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節奏的現代生活,使很多上班一族無法享受閒適的睡眠與自然甦醒,於是鬧鐘便成了無奈的選擇。但據實驗研究表明,自然醒來與被鬧鐘叫醒所產生的生理和心理效應是很不同的。
從睡眠狀態過渡到清醒狀態時,人的呼吸會從16次/分鐘提高到24次/分鐘,心跳加快10次/分鐘,腦電波從8次/秒提高到30次/秒。如果突 然被鬧鐘叫醒,將使人產生心慌、情緒低落、感覺沒睡醒和懸空等不適感。如果是從深度睡眠中被突然叫醒,那麼,人的短期記憶能力、認知能力,甚至是計算技能 都會受到顯著影響;這些能力最多為正常狀態的65%,故被鬧鐘叫醒則與醉酒者相當。
如果我們每天經歷的叫醒不適當,就會完全逆勢而行。刺耳的鬧鐘,媽媽的反覆催促,甚至家人洗漱的噪音,可謂「殺傷性叫醒」。突然被粗暴地叫醒,潛意識就會戛然而止,受到「驚嚇」的記憶和感受很容易形成深層的驚恐,導致神經系統紊亂,小則令人起床後覺得迷迷糊糊,大則一天昏昏沉沉,頭腦不清醒。
長期被「殺傷 性叫醒」的人,還有可能出現衝動易怒、情緒低落、反應遲緩、注意力渙散等問題。對於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中老年人,刺耳的鬧鐘或粗暴的叫醒方式還會誘發心臟病甚至中風的發作。
常被鬧鐘叫醒還會引起身體保護性的條件反射,提高體內腎上腺素水平。這種狀態如果持續數天、數周、數月,將導致高血壓、睡眠問題和精神壓抑。這是因為睡眠過程中,人體會發生一些變化,使人更容易在早上發病,鬧鈴會加劇這個過程。
如果因為工作需要,確實不得不設置鬧鐘,在聲音的選擇上,最好選擇輕柔一些的音樂作鬧鈴,不要選擇清脆 的聲音,最好用由弱到強的鈴聲作鬧鈴。早上被鬧鐘驚醒後,可以稍微停頓一下再起床,不要馬上 翻身起床。
文章轉載來源於網絡