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春運】大包小包回家過年 沉甸甸的都是回家的思念

2020-12-21 南昌新聞中心

  中國江西網/江西頭條客戶端訊 記者劉星、實習生李孟玲攝影報導:春節越來越近了,許多旅客開始了提前返鄉之旅。記者在南昌火車站觀察到,有不少來自全國各地的旅客途徑南昌轉站,又從南昌回到自己的家鄉。

  在南昌火車站廣場,隨處可見拎著大包小包準備回家的旅客。

給家人電話報平安

  下午四點,距離發車還有三個多小時,乘坐列車T168的乘客們就早早等候在來火車站前的廣場上。今年65歲的吳先生就是這趟列車的一員,吳先生的老家位於河南省信陽市,去年七月與老家的工友們一起來到江西贛州的工地上工作,因為工作忙,加上路途遙遠,只有在工程結束之後才能回家。由於沒有直達的火車返鄉,回家的路途顯得格外曲折。

與工友的行李

  吳先生與7位工友購買了當天凌晨從贛州到南昌的車票,到達南昌之後,隨後立即買南昌到信陽的火車票。吳先生表示:「工地上工程一結束,老闆就把我們的工資結清了,我們就馬上買了回家的車票,想要快一點踏上回家的路途。買的是硬座,稍微便宜點,可以省下一部分錢補貼家用。」

與工友的行李

  家中有五個人,為了給家裡減輕負擔,就外出務工。「在家鄉工地做事做久了,就想換一個地方工作。」吳先生表示:「大包小包的行李都是生活日用品,每年回家都要把這些行李帶回去,我們農名工沒有確定的工作地點,不管路途多麼遙遠,只要那裡有工作,我們就會帶著自己的行李過去。」

旅客帶回家的新鮮魚

  年後,吳先生將和工友繼續外出打工,而明年打工的地點在哪,吳先生說他也不知道,但哪裡工錢高,自己就會去哪。

  記者在火車站觀察到,大部分旅客除了行李箱,還有不少大包小包,裡面可能是帶給家人的特產,可能給老人孩子買的新衣服,也可能是在外打拼,辛苦一年給自己的「獎勵」。這些帶回家沉甸甸的行李,無一不是對家深深的思念。

相關焦點

  • 「背著大包小包回家過年」就是思想落後?
    返鄉大軍聚集青島火車站,他們有的身背碩大的包袱,有的手拎各式圓桶、暖瓶踏上回家的路。「背著大包小包回家過年」成為一種社會社會現象。(1月12日《大眾網青島頻道》看到一篇自媒體的文章:趁著春運高峰期回家的人大多是長時間在外求學的學生和務工人員。雖然都是為了回家,可是年輕的大學生和農民工有明顯區別。
  • 每年春運農民工都是背著大包小包回家,為何農民工的行李這麼多?
    每年春運農民工都是背著大包小包回家,為何農民工的行李這麼多?文/農夫也瘋狂距離春運沒有幾天了,如今各大車站的客流量也是明顯增多了。無論是在汽車站,還是在火車站,到處都能看到不少農民工兄弟姐妹的身影,他們普遍都是一個個背著大包小包的行李,每一個包裡都是裝的慢慢的。
  • 抖音過年偷偷回家的視頻讓人淚崩:回家是最美的禮物
    前幾天搭乘地鐵的時候,看到很多學生都提著行李箱。才意識到,又快過年了。年前,大家最常提到的兩個詞一定是「回家」,只要提起這兩個詞,思緒就會被拉到遠方。昨天刷抖音的時候,看到了一個「偷偷回家看父母反應」的熱搜話題,隨手點開一個視頻卻溼了眼眶。
  • 回家過年,父母最介意的不是你孝敬的紅包,而在乎這事兒,別忽略
    有錢沒錢,回家過年。又是一年春節到,30億人次的海陸空立體春運大軍,奔波在回家過年的路上,可謂古今中外的遷徙奇蹟。這批大軍中青年居多,他們在全國乃至世界各地打拼,辛苦工作一年,春節拖兒帶女,不遠千裡萬裡趕回故鄉過年,這就是所謂的鄉愁。
  • 【暖暖新年·坐上高鐵回老家】周口高鐵首迎春運,坐高鐵回家過年...
    趙女士和丈夫徐先生都是在西安一高校當老師,每年他們都會從西安回周口老家過年,「每年我們都是從西安到鄭州以後再坐大巴回周口,特別辛苦,不方便,而且大巴車買票特別難,而且路上時間特別長。」「我在西安工作有十幾年的時間了,每年過年我和妻子都帶著孩子回家過年。今年回家是我第一次坐回周口的高鐵,高鐵通了,真是太方便了。
  • 放寒假大包小包回家?5名90後計劃10天走回家
    昨日,黎皇和他的隊友們意氣風發地在湘江邊合影。陳飛 攝   放寒假了,如何回家過年?當許多學子忙著拎著大包小包擠火車、坐大巴回家時,湖南財政經濟學院大四學生黎皇和他的4個小夥伴作出了一個有點「瘋狂「的選擇:他們計劃用10天時間,暴走400公裡回家過年!
  • 「新春走基層」春運回家路,每一步都是幸福
    又到一年團圓時,此刻,無論你身在何方,回家都是一種信仰。世界再大,也要回家!新華網 李相博 攝 陳雨 文每年的這個時間,重慶北火車站都是人潮湧動,這裡容納著形形色色等待歸家的旅客,身處天南海北的人們,在這裡踏上回家的旅途。新華網 李相博 攝 陳雨 文他們早早來到火車站,肩上扛著大包小包,手裡拎著各色行李,等待著開始這既辛苦又溫馨的行程。
  • 日本「春運」開始了!機場車站擠滿大包小包乘客(圖)
    海外網12月27日電 很多人認為春運是中國的一大特色,但並不是只有中國為之頭疼。最近臨近元旦,日本一年一度的新年返鄉潮也隨之開啟。今年元旦日本九連休,機場、新幹線、高速公路等人潮洶湧,人們拎著大包小包出行,堪稱日本「春運」。
  • 助力車輪藍絲帶過年回家公益活動,谷斯媽媽成獨家早教合作品牌
    2020年春運已經持續一段時間了,火車站挨山塞海,歸鄉人,大包小包。谷斯媽媽助力車輪藍絲帶發起以「暖心春運 美麗家鄉」為主題的大型過年回家公益活動,該公益活動,聚焦於春節期間在外務工人員一票難求的社會問題。
  • 宜賓人大包小包的把東西提回家,都是為了這件事!
    辦年貨是宜賓人對於過年的重視,是尋常百姓家不可或缺的頭等大事。在此過程中,興致盎然,一點也不會覺得索然無味,置辦年貨,為即將到來的春節添上濃墨重彩的一筆!穿新衣、戴新帽,家家戶戶樂陶陶,當你看到街上的人一天比一天多了,人們手裡大包小包的東西提著的時候,就證明離過年不遠了!臨近年關,臘肉香腸這等年貨肯定是少不了的。
  • 青春志願行,溫暖回家路——我縣開展春運志願服務活動
    春節是過去一年的回憶, 是新一年希望的開始; 一句情深切切的「回家過年」, 解開了濃濃的「鄉愁」; 春運因春節而生,周而復始地上演。
  • 漫漫回家路,歸來即是情
    轉眼將至年關,中國人對中國年都有一份尤為特別的情感,「回家過年」四個字總能喚起對團圓的渴望、對家鄉的思念。殺年豬、買年貨,春節的聲聲腳步已經叩響每一個在外工作打拼的人的心扉。爆竹辭歲,屠蘇暖人。各地的春節習俗不盡相同,但置辦年貨卻不能少。
  • 回家,是最美的禮物
    過年回家,這四個字裡藏著無數的情緒,是希望,是期盼,是欣喜,是思念。在每年的春運裡,遠方的人跨越山海,出現在每一種可能的交通工具上,晝夜兼程,風雨無阻地朝著家的方向前進。在他們各個年齡段的不同面孔上,都帶著同一種表情:對於回家的期盼。
  • 春運回家,「塑料桶」成為農民工的標配,是回家最好的「禮物」
    現如今,距離春節剩下不到10天的時間,浩浩蕩蕩的春運大潮也已經開始了,在外打工的遊子們紛紛踏上了回鄉之路,每年春節的車站都是人山人海,很多人都在這裡聚集著,等待著回家,在車站內,最讓人印象深刻的就是農民工,他們背起行囊,在行囊內裝滿了回家的禮物,他也寄託了太多的感情和牽掛
  • 春節回家帶什麼?五千元的年貨比人先到家
    在火車站裡,排隊等候的旅客們都大包小包,裡面裝滿了歸家的喜悅。春運首日,記者來到長沙火車南站和長沙火車站,看看返鄉人員的背包裡都帶了哪些年貨。1月10日,2020年春運開啟的第一天。匆忙往家裡趕的人們都準備了什麼禮物帶回家呢?他們的行囊裡有沒有一些特別的東西,有沒有特殊的含義。
  • 過年最適合帶回家的西安特產
    轉眼已到年關,華寶一邊糾結咋能趕上春運大潮,一邊糾結該帶點啥回去給爸媽!四處問了好久,終於get到西安這些春節必購的「年貨」清單!每年臨近春節返鄉~最煩惱的不止春運搶票更是搶到票之後,拎些啥回家最好?今天華寶就給大家盤點那些過年必帶回家的西安特產~(為柿子餅瘋狂打call!)
  • 有一種思念,叫「今年過年不回家了」
    隨著各地入冬,春運將至,疫情也有多點散發趨勢。為了不增大防疫工作的壓力,目前已有29個省、區、市提出了就地過年的倡議。 歸家人離開,原年人留下。有人在電腦前等待下一個來問診的病人;有人選擇在守歲的夜晚,為需要的人們點亮那盞藥房的燈;還有人堅守在核酸檢測窗口,讓每一個回家過年的人多一份心安…… 有人說,長大後的過年,最大的意義就是團圓。
  • 物流快遞這麼方便,為何還很多人背著大包小包趕車呢?什麼情況
    2019年的春節快到了,春運這幾天也到達了最高潮了,各大火車站動車站汽車站的人流量也逐漸多起來熱鬧起來,人潮湧動了,在長途車站動車站火車站隨處都能看到很多拎著背著大包小包的農民工在匆匆趕路,為何他們要這麼累,拎著背著大包小包在趕車,不知道現在可以郵寄,不知現在物流很方便嗎?
  • 農民工回家過年,手提桶肩扛包,城裡人不明白:為啥不用行李箱?
    因此,每年年底都會出現春運這一中國特有的現象,人們從千裡迢迢的異鄉回到家鄉,與家人團聚,共度這個中國人最看重的節日。在春運期間,總會看到那些帶著大包小包的人,他們的行李裝備看起來五花八門,有拿編織袋的,也有拿塑料桶的,而且數量都還不少,這也成為了春運的一個特色,只要看到這些人你就知道離過年不久了。那麼,為什麼會出現農民工回家過年,手提桶肩扛包的現象呢?很多城裡人不明白為啥不用行李箱?
  • 不管加班回家 這5款春運神器你應該先收著
    喜歡戶外的小夥伴都在這裡等你俗話說:沒有經歷過春運,不足以談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