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地的農民兄弟,每年都有化肥的包裝袋,怎麼處理呢?

2020-12-14 小李農村事

每年在農田裡面農耕習作給農作物施肥的時候,娘親都是會在我後面跟著,倒不是不放心我種地的本事,而是因為我粗枝大葉的性格,經常把一些農資用品隨意丟棄,最常見的就是施肥過後剩下的編織袋了。

種地的農民兄弟,每年都有化肥的包裝袋,怎麼處理呢?

化肥袋用處之一,循環再利用

實話實說我是很討厭這種化肥袋子的,因為在農村化肥袋子最大的用處就是清洗過後,用來當作儲存糧食用,大家都知道一袋子化肥的重量大都是100斤,用來裝玉米小麥也能裝到每袋100到120斤,所以每年的農作物收貨之後,用化肥袋子裝上往家裡運送的時候都讓我膽戰心驚。

過去年輕十七八歲的時候,一袋裝滿的玉米小麥,我能輕而易舉的就抱起來放到屋子裡面,毫不費力,而現在人到中年身體大不如從前了,面對一大袋農作物突然有了一種心有餘而不足的害怕,找人幫忙一時不方便,二是怕人笑話,所以大多數時候,都是咬著牙齒,憋足了力氣強撐著抱到屋子裡面去的。

化肥袋用處之二,當作雨傘或者打包買賣

化肥袋子當作雨傘,我想大多數城市人都沒有遇見過吧,我小的時候,村裡面普遍都很窮,我們上學的時候,遇到下雨天氣都是沒有雨傘用的,所以每個同學拿的擋雨工具就是化肥袋子,把化肥袋子摺疊成一個草帽的形狀,戴在頭上一個簡單的雨傘也就做成了,當然了抵擋不了大雨,只不過是給自己一個安穩罷了,而現在農村生活條件好了,都可以買得起雨傘了,所以這種用化肥袋子製作成雨傘的事情也就是過去的事情了。

還有一些化肥袋子,如果家裡面實在用不了,也可以賣到收廢品的那裡,價格不是很高但總比浪費了強。

化肥袋子用處之三,過去打工上學出門的不二選擇

7080年代的農村外出打工上學,所要裝的行李、衣服、一些日用品等毫無列外全部都是裝到化肥袋子裡面,即便是現在很多農民工出現,也是不捨得買行李箱的,在他們眼中認為一個行李箱幾十元錢,裝的東西不多並且很容易被壞,遠遠不如化肥袋子結實耐用,並且使用方便還有利於保管,所以說當你出門在外,遇見那些拿化肥袋子當作行李箱箱子的人,請對他們盡肯能的寬容一些吧,畢竟農民出門在外真的挺難的。

實話說來,在農村絕大多數東西都是不會被浪費的,或者在城市眼中那些東西都是垃圾是廢品,可是對於節約勤儉的農民來說都是能變廢為寶的。

我是農村小小李,喜歡我的回答就給我一個關注吧。

相關焦點

  • 執法《有機肥內幕曝光,農民朋友購買需警惕》​《買10袋送5袋,買...
    面對有機肥這塊市場肥肉,一些不良廠商為了賺取高額利潤,投機取巧,用劣質材料製造有機肥,在包裝上搞噱頭,忽悠農民。農民投了錢,買了「有機肥」,卻不見效果,甚至還對種地的土壤造成了不可逆轉的傷害。雖然國家大力提倡,但農民一再入坑,對有機肥確是愛不起來了!
  • 返鄉潮來了,為何農民工放著行李箱不用,卻鍾愛化肥袋和塑膠桶?
    不管是在火車站還是在汽車站,我們一眼就能看出誰是農民工,因為農民工和其他旅客最大的不同便是每個人都手裡拎著塑膠桶,肩上扛著裝有被褥的化肥袋,那麼為何農民工放著行李箱不用,卻鍾愛化肥袋和塑膠桶呢?
  • 為什麼農民工不用行李箱卻愛用化肥袋和塑料桶?
    不管是在火車站還是在汽車站,我們一眼就能看出誰是農民工,因為農民工和其他旅客最大的不同便是每個人都手裡拎著塑膠桶,肩上扛著裝有被褥的化肥袋,那麼為何農民工放著行李箱不用,卻鍾愛化肥袋和塑膠桶呢?相信很多人都留意到農民工的這一特點,我們只要看到手裡拎著塑膠桶,肩上扛著化肥袋的人,十有八九是在城市打工的農民工,而其他乘客則會用行李箱來裝行李。
  • 外包裝袋上亂改、亂標這些字母的肥料,建議大家不要購買
    凡種地的農民朋友,每年在地裡耕作時,都要買化肥,用化肥;凡種地的莊稼,不管田裡種的是什麼作物,每年都要重複地進行底肥、追肥,比如種肥、苗肥、花前花後肥、穗期膨果肥等等。從這個意義上說,肥料在保證作物生長發育、提高農民種地收益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 果園秋施只用有機肥料,不用大化肥?農民別再被無良銷售商洗腦了
    肥料送貨的確,作為一名農資營銷人員,不做本分內的事是不可能的,但總歸是有一個度的。比如在這樣正規的一個自媒體平臺是不能隨意做廣告的。況且廣告也是不能這樣直白地做的,銷售在於無形之間,那才叫高手。為啥我說大多數的農民都相信化肥的重要作用?
  • 一部分農民不想種地的原因是什麼?
    一部分農民不想種地的原因是什麼?種地的意願低取決於收益的高低。一般情況下種地的收益增高農民朋友們種地的熱情高漲;而種地的收益偏低不利於農民朋友繼續從事農業活動。換句話說,假如農民種地一年的收入上十萬,可想而知年收入十年處於金字塔上遊,農民朋友當然樂易於繼續種地;假如農民朋友有十畝地一年開墾播種僅能獲得一萬、二萬元的收益,相必很少有農民繼續選擇種地。一部分農民確實有不想種地的想法,這是什麼情況呢?在市場經濟環境下,越來越多的農民朋友告別鄉村進入城市開啟務工生活,在進城務工的環境下鄉村繼續種地的概率大大降低。
  • 怎麼稱呼「農民」比較合適呢?那些看不起農民的城裡人,怎麼想的
    今天跟大家聊一聊:怎麼稱呼「農民」比較妥當呢?怎麼做才是真正的尊重他們呢?農民這個稱謂是怎麼由來的呢?在現代社會中,農民一直被看作是一種身份,而不是一種職業,而隨後由於種地不賺錢等等原因,農民又開始進城打工,雖然不是從事農業相關勞動了,但是依然擺脫不了農村人的身份,他們又有了一個新的稱呼「農民工」。而關於農民工的定義,就成了擁有農村戶口但是從事的又不是農業勞動的這一批人。
  • 不在家種地,農民進城都在做什麼?大多農民都在從事這5種職業!
    這幾年農村經濟得到發展,但物價也在不斷飛升,農民的消費水平也提升太多太多。比如以前農民帶孩子大多是用尿布,不斷洗不斷換,既麻煩又不好用。但現在誰家還用尿布呢?都用上了紙尿褲。當然,農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地方還有很多。
  • 七十年代的「化肥褲」
    一個公社分配下來的尿素指標不過兩萬公斤,可得的尿素袋,四五百條而已。加上縣裡截流,能分到三百來條袋子足矣。這對於幾萬人口的公社來說,僧多粥少、杯水車薪。因此就出現了五花八門爭奪尿素袋子的現象。據說,堡子灣公社的機關幹部們每年按人頭扣工資1.6元(每條袋子八角),由會計直接送至供銷社主任手中,並鄭重傳達領導指示:「保證供應,注意影響。」為了保密,只好暗度陳倉。
  • 「雲雀」「龍犬」「熊貓」……你猜,農民老董怎麼種地?
    在浙江嘉興桐鄉市,如今,科技感十足的現代農業發展紅火,不僅生產效率高了,農產品品質高了,而且農民收入也不斷增加。接下來就看看桐鄉農民老董這五年的種地故事。在電腦和機器的管理下,番茄長勢好、品質高,一年四季都有收穫。浙江嘉興桐鄉市烏鎮正福村村民 董永澤:原來也想像不到農業會發展到現在這個樣子,你看像我們的光譜巡航機器人、非接觸式的品質評價機器人,包括採摘機器人都已經納入到我們現在研發的系統當中來了。
  • 農業心聲:農民不願種地?扯蛋!不是不願種,是種地「活不起」!
    以前在農村,要是誰家地多,就很有面子,甚至感覺這家就是有錢人。雖然大家收入水平都差不多,但俗話說「家裡有糧心中不慌」,最起碼吃飯不發愁。很多地少的農民,都希望自家能多有幾畝地,縱然以後幹活更辛苦了,但卻有動力。如今情況不一樣了,現在農村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對種地失去了興趣,而且也不會種地。
  • 「春雷行動」在行動,南沙召回不合格化肥5萬公斤
    春暖花開,農民兄弟最擔心什麼?最擔心的是買到假種子、假農藥、假化肥。一旦買到「假」的,農田將會減產減收。3月中旬以來,按照國家農業農村部《關於加大春耕備耕農資打假力度,進一步規範農資市場秩序的緊急通知》精神,廣州市南沙區綜合行政執法局組織直屬執法六隊、鎮街綜合行政執法大隊,開展為期3個月的農資打假「春雷行動」。
  • 準備買下一年的種子化肥的,請注意真假辨別
    各個農業群裡都開始討論,你家的種子表現咋樣?下一年準備種啥?他家的化肥真不錯,下年怎麼買?在討論買啥不買啥,用啥不用啥的同時,提醒一下各位,為了咱農民自己的利益,一定要學著初步判定一下真假,雖然咱沒有儀器,也沒有專家老師的慧眼,但是種地種了這麼多年,經驗還是有一些的。那麼怎麼初步斷定農資的真假呢?
  • 冬季返鄉,為啥農民工回家還愛背著化肥袋和塑料桶呢?村民:標配
    導讀:冬季返鄉,為啥農民工回家還愛背著化肥袋和塑料桶呢?村民:標配隨著節氣的更迭,天氣變得越來越冷,寒冷的冬季又來到了身邊,前一段時間就有所謂的權威預測,今年由于娜尼拉現象的形成,所以今年的冬天將會特別的寒冷。
  • 未拆封包裝袋過期食品屬於什麼垃圾?怎麼處理?
    一般食品都是溼垃圾,包裝袋則是幹垃圾。 對於帶包裝的過期食品正確的處理方法是將食品投放到溼垃圾的收集容器,塑料包裝袋投放到幹垃圾的收集容器中。 袋裝過期食品怎麼處理 ? 有包裝的溼垃圾應將包裝物去除後分類投放,包裝物請投放到對應的幹垃圾容器。
  • 專家說:都啥年代了,農民工返鄉還拿蛇皮袋及橡膠桶,你怎麼看
    自從農民知道外出打工可以活的更好,農村湧出了大批農民打工潮,當年有百萬大軍進廣州的說法,打工的確讓農民有了更高的收入,生活狀態也發生了巨大改變,但是每年春節返鄉更是人間奇景,農民工大包小包肩抗手拎,火車站坐著的、躺著的到處都是,如今一晃幾十年過去了,農民工返鄉還是蛇皮袋子橡膠桶,有的專家就說了
  • 是什麼因素導致一些農民喪失種地積極性?
    農民種地還是掎之以恆,始終沒有怠慢。也沒有荒廢的土地,農民不論哪個年齡段的人,只要是在家種地的都是精耕細作,吃苦耐勞,從不浪費一點地。一,我們這裡自然災害少。河西走廊一帶,氣候條件,土壤條件符合農作物生長,種啥成啥而且長勢非常喜人。
  • 黑色複合肥農民不敢要,認為有假,事實上是這樣的嗎?怎麼辨別?
    農民準備施肥料也許這位農民朋友也是有這樣的想法吧,不然為啥能把卸到院子裡的肥料又退了呢?農民感覺黑色肥料或者是有機肥料,根本不值複合肥料的錢,也沒有複合肥料的功能。或者直接認為這肥料有問題。事實上,有的複合肥料是黑色的,是可以做出來的。是在肥料生產過程中添加了腐殖酸類物質而形成的。如果捏開顆粒裡外都是黑色的,那麼就是添加了腐殖酸內物質,如果捏開顆粒只有外部表面是黑色的,那麼就是噴淋了一層腐殖酸類物質。如果真是這樣,這樣的肥料還不比白色肥料差呢。而這種產品大多以滾筒造粒的方式生產。
  • 愛死你,日本化肥袋
    要知道: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我們還穿漏襠褲的時候,儘管窮得叮噹響,可穿著,從頭到腳,可都是全棉的,棉花含量100%,絕對的!就是怕蹲,一蹲,那衣服就特別打皺,像彈簧一樣,從小腿縮到膝蓋,露出幾個月不洗澡,因而黑魆魆的兩條乾瘦的麻杆腿,丟死人了!
  • 春運農民工返鄉,蛇皮袋和橡膠桶成標配,為何他們不用行李箱呢?
    接近年關,在外打工的農民工陸續地開始返鄉,現在今年的春運也已經啟動了,我們看到很多火車站和汽車站擠滿了大包小包,提著各種蛇皮袋和橡膠桶的農民工兄弟,正在排隊檢票上車或者候車。有些人就會疑問,為什麼春運時農民工返鄉蛇皮袋和橡膠桶成為標配,為什麼他們不用行李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