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疫情,不是教練困境的元兇|GymSquare

2021-02-14 精練GymSquare


作者/晟傑

編輯/GymSquare編輯部

當下疫情,讓更多中國健身教練,感到職業的不穩定性。

 

教練薪資驟減甚至欠薪頻發,相應的轉行送外賣、開網店不在少數,而通過直播課、減脂營來掙錢,似乎只發生在頭部健身品牌。

 

但與其認為,當下疫情是教練困境的元兇,不如說整個疫情隔離期,是健身教練業態問題爆發的催化劑。

 

疫情這股催化劑,率先加速催化的,是教練收入結構單一的問題。

 

雖然中國健身市場人才的「供不應求」,使私教的薪酬普遍都高於其他行業。但是,國內教練的收入結構依然單一——即主要依靠課程銷售。而據GymSquare獲悉,當下的健身房復工難,使更多教練只能領取1-2千元的基本工資。

 

其次,教練專業性缺失導致的用戶粘性降低,無疑在當下疫情期較為致命。

 

比如,健身房的橫紋肌溶解,肌肉、關節損傷不算低頻。甚至說,訓練技術、氛圍調動能力弱的教練,已有被替代的趨勢。

 

最後,對於大部分教練來說,進入線上健身領域,一直是挑戰。

 

教練的個人品牌建立,於近一年受到超級猩猩、Shape、樂刻等品牌關注。但相較在圈內知名,可能更多教練的微信運營,呈間歇性中斷。所以,疫情期「跟風」進入線上的成效,不盡如人意。

 

總的來說,收入結構、專業性、個人品牌等,都是形成教練在深陷困境的關鍵因素。而當下疫情絕非元兇,更多只是以上問題的催化劑。

                        

疫情下的健身教練


收入歸零、工作停擺,是疫情下健身教練的真實寫照。

 

GymSquare得到的教練反饋有,「這一次讓自己感到了健身教練這一職業的不穩定性,生活上全靠不多的存款撐住」,「工資為0,回家被父母嫌棄,感覺生活暫停了,只是房租和日常開支並未減少」。

 

進一步來說,健身房薪資驟減、教練陸續轉行、線上課程難做,成為當下教練的具體焦慮。

 

■ DP健身

首先在薪資收入方面,發放基本工資、教練底薪,是一部分健身房,在疫情下的應對策略。

 

比如,團課健身房Shape於近日對外表示,將提前發放基本工資,並提供公司宿舍,降低一定支出。同樣,超級猩猩在採訪中表示,決定基本工資照發,此外預留一部分資金,給每個教練提供一萬元的周轉金,無息借款。

 

但是,對於更多現金流不充裕的健身房來說,教練只能選擇「無薪休假」。

 

■ Shape

「欠薪三個月社保斷繳七個月」,是身處武漢的健身教練,於近日發來的反饋。「申請暫停領取2月份工資,與公司共進退」,也是為數不多的教練選擇。

 

而截止2月19日,「金吉鳥拖欠工資」話題在抖音播放近20萬。話題中的視頻發布時間大多為2月16日。在用戶評論內容有提到,連鎖健身房金吉鳥,於去年11月起就未曾發放工資。

 

無收入直接關係日常生活的維繫,因此,一部分教練選擇在當下轉行。

 

除了有教練在GymSquare的問卷採訪中表示,依靠賣健身補劑帶來一些收入,以及轉戰做微商以外,也有出現疫情後就轉行的想法。

 

比如,有蘇州的私人教練稱,「疫情讓我對傳統健身房的資金鍊和管理模式產生懷疑,之後可能不會做教練,但會以其他方式參與健康行業」。

 

但是,更多的教練,選擇在當下進入以直播健身為代表的線上領域。

 

而開啟抖音、一直播能否順利獲客,甚至維繫原有用戶,也是不少教練的疑問。其中,有對直播健身的互動性缺失存在疑慮,也有認為會放大教練在知識儲備,和鏡頭表現能力的缺陷。

            

當下疫情,

不是教練困境的元兇

轉行避免顆粒無收,線上健身火熱但顧慮直播。毫無疑問,當下教練已遇困境。

 

但困境的元兇,不在於疫情導致的居家隔離,也不在於疫情下的健身房停工。疫情只是一枚催化劑,加速了一系列問題發生。

 

這枚催化劑,首先催化的,是中國教練收入結構單一的問題。

 

從收入結構來看,國內商業健身房私人教練的薪資通常由,基本工資+銷售業績+課時業績+團隊業績+其他獎項組成。

 

其中銷售業績,是佔比最重的一部分,也是最容易造成短期無收入的因素。

 

雖然,從《2018健身行業報告》數據來看,上海北京的私教課程均價高達430元/小時,已經接近美國高端奢侈健身房Equinox。

 

但是,除了導致教練需要在銷售技術上承擔壓力,更重要的在於,缺乏基礎保障。相反,以Equinox為代表的健身房,採取從Tier1-TierXde1教練等級劃分,客觀上為教練留存、篩選提供保障。

 

■ Equinox 不同教練等級下的課時費

相應的,伴隨傳統健身房進一步降低負債、追求利潤,甚至預付費政策幹預後,如果運營模式補不發生變化,私人教練,或許將面臨更大的銷售業績壓力。

 

比如,威爾斯被收購後,在銷售策略的最大變化,是宣布取消10年卡,甚至取消5年卡,提高年卡價格。

 

除了教練收入問題,教練專業性缺失導致的用戶粘性降低,將在當下的疫情隔離期凸顯。

 

短期拿證、低門檻入職現象是較為普遍的現象。而進一步來說,無論是「40分鐘動感單車後竟然肌肉溶解」,還是「器械力量訓練導致關節、肌肉損傷」,國內的健身房運動損傷事例,在去年頻繁出現於各大新聞媒體。

 

甚至說,訓練技術、氛圍調動能力弱的教練,已有被替代的趨勢

 

由此也引發下一個問題,疫情之下,更多教練湧入的線上健身,存在訓練同質化、內容乏善可陳。

■ Spax

事實上,在GymSquare第一期線上沙龍中,家用健身SPAX就指出,直播健身對於教練的要求,在於需要「坐班、開會、寫文檔」,利用公司工具系統,分析用戶數據,看回放等,並非放置攝像錄下就可以。

 

而包括相對成熟的家用健身課程,以及b站等平臺分享的非碎片化健身內容,都會對已入場直播、線上訓練營的教練們,形成一定幹擾。

 

■ Christa DiPaolo

同樣,無意識建立自我品牌的教練,或許也難以在疫情當下臨時抱佛腳,通過「組微信群」獲得盡如人意的反饋。

 

舉一些反例,Soulcycle的明星健身教練Stacey Griffith ,頻頻出現在品牌宣傳片和社交媒體上,也是Soulcycle的導師級教練。Equinox的拳擊教練Christa DiPaolo有自己的同名官網,推行Live Outside the Box的拳擊相關的個人品牌哲學。

 

至於國內,也有DP健身合伙人@靈魂健身楊老師,能通過較為幽默的語言,向用戶傳達訓練理念,而獲得奧賽職業卡的@短腿小蘿蔔通過分享健身內容,為加伍磅健身房積累部分人氣。

■ @靈魂健身楊老師

          

疫情之下,

教練的對策

總的來看,疫情只是當前教練困境的催化劑。但是,疫情之下也應根據實際情況,制定相應對策。或是維繫用戶,或是在春天到來後能加速發力。

 

首先,選擇線上直播、日常維繫用戶,是一部分已擁有個人品牌的教練優選。抓住線上流量機會,在線上建一個空中健身房,也是他們不亞於更多健身博主的產出體現。

 

至於對更多的無線上品牌基礎的教練來說,修煉內功是當下優選。

 

詳細的來說,除了一味強調訓練提升免疫,強調「吃、睡、心理」的發展,引導健康生活方式,或許是重大公共衛生事件過後過後,更多用戶的集中訴求。

 

在Club Industry於2019年發布的The Changing World of Personal Training中,對於未來教練職業的定位,是更在於心理、精神的引導者。

 

而面向的人群需求不只局限於「增肌、減脂」,相應的人體體適能發展,將更被看重。在丁香醫生2020國民健康洞察報告中,對於BMI數值的認可度為67%,已超過「沒有贅肉、肌肉線條明顯」。

■ Shape門店

而如何去修煉內功,也能看到更多機構,甚至健身房,在疫情當下都開啟了培訓課程。

 

比如,團課健身房Shape,在近期每天會進行1—2小時的內訓,一周5天。把突如其來的黑天鵝事件,轉化成教練團隊的集中充電時間。並且宣布,將在5月份前新招200名教練。

優質教練向頭部品牌聚集,也將是這場疫情後,教練群體的最大變化。

 

疫情不是教練困境的元兇,從過去的沉淪中作出改變,將成為跨向春天的最大助力。■ GYMSQUARE

歡迎給GymSquare精練公眾號

在文末右下角點擊「在看」

精練

GymSquare

與精益練習者,建設自由健身廣場

GymSquare是一個原創的精品健身內容平臺,

回復「開場」


相關焦點

  • 團課教練的門檻,是更高的|GymSquare
    團課教練,更是「健身」教練。作者/晟傑編輯/GymSquare編輯部團課教練,是門檻更高的健身教練。相比軟性溝通技巧,團課教練更需硬性專業儲備。無論是單車課後的橫紋肌溶解,還是高強度健身時的體能虧空,都須設立「門檻」避免教練、會員的關節損傷、過度運動風險。而一家頭部團課品牌開啟的組織變革測試,也意味著對團課教練的管理迭代。
  • 俱樂部的團課教練,是時候被重視了|GymSquare
    在健身俱樂部內,團課教練的價值一直是被低估的。2018年發布的中國行業健身報告指出,國內健身俱樂部中73.3%的團課教練收入為每小時100-150元。相比之下,私人教練的平均薪資在10000-15000元之間。 換句話說,團課教練每月上100節課,平均每天安排3-4節課,才可能達到私人教練的薪資。
  • JUST GYM 丨私人教練真正的角色:為什麼他們對你的健身如此重要
    無論你是想減肥,提高身體素質,還是想在運動中避免受傷,有一個專業教練的幫助都會讓你的鍛鍊事半功倍。以下是找一個私人教練的五大理由。教練們清楚地知道什麼樣的訓練是會讓你達到想要的健身目標,更重要的是,他們也會不斷學習健身界最先進的知識。如果你心中有一個明確的健身目標,私人教練可以幫助你制定一個健身計劃,包括短期目標和精心安排的鍛鍊計劃,來幫助你達到目標。私人教練也了解你需要改變的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
  • 一文讀完2020健身行業大事記|GymSquare
    按照「健身房運營精細化」、「健身教練職業化」、「健身消費新浪潮」三個重要趨勢進行歸納。在這個2021年的開端,我們先對2020年健身行業發生的一切,做個簡單回顧。健身房運營精細化// 疫情突發,健身房復工路漫漫2020年健身行業的開端,從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開始。疫情期間,北京健身房的復工之路尤為漫長。
  • JUST GYM 丨新手訓練指南
    有專業教練引領最為事半功倍。 但是暫時沒有怎麼練? 請收藏以下新手指南,助您健身愉快。Having been thinking of work out for a long time without putting into practice.
  • 隔離健身艙,健身房的抗疫法寶|GymSquare
    」從會員運營角度來說,這家健身房在降低會員對疫情焦慮感,吸引重返健身房方面,或許值得借鑑。這種「洗澡掛簾」健身艙的出現,幫助會員減輕對疫情顧慮。Inspire South Bay Fitness對隔離健身艙有如下聲明:立體隔擋出的運動空間,保障運動時的社交距離; 一天只有四節九人線下團課的預約制,預留充足清潔消毒頻次; 健身艙外的工作人員和教練佩戴口罩,保證與會員安全交流。
  • |GymSquare
    ■ 來源:《疫情影響下雲健身業關注度分析報告》其次,除了作為「教學者」輸出健身教學內容之外,帕梅拉打造的個人品牌是其脫穎而出的關鍵性因素。同樣在國內,團課教練也有類似的粉絲經營方式。課堂教學之外,他們通過與用戶的交流、朋友圈的分享來構建「教練」身份之外的自我,讓用戶對其個人的認知上升到思想與生活層面,塑造一個更為立體的個人形象,從而增強用戶粘性。
  • 運動員的體測,不是健身房的全能考核|GymSquare
    專項體測,不是全能考核。作者/晟傑編輯/GymSquare編輯部擋住國內運動名將進入賽場的,除了競技水平,如今還有他們的體能測試水平。運動場的專項體測,不是健身房的全能考核。■ 遊泳運動員傅園慧,需要通過陸上體能測試體能測試,確實正在成為體育局對運動員的更高要求。
  • 疫情下的美國,啞鈴成了瘋狂搶手貨|GymSquare
    自三月起全美疫情蔓延,第三方電商平臺Ebay數據顯示,啞鈴銷量的同比增幅已超越去年同期的20倍。更早囤積啞鈴的,如今已成為人生贏家。淘寶30元人民幣的一對20公斤啞鈴,在亞馬遜平臺直銷169美元(1147元人民幣),並長期陷入售罄,而在Ebay上的「炒價」,目前已達325美元(2206元人民幣)。
  • ...快手聯合一兆韋德孵化教練KOL,以及一些健身新消息 | GymSquare...
    財務數據矛盾的背後,也直指舒華體育當下面臨的營收難題。 在後疫情時代下,受商業俱樂部增速放緩,以及出口貿易受限,包括舒華體育在內的大部分商用器械廠商亟待轉型。其中,讓教練成為線上KOL可能是個加速品牌傳播,以及最大化呈現教練專業素質的不錯方式。 國內雖然鮮有對標,但在國外,教練成為KOL不是一件新鮮事。舉例來說,SoulCycle的明星健身教練Stacey Griffith從1996年起任教,同時也頻頻出現在品牌宣傳片和社交媒體上,以此進一步擴大自身影響力。
  • 健身教練需要訓練痕跡,但這不是唯一評價標準|GymSquare
    因為訓練痕跡是教學能力基底,關乎團課教練TRX、戰繩教學的本體感覺,以及私人教練增肌減脂計劃是否有效。但是,當訓練痕跡成為唯一標準,也局限了教練能力發揮。健美訓練的身材取向,開始主導健身專業標準,而在教練強加健身偏好、忽視運動動機的授課失誤下,更需要考核其他教練素質進行完善。
  • 蘋果的健身新事業|GymSquare
    基於蘋果手錶的硬體功能和交互方式,獲得不同教練的課程,只不過後者的跑步機和單車設備更為完善,直播課程的互動也更深入。 但毫無疑問,蘋果對健身需求的深入介入,瞄準的是和Peloton同樣的需求。 這也有點像蘋果版Keep,基於基本的交互和簡單的錄播課程,為初階用戶提供健身服務。
  • Keep 運動品牌「新」故事|GymSquare
    而在全球疫情大背景下的2020,Keep抓住直播的機遇,推出了單車直播課。Keep希望通過這樣的新式交互方式,為用戶帶來家庭場景下更好的運動體驗,也以此增強用戶的黏度。要知道美國做同樣事情的公司Peloton,上市一年,估值已經達到200億美金,是疫情前的兩倍多。
  • 跑步機,是時候不變成晾衣架了|GymSquare
    在疫情刺激下,中國的Peloton們勢頭上漲,但在高銷量的背後,也存在較低的用戶使用率。更多人並沒有因為家裡多了一臺跑步機,而培養起健身的習慣。線上健身內容通常忽視個體差異性,單純提供「有趣」的內容,卻依然缺少用戶訓練過程中的「有效」反饋,並不能夠達到激勵健身的效果,也難以幫助用戶實現訓練成效。
  • |GymSquare
    舞蹈團課,不是健身房蹦迪。作者/嶽靚編輯/GymSquare編輯部在肌肉叢林的健身房中,團課舞蹈看起來有些「格格不入」。以至於對大部分目標為「增肌減脂」的教練開始討論:舞蹈團課是健身課嗎?甚至在體力活動日益缺失的當下,舞蹈團課能還原一個行動自如的人類。至少在生活、日常訓練中難以調動的肌肉,都能通過舞蹈團課得到鍛鍊。例如,側向行走等舞蹈基礎動作,就是對平日前後行走的重要補充。
  • 任天堂健身環,是非常時期的健身年卡|GymSquare
    作者/晟傑編輯/GymSquare編輯部「一夜暴漲、越炒越香」的健身環,成為疫情隔離期堪比N95口罩、雙黃連的又一黑馬,也是非常時期的健身年卡。原因簡單,這款出自任天堂的體感遊戲,能讓疫情隔離期的懶癌們,以減肥為樂。
  • 周六野、孫佳祺、小蘿蔔:我的健身博主之路|GymSquare精練沙龍
    疫情帶來壯觀的家庭健身風景,而健身博主,便是這個家庭健身的「頭號教練」。這些博主曾經是教練,是白領,或者是公益從業者,但都成為了同樣有影響力的健身博主。本期精練沙龍,我們請來了這些「頭號教練」中的代表:健康生活方式博主@周六野Zoey、運動時尚博主 @Yoyo孫佳祺、IFBB職業健體運動員 @短腿小蘿蔔。
  • 年銷售1.28億英鎊,DTC健身品牌Gymshark的網紅之路|GymSquare
    為什麼Gymshark將銷售延長至7天而不是正常的1天?主要有兩個原因:首先,大部分潛在客戶不必將開銷花在不同的促銷,所以這意味著可以在Gymshark購買更多產品。其次,為期一周的促銷活動意味著可能獲得更多客戶。
  • ...的心理健康是千億美元市場,以及一些健身新消息|GymSquare Weekly
    哥倫比亞大學的心理學教授Helen Verdeli也曾表示:「中國文化語境強調承受艱難困苦的重要性,這可能導致人們面對心理困境時,不願意尋求專業服務的幫助。」而從目前來看,心理健康在迎來新的發展機會。壹心理目前已擁有付費用戶300萬,公眾號矩陣粉絲800萬,而疫情期間心理諮詢人次增加3-5倍。第二類是泛心理健康內容平臺,這類公司常依託於微信公眾號,向公眾傳播心理學知識和觀點。比如KnowYourself各平臺積累了近千萬的用戶量,還陸續開拓了線上課程、心理測試、遠程諮詢和城市修行等更多心理健康相關服務。
  • 熟詞生義:「a square meal」不是指「廣場上的一頓飯」
    大家好,今天我們那分享一個非常有用且地道的表達——a square meal, 這個短語的含義不是指「廣場上的一頓飯」,其正確的含義是:a square meal 豐盛的一餐,美餐 You needa good square me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