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鬱症的科學:抗抑鬱藥物如何對大腦起作用?

2020-12-13 鋼鐵防彈玻璃心

抑鬱症就像一個下旋漩渦一樣,使我們越陷越深。想要對抗它最好的方法就是反其道而行之——形成正向循環。

想要形成正向循環的最簡單辦法就是服用抗抑鬱藥物,因為它們會對大腦帶來非常廣泛的影響。

抗抑鬱藥物如何起作用?

1.選擇性5-羥(qiǎng)色胺再攝取抑制劑( 簡稱SSRI)

不同的抗抑鬱藥物起作用的機制稍有不同,但其中的大多數都是通過影響5-羥色胺、去甲腎上腺素以及多巴胺系統來實現的。

最為常見的一類抗抑鬱藥物就是選擇性5-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 簡稱SSRI),SSRI類藥物作用到5-羥色胺轉運體上。

5-羥色胺轉運體是負責將神經突觸外的5-羥色胺重新吸收回神經元內的分子。

正常情況下,5-羥色胺會擴散到突觸間隙之中,在那裡它可以激活附近的神經元,然後5-羥色胺轉運體會迅速地將它們清除掉。

但是阻斷5-羥色胺轉運體以後,5-羥色胺就可以在突觸部位停留更長的時間,從而產生更強的效果。

2.其它的非SSRI類藥物

其他的非SSRI類抗抑鬱藥物,作用目標要更加廣泛:

它們中的一些會同時作用在5-羥色胺和去甲腎上腺素系統上;

另一些則會同時作用在5-羥色胺和多巴胺系統上。

準確地找到哪一類藥物對自己有最好的效果,其實就是一個試錯的過程。

因為我們大腦中特定神經化學物質的精確組成是未知的,所以在最終找到對自己有最好效果而且不會產生太多副作用的那種藥物之前,一般都需要嘗試好幾種藥物。

抗抑鬱藥對大腦的影響。

除了迅速阻斷神經遞質轉運體的功能以外,抗抑鬱藥物還會在大腦中引起長時程的改變。

它們會影響很多前額葉和邊緣系統的腦區,包括島葉、海馬、杏仁核、前扣帶回,以及背外側前額葉皮層等。

而且,它們還會促進新生神經元的生長,並且影響很多的神經遞質系統,特別是多巴胺和5-羥色胺系統。

抗抑鬱藥物可以讓很多邊緣系統腦區的反應活性降低。

在杏仁核中,抗抑鬱藥能夠降低它對情緒化面部表情的反應。

實際上,即便當你沒有注意到這些情緒時,你仍會對其做出反應。在島葉中,它們能夠降低島葉在不確定狀態時的活性。

不確定性會增加擔憂和焦慮的水平,即便你預期到會有積極的後果。

抗抑鬱藥還會減弱前扣帶回皮層的活性。特別是在預期負面的事件時,從而繼續降低焦慮。

抗抑鬱藥還能夠減少前扣帶回腦區對於疼痛的反應,這意味著疼痛不再會引起前扣帶回的廣泛注意。將注意力從疼痛上轉移開之後,會讓大腦有更多的精力去專注於生活中更加積極的方面。

除此以外,抗抑鬱藥物還能夠幫助重建前額葉-邊緣系統間的正常交流

通常在抑鬱中,情緒會讓我們難以集中精力和清晰地思考,但是抗抑鬱藥可以改善這一問題。

當我們想集中精力時,它們會增強背外側前額葉皮層的活性,並且降低杏仁核的反應活性,後者會讓我們難以集中精力。

抗抑鬱藥物會產生很多神經化學效應。

抗抑鬱藥物能夠讓大腦產生更少的5-羥色胺受體,從而能夠更持久地改變5-羥色胺系統。

減少5-羥色胺受體可能看上去並不是一個有用的變化,但是因為如此多的大腦區域處在一種動態的相互聯繫中,所以很多變化並不是我們直覺所認為的那樣,而且也並沒有被人們完全理解,5-羥色胺受體的減少就屬於此類。

讓人很驚訝的是,因為大腦會對抗抑鬱藥物作出反應,在剛開始的幾周時間裡,藥物實際上會減慢5-羥色胺神經元的電活動頻率,這會導致更低的5-羥色胺水平。

我們可以把這個過程想像成一個想要在幾年內擁有一副健美身材的人,你的目標是要讓自己變得更加健康,但是剛開始幾次去健身房可能反而讓你覺得更糟。

經過幾個星期以後,5-羥色胺神經元的電活動頻率恢復了正常,而且5-羥色胺的水平也恢復了。5-羥色胺神經元的這一延遲反應也許解釋了,為何抗抑鬱藥物常常需要過一段時間才能真正起效。

儘管大部分的抗抑鬱藥並不是直接針對多巴胺系統的,但是仍然可以起到影響作用。

抗抑鬱藥能夠使多巴胺受體能夠對低水平的多巴胺變得更加敏感,從而有助於讓生活變得更有樂趣和獎賞性。

抗抑鬱藥還能夠增加腦源性神經營養因子的量,這一因子的作用就像我們大腦的養料一樣。

它有助於新生神經元的生長,並促進成體神經元的再次連接,特別是在前額葉皮層和海馬腦區,從而幫助改善前額葉-邊緣系統間的通信交流

相反,壓力則會減緩或者阻斷新生神經元的生長。所以抗抑鬱藥物能夠直接對抗或者逆轉由壓力導致的神經系統損傷。

最後,抗抑鬱藥物同樣有助於改善睡眠。

它們能夠減少快速眼動睡眠的總量,並且增加對於恢復體力更有效果的慢速眼動睡眠的總量。

在這一點上,抗抑鬱藥物的作用和鍛鍊身體是類似的,而且我們知道,高質量的睡眠對於形成正向循環是非常有益的。

參考資料:亞歷克斯·科布《重塑大腦迴路:如何藉助神經科學走出抑鬱症》戴維·伯恩斯《伯恩斯新情緒療法II》

相關焦點

  • 抑鬱症藥物竟不起作用,怎麼破?牢記5步,有效控制抑鬱!
    等待抑鬱治療開始起作用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專家們告訴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在治療抑鬱症時要保持耐心,但是不要被動。以下這5步行動計劃,會幫助患者從抑鬱治療中獲得最大收益: 抗抑鬱藥物: 可以選擇許多藥物以治療抑鬱症。最初的選擇通常基於症狀和潛在的副作用。
  • 藥物對抑鬱症究竟有多大作用?|臨度科研精選
    一、藥物對抑鬱症究竟有多大作用? 首先來回顧一下,抗抑鬱藥物是怎麼發明的。 人類歷史上最早的抗抑鬱症藥物,叫異煙肼,其實最初是用來治療結核病的。在做藥物實驗時,意外發現結核病患者服用異煙肼後,會出現欣快情緒。
  • 抑鬱症首選藥物 抑鬱症是聰明病 面對抑鬱症我們要如何做
    抑鬱症首選藥物 抑鬱症是聰明病 。抑鬱症是以持續且顯著的情緒低落為特徵的一種心境障礙。目前常用的抗抑鬱症首選藥物有: 1. 傳統的三環類抗抑鬱藥,如阿米替林、多慮平等。
  • 治療抑鬱症比吃抗抑鬱藥物更重要的,是這個關鍵因素
    太長不看系列:1、首先介紹了抑鬱症的康復重要點接納:腦科學認為抑鬱症是因為生理因素導致,但心理學認為接納內心真實的自己更重要,並且吃藥不是萬能的,所以做到接納自己是終極目標。4、如何接納自己,分三點:1、積極思考、2、用「目標思維」替換「應該思維」、3、無條件允許當下的一切隨著腦科學的發展,越來越多證明發現抑鬱症的生理因素假說,比如:大腦神經遞質發生了分泌性紊亂,有些抑鬱症,它腦部神經遞質之一的多巴胺分泌的少了,或者不分泌了
  • 抑鬱症是大腦失衡的結果?自殺率居高不下的抑鬱症,怎麼有效緩解
    05:50:30 來源: 周末生活那些事 舉報   快樂和痛苦是我們常有的兩種情感,那麼大腦是如何平衡的
  • 盤點:1980-2020 抗抑鬱領域上市的25個藥物
    1 抗抑鬱藥物&獲FDA批准上市的階段性特點 1959年,美國FDA批准了首個用於抗抑鬱的藥物-丙咪嗪,至今該領域的藥物開發已超過了60年。
  • 抑鬱症對大腦做了什麼
    當肉眼可見抑鬱患者睡眠不好,情緒持續低落,記憶減退,有什麼事情在看不見的地方悄然發生了嗎SSRIs、百憂解、文拉法辛、西酞普蘭等等,它們是啥?相互之間又有怎樣的關係?大腦中有三個部位與抑鬱症的發作關聯緊密,他們分別是海馬體、杏仁核與前額葉皮層。海馬體的位置靠近大腦的中心,主要負責儲存記憶及製造一種叫皮質醇的激素。
  • 抑鬱症患者的大腦發生了什麼變化?變笨、記憶下降如何恢復?
    那麼我們該如何幫助身邊受抑鬱者困擾的親人或朋友呢? 抑鬱症不是一蹴而就的,有個積累的時間,在初期也許會感到莫名其妙的沮喪和憤怒,常會有「我很煩」的情緒,對任何事情都提不起興趣和幹勁,總是處在十分浮躁的心態,不受控制地對身邊的人和事感到厭煩。
  • 腦科學日報:大腦如何判斷「有或無」;憋尿的感覺是怎麼來的?
    1,《科學》:吃、喝、害怕,這些「簡單」的事情科學家終於看清大腦是怎麼辦到的 來源:學術經緯 ,得以解碼大腦中不同類型的神經細胞如何展開合作,從而使小鼠產生進食、喝水、害怕等十多種行為狀態。
  • 12個有關抑鬱症的驚人事實:抑鬱症患者的大腦看起來不一樣?
    4.抑鬱症可能是一種「腸道意識」研究表明,在大腦、中樞神經系統和腸道中的「好細菌」之間的複雜關係可能導致抑鬱症。研究人員推測,包括益生菌和益生元在內的各種飲食,可能在控制抑鬱症方面發揮不同的作用。5.抑鬱症患者的大腦看起來與普通人的大腦不一樣2015年6月在「美國精神病學雜誌」上發表的一篇研究綜述指出,大腦的影像學研究顯示了一些結構和大腦迴路在一個人抑鬱時的工作方式是不同的。
  • 抑鬱症也是病,如何判斷自己是否抑鬱?
    這意味著,有90%以上的抑鬱症患者沒有得到有效診斷和治療,甚至有很多人,出現了相關的症狀,但是根本沒有想到自己是抑鬱症,耽誤了治療。「抑鬱症就是不開心。」「抑鬱症都是作出來的。」「抑鬱症沒什麼大不了,調整一下心情就好。」如果你是這麼認為的,那很有可能對抑鬱症沒有正確的了解。那麼,抑鬱症有哪些常見的症狀呢?
  • 如何正確面對抑鬱症?|心理治療|藥物治療|抑鬱症|患病率|病理性|...
    有人說,抑鬱症是「心靈的感冒」,這個比喻並不妥當,感冒是一個自限性疾病,通常你不去管它,只要多喝水適當休息,它自己也能好起來。抑鬱症雖然呈周期性發作,但大腦持續的病理性改變是存在的,只是你看不見。而且,隨著發作次數的增多,發作的周期會越來越縮短,症狀也會越來越嚴重,當然,大腦的器質性損傷也越來越深刻。
  • 婦女科學素質讀本┋抑鬱症僅是壞心情嗎
    現實生活中,由於人們對抑鬱這類疾病認識不足,認為患者的自卑、唉聲嘆氣、意志消沉是思想問題,所以從未考慮醫治,更有甚者對其橫加指責,於是造成了治療時機的喪失甚至促發了患者自殺。抑鬱症是一種大腦疾患,有其自身發生和發展規律。對於抑鬱症的病因,人們尚不清楚,但可以肯定的是,生理、心理與社會環境諸多因素促成了抑鬱症的產生。成年人遭遇應激性的生活事件,是導致臨床意義的抑鬱發作的重要原因。
  • 從最根本上講述抑鬱症成因以及如何影響我們的大腦
    很多身患抑鬱症的人們同時也患有焦慮症,神經成像研究表明當患有抑鬱症時很多調節情緒的大腦神經網絡失調,位於大腦深處的杏仁核會處理大腦接到高度顯著的刺激,例如受到獎勵或是潛在威脅等,當人們抑鬱時杏仁核過度活躍對負面事件反應過度,杏仁核進而連接大腦的其它區域,這些區域訓練人們對情感刺激的生理和行為反應,這些區域包括內側前額葉皮質、腦內阿肯柏氏核、海馬體和腦島,海馬體和額葉皮質主要負責記憶的生成
  • 醫院如何檢測是否抑鬱 抑鬱症的檢查項目有哪些
    核心提示:醫院如何檢測是否抑鬱 抑鬱症的檢查項目有哪些 抑鬱症對人類來說是一大威脅,嚴重危害著人類,它是目前僅次於癌症的第二大疾病,每年因此自殺率也是挺高的,所以要及早發現抑鬱症,及早去醫院檢測是否抑鬱症   醫院如何檢測是否抑鬱 抑鬱症的檢查項目有哪些
  • 【抑鬱星球】抑鬱症有哪些飲食禁忌和推薦?
    新鮮的水果和蔬菜富含維生素c,能在一定程度上預防神經氧化損害,能夠改善大腦功能及增強免疫系統,它還能增強氟哌啶醇的抗精神病作用,水果和蔬菜產生的五羥色胺還會催眠和減輕焦慮。並且病人需要長期服用抗精神藥物會口乾便秘,這些藥物也會影響胃腸蠕動,水果蔬菜中富含粗纖維,可促進胃腸蠕動,防止患者便秘,多吃水果蔬菜對於服用抗精神病藥物的患者大有裨益。
  • 從氯胺酮抗抑鬱新機制探討靶向離子通道的新藥研發
    「新冠抑鬱症」如一股暗流,慢慢浮現在大眾的目光之下(圖一)。流行病學調查顯示,全球有3.5億人正在飽受抑鬱症的困擾[1],隨著新冠疫情席捲全球,這個數字還會增加。與巨大的臨床需求相比,卻是有效抗抑鬱藥物的嚴重匱乏。
  • 焦慮和抑鬱症同時存在或會讓大腦尺寸變得更大?多篇文章揭秘抑鬱症...
    但當抑鬱症與焦慮症搭配時,大腦的這一區域就會明顯變大。 文章中,研究人員對超過1萬名參與者進行研究揭示了抑鬱症和焦慮症對機體大腦容量的影響效應。研究結果表明,抑鬱症或會對海馬體產生一種明顯的影響--海馬體是大腦中與記憶和學習能力相關的重要區域。
  • 心靈感冒的泡沫經濟:抗抑鬱藥流行之後的日本
    2001年,他向醫生諮詢了自己長期以來的失眠和疲勞情況,醫生為他開了抗抑鬱藥——一種治療失眠的常用藥物,但三宅直哉的睡眠並沒有改善(服用抗抑鬱藥的人在找到有效的治療方法之前,經常要嘗試不同的藥物和劑量)。與此同時,三宅直哉變得越來越焦慮、害怕和沮喪。因此,他開始停止服用第一組抗抑鬱藥,但他的問題依然存在。不同的是,這一次他知道自己「非常抑鬱」。
  • 抑鬱症:忘記吃抗抑鬱症藥物後,怎麼辦?要不要補吃回去?
    文/阿秋很多家屬在向我諮詢地過程中,都會碰到這樣的問題,比如:孩子忘記吃抗抑鬱症等其它精神類藥物後,要不要補吃回去?不僅家屬們會遇到這樣的問題,畢竟有些抑鬱症的孩子因為排斥吃藥,需要父母們每天都監督著,所以才會出現這種服藥漏服、忘記服的情況發生。當然也還有很多抑鬱症患者自己本身,也會遇到這種問題。那麼當我們遇到這種問題的時候,又該如何應對呢?是補吃回去呢?還是不管它了呢?這篇文章將告訴答案,以此消除你的後顧之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