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稱呼「農民」比較合適呢?那些看不起農民的城裡人,怎麼想的

2020-12-11 話聊三農事

了解更多三農資訊盡在「話聊三農事」。

今天跟大家聊一聊:怎麼稱呼「農民」比較妥當呢?怎麼做才是真正的尊重他們呢?

農民這個稱謂是怎麼由來的呢?顧名思義農民就是擁有農村戶口,並且生活在農村,從事跟農業相關的勞動,我們把這一類人統稱為農民,在新中國成立以來,當時以勞動為榮,因此在那個時候,農民的地位也異常的高。

那時候的中國大部分都是農民,當時的人不是從事農業勞動,就是在國家辦的工廠裡面上班。在工廠上班的也被稱之為工人,當時城裡人的概念也是比較模糊的, 而最直接的區分方式就是工人和農民的稱呼,後來隨著城鎮化的發展,工人慢慢變成了城裡人,而農村人依舊還是農村人。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迎來了快速發展,農民的貢獻是功不可沒的,但是農民卻沒有被人記住,演變至今成為了最容易被人忽視的存在。

在現代社會中,農民一直被看作是一種身份,而不是一種職業,而隨後由於種地不賺錢等等原因,農民又開始進城打工,雖然不是從事農業相關勞動了,但是依然擺脫不了農村人的身份,他們又有了一個新的稱呼「農民工」。

而關於農民工的定義,就成了擁有農村戶口但是從事的又不是農業勞動的這一批人。他們雖吃苦耐勞,城裡人嫌累嫌髒的活,年輕人不願意幹的活,基本都被他們承包了,他們活躍在大江南北的工地,穿梭在城市的大街小巷。

他們收入低微,還總是以一副破衣爛衫示人,因此這也導致了很多人都看不起他們,甚至把他們當成沒文化、地位卑微的代名詞,沒有人真正明白他們的內心,他們也是一個父親、也是一個兒子,要不是被生活所迫,誰不想享受生活呢?

我們都知道中國目前為止,還是一個農業大國,毫無疑問農民是最偉大的,在中國的發展歷程中,他們是不可或缺的。

從新中國成立以來,他們在農村辛辛苦苦勞作了幾十年,那時候是在為國家勞作,每家每戶每年在收成之後,都要按時保量的上交公糧,可以說沒有農村人的勞作,城裡人就不會那麼舒服,花點錢就可以買到大米吃了,然而對於曾經的「衣食父母」,他們現在的態度卻是這樣,處處看不起農民,著實讓人理解不透。

從80年代開始,為了響應城市建設的號角,農民又在以另外一種方式貢獻著自己的力量,而他們就是城裡人眼裡的農民工。他們蝸居在城市的每一個角落,什麼髒活累活都願意幹,在外人看來他們活得很沒有「尊嚴」,也不會享受生活。

那究竟要怎麼稱呼他們比較合適,尊重是不是他們最想要的呢?

對於農民工來說,在農村也是勞作,在城裡也是幹活,本質上是沒有什麼差別的,但是在金錢上差別可就大了,都知道現在在農村種地不說賺錢,就算是解決溫飽問題都很難,所以農民也是迫不得已成為城裡人眼中的農民工,背井離鄉到外地打工。

而說到稱呼,其實農民亦或是農民工,根本就不在乎別人怎麼叫他們,他們在乎的是能不能按時發工資,子女能不能輸在起跑線上,享受到和城裡人相同的教育,還有自己能不能老有所依,在老了之後能不能有一定的養老金,而對於稱呼,向現在外面所稱的「師傅」就可以了,你們覺得還有什麼更好的稱呼嗎?

當然隨著社會的發展,很多有志氣的農村青年,通過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大學。最終通過知識改變了自己的命運,成為了公司職員,賺的錢也不會比農民工少,他們擺脫了農民這個頭銜。

現在越來越多的農村人在賺到錢之後,選擇在城裡買房買車,成為了城裡人。但是又有了一個很不好的風氣,在外賺到一點小錢就喜歡炫耀,看不起那些幹體力活的農民工。這種情況特別體現在親戚之間,有點錢的人就怕窮親戚上門拜訪,他們認為準沒好事,當然不排除有那麼一些人,但是農村大部分還是善良淳樸的。

每一個人生而平等,為什麼要用一種居高臨下的態度去看待農民朋友呢?這一輩子,誰都不可能一帆風順,「莫欺年少窮」這句話已經在無數人身上驗證。

你們覺得什麼樣的稱呼最適合這群農民工呢?

對此你們有什麼看法?歡迎在留言區發表你的看法,我們下期再見。

相關焦點

  • 「農村、農民」怎麼了?從頭到尾,他們都是讚美和美麗含義的單詞
    他們自滿,嘲笑別人,例如,有些人不看不起「農村人」,他們認為大城市是VIP,而農村地區是LOW,他們認為土生土長城市人才是高高在上之王,而農民是下等平民。當然,有些人不這麼認為。幾年前,我作為小姑娘深受傷害,因為來自盛裡:「你這個農村人有什麼......
  • 農民的日子越來越好,城裡人卻回不去農村,未來有望實現資源互補
    早在五、六十年代,城裡人和農民就有了天壤之別,城裡人上班有工資,農民卻要無償義務勞動,他們的身份就有了明顯的界限的劃分,農民承擔了體能上和精神上的消耗,但是他們沒有必要覺得低人一等,因為現在的城裡人,有些混得還不如農民,現在的農民不用交公糧了,也沒有那些農業稅收,就算沒有工作,他們也餓不死
  • 未來農村戶口4大優勢,城裡人只有羨慕的份,農民要過好日子了
    歡迎大家來到【三農老頭頻道】,如想了解更多的農村人和事,請點擊右上方藍色「關注」訂閱!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未來「農村戶口」4大優勢,城裡人無法享受,農民要過好日子了!隨著社會不斷地發展,如今農村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 城裡人為什麼看不起鄉下人?
    提起幸福指數,農民多年以來位居榜首,原因很簡單:知足者常樂!然而,現在的農村,再也沒有原來的熱鬧,相互之間的關係也變得很微妙,農村的年輕人也學著城裡人一個人在家裡發呆,幸福指數直線下降。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農村年輕人這麼多煩惱呢?
  • 7人「睡衣外穿」上街被曝光,專家稱本意是好的,農民:礙誰事了
    歡迎大家來到《三個老頭》欄目,如想了解更多的農村人和事,請點擊右上方藍色「關注」訂閱!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7人「睡衣外穿」上街被曝光,專家稱本意是好的,農民:礙誰事了隨著社會不斷地發展,如今農村家庭的生活條件和生活水平也得到了質的提升。
  • 出大力就是農民的懶惰表現,你怎麼評價某經濟專家這樣說農民?
    王福重這位比較著名的經濟學專家,最近卻爆出了污衊農民的不當言語,關鍵是污衊的幾億農民引起了社會的關注,並且群起而攻之。的確他否認了農民推動歷史的作用,這是不應該的。但是最近卻總是「語不驚人死不休」,不斷的說出了一些歪門邪道的言語,或者說單挑那些不可能的事情來引起網友的注視,似乎在刷自己的存在感,這對於其名聲確實有極大的副作用。王福重說農民出大力就是一種懶漢的表現,而且是說農民對國家是沒有貢獻的,也就是對國家沒有用的。其實這他這種說法的確讓人們汗顏。試問王福重,如果沒有農民,哪有今天繁榮昌盛的中國?
  • 什麼樣的農民會,才是農民最喜歡的?農資商這樣說
    晉北農民劉大爺說,他每年到了冬天就是參加各種農民會,反正閒著也是閒著,參加農民會,那裡人多,能閒聊,聽聽那些「專家」的話,開完會還能拿到一些東西,說不定還能混頓中午飯呢。老經銷商搞農民會比較多,不管是縣級的,還是鄉級的村級的農民會,他們會發現不管多大的會,來的人不管有多少,50、100、300、500人,最後訂貨的永遠少於這個數,全員訂貨的農民會,我幾乎沒有聽說過。
  • 不在家種地,農民進城都在做什麼?大多農民都在從事這5種職業!
    這幾年農村經濟得到發展,但物價也在不斷飛升,農民的消費水平也提升太多太多。比如以前農民帶孩子大多是用尿布,不斷洗不斷換,既麻煩又不好用。但現在誰家還用尿布呢?都用上了紙尿褲。當然,農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地方還有很多。
  • 沒有農民的農民起義,《水滸傳》一百單八將,為啥一個農民都沒有
    小時候讀《水滸傳》,自然而然也是把它當做一場轟轟烈烈地農民起義來讀的。 在宋朝的農耕社會裡,「被壓迫的人民」麼,不是農民是什麼。 令人愕然的是,水滸有名有姓的一百單八將,沒一個是農民。
  • 種地的農民兄弟,每年都有化肥的包裝袋,怎麼處理呢?
    種地的農民兄弟,每年都有化肥的包裝袋,怎麼處理呢?化肥袋用處之二,當作雨傘或者打包買賣化肥袋子當作雨傘,我想大多數城市人都沒有遇見過吧,我小的時候,村裡面普遍都很窮,我們上學的時候,遇到下雨天氣都是沒有雨傘用的,所以每個同學拿的擋雨工具就是化肥袋子,把化肥袋子摺疊成一個草帽的形狀,戴在頭上一個簡單的雨傘也就做成了,當然了抵擋不了大雨,只不過是給自己一個安穩罷了,而現在農村生活條件好了
  • 把「你是農民」當罵人詞彙?往上數三代,誰還不是農民
    大家默認,農民就是土味代表,價值太低。17年前,西安電視臺拍攝了一期「昔日北大生,今日賣肉郎」的節目。包括央視在內的權威媒體,都跑去陸步軒的肉鋪採訪,核心主題是:天之驕子怎麼也不該「淪落」到賣豬肉。陸步軒的父親流淚:「他是這個村唯一的北大學生,可現在只能靠賣肉過活,我心裡難過啊!」
  • 過年在農村,2套睡衣過完冬季,專家卻說不成體統,農民習以為常
    歡迎大家來到《三個老頭》欄目,如想了解更多的農村人和事,請點擊右上方藍色「關注」訂閱!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過年在農村,2套睡衣過完冬季,專家卻說不成體統,農民習以為常!如今社會經濟發展越來越好,農村人的日子過得也越來越紅火。
  • 農民為什麼不想去城裡?
    農民不想去城裡,其實這不用大驚小怪。就好比城裡人不想到鄉下去去一樣,哪怕就住上一天,心裡都不舒服!這可不是我說的,是我當年住在南京,那個小區樓房對門的老太太這樣說的。這不要責怪他們,他們這些人從小到大,都是在城裡生活的。
  • 農村實施環境保護後,結果卻讓農民處處碰壁,農民說出實情
    第一點,現在在北方,很多地方都已經供暖了,集中供暖也只是針對城市裡邊的小區,但是身在偏遠地方的農村,卻只能自己想辦法,在過去農村,到了冬天都是燒柴燒煤取暖,一個是比較方便,另一個成本比較低,但是現在我國針對農村環境不斷改善,現在在農村,已經禁止燒煤取暖,燒煤取暖已經在大城市裡邊禁止了,在農村也開始實施,看似給農民朋友使用了煤改氣的惠農政策,以及煤改電的政策,但是對於農民朋友來說
  • 2020年下半年,農民幹什麼最賺錢?
    農民幹什麼最掙錢?「世人慌慌張張,不過圖碎銀幾兩」!這世上,賺錢自然是很高興的事,不管是打工者、或是老闆、還是農民。想好、想賺錢自然是每一個人的希望,但是事與願違,這世上總有不順心的事情。就拿農民而言,大部分人從早忙到晚不一定能賺到錢。所以這賺錢則是很難的,需要體力、更需要一定的智力。但是來說,在農村裡只要農民敢想敢幹,賺錢相比打工還是要容易的多,那麼在農村裡農民幹什麼最掙錢呢?李子來回答:第一,這兩年養豬、養牛還是很賺錢的。有人說:「家有萬貫、帶毛不算」。
  • 農村買豬買牛,農民不上秤就能估算豬牛體重,這方法其實很簡單
    因為今年的豬肉價格很貴,有些城裡人突發奇想,春節前跑到了農村去買豬肉。一來是可以和生豬的養殖者,也就是農民養豬戶討價還價,並且城裡人認為農村的一手貨源一定是最便宜的。誰曾想,去了之後結果卻出乎意料。農村賣的豬肉並不比城裡的豬肉價更便宜,反而一斤豬肉要貴3塊。
  • 新聞1+1:農民想理財 只能被騙嗎?
    張德喜的兒子:  (遺書)放在桌子正中間,比較顯眼的位置。最讓我難過的一句話,我是沒辦法再活下去了,我現在不死,逼也得把我逼死。(喪事)都是一切簡辦,不要骨灰盒,什麼都不要。  白巖松:  我為什麼要說這件事是等同於三聚氰胺呢?因為當時農村如果要是窮的話,一直養孩子都用玉米糊,或者說是米湯的話,可能就不會出現奶粉摻雜三聚氰胺的事。
  • 爆紅後不認農村父母,看不起農民,草根出身的龐麥郎終究是「涼」了
    在做自己介紹的時候,大衣哥說:「我是一個農民,這件衣服還是我最好的呢」大衣哥先是上了一個節目,隨後憑藉著星光大道徹底打開了自己的知名度。說到星光大道,是一個草根競技的平臺,有很多的草根歌手都是從這裡出名的。
  • 農民朋友們,2020年您家的房子拆遷怎麼補償?一平方多少錢合適?
    城市用工潮的冷卻,的確讓很多的人無所適從,但農村的發展讓這些年輕人重新看到了希望,很多的農民已經開始願意留在家鄉發展。農村的建設早已今非昔比,條條大路四通八達,交通與網際網路的便利與普及,也讓農產品的運輸和銷售有了重要保障,大山深處的優質果蔬也能擺上大城市的飯桌了,這就帶來了無限的商機。
  • 從95後開始 就沒有「農民」這個詞了 且行且珍惜
    為什麼今天要說95後開始就沒有「農民」這個詞 ,很多年輕人對農民的理解不就是種地的嘛,90後種地的也有很多呀。 那麼不好意思,你也會說95後 現在不到30歲,難道很多95後的小年輕人在家務農啊?那麼小編現在告訴你們現在95後大多都在讀書,要不就在打工,絕對沒有當農民的,更何況現在社會發達了,農民估計以後沒有人會踏踏實實的做了,因為上班確實比在家裡務農要強的多。還有的在家裡有父母現成的給他們,他們就會不勞而獲,坐享其成,荒廢一切一切!什麼原因導致農民一詞會消失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