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點師篇:那些把愛好當做事業的人,後來都怎麼樣了…

2021-02-08 伊莎莉卡烘焙網

「用手做事的人都是藝術家,甜點師也不例外」

那些把愛好當做事業的人

後來都怎麼樣了…

有一個曾跟隨世界名師Cedric Grohlet

和2位世界冠軍學習過的甜點師

最有資格來回答這個問題

在揭開這位小哥哥的神秘面紗之前

先來看看他的幾位老師是誰吧~

 >> Cedric Grohlet << 

當下全球人氣最高的糕點師之一 / 基輔名師 / 爆款甜點「魔方」的原創作者 / 是引領當下水果造型風潮的標誌人物

 >> Julien Alvarez << 

擁有西班牙和法國的雙重國籍,曾經代表西班牙奪得過西點世界盃冠軍,也曾經是巴黎著名的糕點學校Bellouet(蔡健雅上的那個學校)的老師

 >> Jordi Bordas << 

B·Concept概念創始人,並擁有自己的學校授業傳藝,曾經代表西班牙奪得過西點世界盃冠軍

正所謂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

這位被3位甜點界頂級大神

親自指點過的超級幸運兒就是他——

 Ilnaz Iskakov 

Ilnaz是來自聖彼得堡的甜點師

最後一份工作在Full Ballet餐廳

從那裡離職後開始了自己甜點事業——

面向俄羅斯從事線上線下甜點教學

其實在成為一個甜點師之前

中學時期Ilnaz的夢想和烘焙完全無關

他希望自己長大後成為一名優秀的焊工

改變這位少年未來的是他的哥哥

Ilnaz說

「 那時他在完成甜點師課程的學習,我透過廚房的玻璃看他做焦糖玫瑰,『我也想做』,腦海裡閃現的第一個念頭是這個。」

於是Ilnaz接受了烹飪專業的中學課程

然後進入高等經濟學院(HSE)進修

之後搬到聖彼得堡做了兩年廚師

但最終他選擇繼續前進

將成為甜點師作為自己的人生目標

並且至今從未後悔做出這個決定

從焊工到甜點師

再到將喜愛的甜點做成教學事業

Ilnaz的經歷並沒有什麼傳奇之處

但他對甜點創作有自己一套獨特的理論

他一直堅信:

「 每個用手做事的人都是藝術家

甜點師也不例外 」

甜點的形狀、技術、紋理…

處理和藝術創作有異曲同工之妙

Ilnaz從自己多年從事甜點創作的經驗裡總結出

 只有兩件事能制約甜點創作的能力 

 技術和想像力 


Ilnaz的甜點創作

一直致力於追求新的口味與口感

他甚至去刻意觀察食客品嘗到甜點後的

第一反應都是集中在口味上

但對Ilnaz來說甜點只是好吃還遠遠不夠

怎樣藉助簡潔的裝飾來讓它們變得更有吸引力

也是他最愛思考的問題

「Less is More」這套理論

在Ilnaz那裡完全行不通

他從不將裝飾當做甜點的一部分

而是把重點放在怎樣平衡質感和口味上

Ilnaz一直在傳遞和分享自己的觀點:

「擁有絢麗外表的甜點確實更能夠吸引顧客,但真正留住他們的胃和錢包的都是那些好吃的甜點!」

在他的世界觀裡

所有新鮮事物都值得花費時間和精力去了解

尤其是甜點師

稍微動用一下自己的技術和大腦

就會有新的創意出現

他和很多想當甜點師的人

都說過一句話:

「認真努力過的人,上天不忍心讓你空手而歸」

Ilnaz也從不相信有什麼天賦異稟之說

只是每個人努力的程度不同而已

看到的或者看不到的

 甜點不會說謊 

 它會告訴顧客誰才是一個合格的甜點師 

甜點師都應該有自己的態度和獨立觀點

所以Ilnaz從不接受別人對自己的「指點」

我該做什麼或者不該做什麼

做甜點的時候手和大腦會一起給我答案

他的甜點精緻中永遠都透露著

一種四處瘋長的自由和粗狂

看似野蠻的裝飾手法裡

卻藏著很多細膩的用心和思考



(圖片來源:ins)

人紅是非多的Ilnaz也曾受到詆毀和質疑

在接受一次採訪被問到:

如何看待那些眼紅他的成功和有異議的人

Ilnaz很剛的回覆:

「  甜點讓我明白了,按照喜歡的方式做自己有多重要 ,即使有時候會被認為很瘋狂那又怎樣?在在意別人怎麼看自己之前,先問自己:我想做自己嗎?一切都迎刃而解。」

關於那些把愛好當做事業的人

後來都怎麼樣了…

最有發言權的一直都是甜點師不是嗎~

所以截止3月13號中午12:00

在本文留言分享

把烘焙當愛好或者事業的你和從前有什麼不一樣

我將從留言中挑選3位最走心的小夥伴

送出由甘那許烘焙坊贊助的烘焙禮物3份

- 月度好文 -

直播:天然酵母麵包丨是塔是派1次搞懂

80款神仙爆款造型丨淋面的10個技巧

巧克力閃電泡芙丨春日必做5款甜點

/ 害怕茫茫人海裡找不到我?記得加星標 /

相關焦點

  • 那些背井離鄉的人後來都怎麼樣了?
    新冠病毒的到來不僅給我們的生活方式敲了一個警鐘,還突然給那些在外漂泊的人上了沉重的一課。停工在家一個月可能心裡更多的是放鬆,但是當停工在家三個月的時候,當工資條要麼是基本工資要麼連基本工資都沒有的時候,當儘管如此房租還要如期交的時候,一剎那我突然開始思考在外漂泊的意義。
  • 【健康撫州】那些斷舍離的人,後來怎麼樣了?
    【健康撫州】那些斷舍離的人,後來怎麼樣了?作者: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國際催眠治療師 韓婧來源:健康中國推薦閱讀原標題:《【健康撫州】那些斷舍離的人,後來怎麼樣了?》
  • 辛小姐:一個甜點師的堅持「做一名玩味者」(中秋福利來啦!)
    可能站在某一個甜品店裡的櫥窗前,看到裡面的每一塊小甜點都那麼可愛,這大概也會使很多女孩子有過當甜點師的夢想。「我的甜品起初是自學,全靠摸索得來。甜點的形狀、技術、紋理處理和藝術創作有異曲同工之妙,她從自己多年從事甜點創作的經驗裡總結出,只有兩件事能制約甜點創作的能力, 技術和想像力 。在她的世界觀裡,所有新鮮事物都值得花費時間和精力去了解,尤其是甜點師稍微動用一下自己的技術和大腦就會有新的創意出現。她的甜點精緻中永遠都透露著一種四處瘋長的自由和粗狂,看似野蠻的裝飾手法裡卻藏著很多細膩的用心和思考。
  • 那些事業單位的臨時工們後來都怎麼樣了?
    對事業單位中臨時工的印象,大部分人都是這樣的:相同的工作單位和工作內容,工資卻遠低於正式工。不僅僅是工資上的差距,也有待遇上的差距。比如正式工有五險一金和其它福利待遇,一般這些都是臨時工享受不到的。臨時工的工作不穩定,待遇低,在晉升上幾乎沒有任何希望。因為用人單位在提拔用人時,只會從正式工裡挑選。這也是很多人不會選擇這類工作的重要理由。
  • 成為專業甜點師的賀子秋真的太可了!好想吃他做的甜品呀……
    無論是小演員還是張新成都將這個角色詮釋的非常好,很多追劇的網友都表示「賀子秋真的太讓人心疼了」...... 後來,大哥成為了一名牙醫 小哥則特意去學做甜點,開了甜點店 兩位寵妹狂魔,在線實力寵妹
  • 那些拼命考證的人後來都怎麼樣了?考過了就是證,不過就是「症」
    那些拼命考證的人後來都怎麼樣了?考過了就是證,不過就是「症」隨著各行業從業資格審核越來越嚴格規範,各大行業的資格考試也越來越難。上大學時曾聽過一位老教授說過,有那麼一小部分人選擇不上班,待在家裡埋頭苦讀,全力以赴來考證,人們將這類人稱作「考證型人才」。他說去參加考試時,有些科目需要拿的書要裝上整整一個大旅行箱,這麼多書都帶進考場,考試還不一定能考過,當時聽了後很驚訝,覺得太不可思議了。
  • 深℃丨寧夏老高:把愛好當成事業,把事業做成愛好!
    老高全名叫高勁松,45歲,平羅人。按照現在人的說法,怎麼也算是事業有成,他開著JEEP的5S店,還有一家商貿公司,但說實話我總覺得在某個燒烤攤子上曾經見過他,或者在那些地方,我總能看到和他長得差不多的人。畢竟,老高已經膚色黝黑了,卻還總穿著一件瞧不出價格的套頭衫或T恤,扔到人群裡很難看出他的與眾不同。當時我就前職業病犯了,總覺得他挺適合當暗訪記者的。
  • 那些每天晚上跑步減肥的人,後來都怎麼樣了?
    而關於「那些每天晚上跑步減肥的人,後來都瘦下來了嗎?」的問題中,更多的段子手則聊了自己的親身感受——「堅持下去,答應我。一定要破200。不要問我為什麼,我的200就是這樣來的。」「不放棄,至少你會成為一個健康的胖子。」「跑著跑著就到擼串一條街了。」「跑步運動,胃口肯定越來越好。」
  • 周末 | 甜點是甜點師造的夢
    我很喜歡在周末抽空去品嘗一款漂亮而美味的甜點,甜點中的糖分不僅可以補充體力,還能使人心情愉悅,而充滿設計感和美感的外表,更能給人帶來精神上的滿足。 近年來明顯感受到,甜點師們對自己的創意和出品口感似乎愈發嚴苛,在深圳可以吃到越來越多精緻美味而具有創意的甜點。
  • 那些堅持寫手帳的人,後來都怎麼樣了?
    很多對手帳不了解的人對手帳的理解便是,寫這個有啥用,是小朋友才玩的吧,聽浪費時間的。一開始我會向他解釋手帳是什麼,寫手帳可以用來記錄自己的生活,管理自己的人生等等,後來我就放棄了,正如你永遠叫不醒一個裝睡的人一樣,你也永遠不會改變一個有偏見的人的想法。
  • 【德傳茶友】陳薇的甜點與茶(上集) 吃喝都是藝術
    孕育兩個新生命一個偶然的巧合,開啟了陳薇的甜點事業,以及另一段充滿香氣與感動的人生。「我是個很喜歡折騰的人。」結果先生原來要幫老婆製作精美生日蛋糕的心願,巧妙地成為陳薇新事業的靈感,在孕育寶寶的過程中,也孕育出帶給人生美好與心靈富足的一個新品牌──「薇甜」。感性的陳薇,說起創作甜點的故事,數不盡難忘的篇章,好幾次她在現場為新人落淚。她創作甜點的方法,是找到她的這些客戶們人生故事中的亮點,然後在甜點上詮釋。也許是一個物件、也可能是兩人的愛好,或具有象徵意義的符號。若是品牌,就是能代表品牌的某些事物。
  • 《夢色糕點師》,一部看完讓人忍不住學做甜點的動漫
    小笙簡直愛了,一部番裡面集齊了小笙最愛的幾種類型,如果算上這次為了寫這篇推文而回看溫習的一次,小笙應該刷這部番刷了五遍。可見小笙對這部番的喜愛有木有!而且小笙入烘培坑完全是因為這部動漫,自從看了這部動漫之後,小笙的一天是這樣的——「啊,好想吃蛋糕!」」好想做蛋糕!「,看到蛋糕店就走不動路等等……
  • 甜點師和調酒師,其實只有一線之隔
    法國人真的很愛喝,酒的價格也平易近人- 在家樂福或類似的超市用十幾歐元(甚至不到),就可以買到一瓶不錯的葡萄酒,要不喜歡上都難(攤手)。正好巴黎室友D小姐也愛喝酒,所以我們不論是在自己的小公寓裡還是去餐廳吃飯,都養成了小酌的習慣。
  • 那些從小開始學網球的孩子,後來都怎麼樣了?
    思來想去,不如換一個小的視角,根據我的所見所聞來簡單粗淺地聊聊,所說的對象也僅限定在身邊人和身邊事。那就姑且讓我們來盤點一下,那些從小開始學網球的孩子,後來都怎麼樣了吧!在很多家長眼裡,給孩子報一個「網球」興趣班與那些「畫畫」「舞蹈」「桌球」「鋼琴」差不多,只是去「玩玩」,去培養孩子的「興趣」而已。
  • 把愛好當作事業是一種什麼體驗?一個字:爽!
    把愛好做成事業是什麼體驗? 一起看看2位插畫師的故事 喵九匠: 我從小喜歡看漫畫,看多了就想跟著臨摹,但止步於線稿,對於上色技巧、色彩搭配什麼的一竅不通,從沒有接觸過系統的美術學習,更沒有原創過。
  • 鹽計劃專訪|甜點師 Cindy:我的巴黎*上海小日子
    這是 鹽計劃(Project Salt) 的第 16 篇人物專訪✎ 撰文 / Lan「上班做甜點,下班吃甜點,都不會膩嗎?」 「咦,完全不會呢。」 懷抱興趣生活,哪會覺得生活無趣。 說話帶著些許俏皮,那些可愛的語氣詞,還真是她的小習慣。 曾以全年級第一名的成績考取美國知名大學,在世界 500 強企業從事銷售工作,Cindy「一直是個讀書、坐辦公室的人」。沒想到有一天會搬到巴黎,開始全新的甜點人生。
  • 那些堅持推腹的人,後來都怎麼樣了?
    如果你想和身體相處的更好,那些不通的氣節,不順的便便,不喜的肉肉,不痛快的脹悶,也不用一直要這麼拖著,有個方法,堅持短則3天,就會有變化。變得更好這件事,身體一定知道——這就是推腹。 那些堅持推腹的人後來都怎麼樣了? 很多用戶在堅持推腹後,身體都有了變化!
  • 那些成為導師的第一個博士生的人,後來都怎麼樣了?
    碩博期間,我以一作身份發表了 3 篇文章,導師也順利申請到各類基金,在研究所站穩了腳跟。於我而言,比我大 7 歲的導師亦師亦友,相互成就。讀博是改變我一生的決定,將過去的一切重新洗牌。畢業後的我成為高校的青椒。
  • 那些愛吃綠舌頭的人,後來都怎麼樣了
    看看那些小時愛吃老棒冰的人,後來的他們,都變成什麼樣了?喜歡吃綠舌頭的人,往往在他們很小的時候就透露出了自己對潮流時尚的超強把控力。畢竟,這抹獨特的螢光綠,並不是每個人都能一下子接受並在嘗試後上頭。甚至有膽大的人,在小學僧時代就展開了先鋒行為藝術——把一整支綠舌頭吞進去,然後再吐出來,吃完後整根舌頭變成綠色再去嚇唬人。長大後的他們雖然不再做這樣浪費妝容的大膽舉動,但對潮流的痴心不改。
  • 那些成為導師第一個博士生的人,後來都怎麼樣了?
    碩博期間,我以一作身份發表了 3 篇文章,導師也順利申請到各類基金,在研究所站穩了腳跟。於我而言,比我大 7 歲的導師亦師亦友,相互成就。畢業後的我成為高校的青椒。科研和教學壓力像兩座大山壓在身上,然而我已經有了足夠成熟堅強的心智來應對這些困難。時到今日,我仍無法忘記那個師兄趾高氣揚的眼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