理傷,決定全身運動平滑,以及協助完成「跑、跳、蹲」運動。 如果說肌肉是驅動大腿、手臂運動的「彈力繩」,那筋膜更像覆蓋全身,提供潤滑與牽張力的一張「網」。
  • 舞蹈團課是健身課嗎?|GymSquare
    作者/嶽靚編輯/GymSquare編輯部在肌肉叢林的健身房中,團課舞蹈看起來有些「格格不入」。以至於對大部分目標為「增肌減脂」的教練開始討論:舞蹈團課是健身課嗎?舞蹈團課顯然已經是一門健身課,甚至已經是一種重要的訓練方式。
  • 小眾力量舉,大眾健身模板|GymSquare
    基於上個世紀的「漸進超負荷」理論,使更多健身者能進步不息。這種逐漸增加負荷,發展肌肥大肌力的準則,已成為健身聖經。而應用廣泛的經典俄式、美式計劃中,增加負荷時參照的PR變化值,是比增長的肌肉緯度,較有力的參考數據。
  • 寧波小夥健身3天苦練肌肉 竟練出了橫紋肌溶解
    寧波的27歲的小劉,嫌自己身材不夠健壯,決定要健身房健身練肌肉,不想,才練了三天就將自己送進了醫院,醫生診斷,小劉患了橫紋肌溶解症。一直以來,小劉都為自己不是肌肉男而遺憾。他有個同事,在健身練了半年不但瘦了30多斤而且把自己整成了一個「肌肉男」,這讓小劉羨慕不已。
  • 普拉提進入健身房,小眾走向主流 |GymSquare
    雖然同樣追求身心靈的平衡,但相比瑜伽,普拉提通過對肌肉的拉伸,增強核心力量,強調運動中對身體的控制,甚至達到康復性目的,讓更多人看到了這個小眾訓練方式的樂趣。比如在肌肉控制上,普拉提從核心肌群,開始向遠離核心的肌肉延伸。
  • 肌肉還能溶解?這個病症你得知道
    隨著人們對身體健康的關注以及對運動的熱愛,參與健身和運動的人群也在逐漸增多,全國舉辦和參加馬拉松比賽的城市和人群也在增多。近日西安市舉辦馬拉松比賽後,凌晨1點多一男子被120急救車緊急送往西安市第五醫院急診科,經醫生診斷為肌肉溶解了!雖通過市五院急診科的一系列救治,患者恢復了健康。但想必大家比較驚訝,肌肉還能溶解?
  • 健身帶妝,也是皮膚損傷|GymSquare
    作者/Aurora Cai編輯/GymSquare編輯部對於眾多女性健身者來說,健身帶妝是一個頗為為難的問題。事實上,健身房是個大型卸妝室,因為帶妝健身易造成不小的皮膚損傷。雖然帶妝健身使信心大增,但更可能造成永久性的皮膚損傷。健身不帶妝,是更好的選擇。但就像健身服是健身動力源泉,健身化妝,主要起到提升自信的激勵作用。一場團操課後緊接的朋友聚會,可能也使帶妝運動難以避免。或許與收腰提臀的瑜伽褲一樣,健身妝容的未來,是在幫助健身者提亮氣色、提升自信的同時,最小化對肌膚的損傷。
  • 健身少女》|GymSquare
    無論是避免在運動前靜態拉伸,或導致運動表現下降,還是說,提倡採取輕量運動促進血液循環實現運動恢復,都在《流汗吧,健身少女》中有所體現。 其次,「先動起來」的自我效能,在動漫中極致放大。被稱為「光翼展開」的肌肉健美爆衣動作,以及一場力訓對決中,山崩地裂的誇張視覺,很大程度激發用戶參與訓練,也是給予動漫迷們的一劑精準氮泵。
  • 當下疫情,不是教練困境的元兇|GymSquare
    比如,健身房的橫紋肌溶解,肌肉、關節損傷不算低頻。甚至說,訓練技術、氛圍調動能力弱的教練,已有被替代的趨勢。 最後,對於大部分教練來說,進入線上健身領域,一直是挑戰。 教練的個人品牌建立,於近一年受到超級猩猩、Shape、樂刻等品牌關注。
  • 十年街頭健身,和疫情下的新潮流|GymSquare
    不同於健美健力,以肌肉魁梧、力拔千斤為王,街頭健身愛好者,更渴望駕馭自己身體。■ Hannibal緊接著,在街頭文化濃厚的美國,街健開始生根發芽,形成了影響海外的社群體系。 很難想像單打獨鬥的街健需要社群文化支撐。
  • 蘋果的健身新事業|GymSquare
    但毫無疑問,蘋果對健身需求的深入介入,瞄準的是和Peloton同樣的需求。 這也有點像蘋果版Keep,基於基本的交互和簡單的錄播課程,為初階用戶提供健身服務。只不過在秋季發布會上重點宣布的Fitness+新產品,看出來蘋果對健身領域的重視。
  • B站健身,真香|GymSquare
    作者/晟傑編輯/GymSquare編輯部和疫情當下異軍突起的直播健身、在線減脂營相比,在B站健身,是近3年來逐漸猛烈的線上健身風暴。這股風暴,讓B站健身「真香」。甚至,僅以B站健身類目所在的時尚分區來看,服飾、美妝的熱門視頻表現,已不及健身類目。 人人都在B站健身。這裡是一片原創健身內容的沃土。首先從用戶角度來看,脫離健身工具的視頻內容,無疑是更多人愛在B站練、學健身的根本原因。
  • 健身是一門宗教,Equinox是一座現代健身教堂|GymSquare
    他們不一定是健身水平最高的,但一定是對生活品質要求最高的一群人。也因此,Equinox很少把自己定義成健身房,就像他的slogan一樣:It’s not fitness. It’s life. 用公司合伙人Harvey Spevak 的表述,Equinox更多實在做體驗和服務,而並不一定要用壯碩肌肉給人以壓迫感。
  • 不夠健身的普拉提,為什麼能吸引現代人?|GymSquare
    作者/夢軒 編輯/GymSquare編輯部 在所有熱門的健身課程中,普拉提看起來是不夠健身的。 普拉提日益興起,這是一種令人精神上癮的健身方式。
  • 半小時700個伏地挺身,身體肌肉溶解,是牛逼還是玩命?
    有新聞報導:男子半小時做700個伏地挺身後,肌肉溶解突然倒地,下面一起來看看這個視頻:▼肌肉溶解症是什麼鬼?肌肉溶解症全名「橫紋肌溶解症」,是一種由於外界過量刺激導致的肌肉整體系統出現崩潰、肌肉膜通透性開始變化。
  • 迪卡儂:健身版的迪士尼|GymSquare
    把迪卡儂比做「健身版的迪士尼」,毫不誇張。用戶逛這家法國運動超市的體驗,像一個「健身」為主題的遊樂場。老少皆宜,並且遍布在中國的數十個城市。用戶在「健身版的迪斯尼」遊玩,順便把運動的裝備買齊了。                 體驗式消費,是迪卡儂的遊樂園邏輯首先從迪卡儂的硬體設施來看,可用來跑、跳的健身運動器械,以及寬廣的場地,塑造了這座健身遊樂園,也是實現體驗式消費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